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强:把握中华文明发展规律 奋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7040 次 更新时间:2024-02-07 20:10

进入专题: 中华文明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张志强  

 

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向思想文化界发出 “建设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的现代文明”的总号召,提出“担负起文化建设新使命”的总任务。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是一篇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宣言书,是一份开辟中华文明现代形态的动员令,是一幅创造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的规划图,是一篇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史和中华民族思想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光辉文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系统深刻地阐述了“两个结合”特别是第二个结合的重大意义,特别强调,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思想解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是拼盘,不是简单的物理反应,而是深刻的化学反应,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这个新的文化生命体,既实现了中华文明的现代形态,又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实了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生命;既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飞跃,又使得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经由第二个结合实现的新的文化生命体,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在这个新的文化生命体中,中华文明为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了深厚底蕴,中国式现代化为中华文明赋予了现代力量。这个新的文化生命体就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充分说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定是“两个结合”的科学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彼此契合、相互成就的产物;是经由第二个结合,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的产物;是通过第二个结合,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不断巩固文化主体性,坚持中国共产党文化领导权的产物。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定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因为中国式现代化是赓续古老文明的现代化,而不是消灭古老文明的现代化,是从中华大地长出来的现代化,不是照搬照抄其他国家的现代化,是文明更新的结果,而不是文明断裂的产物。因此,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也必定是中华文明的现代形态。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造的文明新形态,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5000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出来的,是会通古今中西一切文明成果的产物,因此,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也必定是实现了社会主义、中华文明与现代化融合发展、内在统一的文明新形态。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就要坚持“两个结合”的根本要求,在全面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中,深刻把握中华文明发展规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如果不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也不可能理解现代中国,更不可能理解未来中国。中华民族连遭忧患而不衰,是人类文明的奇迹,也是中国文化的底气。第二个结合,正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经验的深刻总结,正是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全面深入地刻画了中华文明的重要元素,并强调指出,这些元素共同塑造了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即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以国家形态连续发展至今的文明,但连续不是停滞,更不是僵化,而是一个不断创新、连续进步的过程,革故鼎新、辉光日新,中华民族始终具有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同时,向内凝聚的统一性既是文明连续的前提,也是文明连续的结果,统一是核心利益中的核心。包容性则是中华文明超越内部差异,凝聚成广土巨族的内在原因,越包容越得到认同拥护,这是中华文明发展的重要经验。和平性则塑造了中国反对舍人从己、反对丛林法则的精神追求,决定了中国不断追求文明交流互鉴而不搞文化霸权,不会把自己的价值观念与政治体制强加于人,坚持合作、不搞对抗,不搞党同伐异的小圈子的和平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华文明突出特性的总结和概括,就是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揭示。坚持中华文明发展规律,是掌握历史主动,树立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的关键所在,也是新时代新征程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根本遵循。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建设,是在深刻把握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前提下,积极发挥历史主动性精神,在创新理论指导下不断实现实践创新的历史进程。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就要坚持“两个结合”的根本要求,在全面解决古今中西问题中,不断开创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经过长期努力,在新时代,我们更有条件破解古今中西之争,也比以往任何一个时期都更有条件会通古今中西的文化成果,促进外国文化本土化,不断培育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习近平总书记还谆谆嘱托我们,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实现传统与现代的有机衔接,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古今中西之争,是道路之争,是现代化途径和模式之争,也是守正还是守旧、尊古还是复古之争。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经过百年奋斗,通过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复兴和赶超,为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提供了根本社会条件和政治前提,提供了物质基础和理论前提,也提供了精神上独立自主的基础,让我们可以用中国自身的尺度,以中华文明的自我尺度,来重建中国和世界的关系,改变自厌式的思维定式,促进了中华文明的高度自觉,这为古今中西之争问题的根本解决提供了时代条件。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出,“在中国大地上探寻适合自己的道路和办法”。如果说中国大地是“体”的话,那么道路和办法就是“用”。在中国大地上探寻适合自己的道路和办法,就是在中国之体上寻求中国之用,中体中用,体用一如。“两个结合”的道理,就是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中国大地寻求中国道路和办法的道理。体用不能割裂的前提是把文明看作一个文化生命体。从文化生命体出发看待传统与现代、古与今的关系,二者之间就不是割裂分离的关系,更不会以中西关系来架构古今关系,而是通过对文明发展规律的把握,通过历史主动性精神来实现古今贯通。“今”是“古”的创新转化,“现代”是在对“传统”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连续生成的新的文化生命体。立足于新的文化生命体,马克思主义就是中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成为现代的,而经由“结合”而形成的新的文化生命体,就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立足于文化生命体来看待中西关系,就是立足中国大地,在中国之体上,以主体性的姿态,将西方看成一种为我所用的可资借鉴的资源,而不是把西方看成普世真理的代表。中国式现代化就是中华文明现代化的道路,也是创造中华民族新的文化生命体、创造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道路。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就要坚持“两个结合”的根本要求,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文化创新中,坚持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结合”巩固了文化主体性,创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这一文化主体性的最有力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民族要站得稳,立得住,走得远,必须要有自己的主体性,文化自信来自于文化主体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两个结合”的科学产物,是深刻体现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的产物。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过程,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发挥历史主动精神,进行文化创新的过程。文化创新离不开主体性姿态,离不开精神上的独立自主。毛泽东思想作为第一个结合的科学产物就深刻地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第一个结合基础上实现第二个结合的科学产物,则在新的时代高度上更加有力更加自觉地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就是要用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把握中华文明现代创制的主导权,把握住开创中国式现代化和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主动性,在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中,展现中华民族的蓬勃生机和旺盛生命力。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就要坚持“两个结合”的根本要求,在开创中国式现代化和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历史进程中,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文化领导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守正不是迷失自我、迷失方向,创新才能引领时代。守正是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正,是守“两个结合”的根本要求,是守中国共产党的文化领导权。中国共产党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转化中体现了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认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在中华文明5000多年历史发展中的地位,认识中国共产党与中华文明的关系,是新时代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我们需要从5000多年中华文明连续发展和文化传承的角度,来理解中国共产党的文明史意义;需要从中国共产党将中华文明成功现代化的角度,来确立中国共产党对于现代世界的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蓬勃发展进入新时代的事实证明,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文明的继承和发展,代表着一条古老中华文明不断新生的道路,昭示了一种与西方主导的现代文明不同的更为完善合理的现代文明图景。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激活中华文明的核心价值,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创造了中华文明的现代形态,创造了人类文明的新形态。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既是中华文明的生命力所系,又是中华文明内在价值的激活再造者。中国共产党既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文明的忠实传承者、弘扬者和代表者。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充分证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需要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文化领导权。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进入专题: 中华文明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本文责编:Super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历史学 > 全球文明史专题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43571.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中国社会科学报,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