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春:技术进步诱发“影子工作”挤占休闲时间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2213 次 更新时间:2021-07-29 15:58

进入专题: 技术进步   影子工作  

庞春 (进入专栏)  


作者简介:庞春,湖南工商大学教授,曾任华南理工大学经济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以超边际分析方法专攻分工网络与经济组织的变迁问题。曾留学于澳大利亚蒙纳士(Monash)大学,师从杰出的华人经济学家、澳大利亚社会科学院院士杨小凯和黄有光教授,获得博士学位。本文系作者授权发布。


本文原载于财新网(2021-07-26)


工业革命以来,尤其是近一百年来,各国的工作时制已大幅缩短,但为什么在经贸活跃地区的工薪阶层却越来越忙?人们一提到时间压力与忙碌问题,通常就想到工作时间过长(如“996”工作模式)造成了休闲时间不足、劳累过度甚至“过劳死”。然而,人们很少意识到,工作时间过长并不是推高时间压力的惟一原因,人们也很少分析:挤占休闲和睡眠时间的余暇活动或事务为什么会增多?


美国社会学家兰伯特在其名为《影子工作》(Shadow Work,中译本题为《无偿——共享经济时代如何重新定义工作?》)的畅销书中指出,人们在余暇中除消费产品、休闲和睡眠,还必须完成的各种无酬劳动和琐碎事务均属于影子工作。兰伯特以大量实例说明了影子工作如何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然而,他没有分析影子工作对个人时间和经济的影响。尽管兰伯特提到了工作时间中也存在着影子工作,但他阐述的影子工作大多都发生在余暇,这就是说,影子工作在更大程度上占用余暇时间。


笔者看来, 个人或家庭在余暇购买各种商品(比如各种食物、衣物、日常物品等)、购后管理和维护商品(比如自助安装家具、整理家用物品、自助维护家电、联系维修人员上门)以及做家务(比如做饭、洗衣、清理垃圾等)所耗用的综合时间,可称为“影子工作时间”。需要指出:影子工作是个人自助完成的,而不是他人代为完成的事务;影子工作时间包含了商品采购时间;影子工作时间与消费者所购商品品种和数量有关。

从购物活动看,消费者前往零售店选购商品,无论是排队等待收银员打包结账,还是通过移动互联网、二维码、手机支付等新交易技术自助付款和打包商品,都要耗费时间。这些时间和交通往返时间都属于影子工作时间。事实上,在网购中的影子工作细分种类更多:搜索商品、阅读评价、支付货款、签收包裹、撰写评价以及退换商品都需要时间。网购具有较高的搜寻效率,它能刺激消费者购买更多品种和数量的商品。而消费者购买越多,在余暇时间管理和维护各类商品、做家务的影子工作时间就会越多,因此剩余的自由时间就会受到挤占。例如,食品越多,做饭、洗碗、清理垃圾的时间就越多;家用电器越多,保养维护、请人上门维修所耗费的时间就越多;家中服装、书籍、物品越多,整理时间就越多。人们在商品购买之后不得不承担的影子工作实际上更为普遍。


值得注意的是,影子工作的存在并非没有意义。例如,使用扫地机器人以及维护、保养扫地机器人都需要时间,但花费时间是为了改善生活环境;再如,管理电邮账号和密码、清除垃圾和广告邮件需要时间,但适量投入这类时间则能确保邮箱的有效使用。当然,如果影子工作时间过长,就会挤占休闲睡眠时间,而压缩影子工作时间,则意味着要减少物质享受、降低生活质量。所以,不能把影子工作只看成是浪费时间的活动,影子工作时间在理论上存在最优长度。


影子工作出现和增多与技术进步、分工扩大有关。在狩猎和采集时代,原始工具和低度分工只能造出简单产品。那时,消费品种类单一,影子工作很少,休闲时间充裕。例如,太平洋上一些小岛的居民至今仍过着悠闲的生活,由于为衣食劳碌耗费的时间不多,所以白天以聊天甚至睡觉来消磨时光。在工业革命时期,工作时间随着分工扩大而大幅度增加,不断挤占休闲时间,因而影子工作也不多。自20世纪以来,随着通讯和运输技术革新,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等创新技术在21世纪普及,工作和生活方式在分工演进中发生了巨变。虽然如今的工作时制短于工业革命时期,但各类影子工作在经济生活中不断涌现并挤占休闲时间,从而加快了生活节奏。


那么,影子工作时间增加与技术进步存在怎样的关系?从直觉看,生产技术进步,比如机器化和机器人的应用,推高生产效率,即平均工作时间所创造的产品品种和数量增加,同时,通讯、运输、移动互联网等交易技术的进步意味着交易效率改进。在生产技术和交易技术进步中,分工网络扩大。随着分工演进,在市场中实现交易的消费品种类和数量增多。由于购买每种产品都需要时间,因此,如果消费品品种和数量增多,那么管理和维护所有消费品的总时间随之就会增加,即影子工作时间增加,而影子工作时间增加,就会不断挤占休闲时间,最终导致生活节奏加快。笔者最近在《中国工业经济》上发表的论文通过新兴古典经济学模型论证了这里的经济逻辑。



进入 庞春 的专栏     进入专题: 技术进步   影子工作  

本文责编:zhenyu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经济学 > 经济时评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27751.html
文章来源:作者授权爱思想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