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文秀: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推动我国经济运行整体好转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359 次 更新时间:2023-01-23 19:34:00

进入专题: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中国经济  

韩文秀  

  

   经党中央批准,在国家发展改革委成立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中心,并由国家发展改革委主管、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中心主办《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期刊。期刊自2022年4月28日出刊,为月刊。期刊突出政治性、理论性、学术性、原创性、实践性特点,常设“重要讲话”“特约稿件”“思想论坛”“学习感悟”“经验推介”“思想足迹”等栏目。本文为《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期刊(2022年第9期)刊发的中央财经委员会办公室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韩文秀署名文章。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是党的二十大后召开的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深入总结了2022年经济工作,全面分析了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系统部署了2023年经济工作,明确了明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主要任务和政策举措。

   一、充分肯定和倍加珍惜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绩

   今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一年。面对风高浪急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齐心协力,迎难而上,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应对超预期因素冲击,我国发展质量稳步提升,保持了经济社会大局稳定。我们要全面、客观、辩证看待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绩,既要看单项指标,又要看多项指标组合;既要看总量指标,又要看结构指标;既要看一时一地的情况,又要拉长距离和时段来看总体成绩和平均成绩。2022年经济增长速度与预期目标存在差距,但其他多项指标较好完成,一些面向未来的结构性指标有突出表现。预计全年经济总量超过120万亿元。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脱贫县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没有发生规模性返贫。就业形势总体稳定。产业升级取得积极进展,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和出口量均为世界第一,特别是出口达到70万辆、增长超过1倍。国产首架C919飞机交付东航,累计订单超过400架。粮食产量连续八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国际收支状况较好,外汇储备保持在3万亿美元以上。在全球通胀创40多年新高的情况下,我国物价总水平保持平稳,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左右,粮食安全、能源安全和人民生活得到有效保障。

   新冠疫情暴发三年来,我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积极成果。我们用三年艰苦卓绝的努力,有效应对了全球五波疫情冲击,有效处置了国内100多起聚集性疫情,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得到有效守护。现在,我们正在优化疫情防控措施,我国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过去,在重症率、致死率高的情况下,我们严格防疫是必要的、正确的、负责任的。当前,病毒传染性强,但重症率、致死率显著降低,疫情防控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而且我们利用这几年时间加强疫苗和药物研发应用,提高疫苗接种和医疗保障水平。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审时度势,科学优化防疫措施也是必要的、正确的、负责任的,都体现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过去三年我国经济年均增长4.5%左右,明显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抗疫和发展的成绩有目共睹,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仍然面临不少风险挑战。从国内看,我国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疫情持续反复冲击,产业链供应链运行不畅,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受阻,科技创新能力还不强,新动能接续不够,房地产业对经济下拉效应明显增大,群众就业困难不少,经济社会风险点增多。从国际看,外部环境动荡不安,世界经济可能面临滞胀局面。乌克兰危机延宕发酵,全球贸易形势不容乐观,大宗商品价格高位波动,粮食和能源安全问题突出,这些给我国经济带来的影响日渐加深。

   二、明年我国经济运行有望总体回升

   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资源要素条件可支撑。综合研判,明年世界经济增速可能明显下滑,而我国经济有望总体回升,形成一个独立的向上运行轨迹。这主要由三方面因素支撑。

   一是优化疫情防控措施将给经济恢复带来重大积极影响。11月中旬以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接连发布了优化防控工作一系列措施,各地迅速行动,抓好具体落实。这些措施将极大便利商务往来、人员出行,从根本上改变经济社会活动受限的状况,基本恢复经济社会常态化运行。近期一些地方航班、高铁预售票数量明显增长。但由于难免经历新阶段疫情流行的某种高峰,从一个完整过程看,优化防控措施对经济运行的影响将产生类似“J曲线效应”,即短期会造成扰动,但全年是重大利好,预计明年上半年特别是二季度社会生产生活秩序会加快恢复,经济活力加速释放。

   二是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叠加发力。今年以来,先后出台实施了一系列扩大有效需求、促进结构优化的政策,包括减税降费、退税缓税,创设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用于支持扩大有效投资,通过专项再贷款和财政贴息支持重点领域设备更新改造,推动扩大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利用地方专项债限额空间增加专项债发行,提前下达部分明年专项债限额,以及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的“金融16条”等措施。这些政策,该延续的延续,该优化的优化,政策效果将在明年持续显现。明年还要根据实际需要,陆续出台新政策、新措施。存量政策、增量政策同向发力,将积极促进经济恢复发展。

   三是基数效应。今年经济增长低于预期,客观上造成今年经济基数相对较低,明年只要经济恢复正常增长,从统计角度来看,数据就会比较高,即基数效应将对明年经济数据形成一定支撑。同样由于基数效应,明年一季度经济数据可能还会较低,但二季度可能出现大幅反弹,全年有望明显回升。

   面对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和风雨如晦的外部环境,我们有信心有条件有能力推动我国经济运行整体好转,但这并不会自动生成,不是“天上掉馅饼”,必须付出艰苦努力。

   三、坚持稳中求进,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了明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要准确领会和把握。

   明年要“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这是党中央在深入分析国内外环境、综合考虑需要和可能作出的部署安排。我国经济具备合理增长的条件,要在提高质量效益的基础上,努力推动经济增长达到潜在增长水平,用高质量发展的实际行动落实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明年还要多措并举,保持就业和物价总体稳定,国际收支基本平衡,保障粮食能源安全,推动节能降耗,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明年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优化“五大政策组合”,加强各类政策协调配合,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的合力。

   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加力,就是适当加大财政政策扩张力度,优化组合财政赤字、专项债、贴息等工具,增加财政支出,有效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障财政可持续和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可控。提效,就是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能,在优化财政支出上再下功夫,更直接更有效地发挥积极财政政策作用。要完善税费优惠政策,对现行减税降费、退税缓税等措施,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延续或优化。继续加大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力度,推动财力下沉,更多向困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倾斜,做好基层“三保”工作。

   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要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广义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发挥货币政策工具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领域支持力度。推动企业综合融资成本和个人信贷成本稳中有降。就是说,金融要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充足而便宜的资金支持。

   产业政策要发展和安全并举。发展是安全的基础,不发展是最大的不安全;安全是发展的前提,不安全就难以持续稳定发展。产业政策是统筹发展和安全的结合点。要围绕构建新发展格局,实施产业政策,狠抓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着力补强产业链薄弱环节。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

   科技政策要聚焦自立自强。党的二十大报告将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三大战略放在一起,进行统筹部署、一体安排。要准确把握一体落实三大战略的着力点,强化教育、科技、人才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要遵循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律,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既要发挥好政府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中的组织作用,也要突出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利用市场优势培育自主创新能力。高素质人才是科技创新的基础,要加快引进高端人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和能力。

   社会政策要兜牢民生底线。就业是民生之本。我国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青年就业问题突出,明年高校毕业生总规模超过1150万人、再创新高。要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把促进青年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促进脱贫人口就业,加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要及时有效缓解结构性物价上涨给困难群众带来的影响。稳妥推进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特别要增加农村和欠发达地区的医疗资源。当前,我国老龄化进程加快、规模庞大,65岁及以上老人达到2亿,占全国人口14%。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和少子化,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提高人口素质,加快实现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转变。要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适时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政策。

   四、把握好“六个更好统筹”

明年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挑战很多,要坚持系统观念、守正创新,推动经济实现整体好转、风险得到有效管控、社会大局保持稳定。工作中要把握好“六个更好统筹”。一是要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总结国内外实践经验,因时因势优化疫情防控措施,认真落实新阶段疫情防控各项举措,加强基层防疫能力建设,重点抓好老年人和患基础性疾病群体的防控,着力保健康、防重症,坚决防范次生灾害和极端事件。二是要更好统筹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经济发展是质和量的有机统一,质的提升为量的增长提供持续动力,量的增长为质的提升提供重要基础,二者相辅相成。要坚持以质取胜,以质开拓市场空间,在提高质量效益的基础上保持合理的经济增长,以量变的积累实现质变。三是要更好统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扩大内需。这是积极应对国内外环境变化、增强发展主动性的长久之策。要坚持把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贯穿经济工作全过程,通过高质量供给创造有效需求,支持以多种方式和渠道扩大内需,充分释放消费和投资潜力。四是要更好统筹经济政策和其他政策。坚持系统观念和实践标准,增强全局观,担负起稳定宏观经济的责任,加强与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及时发现和调整政策执行偏差,清理和废止有悖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文件。五是要更好统筹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国际循环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循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无论是贸易、投资的国际循环,还是人才、技术、资源等的国际循环,都需要进一步扩大规模、优化结构、提高质量,从而与国内大循环结合起来,形成相互促进的良性互动关系。要围绕构建新发展格局,加快补上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短板弱项,坚持以我为主实施宏观政策,保持经济平稳健康运行,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六是要更好统筹当前和长远。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长期历史过程,事情总是一任接着一任干。特别是在换届过渡时期,既要做好当前工作,努力取得好的成绩,又要前瞻性思考,留有余地,为今后发展做好衔接。(点击此处阅读下一页)

    进入专题: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中国经济  

本文责编: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www.aisixiang.com),栏目:天益学术 > 经济学 > 宏观经济学
本文链接:http://www.aisixiang.com/data/140235.html

0 推荐

在方框中输入电子邮件地址,多个邮件之间用半角逗号(,)分隔。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