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艳萍:蛙声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738 次 更新时间:2023-08-05 23:00

进入专题: 蛙声  

陈艳萍 (进入专栏)  

三月三,蚵蚂叫。蛇出洞,藕出簪。

这是小时念的儿歌。蚵蚂,就是青蛙。

年年的惊蛰节气一到,春雷滚滚,细雨沙沙,青蛙从冬眠中苏醒。稻田池塘里,雄蛙结着伴儿亮着嗓子吼,不是别的,声多力量大,要把远方的雌性青蛙叫过来,谈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

没过多久,爱情有了结晶。水坑里,仿佛洗过砚盘 ,也或者倾倒过墨水,滚动着一团团一圈圈的黑影。它们紧紧叠在一起成长,等待着造化赐予它们凤凰涅槃的那个瞬间。

初夏时节,小蝌蚪们脱胎换骨,成了另一副模样,被叫作青蛙。大自然里,这样的活物应该不多。幼年和成年在身形上有如此大的区别,且还拥有两个独立的名字。

“林莺啼到无声处,青草池塘独听蛙。”这时候的野外,莺歌歇了,蝉声还没有复活,田间地头蛙声一片,唱响大自然的赞歌。

乡村孩子,听着蛙声长大。童年,没有电视可看,在蛙声阵阵中捉迷藏、玩跳绳是我们的乐趣。不知道什么是音乐,只是从一个小收音机里偶尔传出几首歌,而收音机还不是家家有,那蛙声阵阵就是自然界对乡村孩子最好的音乐熏陶。大人们都忙,谁也不会有闲暇在孩子睡觉之前讲个故事什么的,而蛙声阵阵就是最美妙的故事会。再想想,乡村那么广袤的田野,夏夜深静,如果没有几声蛙鸣,该是多么的寂寞和单调啊!

乡村的孩子没有玩具,田野里的青蛙,当然也捉了来玩,在它脚上系根细线,看它蹦蹦跳跳。或者按在口袋里带进教室,冷不丁放它出来,听同学们惊叫一片。我怕捉青蛙,它在手心里一溜一溜地拱,痒的慌,只得赶紧放了。

也有调皮的男孩子,拿钢丝做成的三股叉去池塘里叉青蛙。也或者夜里拿着手电筒去翻找。夜间的青蛙怕光,你照它,它不动,呆呆望着,很容易落网。捉住青蛙后,从腰部斩断,只取两条大腿,央求母亲做成菜。母亲不答应,说青蛙是益虫,不能吃。最后,在下次再不捉青蛙的承诺声中,母亲极不耐烦地把那些后腿煮熟,拌点油盐,递给馋嘴的孩子远远吃去,绝对不让摆上餐桌。

青蛙,是田园中的歌手。

暮春时节,蛙声一片,它们向农人们报告:“夏天来了,夏天来了。”稻花香时,蛙声一片,它们向农人们报告:“我在工作,我在工作。”

有人说:“蛙声聒噪”,这是说它们很吵。理解说聒噪的人,他们没有乡村生活的童年,也或者说听蛙声时心情正好烦躁,没有领略到它的美。

蛙声是美妙的,土里土气的美妙,接近泥土和粮食。蛙声是原始的,直接连通着造物主。我们的生命,谁能拒绝这种远古?这种连通?细细听,说得诗情和画意一些,它们的叫声就是一场自然欢乐颂。有时是独奏,有时是全体大合唱。有时是蛙妈妈的声音,粗粝古朴。有时是蛙孩子的声音,清澈嘹亮。

青蛙的叫声,你竖着耳朵仔细听,它卷着舌头,很像母亲逗弄婴儿时,嘴巴里弹响的那个声音。且还很有地方特色,每次听,就想起孝感人说话的口音,越听越像,笑出声来。

说到聒噪,想起一个对比。如果有几个人叽叽喳喳说话,我会觉得吵。而蛙声,明显比人声大,却觉得是享受。

自然界中的叫声之所以在耳朵里不构成噪音,是听不懂,距离产生了美。也或者远离现实生活,我是怀着愉悦和理解聆听这种声音,它就成了自然的情趣。更或者说,聆听时,人在现实世界的感觉被它暂时收复。而人的声音不同,听得懂因此会无知无觉地介入进去,有一种隐性的参与感,扰乱了心中的一片静。

山野人家,蛙声草色,是美好而安静的所在。一茬一茬的叫声中,是一年一年的时光。

进入 陈艳萍 的专栏     进入专题: 蛙声  

本文责编:chendongdong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笔会 > 散文随笔 > 吾乡吾土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45115.html
文章来源:作者授权爱思想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相同主题阅读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