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艳萍:渔鼓筒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086 次 更新时间:2023-08-08 22:24

进入专题: 渔鼓筒  

陈艳萍 (进入专栏)  

渔鼓,牛皮和竹筒做成。鱼皮也可。演奏时,左手竖抱渔鼓,右手击拍鼓面,一边拍,一边唱。指法有“击”、“滚”、“抹”、“弹”等。

“云板一副八仙造,五湖四海天一摇。”正式的,还拿两块云阳板伴奏。叩着,拍着,唱着。

这种民间艺术形式,始于唐朝,是道教文化的衍生。在我的故乡盛行,是在清朝中期,以泼辣、风趣、热情、高亢见长,称高腔渔鼓。渔鼓,并不生来就为沿门乞讨。它的起源和发展,其实是劳动之余的自娱自乐,丰收之后的天地同庆。

故乡属于湖区,在那没有水利建设的时代,十年九淹,人们苦不堪言。渔鼓,因地制宜地成为一个载体,用作外出乞讨。我的故乡人,拍着渔鼓,甚至走出了国门,把故乡走成侨乡。

我出生成长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水患渐渐少了,但渔鼓这种形式还存在。秋收后,家家户户谷满仓时,渔鼓艺人们就陆续出场,一直忙到过年。

“身背渔鼓,逃荒四方。”拍渔鼓的,有男人,也有女人。

来到一户人家门前,边拍边唱。那声音很特别,大人们连忙出门看,小孩子迅速围过去。

艺人赶了很远的路,风尘仆仆。他唱累了,唱渴了,但还是坚持着。那渔鼓调,边诉边唱,凄凉得很。

我听呆了。奶奶不在家,怎么办好呢。走进里屋,学奶奶的样子,舀一茶缸米,倒进艺人的布袋。

他道声多谢后,去下一家。

那天整个下午,我跟着艺人,一家一家走。听得发痴。有时,生怕主人不给点米,让艺人难堪。有时,生怕艺人唱得太短,三两句就完了。

我恨不得他唱几个小时,让我听够。

走到君君家门前时,正好是吃饭的时间。君君妈妈盛了一大碗饭,菜堆得高高的,递给艺人。又倒一碗水,给艺人喝。那天,君君家门口,艺人格外加了唱词,格外充沛了感情,以示谢意。

走完一条街,天快黑了,艺人该回家了。我目送着他,走到小街的尽头,走上那条灰尘飞扬的土路,希望他过几天再来。

过几天,又会有拍渔鼓筒的艺人前来,但一定不是今天这位。这些艺人们,是有帮派组织的,今天谁去这里,明天谁去那里,中间隔几天,有严格的安排。声音会有些改变,唱词会有些改变,但腔调不会改变,风格不会改变。

诉着艰难,说着辛酸。诉着希望,说着感谢。

故乡的渔鼓,用来沿门乞讨,叫“西行”,也叫“门头唱”。用来赶红白喜事,叫“东行”,也叫“堂唱”。江湖的规矩是,东行里的艺人,可以赶红白喜事,也可以沿门乞讨。而西行里的艺人,只能沿门乞讨,不可以赶红白喜事。即使偶然遇见,也只能在门口讨喜。不可以进东家的门,更不可以进室内进餐。东家礼大,送一碗饭给艺人,艺人只能站在门外吃。

有人家操办红白喜事,渔鼓艺人知道了,就去赶场。先是找到主人。过去,更重视礼节,艺人还带一挂小鞭炮,以示恭贺。后来慢慢的,不再带鞭炮,拱手寒暄即可。再去拜访知宾先生,说明来意,接受他的安排。接着,去厨房拜会厨师。厨师会意,赶紧安排艺人进餐。吃饭后,去拜会吹喇叭的先生,以期接下来能彼此配合,得东家满意。

表演开始,照例先唱渔鼓的由来,以缅怀师祖。然后才正式开篇,唱历史事件,一般是冤案。如《吕蒙正赶斋》、《洪秀全》、《谋考案》、《十三款》等。其实到了后来,会这样唱整本渔鼓的人很少。

渔鼓一唱,大家都围过来看,里三层外三层。过路的人,也踮起脚尖,看看听听,不得不走了,还边走边回头。

艺人也可根据主人的要求,进行即兴表演。结婚,围绕着喜庆。丧葬,围绕着伤感。艺人们融会贯通,临时发挥,加固定的腔调和风格,总是能把任务圆满完成。

讨彩头的时候,艺人们更是各尽所能,各显神通,用声调和唱词打动主人和宾客,这样可额外得到赏钱。

新郎新娘对面坐,

今日送恭贺。

渔鼓叮当响,

简板来开场。

新郎好比杨宗保,

新娘恰似穆桂英。

男爱女的人品好,

女爱男的工作强。

来到喜堂走,

用目观清楚。

东家老板人情好,

我们来打吵。

宾客到处搁(结交的意思),

朋友皆满座。

阳光照高楼,

庭院栖喜鹊。

红包把四个,

子子孙孙都不错。

白喜事,渔鼓艺人们就这样唱:

来到孝堂内,

用目观情况。

你家老人去把阎王会,

一去永不回。

老人家的福寿大,

今日崩了驾。

去到天宫地王下,

永不回老家。

子孙为满堂,

都是泪两行。

兴家创业又贤良,

尽是日夜忙。

亲戚朋友聚一堆,

哭也哭不回。

孝儿孝女来听好,

前传和后教。

三月三日把亲吊(凭吊亲人),

七月十五烧袱包。

愿老人家一路好走、安息!

在故乡,渔鼓和皮影戏是两相交融的,可同台表演,成为独具特色的渔鼓腔皮影戏。曲调活泼、高亢、豪放、一韵到底,声和调美。其中的悲腔,和奶奶妈妈们的哭声一致,哀怨凄凉,催人泪下。

临走时,主人端出一个茶盘,茶盘里放着香烟,香皂和毛巾,也或喜糖,喜饼,当然,最重要的是红包。艺人唱一曲渔鼓后,用手中的云阳板一一夹过来,放入携带的皮包。拱手弯腰,道一声感谢,高高兴兴离去。

这些民间艺人们,过去,凭着才华,演出挣钱,支撑家庭,抚养孩子。如今,孩子们大了,不再希望他们出去表演。他们中有的人,金盆洗手,安享晚年。有的人却闲不住,以东行艺人的身份穿行四里八乡。挣点小钱,也享受快乐。

进入 陈艳萍 的专栏     进入专题: 渔鼓筒  

本文责编:chendongdong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笔会 > 散文随笔 > 吾乡吾土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45179.html
文章来源:作者授权爱思想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相同主题阅读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