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晨:农村里的“大学”:问题与对策

——以粤南地区的某些大学分校为例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060 次 更新时间:2017-02-10 10:46

进入专题: 高校  

刘晨  



现如今,大学选址在农村或者城市的郊区进行办学的现象已不是少数,主要原因是大学需要拓展他们的办学条件,缓解大学的“人口密度”与“教育资源”的矛盾,等等。当然还有一些大学是基于现在土地价格颇高而主动选择卖地去其它的地方重建校园。种种原因都导致了现在有的大学要么整体性的搬迁,要么在比较偏远的地方去建立新的校区。此举也带来了一些问题,例如在新校区,一些设施和设备尚未完善,学生生活和学习极其不便,特别是在学习方面,教师需要坐车或者开车来进行讲学,而学生在此地无更多的交流机会,故而这就阻碍了他们的“思考”和“进步”。对于老师和学生都是苦不堪言。但是,学校和当地政府并不会因为这样的情况而选择撤销校址,因为成本颇大,可谓是“一失足造成千古恨”,例如西北地区的某985大学就是这般。


通常而言,大学之所以选址在比较偏远的地方主要的原因是成本低,尤其是地价。我们在调研华中某高校的时候,2006年他们就选址在LF校区,当时的地价是600元/亩,而现在差不多翻了10几倍,达到了差不多1万2千元/1平米。当时的学生出行可谓是苦不堪言,而现在的师生对于当初作出这个决定的校领导,都是称赞不己,说他有眼光。反而,在西北某大学的新校区,把本科生全部安排在哪儿,用地也是之前的一个空军基地,但是老师们去上课的时候却十分麻烦,后来该校抵挡不过舆论,在教育部和当地的政府双重协调下,重新在距离老校区的15公里处炸山,重新再修建一个新校区,这个学校的师生对校领导,尤其是当时作出决定的校长痛骂不已。如比较,学校的发展,校领导得到的口碑好坏,其实都与城市的发展有关系,也与领导的战略眼光有关系。


而在粤南的一个城市,这里的师生所遇到的情况与西北这所985高校有几分类似,从十多年前选择到此地建立新校区,到如今,依然没有什么“生气”,而且学生找工作困难,他们的视野、交流等都存在或多或少的限制。有的学生,周一到周五在此地上课,周末回到G市。他们觉得,这个地方荒山野岭,所以不愿意多待。而选择留下在这个城市工作的也比较少,基本上都去外地谋事,一方面是因为他们觉得这个城市的发展前景不好,另外一个原因是因为这个城市能够提供给他们的生活期待又不多。


总而言之,可以发现一个有意思的规律是,这些高校都几乎选择在农村、城中村建设新校区,有的甚至建了之后又不要了,重新筹资再建。这些“折腾”对于大学、师生意味着什么?又该如何破解,这是我们在此文中需要回答的若干问题。



大学为什么要建新校区?正如我们前文所说,大学从2000年扩招至今,已经在资源供给与师生需求上呈现出矛盾的状态。以粤南的这个大学为例,虽然也是985大学(占地3.428平方公里),但放在新校区的人数就有1万多人。这也就意味着把这些人拿走,放在新的地方,则老校区就不会有那么大的压力了。


随着全国各地的大学扩展,各地不同的大学,尤其是有实力的大学都在选择建设分校,例如深圳,还有一些各种不同的研究院,这些研究院与“母亲”(老校区)比较而言,实力还是稍逊一些,毕竟一些硬件设备还不齐全。但为何还是要建呢?一个是因为圈地,明明可以靠政策和优惠(尤其是地方政府也希望如此)拿到一块“宝地”,为何不拿?另外一个,加强交流。尤其是与海外,港澳台地区的交流。这也就意味着,这个新校区往往还有一个搭建某种平台的功能。同理,各地纷纷建立的大学城也是这个意思。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对外宣传时可以获得一定的好处,例如某大学有多少个校区,多少人在某个校区,多少人在另外一个校区。等等。这对招生而言,有一定的感染效应,更对它们的排名而言,有更大的好处,因为大学拓展以后,会有新的地方可以做更多的事情,而原先则没有这么多地供成立新的学院、新的系等。这种体量上的增大,无疑会促进整体性的实力提高。例如粤南某大学在2016年就准备开展2个多亿(前提投资)的一项太空研究,而这个“比较洋气”的研究与当地的整体城市风格比较而言,实在是不怎么协调。但是,学术归学术,尤其是自主办学,当地又不能干预,所以做什么,不做什么,其实都是大学自己说了算。


在我们的调查中还发现,其实地价是影响大学搬迁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正如我们在前文所看到的那样,有的在十年前拿地的价格和现在的土地价格完全是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这也就意味着这个学校可以“卖地”获得更多的资金。例如,在华中某大学,自2000年大学合并以后,他们选择把以前的一块地卖给开发商,售价达到60个亿(2007年左右),这对于一个大学而言意味着什么?而在澳门,却不能这般,如果搬迁,则需要把地还给政府,而后,政府再分给了另外一个学院用来办学。


地价影响着大学的选择,也影响着大学师生的生活。尤其是那些早些时候搬到新的校区的学生和老师,往往承受的不仅仅是公共资源不足,教学设备不足的情况,还承受着“荒山野岭般”的生活。这对于他们的心理而言,一时半会真的难以接受。


而在农村选择建设大学,或者说在城中村选择建设新的校区,则也与地方政府的引进、一些比较实惠的政策有关系。例如粤南的某大学分校,选择在此地办学,一个是毗邻港澳,更加方便进行与香港与澳门的交流,另外一个原因是当地的环境好。而在城中村建新校区,地价又不高,拆迁等费用也不用考虑太多,毕竟四周都是山,居住的人群并不多,故而,面向大海的大学就此落成。但是此大学的师生告诉我们,虽然安逸,但是过久了,就会自闭,毕竟是在“山中”,毕竟距离这座城市的“中心”都很远很远,出行也变得比在老校区困难很多。



在农村建设新的校区所带来的困难还不止上述所说的那些,除了在位置上吃亏对生活不利以外,还有当地其实并未因为大学的到来而变得“发达”和“兴盛”。我们连续观察了若干个星期,发现:只有在周末的时候,粤南的这所大学的学生才会走出来大约2公里路的样子,到小餐馆就餐,平常几乎都是点外卖。我们与当地的一个卖麻辣烫的妇女特意交流了此事,我们问:“为何现在大学生都变得‘这么懒’”,她的回答是:“的确是出来太远了,太耗费时间。”同样,正因为商家也有这样的供给,所以学生也不愿意花费这样的精力和时间跑来跑去。


在该村的周围,我们发现还有很多农户散乱的居住在周围,尤其是该大小的北边(南边是山),我们询问当地的楼房出售价格,大概1万/平左右,而过了马路,对面的海景房则为2万8,甚至3万多的都有。可见,一条马路就决定了售价居然如此之大的差异。同时,在租房上面,周围的居民楼的出租价格在600元左右(一个月),一室一厅,而城市市中心的租房价格在2000左右(一个月)。可见,虽然该地段的确是“风水宝地”,但是过于偏僻,原本政府对周围经济因大学而崛起的预期,可能要落空。


该大学与周围的融入也是问题,我们发现,在这个地方几乎没有什么购物中心,也没有什么大的广场等,几乎就是一个典型的城中村,周围都是农民。老师们,要么就是在校园居住着,要么就是节假日离开此地,回到老校区。同时,学生们平常也很少出来(时而出来聚餐,但是不多),即便出来,也多半是在校门口坐车去乘坐城轨回家或者坐大巴直接回家。笔者曾经遇到过好多次这样的情况。我们问他们,为何不愿意出来,他们的回答是,没有什么可玩的,还不如待在宿舍学习,看电影。


这也就注定了,大学与周边是脱节的,看似原来很完美的规划,但并非预期的那样。社区融入的问题,不仅仅是大学的校园墙那么简单,更多的是一种文化。再拿该校的老校区来说,它与整个城市融合的非常密切,出门就是地铁口,不远处就是繁华的市中心,而校园内更是时而有很多游客穿梭,学术活动可谓是热闹非凡,但该校的这所新校区,则几乎很少有人来访。在我们驻村调查的时间段内,一个星期有2次不错的学术讲座就已非常满足。故而,这意味着本科大学四年如在此地长待,会变得越来越“落后”。


在新址建立分校或者选择到新的地方,比较偏僻的地方建立新校区往往还有一个问题不容忽视,即安全问题。我们通过走访得到,在粤南的这所大学,大概晚上9点多就已经路上无人,这与冬季时期的西北地区的大学差不多(虽然那边天黑比较晚)。一方面,此地周围都是农民工或者原住居民在生活,这无疑会造成一定的风险,尤其是外来的农民工(可能)。另外一个方面,天黑之后,路灯下的人,可谓是稀稀拉拉,而校园内有的地方则没有光亮,学校周围又是山,所以很少有人在特别晚的时候出现。


这些问题困扰着大学的新校区的发展,但是“撤回”又需要花费巨大的代价,例如西北的那所大学,把新校区不要了,又重新建立一个,则花费了以亿为单位的开销和成本。如此,横看我们现在各地的大学新校区,多半都是在“继续办学”的状态下,强忍着,憋着,甚至没有办法去为当初的“拓展”而带来的这些问题加以解决。首先是地方政府只要把大学“弄来了”,几乎很少去再管,资金又不可能来自于新校区所在的地方政府,所以脱离了“亲妈”而找个“假后妈”的孩子,往往进也不是,退也不是。师生甚至在情感上觉得上当受骗、划不来,等等。他们为了工作,为了这个平台,又不得不选择折中、强忍等去适应、调整,这为此就付出了更多的成本和精力。学生,则毕业之后,万事大吉,再回来新校区看看,则成“奢侈”,例如笔者所认识的一位至今在某报社当记者的朋友就毕业于该新校区,我问她为何不愿意再回去,她说,没什么归属感,甚至觉得当年被抛弃。她即便到澳门去游玩,路过该市,也没有选择回去母校看看。可见,我们的新校区发展战略,是否存在对学生反哺高校的可能性进行了削弱?


要知道,高校发展往往不仅仅是自己如何如何成功,还在于她所培养出来的学生如何如何成功。例如,校友捐赠给母校资金至今还是新闻,这就说明了,大学还是应该注意学生如何来回馈的问题,尤其是情感上的回馈。有能力的,可以捐赠建设楼房,无能力的,至少可以“常回家看看”。所以,如此看来,我们所了解的粤南这所高校的新校区就如一个被利用的跳板一般,显得工具性价值颇大。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是当前的一个难题?正如我们前文所述,当初建设该校区,肯定有过自己的判断,有过整个学校领导层的商议,有过看似科学的审视。如果搬走,成本该如何计算?不仅仅是放弃过去建设的这个地方所投入的资金,还有各种其它成本呢??同时还要考虑,是否又有资金来源建设更新的校区?是否有更便宜的农村土地愿意优惠地被地方政府予以“赠送”?这些问题搁在我们面前,我们不得不加以思索。很多时候,都是选择咬牙切齿的继续坚持;很多时候,都是校领导选择出面与师生进行沟通,安抚这些群体的“脾气”。


但是问题出现,肯定是要解决,故而,在本文看来,不妨从五个方面来加以考虑。


第一,加强老校区和新校区的沟通性。此种沟通并非是说在新校区和老校区之间加开一些班车就可以,而是应该在学术资源、学术资本上进行多方位的合作。否则,新校区就会因为老校区的资源过多而显得心理不平衡。第二,加强周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粤南的这所高校的周围就有不少的传统资源,例如民国时期的一些伟大人物的故居,还有诗人的故居等,这些都是相当好,在有限的情况下,如何寻求突破,是地方政府和该校新校区(校方)可以同时考虑的。在旅游业等带动下,打开周边的商业经营,促动城中村的改造和发展,甚至政府可以加大对该地区的开发,利用政治偏斜也可以。第三,增加新校区的硬件设备。我们往往看到的是新校区因为“新”而存在很多不足,例如图书馆的藏书量,再例如一些实验室的设备缺乏等。如果这些不足,会造成学术和科研的下降,也会造成学生不爱阅读的后果。因为积极性,往往因为一次次的“不能满足”而变得不再愿意爱学习。换句话说,一次借书,没有借到,再次去借,又没有,···久而久之,学生就不会再那么爱阅读、爱借书。第四,加强社区融入。学校和周围的居民区,应该是互通有无,甚至可以完全开放于当地和新校区所在的社区。这为大学和市民、农民之间的沟通做出了贡献,也让周围对该校的支持,有所增加。社区融入,可以进行一些活动,可以开展一些项目。第五,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校园的归属感因为新校区而变得减弱,但是不能因为新就什么都不管,而只是关心学生的考试分数,学费交了没有?等等。要让他们感受到这是在一个大学,而不是一个新校区生活和学习,让他们有存在感和价值感,从而增加参与性和主动性,进而增加他们的归属意识。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看到,如今的高校在选择新校区的时候所面临的一些问题,而这些问题,在有的大学已经相当严重,却又无法回避。本文选择粤南的一所985和211大学的分校,并结合华中地区和西北地区的一些高校新校区进行分析,从而得出种种困境,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我们所希望的是,这些对策能够给现有的一些大学带去新的新校区治理思路,同时给还未没有或者准备建新校区的大学能够给予一定地启发,此乃本文的核心意义。


2016年11月4日


    进入专题: 高校  

本文责编:川先生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教育学 > 高等教育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03096.html
文章来源:作者授权爱思想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