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颖一:如何用经济学视角和工具分析教育问题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2318 次 更新时间:2017-02-10 14:50

进入专题: 教育问题  

钱颖一 (进入专栏)  

1月17日晚,在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和搜狐教育联合主办的第一期“CE30读享会”上,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钱颖一,北京理工大学教授、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杨东平,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史静寰三位著名学者,结合钱颖一教授新出版的80万字新书《大学的改革》,共同探讨大学改革的现实、行动和愿景。以下是精彩观点节选,由搜狐教育整理。


我是经济学者,并不是教育学家。我有两个背景对推动教育改革有帮助。首先是在大学学习和任教的经历,从1981年清华大学毕业到2006年担任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我在美国的6所大学学习和任教25年,这个比较丰富的海外大学学习、任教经历,对我从事教育工作很有帮助。

其次我学习的是经济学,经济学是一门社会科学,由于它的学科、学理的特点,使我习惯于试图用一些逻辑的、抽象的、简洁的理论来描述解释复杂的现象,并通过经济学的视角和分析工具来分析教育问题,会有一些比较有新意的观察。经济学的理论和实践经历对我思考和推动大学改革留下了非常深的痕迹。我研究的重点是中国的经济改革,包括中国企业改革、金融改革、财税改革等重大的经济改革。讲到教育改革或者大学改革,也可以从经济改革和企业改革中收获到很多的启发,中间有很多的逻辑有惊人的相似之处。

我在《大学的改革》一书引言中提到"思行合一"。这会让我们联想到王阳明的"知行合一"。但是"知"很容易被理解成"知识"。而我们的偏颇就是简单地把教育理解为知识传授和知识获取。其实"思"更为重要。爱因斯坦说过,大学的价值不在于学习很多事实,而在于训练大脑会思考,就是讲"思"。教育需要多思考,要有思想性;其次要有行动,但行动也需要有思想的指导。例如,大学人事制度改革很难推行,其中既有行动的问题,也有思考的局限。

我通过"均值"与"方差"来描述中国教育中的问题,这其实是把经济学视角和最基本的描述经济变量的统计概念用于教育问题。"均值"与"方差"大部分学生都知道,但是运用在教育问题上,却出人意料的产生很大共鸣。我的观察是,从培养"才"的角度来看,中国学生的"均值"是比较高的,基础知识普遍比较扎实;但另一方面,中国学生中突出人才不多,统计上的衡量就是"方差"小。顾明远先生所说"中国教育教出来的人才有高原,无高峰",杨振宁先生所说的"中国的教育体制培养90分以下的学生很成功,但是很难培养出90分以上的学生",都是表达相同含义的比喻,而我是用了统计学中的概念做了更加一般性的概括。

另一方面,从培养"人"的视角来看,中国学生又是"均值"低而"方差"大了,所谓"均值"低,就是说普遍素质不够高,所谓"方差"大,就是说品质坏的人很坏。

所以从这两个维度可以概括中国教育中的两类问题,一类是"成才"问题,一类是"成人"问题。这样的一种"跨界",用不同的角度来看其它领域里的问题,并且把复杂问题抽象到比较简单,自然就有新意,会引起人们的共鸣。

通过推行通识教育与培养批判性思维实践大学理念

《大学的改革》一书的实质内容是两个方面:一是实践现代大学理念,二是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现代大学理念包括课程体系、育人方式、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从方法到手段的内容,这就要求我们具备长远的眼光、世界的眼光和现代的眼光。如何实践现代大学理念?我觉得大学教育要重视两个方面:一个是通识教育,一个是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通识教育不同于专业教育,具有一般性。但是关键是通识教育要能够与个性发展相结合,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这就包括思维的训练,也包括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获取等。除了通识教育,就是批判性思维教育,再延伸一下就是创造性思维教育。批判性思维是一个桥梁,可以连接通识教育和个性发展,也可以连接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既有比较功利的一面,比如它们对现在特别强调的创新非常关键;也有不那么功利的一面,就是每个人都应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这是健全人格的体现。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也有利于突破"教育只是知识传授"的旧观念。

从2009年秋季开始,清华经管学院在本科教育中开始实践通识教育,引入了"批判性思维与道德推理"等课程。有一些证据表明这些课程还是对学生产生了影响。比如2016年罗德奖学金获得者黄钦就是清华经管学院的本科生,正是因为经管学院的通识教育课程,让他上了"中国文明"、"西方文明"、"批判性思维与道德推理"等课程,他忽然发现自己对政治哲学特别感兴趣。他获得罗德奖学金去牛津大学攻读相对冷门的政治哲学。

清华经管学院的"批判性思维与道德推理"(critical thinking and moral reasoning,简写为CTMR)课很独特,在美国大学中并没有这样一门课。在美国,批判性思维并没有专门课程,但是有一门写作课,哈佛所有本科课程只有一门课是必修课,就是英文写作,英文写作课实际上将批判性思维训练融入在写作中。我们将批判性思维与道德推理结合在一起,是因为纯粹的道德推理对于学生来讲可能比较难,而批判性思维如果单独开课,很可能变成了纯粹的逻辑课。这种结合是一种创新。当然,授课老师的作用非常重要。我经常问即将毕业的学生和校友对在学校学的哪门课印象深刻,或者使你改变了你的想法,或者使你发现了你的潜力?我听到比较多的是这门批判性思维与道德推理课。比如黄钦说,这门课让他学会对同样一个问题从不同角度来思考来分析。在清华经管学院同学们之间,"你有没有CTMR过"也变成了一个日常用语。

如何建立现代大学制度?

中国的经济改革、企业改革都是在很多约束条件下推进的,有技术约束、财务约束、市场约束、制度约束、文化约束等。所以一次改革可能不一定达到最优,而是次优,或者哪怕只是部分改进,也都要努力。教育改革和大学改革也是类似情况。

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有两个方面非常关键。首先是教师人事制度,包括薪酬制度、准聘长聘制度。其次是大学或学院治理改革,包括内部治理、外部治理。在教师人事制度改革方面,我们学院从2010年开始实施新的薪酬制度,从2012年开始实施教师准聘长聘制度。什么样的职位开始采用长聘即终身聘用合适?是正教授还是副教授?在美国可以找到三种例子,例如哈佛只有正教授才是长聘,加州大学所有副教授都是长聘,但是大多数的学校副教授中有长聘,也有非长聘。在中国哪一种最适合中国国情?我们的选择是第三种。此外,在中国实行薪酬制度改革也一定要考虑中国的具体情况。

在学院治理改革方面,我马上会想到90年代中期提出现代企业制度,当时有16个字来描述。当然,大学和企业不一样,但是可以从中受到启发。例如研究企业有内部治理和外部治理制度之分,大学治理也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研究。

大学和政府的关系、大学和社会的关系、大学和校友的关系等都属于外部治理问题。在内部治理中,大学和企业也有不同的地方。企业内部基本上是等级制的,CEO布置任务员工完成,是完全行政化的。大学不同于企业,学术问题应该由教师决定,这就为什么提出"教师治学"的原因,这是一种民主决策机制。在学术问题上"去行政化"是对的。但是,在资源配置问题上,就不能泛泛讲"去行政化"了。在清华经管学院我有两个身份,一个是院长身份,一个教授身份。作为教授我跟其他教授一样,投票时一人一票。但是作为院长,在决定资源配置时,就必须依靠行政的力量。



进入 钱颖一 的专栏     进入专题: 教育问题  

本文责编:陈冬冬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教育学 > 高等教育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03107.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