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华庆:论守正创新作为新时代党的思想路线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394 次 更新时间:2021-06-19 09:49

柯华庆 (进入专栏)  

论守正创新作为新时代党的思想路线


柯华庆


党导立宪制理论创立者



《论守正创新作为新时代党的思想路线》与《论中国知识界的守正创新》是父子篇,子篇已经先发爱思想网头条http://www.aisixiang.com/data/127005.html


中国共产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进入了第三个时代——习近平时代,然而至今为止习近平时代的思想路线还没有明确确立起来。党的思想路线是党的政治路线、组织路线和一切方针政策的思想基础,确立习近平时代的思想路线已经成为了中国共产党的当务之急。我们认为,守正创新应该成为习近平时代的思想路线。


《中国共产党章程》明确提出党的建设应该“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与时俱进 求真务实”是党的思想路线“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的精炼表达。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时代确立下来的,解放思想开启了改革开放新征程,“与时俱进”和“求真务实”分别是江泽民和胡锦涛任总书记时提出来的。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与时俱进是实事求是的内在要求,求真务实是实事求是的直接体现。实事求是是核心,解放思想是前提,实事求是代表了第一代领导核心的奠基,解放思想开启的改革开放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第二次革命。实事求是和解放思想代表的是两个时代,两者的意义无论如何强调都不过分。因为实事求是所求的“是”包含时代的“实事”,与时俱进是实事求是的内在要求,求真务实是实事求是的直接表现,江泽民和胡锦涛任总书记时期仅仅是邓小平时代所确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延续,无论是从理论高度还是从时代特征来看,“与时俱进”和“求真务实”都不足以与“实事求是”和“解放思想”并列。


2018年8月,习近平首次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守正创新,推动宣传思想工作不断强起来。2019年6月,习近平再次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五次集体学习时指出,牢记初心和使命,推进党的自我革命,要坚持守正和创新相统一,坚守党的性质宗旨、理想信念、初心使命不动摇,同时要以新的理念、思路、办法、手段解决好党内存在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守正创新可以是宣传上的,也可以是制度上的和理论上的,还可以是人才上的。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习近平所说的“守正创新”,那就是“又红又专又新”。守正就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反对一切“左”的和右的错误倾向;创新就是按照新时代的要求运用各种办法解决问题,创造简明的新概念、新命题,建构符合事实、逻辑一致的新理论。守正和创新是辩证统一的,守正是基础,创新是关键。只有坚持守正,创新才有方向和依归;只有不断创新,守正才有基础和活力。守正创新是实事求是和解放思想的统一,习近平时代将吸收毛泽东时代和邓小平时代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为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和理论定型奠基,创造中华现代社会主义新文明。


从国内来看,守正创新是新时代的必然要求。创新已经被提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党的十九大确立了到2035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的战略目标,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科技创新是重中之重,制度创新和理论创新是科技创新的前提。如何从理论上将毛泽东时代和邓小平时代统一起来是不能回避的问题,决定了守正创新成为习近平时代的思想路线。毛泽东时代以阶级斗争为纲,邓小平时代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毛泽东在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传统社会主义理论,邓小平则提出回避姓资姓社争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少人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看成是资本主义或者进入资本主义的前阶段,两个时代的支持者相互攻击甚至于不共戴天。习近平强调“两个三十年不能相互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不是其他什么主义”,已经逐渐成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共识。然而,毛泽东时代与邓小平时代毕竟是两个不同的时代,如何从理论上将这两个时代统一起来成为了摆在习近平时代面前的难题,由此形成的共识将会成为理论定型和制度定型的基础。守正是继承毛泽东时代和邓小平时代的经验,创新是对毛泽东时代和邓小平时代的超越。守正就是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然而,何谓“中国共产党领导”?何谓“社会主义制度”?为什么“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之间有没有冲突?工人阶级领导与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不是一回事?无产阶级专政与人民民主专政是否实质上相同?市场经济与无产阶级专政的关系如何?人民民主专政与社会主义法治是否一致?对这些问题的回答要求在坚持社会主义价值的基础上进行符合事实的、逻辑一致的理论创新。


从国际上看,守正创新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内在要求。当前,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创新是引领世界发展的第一动力,谁能创新谁就能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脱颖而出,引领世界潮流。中华民族能否实现伟大复兴并成为世界的中心,关键在于创新。当今世界的创新是全方位的,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和理论创新尤为重要。在很多方面,中国已经是与美国平起平坐的世界大国,在一些领域还实现了历史性超越。美国是资本主义国家的领头鹰,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的领头龙,两种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冲突和竞争不可避免,决定了守正创新成为习近平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并引领世界潮流的思想路线。资本的逐利本性决定了资本主义是世界性的:“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它必须到处落户,到处开发,到处建立联系。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共产党宣言》)社会主义是对资本主义的否定和超越,必定也是世界性的。从一开始,社会主义就是一种世界性的运动。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建立之后就创立了第三国际共产党。中国共产党最初是国际共产党之中国支部。由于苏联的帝国主义特征,共产党的国际性和社会主义的国际性遭遇挫折,各国共产党改旗易帜成为民族性的政党,社会主义国家首先是民族国家。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社会主义处于低潮。任何新生事物在发展之初都会有经验的不足和旧势力的复辟,无论是英国还是法国的资产阶级革命都曾非常恐怖,也都被封建势力复辟过。社会主义是比资本主义更先进的社会制度,但由于绝大多数社会主义国家都是在资本主义不发达或者殖民地的基础上建立的——中国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础上建立的——在发展过程中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不足为怪,在全世界仍然是资本主义国家占主导地位的情况下,被复辟也是可以理解的。然而,社会主义代表人类社会发展的方向,最终战胜资本主义国家是必然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七十多年的发展尽管有过挫折,但发展态势充分证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不同的国家可以根据自身国情选择不同的政治制度,任何国家都没有理由干涉他国内政,但我们不能否认国家制度本身有先进和落后之别。资本主义实现了政治解放,社会主义不仅仅实现政治解放,更重要的是实现人类解放。社会主义制度是对资本主义私利政治的超越,是对古代德性政治的否定之否定,是权利和善的有机结合。制度优劣的判断标准在于在同样的起点条件下,哪一种制度发展更快,更有利于更多人的民主、自由和平等。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是人民民主法治,优越于资本主义的自由民主法治。当前美国领导的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再次挑起“民主”与“专制”的意识形态之争,中国外交试图淡化意识形态,缺乏社会主义制度自信,一直困在“中国特色”和“实际效果”之中,仅仅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外国人看来就是资本主义或者不成熟的资本主义——不敢光明正大亮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以为如此就会消解资本主义国家的敌意,继续赢得“韬光养晦”的发展机会。事实证明,这只是一厢情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大的特色是社会主义,中华人民共和国七十多年取得的巨大成就正是社会主义制度造就的,而不是资本主义制度或者封建主义制度的结果。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中国外交理应更加积极主动,主动话语外交应该成为中国普遍的话语外交。要做到主动话语外交必须树立起对社会主义价值和制度的自信,只有将社会主义人民民主法治的优越性讲通讲透了,中国外交才会有主动权。我们应该根据一百多年来的世界社会主义实践,特别是中国社会主义实践建构创新的现代社会主义理论,在全世界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价值。面对美国等西方国家向我国的意识形态输出,我们可以反客为主,为包括美国人民在内的全世界底层人民输送现代社会主义理论。


我们可以将新时代守正创新路线表述为“高举主义,研究问题,融通中外,创新文明”。高举主义就是高举马克思主义,研究问题就是研究中国和世界的现实问题,融通中外是将古今中外的理论融会贯通,创新文明就是创造中华现代社会主义新文明。中华现代社会主义新文明必将超越现代资本主义文明,引领世界新潮流。


(感谢杭亮、田燕刚和陶诗媛的修订建议)


2021年5月25日一稿于惠州

2021年6月08日修订于深圳


进入 柯华庆 的专栏

本文责编:陈冬冬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政治学 > 中国政治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27047.html
文章来源:爱思想首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相同主题阅读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