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志闲:“一带一路”对世界未来极其重要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4500 次 更新时间:2023-08-14 15:50

进入专题: 一带一路  

练志闲  

 

2013年9月和10月,习近平主席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即“一带一路”倡议,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经过十年发展,中国稳步推进对外开放,加深国际合作,“一带一路”倡议硕果累累。在“一带一路”倡议即将迎来十周年之际,一些西方国家政客和媒体的杂音又起。几个政客、几份报纸,显然无法代表世界各国的全部。在外国学者眼中,“一带一路”倡议到底取得了什么样的成果,取得成果的深层原因是什么,又应当如何看待针对“一带一路”的不同声音?带着这些问题,本报记者采访了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意大利籍教师罗科·拉科尔特(Rocco Lacorte)。

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创举

“一带一路”倡议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历史性创举,不仅对中国十分重要,对整个世界的未来也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拉科尔特认为,“一带一路”倡议是一个伟大的项目。在尊重各国主权、安全、文化的基础上,“一带一路”倡议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以增进沿线国家人民福祉为目标,促进世界不同地区在广泛的活动中展开合作。“一带一路”倡议在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的重建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非为了支配和占有他人劳动成果,而是中华民族希望与其他民族团结一致,共谋生存和发展。

2023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截至6月底,中国已与152个国家、32个国际组织签署了20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收获了沉甸甸的成果。谈到“一带一路”倡议为何能取得成功,拉科尔特认为有多重原因,首先,源自中国领导层倾听国内外人民心声的能力。许多国家积极加入该倡议,正是因为“一带一路”倡议回应了广泛需求、切实解决了实际问题,对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具有重要且积极的影响。其次,“一带一路”倡议的成功还得益于中国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古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迈向世界的重要一步,将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相互连通。为了继承和发扬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特征的丝绸之路精神,中国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在此基础上,中国结合新时代的需求与发展目标,赋予了古丝绸之路全新的时代内涵。中国通过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数字丝绸之路”等,将中国的发展同沿线国家发展结合起来,并建立了新的联系。

拉科尔特表示,“一带一路”倡议正在以新型的合作形式推动全球经济一体化,例如,建设大量公路、铁路、桥梁、港口、机场、能源基础设施和电信系统,这些都是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加快市场流动、促进文化交流必要的基础工程。事实证明,这种新型合作切实有效,已经为大量的发展中国家参与者带来利益。

展现出不同于西方的发展理念

“一带一路”倡议之所以能获得丰硕成果、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认可,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为世界展现了不同于西方国家的发展理念,提供了一种更适应时代潮流的选择。拉科尔特在采访中提到,揭露西方媒体谎言的美国独立记者安德烈·弗尔切克(André Vltchek)说过,西方国家的政策与历史潮流背道而驰,无法解决当今世界面临的主要问题。现在,已经到了应当尝试以不同的方式来处理国际关系的时候。拉科尔特表示,显然中国努力走出了一条不同于西方国家的发展道路。

在拉科尔特看来,西方国家的发展理念与“一带一路”倡议体现的中国发展理念完全不同。几个世纪以来,西方一直在推动一种遵循帝国主义逻辑的发展模式,这种模式将“发展”建立在少数人对多数人剥削的基础上,以牺牲自己国家或其他国家大多数人的利益为代价,只惠及了部分群体。这种发展模式最终会导致矛盾甚至引发战争,被称为“没有进步的发展”。中国的道路恰恰相反,中国正在证明,不以牺牲本国和他国人民利益为代价、相互尊重、互惠互利的发展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正在成为现实。

中国的发展以人为本,旨在为世界提供公共产品,实现所有人的共同繁荣。拉科尔特强调,“一带一路”倡议帮助数百万人摆脱了物质困苦和精神痛苦,为人们提供了更好的生活、教育、工作机会。“一带一路”倡议始终将人的生活质量和生态发展等要素放在核心地位,经济发展固然重要,但要始终坚定地以前者作为出发点和目的地。中国的发展表明,在全球范围内推动一体化发展和经济合作已经成为减少冲突的重要战略,这些都与西方那种“没有进步的发展”形成鲜明对比。中国及其全球伙伴的合作与发展模式是“真正的发展”,有助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一个和平、和谐的世界。

在拉科尔特看来,“一带一路”倡议不仅具有经济意义,更是一种新的广义上的哲学,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创造性发展。“一带一路”倡议展现了一种新的世界观,具体表现为以多边合作、一体化发展和伙伴关系为基础,建设和平发展道路,推动全球经济、政治、技术、文化等多方面的和谐交流。这种世界观与由一个国家垄断发展权与话语权完全不同,实现了一种不同于西方国家的发展方式,提出了人类发展道路的新框架,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是中国对新时代人类关系和交流的思考、构想与实践,正在逐步改变全球力量格局和国际关系格局中各方博弈的规则和内容,为构建多边主义和互利共赢的国际新秩序开辟了道路。

只有本着互利共赢的精神,才能真正实现普遍的发展。2021年10月14日,习近平主席在第二届联合国全球可持续交通大会开幕式上发表主旨讲话,强调“各国一起发展才是真发展,大家共同富裕才是真富裕”。拉科尔特认为,这句话蕴含着正确看待问题的辩证意识和整体意识以及方法论原则。中国领导层已经认识到一个国家的发展与世界上所有其他国家的发展息息相关,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一带一路”倡议在世界范围内推动团结一致、合作共赢的发展模式,既是对帝国主义的有力反击,也是发展“非霸权”全球化新模式的基础。

西方误解源于将霸权姿态投射到世界各处

中国乃至整个亚洲地区的经济发展前景十分乐观。与之形成对比的是,一些西方国家经济的过度金融化,导致不断出现泡沫和危机。这些国家在滞胀和衰退之间徘徊,影响了大多数人的生活质量。拉科尔特表示,西方国家会故意误导舆论,例如,“中国经济处于崩溃边缘”;“由于从疫情中复苏,中国经济将是引发全球通胀的威胁”。另外,西方国家试图在整个亚洲传播冷战以及地缘政治的对抗思维,其中充斥了许多虚假言论,对世界的和平与稳定造成损害。

拉科尔特认为,在当今世界,一个强大的、经济上比西方更健康的中国努力维护和促进世界的和平、稳定、发展与繁荣,而以美国为首的少数西方国家,似乎在系统地、有意识地加剧矛盾和对抗,故意制造危机、混乱、贫困和苦难。虽然在大多数情况下,西方通常使用“人权和正义”“民主和自由”等口号来掩盖其目的,但是实际上它们需要保持世界主要贸易货币——美元的全球主导地位,才能不断吸引人才和投资。以数字领域为例,全球安全、稳定和发展在该领域的联系更为紧密和复杂。中国积极推进跨境贸易,利用区块链提升贸易效率,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然而,美国却将跨境支付清算通信系统武器化,只为了保证美元的全球货币中心地位。

促进社会和经济繁荣的事物可以变成阻碍发展的武器,数字技术亦是如此,它既可以用于和平目的,也可以用于分裂,主要取决于使用的目标和方式。中国在数字技术上取得的进展越多,美国就越要阻碍其发展。美国担心中国的日益强大会使国际关系朝着有利于中国的方向转变,西方将这种趋势称为“霸权威胁”。与西方国家的误解相反,事实上,中国致力于利用数字经济促进合作、包容、开放。拉科尔特认为,西方国家试图遏制由中国推动的全球化,其实也暗示了它们对于无法应对中国经济实力以及无法继续主宰世界的担忧。

当下全球力量关系正在发生变化,单极世界正在逐步消失,这也必然会影响各国对“一带一路”倡议的看法。拉科尔特认为,一些西方学者之所以反对“一带一路”倡议,乃是因为中国在他们眼中似乎是美国的负面翻版,“一带一路”倡议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殖民主义”或“显而易见的帝国主义”。这些学者无法理解为何会有如此多的发展中国家加入“一带一路”倡议,并将其归因于发展中国家陷入了“依附性发展”。

拉科尔特表示,之所以有的西方国家无法理解“一带一路”倡议,是因为这部分国家将自己的虚伪、自我中心和霸权姿态投射到了西方世界之外的一切事物上,未能真正意识到事物间的区别。中国的确是一个大国,但不管从历史还是逻辑分析角度来看,都不能推断中国是一个暴力的帝国主义国家。事实上,中国一直在追求和平,这一点不管是在历史传统还是当代政策中都得到了充分体现。与西方的误解相反,“一带一路”倡议体现了中国战略性、长远的世界愿景,即推动构建一个拥有和平未来的全球和谐社会。在整体辩证思想的推动下,中国意识到,只有其他国家获得发展,中国才能拥有更好的发展。因此,中国积极推动南南合作,促进发展中国家的一体化。

面对一些西方国家的抹黑,中国用实际行动予以有力反击,全球有目共睹。拉科尔特向记者引用了马克思的话,“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他认为,中国领导层仔细地解读了马克思的思想,并巧妙地转化为实际行动,“一带一路”倡议也是如此。“一带一路”不仅体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更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结合实际展开了具体行动。拉科尔特总结道,多亏了中国,发展中国家和世界的历史才翻开了新的篇章。“一带一路”倡议是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长征,将带领中国乃至世界上大部分地区走向复兴。

    进入专题: 一带一路  

本文责编:Super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国际关系 > 国际政治经济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45331.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中国社会科学报,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