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定学:个体感觉经验如何变成普遍必然性知识?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723 次 更新时间:2016-09-27 09:45

进入专题: 个体感觉经验   普遍必然性知识  

陈定学  


内容提要:凭借个体的感觉经验,如何能够获得超个体感觉经验的普遍必然性知识?经验论一直无法解决这个难题,几乎陷入绝境。康德的“批判哲学”也面临一些难题,无法对该问题做出合理的解释。本文提出了解决这一难题的新途径,这就是个体感觉经验的转化,经过一个复杂的转化过程,个体感觉经验变成了合理、可靠的知识,并被纳入到人类总的公共知识体系中,从而转化成为普遍必然性知识。


关键词:个体感觉经验;普遍必然性知识;转化;四个环节


西方一些哲学家认为,近代哲学最重要的问题是:人类如何获得关于世界的普遍必然性知识。那么,什么是普遍必然性知识呢?李泽厚先生在《批判哲学的批判——康德述评》一书中做出了解释,所谓普遍必然性是指,能够适用于一切经验对象,对所有的对象都是同一的;或者说这种知识能够适用于一切场所、一切对象、一切经验,放之四海而皆准。例如7+ 5 = 12,因为它对所有的对象都是同一的,所以它就是普遍必然性知识。[1]


普遍必然性知识就是能适用于一切经验对象、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知识,那么,这种知识是从哪里来的?又是如何形成的呢?经验论从感觉经验出发,采用归纳法,试图对普遍必然性知识的来源和形成做出解释。然而,经验论一直面临着一个难题:凭借个体的感觉经验,如何能够获得超个体感觉经验的普遍必然性知识呢?从培根开始,经验论者就试图找出通过经验归纳得出普遍必然性知识的方法,培根、穆尔等还设计了十分精致的归纳法,但是,这些努力始终不能逻辑自洽地证明普遍必然性之源。虽然竭尽努力,但经验论一直无法解决这个难题,几乎陷入绝境。


后来康德提出了“批判哲学”,试图对这个问题做出解释。“批判哲学”认为,“自在之物”作用于人的感官产生感觉材料,由于人脑中先验地存在着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的时空直观形式与12个知性范畴,所以当人用先验的时空直观形式与12个知性范畴去整理这些感性材料的时候,就会形成普遍必然性知识。康德把经验论和唯理论结合起来,似乎对这个问题做出了较好的解释,但是,他的“批判哲学”也面临一些难题:(1)康德说由于人类心灵的先验架构——“先天综合判断”对感性材料进行了整理,所以普遍必然性知识才能够形成,但是,这种人类心灵的先验架构——“先天综合判断”又是从哪里来的呢?康德始终未能做出解释。[2] (2)康德认为,先验的时空直观形式与12个知性范畴是知识可靠性的来源,由于这种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的形式加之于经验材料,所以杂乱的印象与观念就能变成普遍必然性的知识。只要经过先验的时空直观形式与12个知性范畴的加工,杂乱的印象与观念真的就可以变成普遍必然性的知识吗?例如“五八年大跃进”中大肆吹嘘的“亩产万斤粮”、“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等,这些虚假、错误的观念经过“先验的时空直观形式与12个知性范畴”的加工,也能成为普遍必然性知识吗?虽然康德的“批判哲学”要比经验论更为全面、精致,但由于它也存在着一些难以克服的问题,所以康德的解释仍不能令人满意。


数百年过去了,尽管哲学家们耗费了大量时间与精力,但却一直无法解决这个问题,它成了近代哲学的一大难题。


凭借个体的感觉经验,真的无法获得超个体感觉经验的普遍必然性知识吗?作者认为,经验论并没有完全陷入绝境,通过不同的途径,个体的感觉经验就有可能变成普遍必然性知识,经验论也有可能解决这一难题。那么,这个不同的途径究竟是什么呢?这个途径就是个体感觉经验的转化,通过一个复杂的转化过程,最后个体感觉经验就有可能转化成普遍必然性知识。那么,个体感觉经验又是如何转化成普遍必然性知识的呢?作者曾提出“知识认识论”,对认识的定义、发生、对象、结构、机制、本质以及发展等一系列问题做出了解释。[3] 作者认为,“知识认识论”有可能对这一问题做出解释,“知识认识论”认为,个体感觉经验转化成为普遍必然性知识需要经过四个环节,这四个环节是:


第一个环节,感觉经验变成理性知识。


从信息科学的角度看,人与外部事物的关系就是信宿与信源的关系,外部事物这些信源通过声、光、热、化学等各种信号发出自己的信息,而信宿——人则通过自己的感觉器官接受这些信息并把它们传入大脑。大脑通过一系列复杂的活动解读并表征这些信息,形成感觉经验。当感觉经验形成之后,大脑要对感觉材料进行加工与处理,那么,大脑究竟是通过什么东西对感觉材料进行加工处理的呢?“知识认识论”认为,加工处理感性材料的既不完全是经验论所说的“经验”,也不是康德所说的人类心灵的先验架构——“先天综合判断”,更不是唯理论所说的“天赋观念”,而是人脑中的一种心理结构——“知识模本”。什么是“知识模本”?“模本”一词的原义是指习字学画时供临摹用的底本,这里指的是人脑在进行认识活动时所依据的范本、方法和规则。“知识认识论”认为,人脑的认识活动并不是天马行空、肆意而为的,它必须遵循、依据一定的范本、方法和规则,而这个范本、方法和规则就是知识,也就是说,认识的模本就是人脑中存储的知识。那么,“知识模本”又是从哪里来的呢?“知识模本”是人通过长期学习、记忆后形成并存储在大脑中的,这就是说,大脑神经结构是以脑中存储的知识作为模本,对个体的感觉经验进行加工与处理,然后把感觉经验变成理性知识。[4]


通过“知识模本”,感觉经验为什么能够变成理性知识呢?这是因为知识大都是按照思维和逻辑的规则有序地组织起来的,在认识过程中,大脑以知识为模本,对感觉材料进行分析、综合、归纳、演绎,形成概念、推理与判断,最后把这些感觉材料按照思维和逻辑的规则有序地组织起来,把感觉材料理性化,于是感觉经验就变成了理性知识。


第二个环节,理性知识经过检验、验证和筛选,再变成合理、可靠的知识。


通过第一个环节,大脑把感觉经验变成了理性知识,然而,并非所有的理性知识都是合理、可靠的知识,所以大脑还需要对理性知识进行检验、验证与筛选。通过检验、验证与筛选,大脑把那些不合理、不可靠,甚至是虚假的、错误的以及荒谬的知识筛选出去,最后把那些合理、可靠的知识保留下来,这样理性知识就变成了合理、可靠的知识。


那么,什么是合理、可靠的知识呢?所谓“合理”就是合乎道理、符合事理,自康德以来,合理性的理想已经取代传统的真理观(“符合论”)而主宰了哲学。[5] 美国哲学家普特南就认为,真理概念与合理性概念密切相联,合理的可接受性可以作为真理的标准;[6] 而所谓“可靠”就是真实可信、准确无误。这就是说,合理、可靠的知识就是合乎道理、符合事理,并且真实可信、准确无误的知识,这种知识已经初步具备了真理的特质。


第三个环节,个体知识的公布,再经过他人的检验与验证,特别是经过实验和实际的检验与验证,进一步确定知识的合理性与可靠性。


通过第二个环节,大脑把合理、可靠的知识保留下来,然后认识主体通过文字、声音、图象等方式把这些知识公之于众,让更多的人,尤其是那些具有丰富知识的专家、学者等再次进行检验和验证,特别是实验和实际的检验与验证。根据检验和验证的结果,认识主体再次对这些知识进行思考与反思,修正错误,弥补不足,使知识变得更加合理、可靠。经过再次思考、反思与修正,特别是经过实验和实际的检验与验证,此时的知识已经接近真理。


第四个环节,个体的知识被纳入到人类公共知识体系中,通过主体之间的交流与传播,最后个体的感觉经验变成了普遍必然性知识。


通过前三个环节,个体的感觉经验已经变成了更加合理、可靠的知识,这些合理、可靠的知识会被纳入到人类总的公共知识体系中,这样个体的知识就变成了人类公共知识体系的一部分。个体的知识纳入人类总的公共知识体系后,通过主体之间的交流与传播,这些知识就会被其他主体了解和掌握。由于人类的公共知识体系属于全人类所有,又由于人类都是以该知识体系作为认识的依据与模本,所以它就对所有认识主体皆为有效,能够适用于一切场所、一切对象、一切经验,放之四海而皆准,这样个体的感觉经验就具有了普遍必然性,就变成了普遍必然性知识。


通过四个环节可以看出,个体感觉经验转化成普遍必然性知识需要经过一个复杂的过程,首先感觉经验要转化成理性知识,之后理性知识再转化成合理、可靠的知识,合理、可靠的知识还需要经过反复检验与验证,最后转化成为接近真理的知识,当这种接近真理的知识被纳入到人类公共知识体系后,这时个体的感觉经验就会变成普遍必然性知识。


通过这个过程可以看出,知识之所以具有普遍性,并不是因为它被归纳或演绎,也不是因为它被“先天综合判断”整理,而是因为它被纳入到人类总的公共知识体系中,这时个体的知识就变成了人类共同的知识,个别就变成了普遍。由于人类都是以这个公共知识体系作为认识的依据与模本,所以它对所有的认识主体皆为有效,并能适用于一切场所、一切对象、一切经验,放之四海而皆准,于是知识就具有了普遍性。通过这个过程还可以看出,知识之所以具有必然性,并非是因为它被归纳或演绎,也不是因为它被“先天综合判断”整理,更不是因为它被“天赋观念”或“不证自明的概念、公理”加工,而是因为它对认识对象做出了合理、可靠的解释,并经过了严格的检验与验证,而合理、可靠的知识在一定条件下是确定不移、必然如此的,于是知识又具有了必然性。通过四个环节的转化,个体的感觉经验转化成了合理、可靠的知识,并被纳入到人类公共知识体系中,这时它具有了普遍性和必然性,变成了普遍必然性知识。


个体的感觉经验真的能够变成普遍必然性知识吗?我们以基因学说为例来加以说明,目前基因学说已经被世人公认为科学真理,已经成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必然性知识。那么,这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必然性知识又是从哪里来的呢?最早提出基因猜想的是19世纪的一位民间科学家孟德尔,他是奥地利布隆修道院的一个僧侣,从1854年到1865年间,孟德尔对豌豆的遗传性状进行了细致的观察与研究,他发现豌豆的很多性状能够有规律地遗传给下一代,他猜想很可能有一种东西在控制着遗传过程,他把这种东西称为“遗传因子”。通过豌豆实验,孟德尔产生了“遗传因子”的猜想,或者说他产生了关于“遗传因子”的感觉经验。那么,孟德尔个人的感觉经验又是如何变成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必然性知识的呢?豌豆实验结束后,孟德尔对实验进行了总结,形成了“遗传因子”假说,并完成了论文《植物杂交实验》。1865年2月,孟德尔在布隆“自然历史学会”上宣读了这篇论文,并发表在该学会的会议录上。1900年,德弗里斯、科仑斯和丘歇马克三位科学家几乎同时做出了孟德尔那样的发现,这时孟德尔关于“遗传因子”的假说开始受到科学界的重视。后来又经过摩尔根、艾弗里、赫尔希以及沃森、克里克等数代科学家的研究,最后确定基因就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这时孟德尔的“遗传因子”假说终于被证实。后来孟德尔的“遗传因子”假说逐渐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生命科学理论——基因学说,并被纳入到人类公共知识体系中,于是孟德尔个人的感觉经验就变成了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必然性知识。“遗传因子”最初仅是孟德尔个人的感觉经验,然而个人的感觉经验最后真的变成了普遍必然性知识,通过孟德尔的例子就可以清楚地看出,个体的感觉经验确实能够变成超个体经验的普遍必然性知识。


在本文的开头,我们提出了近代哲学最重要的问题:人类如何获得关于世界的普遍必然性知识?“知识认识论”对这个问题做出了解释,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大都起源于个体的感觉经验,离开了感觉经验,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就很难形成,所以在知识的起源问题上经验论无疑是正确的。但是,个体的感觉经验大多是局限的、肤浅的、不完全可靠的,不可能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所以经验论仅仅凭借归纳法不可能解决知识的普遍必然性问题。那么,个体的感觉经验又是如何变成普遍必然性知识的呢?“知识认识论”认为,个体的感觉经验并不是僵死的、一成不变的,它完全有可能发生变化或转化,通过一次次的转化,个体的感觉经验有可能变成合理、可靠的知识,而合理、可靠的知识就有可能被纳入到人类总的公共知识体系中,这样个体的感觉经验就具有了普遍性与必然性,就可以转化成普遍必然性知识。通过一次又一次的转化,土鸡终于变成了凤凰,原本局限、肤浅、不完全可靠的个体感觉经验,最后终于变成了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必然性知识。


“知识认识论”对普遍必然性知识的起源和形成问题做出了回答,关于世界的知识最初起源于个体的感觉经验,后来个体的感觉经验又经历了一个复杂的转化过程,最后变成了普遍必然性知识,人类就是这样获得关于世界的普遍必然性知识的。


2016-9-20于郑州


注释:


[1]李泽厚:《批判哲学的批判——康德述评》,《李泽厚哲学文存》上册,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74页。

[2] 张志伟:《说不尽的康德哲学——兼论哲学史研究的几个方法论问题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

[3][4]陈定学:《知识认识论》,见爱思想—哲学—科学哲学;也见中国社会科学网—争鸣——综合争鸣。

[5] [美]罗伯特·所罗门:《大问题——简明哲学导论》,张卜天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93、192页。

[6] 冯契、徐孝通主编:《外国哲学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年版,第322页。



    进入专题: 个体感觉经验   普遍必然性知识  

本文责编:zhenyu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哲学 > 科学哲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01547.html
文章来源:爱思想首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