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鹏:一部具有重大意义的历史文库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297 次 更新时间:2022-05-19 00:22

进入专题: 辛亥革命110  

张海鹏 (进入专栏)  


在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的时候,全国政协办公厅决定编纂“政协文史‘亲历、亲见、亲闻’文库”,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李斌担任“‘三亲’文库”编纂工作委员会主任,亲自推动这项工作,有重要的政治意义和学术意义。中国政协文史馆承担了《辛亥革命》卷的编辑工作,我作为研究中国近代史、辛亥革命史的学者,受邀参与了部分编辑工作,感到十分荣幸。

“‘三亲’文库”编纂工作委员会编纂的《辛亥革命》卷,收集了亲历辛亥革命人士撰写的回忆文章,站在辛亥革命110年的历史高度,重新编辑,分成综录、志士同盟革命活动、武昌起义、各方响应、共和肇始5个部分,全面反映了辛亥革命的历史过程。其中许多亲历者都是当年叱咤风云的人物,如何香凝、沈钧儒、黄炎培、程潜、陈铭枢、吴玉章、马叙伦、张奚若、李书城、李根源、仇鳌等,不仅在辛亥革命时风云一时,而且在新中国的历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的回忆文章,能很好地帮助后人认识辛亥革命及其历史意义,是重要的历史文献。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辛亥革命110周年。两个纪念日连在一起,十分有意义。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来,引导中国从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逐步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引导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前10年,发生了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是孙中山先生领导的推翻封建帝制的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这次革命打开了近代中国进步的闸门,推动了近代中国的社会进步,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辛亥革命虽未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却是近代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最后的,也是最重要的一次革命。这次革命推翻了皇帝宝座,为中国走向民主共和制度创造了政治前提。在清朝专制统治下,人民没有言论自由,党禁严厉,兴中会、同盟会都只能在海外组织。辛亥革命对中国封建专制统治的冲击,使封建专制的统治秩序再也无法稳定下来;民主共和的思想从此流传广远,人民对革命的追求绵延不绝。辛亥革命后,中国人民革命的洪流汹涌澎湃,势不可挡。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相继爆发,从而为中国新型无产阶级政党的诞生并走上政治舞台提供了历史契机。没有辛亥革命,民国初年的许多政党是无法成立的,当然,在那样封建专制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也是无法成立的。

中国共产党历来给予辛亥革命很高的评价。毛泽东同志说过,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费了整整一百年的工夫,都是在实行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为了建立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而斗争,“而辛亥革命,则是在比较更完全的意义上开始了这个革命。”习近平同志在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上讲话指出:“武昌城头枪声一响,拉开了中国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序幕。辛亥革命极大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传播了民主共和的理念,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撼动了反动统治秩序的根基,在中华大地上建立起亚洲第一个共和制国家,以巨大的震撼力和深刻的影响力推动了中国社会变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探索了道路。”习近平同志还指出:“辛亥革命永远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一座巍然屹立的里程碑!”这是中国共产党对辛亥革命的最崇高的评价。

近代中国的一些最著名的政治家,都是从辛亥革命历程中走出来的。孙中山、黄兴、宋教仁、廖仲恺等是中国国民党的著名领导人。孙中山先生作为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至今仍为我们纪念。孙中山、廖仲恺与时俱进,积极推动国共合作,有力推动了北伐的进展,这是我们需要铭记的。

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人也都是直接参加辛亥革命或者经历辛亥革命锻炼的。毛泽东、朱德、陈独秀、董必武、吴玉章、林伯渠等都是参加或者经历了辛亥革命过程而逐渐走向共产主义的。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海峡两岸对于辛亥革命历史有着共同的历史记忆。今天,“台独”势力在台湾大搞“去中国化”,在历史教科书里都不讲辛亥革命历史,把孙中山当作外国人,是对辛亥革命历史的背叛。中国共产党继承孙中山先生革命事业,团结带领人民不懈奋斗,台湾与祖国必须统一。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坚决遏制“台独”分裂活动、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坚强决心与坚定意志,是辛亥革命带给中国人民的历史启示。“‘三亲’文库”《辛亥革命》卷的出版,对于海峡两岸的中国人回顾辛亥革命历史也是有重大意义的。


进入 张海鹏 的专栏     进入专题: 辛亥革命110  

本文责编: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历史学 > 历史学读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33802.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中国政协文史馆,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