高洪:中日关系寄望于青年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6178 次 更新时间:2023-08-23 00:11

进入专题: 中日关系  

高洪  

 

青年承载着中日关系的未来和希望。《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45周年之际,两国青年之间的交流互动已经有了一个良好的基础。2019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回复日本青年的信件中指出:“中日是一衣带水的近邻,两国友好的根基在民间,两国人民友好的未来寄望于青年一代。”从长远和大局考虑,青少年交流是推动两国关系行稳致远的根本要素之一,因此,要使未来的中日关系更加稳定、更加光明,寄希望于未来,寄希望于青年显然是一个重要且正确的道路。

为推动青少年交流建言献策

2019年是“中日青少年交流促进年”,那一年,两国在时隔近三四十年后启动了又一轮大规模的中日青少年交流活动,超过200个交流项目在两国各地展开,为中日关系的改善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作为推动这项中日青少年交流的全国政协提案人之一,我倍感欣慰。

2018年是我担任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的第一年。会前,我们为提交提案工作进行了许多认真的准备。那年的全国政协对外友好界别中,有很多了解日本并熟悉中日关系的外交官员、专家学者和宣传领域的负责人,我们积极履职建言,并就如何改善两国关系进行了热烈讨论。大家一致认为,中日关系的未来寄托在青年一代的身上,要想发展稳定长远的两国关系,就应该加强青少年之间的交流,并在青少年友好互动的多样性上持续发力。

因此,当年两会上,我与宋敬武、王众一、刘洪才、季志业、孙文清等六名委员联名提出了一个《关于创立新时期中日青少年大型交流项目》的政协提案。没想到两会结束后,我们很快就收到了来自团中央有关部门的书面答复,告知我们“已经形成会同外交部、全国对外友协办理”的意见。后来,两国政府把第二年也就是2019年正式定为“中日青少年交流促进年”。这个提案从提出到落地一路都很顺畅,也产生了很好的效果。

在整个中日民间交流中,青少年交流可以说是一个重要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与以往相比,青少年之间的交流现已成为两国人员交流互动的一个突出亮点。2021年,日本内阁府曾针对不同年龄层次的日本人的对华好感度做了一个社会调查。该结果显示,18-29岁的日本青年对华好感度为41%,有90%的青年认为两国关系在稳定区域合作等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虽然近年来中日两国民意持续低迷,特别是日本老百姓对中日关系的态度趋向悲观,但令人感到欣慰的是,日本青年一代对中国的好感度仍然高于两国民众的整体水平。虽然这只是日方的数据,中方现在还没有做不同年龄层次的统计,我们较难断言它的准确性,但总体来说,两国青少年交流的这个亮点是存在的。

日本内阁府2021年度针对3000名18岁以上日本国民实施的“外交舆论调查”显示,18到29岁年龄段中回答“对中国有亲切感”的占比达到41%,是所有年龄段中最高的。

在这个网络信息发达的时代,青年一代有他们自己获取信息的渠道,既可以在网上查阅资料,也可以通过网络进行跨越国界的交流。此外,他们还有一些成年人没有的渠道,比如在学业上的交流互动等。他们既可以到对方国家留学,也可以通过各种学习活动接触对方国家的留学生。因此,青年一代就会形成不同于成年人,特别是不同于老一辈的独特判断,他们不会盲信政治化的意见,也不会被市场化的报道左右。将来,肩负两国未来的青年一代也会成为中年人、老年人,也会有自己的子女,他们的一言一行还会影响到下一代。因此,加强两国青少年交流,能够为两国友好合作关系的健康发展培育新生力量,注入新的活力。

理性思考构筑和睦双边关系

青年是社会当中最活跃、最敏感的一个部分,青年之间的交流充满了青春活力。2018年,习近平主席在会见安倍晋三首相时曾说:“要开展更加广泛的人文交流,增进相互理解,鼓励两国各界特别是年轻一代踊跃投身中日友好事业。”

对一个国家来说,青年智则国智,青年强则国强,对中日关系来说,青年和就意味着两国能构筑一种和谐、和睦的双边关系。希望中日两国的青年一代能够在保持良好互动的前提下,用自己的眼睛冷静观察,用自己的头脑理性思考,为面向未来的中日关系发挥正能量,也希望他们能够进一步影响中年人和老年人,甚至影响到研究两国关系的学者和报道两国关系的媒体,努力使两国关系朝着成熟、稳定、和睦的方向前行。

    进入专题: 中日关系  

本文责编:Super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国际关系 > 国际关系时评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45582.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人民中国,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