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春涛:中国古代治理体系的鲜明特点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2987 次 更新时间:2023-01-16 00:14

进入专题: 古代治理体系  

夏春涛  


近年来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包括中国古代治理体系研究,成为新兴的热门研究课题。本文着重就中国古代治理体系的主要特点谈谈自己的看法。

在行政体制上以实行中央集权制为主体

中央集权是“地方分权”的对称,指国家权力集中于中央政府、地方政府统一服从中央政府的制度。秦灭六国,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国家,以郡县制代替分封制,从地方分权演进为干强枝弱的中央集权制,为此后历代封建王朝所承袭,奠定中国两千余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自此,强化中央集权成为总的趋势,“事在四方,要在中央”成为共识或常识。譬如,宋太祖、宋太宗为解决五代以来“方镇太重,君弱臣强”问题,将方镇的兵权、财权、司法权等收归朝廷。元代创立的行省制是中国地方行政制度的一大变革,行省作为流动的中央政府管理地方的机构,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明太祖朱元璋废止已延续近两千年的宰相制度,大权独揽,以防止权臣上下蒙蔽。清雍正帝创设直接听命于皇帝的军机处,推行密折奏事制度,将内阁架空。

加强中央集权的过程,无疑也是强化君权的过程。中国古代实行君主专制政体,中央集权制与君主专制制度是互为一体的,以致有学者将两者并称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封建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封建国家体制”。不过,中央集权制与君主专制制度虽血脉相连,但两者终究是有所区别的:前者是一种行政体制,是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的一种制度设计,后者属于政体,概念更大;前者体现的是中央与地方关系,后者体现的是君臣、君民关系。因此,不能简单地把中央集权等同于“专制”,不能将之污名化。

从总体上看,秦汉建立的中央集权制顺应了国情,行之有效,突出体现为中央有权威,令行禁止、政令畅通,便于全国范围内文化、经济交流和商品流通,从而为国家统一、民族融合和社会发展稳定提供了制度保证。中央集权制是中国古代治理体系中占主导地位、最稳定持久、成效显著的一项制度。

在治理理念上崇尚“六合同风,九州共贯”的大一统局面

“大一统”思想在中国源远流长。《公羊传·隐公元年》曰:“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大”作重视、尊重解,“一统”指天下诸侯统一于周天子,后世遂称统治全国、统一全境为“大一统”,其主要特征是王朝更替一系相承、合乎正统,国家政令统一、疆域完整,各方面整齐划一,有凝聚力、向心力。秦统一六国后,统一货币、度量衡和文字等,“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建立了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中国古代行政体制以中央集权制为主体,所着力支撑和维护的正是大一统局面,而“大一统”理念则为推行中央集权制扫除了思想障碍。可以说,到秦汉时期,在相关制度支撑下,“大一统”已成为一种政治理想,内涵丰富,影响深远。尽管由此派生出的个别理念带有历史局限性,如自视为天朝上国,陶醉于四方宾服、万国来朝的赫赫威仪,但总的来说具有积极意义。

“大一统”还涉及民族问题。在“大一统”这一总目标下,民族融合与国家统一互为一体,历代“夷夏之防”与“华夷一体”实为一体两面的关系。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大一统”观念为中华各民族所接受。在清康雍乾时期,中国达到空前统一。各兄弟民族在历史进程中有纷争,更有交融,共同缔造了璀璨的中华文明,共同培育了伟大的民族精神。

在思想文化领域以儒学为正统和主脉

在诸子之学中,先秦原始儒学经董仲舒改造,倡言《春秋》大一统思想、仁义思想、天命观及君臣纲常伦理观念,与强调皇权至上、强化统一国家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最为合拍,迎合了政治需要,故而博得青睐。儒学从此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的正统思想和文化主脉,对古代国家治理产生深刻影响。

古代中国十分重视从制度上维护和巩固儒学的主导地位,其举措之一是不断追封儒家创始人孔子,将其推上神坛。孔子被尊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成为中国思想文化领域的象征和绝对权威。儒家经典及学说随之被神化,以致出现“半部论语治天下”一说。在此过程中,儒学顺应时势,不断发展创新。譬如,唐代韩愈为应对佛教、道教对儒学正统地位的挑战,率先提出复兴儒学;北宋程颢、程颐兄弟和南宋朱熹创立“程朱理学”;南宋陆九渊、明朝王阳明发展“陆王心学”;明末清初三大儒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批判和继承传统儒学,强调经世致用。儒学兼具韧性和弹性,显现出强大生命力,因此得以牢牢占据中国古代思想文化领域的统治地位,处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导地位。

事实上,儒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影响对象以官吏、士绅为主,也包括寻常百姓。传统中国社会崇尚知识,敬重读书人。从各地孔庙和私塾中供奉的孔子牌位,到民间脍炙人口、妇孺皆知的《三国演义》《水浒传》等故事,从乡约条规、家训家规、民居楹联、以孝贞节烈为主题的牌坊,到广为流传的众多乡谚俚语,儒家学说早已潜移默化地渗透到百姓的日常生活、风俗习惯和观念意识之中。

于是,古代史上无论哪个民族入主中原,都以一统山河为己任,都以中华文化之正统自居。只要生活在中华大地,只要是中国人,无不受到儒家学说影响,由此形成牢不可破的文化认同。概括地说,尽管中华民族在历史上迭遭磨难和考验,尽管王朝有兴替,但语言、文字没有废,儒学没有亡,中华文化和精神没有丢。有了一脉相承的中华文化,中华民族、中国就绝不会亡,就拥有了复兴的根和魂,就能够如凤凰涅槃般浴火重生。

在制度建设上重视顺应时势革故鼎新

制度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会一成不变。为解决治国理政中遇到的具体问题,中国古代十分重视制度建设。以环境治理为例,根据我们的研究,《周礼》已有专门管理山林川泽的职官设计。自秦汉至明清,随着农业经济不断发展,中国大地发生沧海桑田般变化,环境治理随之持续展开,建立了相应的职官和制度,其优良传统和历史成就突出体现在水土治理和土地保护上:历朝历代都致力于兴水利、除水患,所组织兴修的大小水利工程数不胜数;同时因地制宜积极开发、充分利用、精心养护各种类型的土地。千百年来,从“菑、新、畲”撂荒休闲轮作,到连作、间作、套作和多熟(如两年三熟、一年两熟、一年三熟)种植,中国农民以其勤劳智慧逐步提高土地利用率,实现水、土、光、热、生物资源高效利用,增加单位面积土地产量,为社会发展和稳定提供了重要的经济支撑和物质保障。

更多情况下,作为上层建筑的国家治理制度为顺应时势变化,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不断发展完善、推陈出新,这成为一种规律性现象。以官员铨选制度为例,唐代史学家吴兢在《贞观政要》中有云:“为政之要,惟在得人,用非其才,必难致治。”中国古代官员选任制度经历了漫长演变,总的趋向是突破世袭、门第壁垒,转为通过考试公平竞争。作为中国古代官员铨选制度的重大飞跃,科举制前后推行一千三百余年,影响深远,包括在近代影响到英、法等国的文官考试制度。

中华文明一脉相承绵延不绝,是世界古代文明中唯一始终没有中断、连续发展五千多年至今的文明。这意味着中国已有五千余年治国理政的历史,其起步之早且接续探索实践时间之长,在世界历史上绝无仅有。从这个角度说,古代中国治理经验之丰富确实举世罕见。


【来源:《北京日报》;作者:夏春涛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理论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进入专题: 古代治理体系  

本文责编: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政治学 > 政治思想与思潮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40076.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