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邦和:黑森林的回响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2315 次 更新时间:2018-05-15 23:58

盛邦和 (进入专栏)  


盛邦和,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博导(1992、1996)上海财经大学教授 博导(2003)、中央民族大学首席教授(2017)


1


1896年入夏,李鸿章作为大清国皇帝全权特使,参加俄罗斯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的加冕典礼。此后踏上历时190天环球访问的行程。1896年6月中旬的一天,李鸿章乘坐火车到达德国柏林。德国方面对于来自大清帝国的第一重臣,给予高规格的接待。列车喷出雪白如绵絮的水蒸气,拉响幽长的笛声,徐徐驶入有着巨大穹顶的柏林车站。月台上鼓乐齐鸣,等待李鸿章的是空前盛大的接待仪式。


德皇威廉二世特派宫廷御车,将李鸿章接送到华丽的恺撒大厦。此刻,这座宫殿般的建筑,张灯结彩,德国国旗与大清龙旗并排挂在高敞明亮的殿堂。李鸿章在布置考究的客房稍事休息,随即坐卧不安。他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要做,前往离柏林不远的一个小村庄,去拜访心仪已久的世界著名人物俾斯麦。李鸿章晚年有诗歌云:“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前句说一生奔忙,事事艰难,求死而不得。后句说国家困顿,形势紧迫,民不聊生。这首诗写于李鸿章晚年,可视为李鸿章这次外访的思想背景。


他在给俾斯麦的亲笔信中写道:阁下为大国宰相,伟业斐然,名播海外。慕阁下声名三十余年,东西睽隔,会晤无由。今垂暮之年,得出使欧洲,祈望相见如愿。李鸿章将行程也告诉俾斯麦:6月13号抵达柏林,礼节既毕,拟于同月23号赴汉倍克(指汉堡)海口游观,计25号结束,然后顺道拜访贵府,“稍伸积年景仰之诚。”李鸿章这次访问,邀请者是德国汉堡商会,本来的目的是促进两国贸易。想不到李鸿章要求拜会俾斯麦,德国方面感到突然。德皇威廉二世与俾斯麦平时关系有隙,当然是不高兴的。然而毕竟是泱泱大国来使,无法怠慢。


俾斯麦的家位于柏林西方100公里的兴奥森小镇,静静地坐落在易北河岸,枕着潺潺的水声,沐着林间的清风。近处是一片林子,虽是初夏已成一片深黛。它是黑森林的余脉。德国黑森林是有名的, 海一般的无边无际,苍茫深沉。树林的颜色竟是一种墨蓝。有一首歌儿唱道:林子蓝得奇异,变成了黑的幽秘。那是无尽的忧郁,天儿就要下雨。俾斯麦出身贵族,本有大片的庄园,生活比较富裕。因是军人世家,所以传下勇猛沉毅、节俭勤恳、诚实可靠的家风。平时用心管理田地,既有一番贵族的优越感,又与普通农民保持亲近的联系。


如去俾斯麦的故乡,可以看到这里还有一个俾斯麦纪念馆。纪念馆保存着李鸿章给俾斯麦的亲笔信、俾斯麦和李鸿章的合影、当时报纸上的报道文章,以及李、俾两人的谈话记录等。有一份 “李俾会见”亲睹者的口述文字,名为《李鸿章在福里德里斯鲁》,成为人们今天窥视当初情况的有力史证。尽管文章也有错误,如序言中介绍李鸿章生平,把李鸿章1962年任江苏巡抚写成总督。有时又称李鸿章为中国的“副国王”。


2


今天是6月25日,一个吉利日子。俾斯麦早早地站在自家院子的大门口,恭候贵客的到来。一身威廉一世皇帝赠送给他的军礼服,胸前的黑鹰星章和铁十字勋章显示曾有的荣耀,久已不用的指挥刀也擦拭得晶晶闪亮,郑重地悬在腰带,重现当年的武勇刚毅。他已步入81岁的高龄,但依然身板硬朗,步态稳健。近一米九的大高个,鹤立长身,加上梳理清洁的美髯,显得威仪堂堂。俾斯麦从一人之下,众人之上的宰相权位上退了下来,没有太多的失落与埋怨。他解甲归田,每天河边走走,也常到森林里去打猎,像自家屋边的易北河水,虽曾波浪盖天,现在复归宁静,日复一日,流向远方。


李鸿章关注这位大人物,事有缘起。一个浓雾迷漫的清晨,侍者按常例将京城刊印的一份早报递送到李鸿章的餐桌上,头版头条赫然的大字映入他的眼帘:东方俾斯表李鸿章。堂堂中堂大人的心脏微微震荡,这可是一个新鲜的称呼。李鸿章(1823-1901年),著名的洋务运动的策划者与领导人,安徽合肥人,世人一般尊称他为李中堂。 建淮军、创北洋水师、晚清重臣。官位至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授文华殿大学士。实具宰相地位。著《李文忠公全集》。与曾国藩、张之洞、左宗棠合称“中兴四大名臣”,与俾斯麦、格兰特并列为“十九世纪世界三大伟人”。


对于俾斯麦的名字李鸿章当然如雷贯耳。甚至连他的出生年份,都记得起来。


1815年4月,奥托.冯.俾斯麦出生于普鲁士一个名为兴奥森的小镇上。家族为容克地主,有贵族称号。俾斯麦大李鸿章8岁,俩人都有“出将入相”的经历。大学毕业后做过一段时间农场主,1847年成为普鲁士议会议员;1851-1858年为普鲁士邦驻德意志联邦代表会的代表,1859年任驻俄公使,1861年当上驻法公使。俾斯麦一生的辉煌时代是从1862年开始的。这一年俾斯麦任普鲁士宰相兼外交大臣,推行“铁血政策”,用战争手段,让普鲁士统一了全德国,这有点像中国战国时代,秦国吞并六国,统一中国。他先后发动了对丹麦、奥地利和法国的战争,每战必胜,将原本四分五裂、衰败软弱的德意志推上了欧洲强国的地位。


在李中堂看来,俾斯麦一生中最值得称道的,是他的一桩桩武功事迹。事实确是这样,在俾斯麦的策划指挥下普鲁士于1864年及1866年前后击败丹麦及奥地利。对此,俾斯麦不以为满足,他决计与欧陆最强大的国家决一雌雄,取代法国,称霸欧陆。俾斯麦要与法国决战,还为的是报仇雪恨。事情还要从1806年说起,这一年为抵制拿破仑的强势进攻,英、俄、普等国组成第四次反法同盟。10月1日,普鲁士最早对法宣战,捅了马蜂窝。结果法军一天内在耶拿和奥尔斯塔特连战连胜,普军大败。此后法军进占柏林。1806年10月27日,拿破仑骑着高头大马率领法国军队,作为征服者通过勃兰登堡门,开进柏林,还将勃兰登堡门上像征普鲁士之魂的胜利女神雕像拆下来,装进箱子,运回了巴黎,作为凯旋的象征向世界炫耀。


其实普法战争的发难者是法国。法国势力渗入南德意志诸邦,严重阻碍德国统一。普奥战争结束后,法皇拿破仑三世又要求俾斯麦把莱茵河西岸的巴伐利亚和黑森-达姆施塔特的部分领土割让给法国,以报答法国在普奥战争中的中立态度。俾斯麦断然拒绝,法国以西班牙王位继承问题为导火线,于对普宣战,俾斯麦毅然反守为攻,进击法国,并获得全胜。 结果德皇在法国凡尔赛复称帝宣布德国统一,德意志帝国诞生。当然那座胜利女神像也终于完璧归赵。


对于俾斯麦的情况,李鸿章知道得够多,关于俾斯麦打赢普法战争,更使他艳羡不已。发生在近代与现代的故事说明,任何一个新崛起的国家,一旦拥有相当的经济与军事实力,就会变得躁动不安。当德国在俾斯麦的领导下变得强大起来,就想用它的的强大去押宝,以战争改变地区以致世界的权力构造与政治格局,为本民族获取更广阔的生存空间与物质资源。英国、法国、德国、奥地利、俄国及意大利等六强并列,英、法则走前一步,统合局面,形成相对稳定的欧洲格局。俾斯麦用铁血手段颠覆旧格局,建制以德国为首的欧洲新格局。欧洲的例子说明,凡是一个地区崛起一个新强国,就会出现一对一的决斗,犹如一场拳王卫冕赛,新秀登场挑战,拳王应战卫冕。赛事最后,将宣布拳王更替的结果。新拳王在一片欢呼中诞生,老拳王在嘘声与惋叹中退场。这个世界还做不到“公理战胜”,走不出黑暗的“丛林”,霸权即强权,强权取决于“强力”,强大的经济与军事的实力。


东亚的情况也和欧洲相同,当1868年日本经由明治维新,急速进入世界强国的行列。其庞大的邻国大清王朝虽在李鸿章等人的筹谋下,发起过洋务运动,造枪炮,铺铁路,国家一时起色,但终归是保守势头猖獗,改革步履艰难,国家积弱不振。昔日的煌煌大清、一方雄主,日渐成为东亚病夫,辉煌不再。这个地区的权力平衡已被打破。日本蠢蠢欲动,发动对清战争,以争夺地区霸权。世界近代史上,有许多相似的地方,这个时期的中日关系犹似普法关系。日本像是德国,中国宛如法国。其结果就是,在欧洲德国战胜法国,在东亚日本战胜了中国。


如果把甲午战争和俾斯麦的普法战争作一个比较,李鸿章真要羞愧得无地自容。然而,毕竟是中国近代史上举足轻重,功错对半的大人物,没有将心境陷落于失望的烟霾而一蹶不振,而是转换了自己的思维方法。能者为师,胜者为师。对于他来说,俾斯麦就是能者,就是胜者,就是他的老师。况且俾斯麦比他大八岁,入门为师,何愧之有?想到这里,消极的心绪一时消散。将他的名与俾斯麦的名同列,觉得荣幸。登门拜访俾斯麦的念头也油然而生。


这里顺便提一下,十九世纪下半叶,世界上产生三位著名的宰相级人物,这就是德国的俾斯麦、中国的李鸿章,还有日本的伊藤博文。德国、中国和日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称“现代化后发国家”,当英、法、美业已完成资本主义的建国大业,这三个国家才幡然醒悟,急起直追。三个国家的代表,就是上面说的三位“宰相”。犹如三位“运动员” 踏上“现代化”的跑道。他们的成绩载入了史册:俾斯麦优秀,伊藤博文也是优秀。在伊藤博文率领下,日本基本完成现代化,而且率日本舰队把李鸿章的北洋水师击沉海底。当然,李鸿章拿到的成绩是不及格。


3


此刻,李鸿章正站在俾斯麦官邸陈设简单质朴的起居室中。他走近俾斯麦,微微欠身,又挺直起来,神色温和凝重,表达对俾斯麦一代名相的尊重。俾斯麦也缓步前趋,鞠躬行礼。当他弯腰的时候,腰间佩刀触碰石质的地面,发出锊锊之声。他也早已知道李鸿章的大名,出于对俄国的防范之心,结好清国以钳制俄国,是他的战略方策,所以对中国关注已久。他看重李鸿章,虽有甲午之耻,也为其所科,但依然赞扬他发动洋务运动的才识,肯定他与保守派周旋抗争的勇气。


因为没有带德语翻译,李鸿章借助英文翻译与俾斯麦对谈。对方相应设英文翻译,把俾斯麦的话译成英文。开头总少不了寒喧客套。李鸿章说:久仰大名,今日蒙幸得见!看你目光炯炯,尊严高贵感怀。俾斯麦友好地回应:阁下亦为天下名臣,在此热烈欢迎!李鸿章语气略显停顿,接着回应:愧能同日而语,您的成就普世光照。俾斯麦今天设立盛宴,款待贵宾。主客起身准备就餐。从客厅往餐食有一条甬道,李鸿章示意身边的一位年轻随从,上前搀扶俾斯麦。老人含笑摆手,停下脚步,等李鸿章走到身边,做了一个友好的手势。两位年长者挽起手来,仿佛都年轻了十岁,一同挺起胸瞠,款款步入餐厅。


一直在想,李鸿章访德已是73岁的高龄,为什么还不辞辛劳,万里出访?甲午战争以丰岛海战为始,至《马关条约》签字为末,那么1896年,就是战尘落下的第二年。中国近代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每次吃败仗,就出现一次学西方的热潮。因鸦片战争的失败,中国人第一次开眼看世界,当时有魏源写《海国图志》,把西方情况介绍进来。洋务运动本质上是学习运动,没有这场运动,声光化电等一套科学知识就传不进来。甲午战争再次大败,更窝囊,更凄惨,由此学外国的热情也更积极,更火热。康、梁的戊戌变法也是一场学习运动,直至二十世纪初,青年人如过江之鲫,又掀起日本留学潮。由此看来,李鸿章访德,实为一场西方取经活动。他一生已经有过一次学习经历,因受启于西方,而致力于洋务。这一次访问德国并游历欧美算是第二次。


光阴如矢,一去不返。第一次学西洋,正当年富力强,而这一次已是垂老之年。对此李鸿章动身之日已是感慨万千。学西洋,办洋务,建海军,葬海底,想不到求功不成,反落个千古奇耻。甲午惨败,败因为何?成为李鸿章晚年百思不解的难题。席上,李吃了几片福兰克福香肠,浅尝数口德国名牌黑啤,就向坐在身旁的俾斯麦讨教起治国方略。梁启超在《李鸿章传》中这样记载。李鸿章席上求问:“作为大臣要为国家尽力,但朝廷上下意见不合。想做什么,动辄掣肘,虽有其志而难行,又有什么办法呢?”说出这样的话,一半是身世哀叹,一半是征询意见。俾斯麦一边注视着李鸿章说话的表情,一边侧耳听完德方翻译。半晌才说:“最要紧的是要得到国君的信任。既是有宠信在身,且能担当敢为,还有什么做不成的呢?


这时的李鸿章觉得俾斯麦深谙己心,又因酒水多喝了几口,几近抠心掏肺,把心里话和盘托出。这些话在国内说不得,说了得罪人,若是有人正好同席,把酒后真言用心记下,再加油添酱传到老佛爷耳中,那可不是小事,弄不好雷霆三丈,鸡飞狗跳。革职回乡是轻松打点,重则推出午门斩首。好在这次出访欧洲,域外天边,所带随从又都是贴己心腹,故可放胆言说,少了许多顾忌。“假如有人处在这样的情况”。李放低嗓音,德国翻译挪动座椅,凑到身侧。李继续往下说:“这位国君无论何人说话都听。与国君关系亲近的人,更是狐假虎威,作威作福,天下大局简直被他们劫持把握。"


言此,李回头看看俾斯麦,问道:“这可怎么是好呢?”俾斯麦没有正面作答,思索良久才说: “作为大臣,至诚忧国,要成功事业,非得领会与顺从国君之意不可,否则一事无成。然而,国君若属妇人女子之流,那就没有办法了。”俾斯麦用法文回答李鸿章:“Tout comme chez nous”,意思是“我在德国也遇到过同样的情况"。接着又改用德语补充:“当首相以后,这种情况更多,常来自妇女……”李鸿章问:“阁下性格坚强,和这些妇女相处,能否相安无事?”俾则回答:“对于贵妇们,唯以礼相待。"


席上李鸿章说起与太平军等作战情况,不免露出自得的神情。不料俾斯麦回答:“我欧人以能敌异种者为功。自残同种以保一姓,欧人所不贵也。”梁启超在《李鸿章传》中这样写道:“今中国俗论家,往往以平发平捻为李鸿章功,以数次和议为李鸿章罪。吾以为此功罪两失其当者也。梁启超的评论颇有深意。


4


不知为了什么,李鸿章与俾斯麦的这次会见,没有提到甲午战争。照理这场败战是李鸿章的心头大恨,总要借此机会与俾斯麦有所切磋,讨论得失。从以上的谈话中,李鸿章说自己受命执政遇到的最大难题是国君(这里指的是慈禧太后)轻信群小,自己的意见没有得到重视。也许李鸿章将此视为甲午战争失败的最大原因。这样的考虑显然是挂一漏万,没有看到事物的本质要害,倒是局外人俾斯麦的目光比他尖锐。


李鸿章来德国之前,伊藤博文已拜访过俾斯麦。俾斯麦观察日本人言行,留意比较中日,预言假如中日冲突,所能见到的将是日胜中败。他说:“中国和日本的竞争,日本必胜,中国必败。因为日本到欧洲来的人,讨论各种学术,讲究政治原理,谋回国做根本的改造;而中国人到欧洲来的,只问某厂的船炮造得如何,价值如何,买了回去就算。”


应该说,甲午战争中国失败,原因在于思想机械、目光短浅,是一种学习精神的失败。日本人到德国学习的不仅是船炮制造,而且有“各种学术”与“政治原理”,而中国人到德国两眼只是盯着“船炮”。甲午战争中国失败,原因在于官僚腐败。甲午战争打响的时候,日本明治维新方历二三十余年,面貌焕然,体制一新,而大清王朝历二三百年,国家积重难返,官吏腐败不堪。甲午战争中国失败,在于没有信仰,人心涣散。日本明治维新后极其重视教育,将西方理念揉合于儒学、神道传统,建立“新日本精神”。回头看中国,举国上下找不到一种精神可以信仰,从官到民浑浑噩噩、鸡鸣狗盗,结果打起仗来如鸟兽散。说到底,甲午战争中国失败,是文明的失败。文明表现于制度,制度落后就要挨打,就要打输。甲午战争时期日本是资本的制度,中国是封建加被殖民的制度。先进的制度必败落后的制度,这是规律不可能反过来。


我们要相信李鸿章最基础的智商,他应该是一个明白人。访德之行,加上俾斯麦的话语提醒,应该出现思想上的长进。会见即将结束,俾斯麦走到李鸿章跟前,握手告别。仿佛想起了什么,他凑到李鸿章耳旁说道:“对于中国,希腊有一句谚语:一切都在流动,一切又都碰撞在一起。”俾斯麦为什么要说这句话,言语中又包含多少含义,今天已经难于考证。然而这使人们想起了河流,不同的河流依照自己的河床各自流淌,各自东西,无缘相逢。这却是表面的现象,总有一天世界上的河流会相逢“碰撞”与汇合。中国是一条河,德国是一条河,原来天各一方,现在两国人员互访,而且规格还是这么的高,岂不是交流与“碰撞”。因此“碰撞”,西方了解东方,因此“碰撞”,落后中国学习受益,文明开化。


笔者在思考,李鸿章听了这样的话,也会领会话中的意思吧?他已年老,依然会因此语言而益知开智。事情果然这样,访问德国回来后,他在给友人的信中表示,中国富强之道,唯在变法。他说:"此行遍历世界列强,亲见改革于富强之实效。中国地大物博,如果真能上下一心,破除积习,力图振作,还怕什么事做不成。看日本变法以来不过二十年,即成强国。"他强调:列强环伺,中国临亡国亡种之危险,"根本之计,尤在变法自强"。信中,他还提出废科举、建学校、学外语等种种改革主张。1898年6月至,因康有为、梁启超等人的策划领导,一批资产阶级改良分子发动戊戌变法。试图通过光绪帝学习西方,提倡科学,以政治改革,推动中国发展。支持这场变革,是李鸿章的基本态度。


李鸿章与俾斯麦最后分手。月台上,两人紧紧握手。李鸿章说“我希望能来祝贺您90岁生日。”俾斯麦频频点头,依依不舍。车轮转动,俾斯麦身体笔直,举右手与帽檐相齐,行军礼相送。李鸿章立于车上,两手相握于胸前,上下摆动,致祝福之意。


进入 盛邦和 的专栏

本文责编:川先生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笔会 > 散文随笔 > 曾经心动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09990.html
文章来源:作者授权爱思想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相同主题阅读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