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哲:网络经济——跨越计划与市场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987 次 更新时间:2016-04-20 15:16

进入专题: 网络经济   计划   市场  

何哲  


摘要:随着互联网不断深入到人类社会的各个角落,网络经济的形成与发展已成为一种历史必然。一切传统时代的现实经济行为都会在网络时代得以重构、变革和创新。在网络经济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应该对网络经济的核心本质和内在逻辑进行审视。可以发现,网络经济与传统社会经济模式存在明显的不同:传统社会受制于社会信息交换方式与处理能力落后形成的计划与市场两种经济模式和制度架构,在网络社会时代都将产生深刻的转变。由于网络社会实现了信息的充分交换,因此,供需双方之间可以实现直接的信息交互,从而大幅度降低整个社会中的交易成本,这直接改变了传统计划模式与市场模式严格划分的现实基础。因此,网络经济是跨越计划与市场的新的混合经济形态。本文分析了这一实质性的改变,揭示了其内在的逻辑,并提出若干前瞻性的展望。


关键词:网络;经济;计划;市场


作者简介:何哲(男,1982-)陕西西安人,博士,现为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副研究员,国家战略研究中心秘书长,研究方向包括网络社会治理;行政体制改革;国家发展战略;经济与制造业转型等。


当前,一个历史性的重大转型是人类正在整体进入网络社会。互联网正在全方位地融入到人类社会从微观到宏观的各个层面的各个角落。传统社会中的一切人类行为与活动,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以及个人交往,都因为互联网的出现而改变和重构。因此,通过无所不在的网络紧密连结,人类社会形成了跨越虚拟与现实的新的存在模式与社会组织方式,这种存在模式与组织方式可以称之为网络社会(何哲,2014)。


网络社会在重构整个社会结构时,作为人类社会活动的主要类型--经济活动也被极大的重构和改变了。一种新的经济模式--网络经济正在蓬勃兴起。以网络经济的一种典型模式电子商务为例,据不同的研究报告显示,2014年全球B2C电子商务总额已经接近1.6万亿美元(阿里研究院&埃森哲,2015),而在中国,B2C与B2B的交易总额高达16万亿(国家统计局,2015),接近当年GDP总量的1/3,且增长率高达59.4%。除了电子商务外,网络金融,网络信贷,网络保险,乃至更深远的网络定制等模式都在飞速发展。


当整个社会在享受网络经济所带来的巨大便利,极高效率和面对其发展的巨大的前景时,对于网络经济背后的深层次理论问题还并未有足够清晰的认识和探索。从现有的研究来看,现有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探索和分析现有的网络经济的各种模式,包括电子商务(Mahadevan,2000, 武志伟&陈莹,2013),网络金融(Pistor,2009)等;其次是探索进一步完善和发展网络经济中的不同模式的策略,特别是如何利用网络经济实现中国经济的转型(江宇源,2015);第三是分析网络经济的兴起对社会各个层面的影响(Castells,1996;Manyika& Roxburgh,2011)。然而,纵观已有的研究,令人遗憾的是,对网络经济模式本身的内在探索还远远不够,这包括对一系列问题的回答:网络经济的本质到底是什么?它是一种什么类型的经济?它与之前的传统经济模式到底有什么实质性的区别? 由于基础研究的缺乏,使得人们在探索网络经济的各种模式影响与策略时,无法形成体系化的研究框架,而只能在某些具体的领域进行探索。归根结底,我们需要回答清楚网络经济的一些基本的本质属性。


具体而言,通常在传统经济中,经济体系可以划分为计划与市场两种模式,两种模式各有其内在的运行逻辑和相应的治理手段。一个自然而然的问题是,网络经济到底能否同样归为这两种模式的一种,还是网络经济超越了计划与市场的划分。如果网络经济能够被纳入到传统的模式中的一种,那么对网络经济基本属性的认识以及所采用的相应治理手段就可以延续原先的传统模式,而如果网络经济实现了在模式上的超越,那么产生这种超越的根本性原因是什么?由此产生的相应治理策略应该是什么?


因此,本文将集中回答三个相关的问题:1)网络经济的实质是什么,是否能够归纳为计划还是市场某种传统模式划分中?2)如果网络经济是一种对传统经济模式实质性的超越,那么产生这种超越的原因是什么?3)根据其内在的逻辑,网络经济未来的发展趋势是什么。为了更好的分析这三个问题,我们将先从传统经济模式的基本特点和模式划分开始,随后探讨网络经济产生的实质性改变,继而再进行比较,并进一步分析其原因,最后,提出探讨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传统经济的典型模式--计划与市场


对于传统经济而言,典型的划分是将其分为计划与市场两种模式。这两种模式在形式与逻辑上表现迥异,然而深入探索其实质,却可以发现其存在共同的逻辑。这种共同逻辑,也表现了传统经济形态与网络经济形态最大的区别。


(一)传统计划体制的典型模式


对于计划体制而言,其基本的形态是这样的:由于整个社会的生产者与消费者散布在整个社会的各个角落,信息交流不畅,导致生产者无法预知消费者具体的需求分布,而消费者也无法定位到生产者并告知整个需求。因此,社会通过政权体系,建立完整的生产信息收集与计划分配系统。每个消费者并不面对生产者,而是直接面对计划体系。同样,每个生产者也并不面对消费者,而是直接面对国家或者中央计划者。整个经济形成这样的循环:1)国家收集消费者的需求并归总;2)国家收集生产者的生产资源信息;3)通过归总需求信息与生产资源信息,国家向不同的生产者下达生产指令;4)国家征集生产者的产品;5)国家向消费者配给资源。


图1 描述了这种结构,如图所示,在水平虚线以上是一个多层的计划体系,这一计划体系根据不同的层级形成严密的科层结构。而整个计划体系又根据面对对象不同分为两大块:在垂直虚线左侧的是面对消费者的体系,在垂直虚线右侧的是面对生产者的体系。在经济体系的运行周期中,首先所有的产品消费者都需要向最基层的计划单元提交需求,然后这一需求信息被层层归类汇总,并最终汇集到最高中央计划机构。中央计划机构根据所掌握的生产资源信息,再通过右侧的生产组织体系逐层下达生产计划,并最终发送到所有的生产者(厂商)处。随后,厂商组织生产,并将产品按照计划数通过基层的计划体系向上提交。最后再通过计划体系根据实现的需求信息进行产品分配。所以,整个计划体系在经济中扮演着信息-资源-产品上传下达的核心作用:在面对消费者时,上传的是需求信息,下行的是具体实物产品;在面对生产者时,计划体系下达生产计划,上行的是具体产品。最终形成生产-产品-需求的物质循环。这就是典型的计划体系。


计划经济模式存在很多缺点,集中于三个方面:首先,计划体系剥夺了最终消费者的选择权,从而使得最终消费者只能被动接受产品而不是主动发现和选择自己偏好的产品;其次,计划体系剥夺了生产者的竞争能力,生产者之间由于按照计划生产缺乏竞争,生产者并没有主动改进产品和促进多样化产品和提高效率的动机;第三,整个计划体系需要收集和匹配庞大的信息,从而造成了严重的决策低下和效率低下。以上三点到最后集中体现为整个计划体系的运转代价太高,从而造成产品的单一、质量的低下和供给的短缺。


然而,尽管如此,计划体系并不是就是完全一无是处。计划体系究其设计动机而言,是为了实现生产者与消费者的供需匹配,从而消除由于供需不匹配的经济浪费。因此,计划体系在传统经济中依然是无处不在的,但这种无处不在主要体现在企业内部。在市场经济模式中,企业作为整体在一个大的市场中参与竞争,但是企业内部,是按照严格的计划来组织生产的。但是计划体系的缺陷就在于为了实现需求与生产的匹配,牺牲了消费者的选择权和生产者的竞争-创新动机及整个体系的效率。


(二)传统市场体制的模式


与计划经济通过直接传输需求数量实现匹配不同,市场经济采取了另外的思路,市场经济没有直接的计划者而是通过构建完整的自由流通体系,通过价格机制来指导整个市场各个角落的生产与需求匹配。


市场经济形成了如下的典型循环:1)消费者持有一定购买能力的货币;2)消费者产生了对某种产品的需求;3) 消费者到市场中寻觅物品,通过比较产品质量和价格来购买产品实现交易,形成市场价格;4)市场价格形成后,反应到生产者一端;5)生产者发觉市场价格对于自己有利可图,从而继续生产并向市场供给产品;5)产品供给增多后,需求相对减弱后,会导致价格的下降;6)当市场价格下降到生产者无利可图时,生产者选择停止供给产品。


注释:其中P与Q表示价格与数量,S与D分别表示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在实际中,由于各种因素如边际收益的递减或者规模收益上升导致表现为曲线,这里仅是用直线示意。


图2描述了自由市场体系的经济模式,图的上半部分描述了市场的基本结构,下半部分描述了每个环节的供需曲线。在传统经典的自由市场体系中,消费者与生产者分布于社会的不同区域,消费者之间的沟通是通过市场形成的,市场可以是由大量销售者聚集并进行产品集中销售的实际集中形式(实体性市场),也可以仅存在报价与交易的过程的分散化市场模式(作为功能的市场)。但无论如何,总存在一个市场。而在市场中,通过销售者的中介作用,促成消费者与生产者的交易。当消费者进入市场选择购买时,面对同样的产品,唯一考虑的是价格。越高的价格,消费者愿意购买的意愿就越低,而当发现合适的商品,形成交易的时候,就形成了单次交易的价格。同样,当生产者进入市场时,发现在既定价格有利可图时,就会组织生产从而供应市场。在理想竞争环境下,独立的生产者与消费者作为市场主体,都是市场价格的接受者(当然存在议价行为,但是不改变整个价格水平)。因此,单个消费者面对的供给曲线是水平的,而单个生产者面对的需求曲线也是水平的。然而,从整个消费者与生产者而言,就形成了倾斜的总供给与总需求曲线。无论是消费者一方的需求还是生产者一方的供给,其决策时唯一面对的信息条件是价格,而市场通过传导价格信息,将生产与消费者连接在一起形成供需匹配。市场体系具有很多优势,如保持了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通过竞争产生了对生产者的创新压力;通过动态的进入退出机制保证了市场交换体系的效率。然而,市场体系也有明显的缺陷,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市场体系中一定有某些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如在供需曲线的左上方,消费者虽然产生需求,生产者也具有能力,但是由于对价格的分歧,无法形成对这部分需求的满足;另一方面,市场中由于存在逐级传递的交易环节,形成信息扭曲,产生明显的生产-需求波动,从而导致生产与需求不匹配形成的周期波动乃至经济危机。


(三)传统经济市场与计划的区别与共同性


1、传统市场体系与计划体系的区别


就传统经济市场与计划两种经济体系的比较而言,其区别显然是明显的。传统计划体系是典型的中心决策型的体系,通过逐级收集需求与生产的信息,在决策层实现生产与需求的匹配再通过命令系统实现实际的物质交换。而市场是典型的非中心型的结构,通过以价格为核心实现供需之间的自发平衡。这种显著性的差异在已有的经济理论中已经被分析的非常清楚,毋庸累述。


2、传统市场体系与计划体系的共同性


尽管传统市场体系与计划体系看似具有如此大的差异性,然而其依然是有高度的共同性的,特别是在新兴的经济体系——网络经济系统面前,其共同性表现的更为明显。两者典型的共同性就是,无论市场体系还是计划体系,都是单通道的信息传递体系,只能传递有限的信息。具体而言,计划体系是以数量为核心信息的单通道传递体系;市场体系是以价格为核心信息的单通道传递体系。


(1)计划体系是以数量为核心信息的单通道单路径体系


在计划体系之中,由于需求信息需要逐级传递,需要计划部门根据需求信息收集统一汇总并传递给生产厂家。由于传统时代信息传输能力的有限,因此,在计划体系内,最重要的信息是产品的数量信息,而其他的信息包括价格、质量、成色、多样性等等,只能依附性的传递。因此,传统计划体系是以数量为核心的单通道信息传递体系。这种信息体系由于去除了数量之外的大量有效信息,从而越发导致整个系统的效率低下和生产与需求的无法匹配。因此,单纯的计划体系很难长期有效的运行。而另一方面,严格的管制体系不但导致了信息通道是单通道的,而且整个信息传递也是单路径的,即整个经济信息只能沿着计划部门架构的体系实现传递,而在计划部门以外,信息是难以实现从需求端到生产端的直接传递的。


(2)市场体系是以价格为核心的单通道多路径体系


与计划体系相比,市场体系改善了很多,但其核心改善是构建了多路径的市场信息传递体系,其传递的通道依然是单通道的,是以价格为核心信息的单通道体系。在市场体系之内,生产端和消费端之间依然无法同时传递准确的需求价格与需求数量信息。因此,作为妥协,市场体系首先保障的是价格信息的准确传导,对于市场容量、每种产品的需求和多样性等需求并没有完整的传导。因此对于生产端的企业而言,所进行生产决策时依然是盲目和猜测性的,其主要的依据是有限的价格信息。对于需求端的客户而言,也主要面对的是销售价格,而产品质量、可用性等信息也只能有限获取。并且相对而言,市场体系的价格对于需求端是更为有效的,但其代价是在生产端形成了大量的无序竞争和浪费,反映在宏观周期上,形成了波段式的长、中、短的经济周期。其本质就在于投资和生产决策时由于信息的无效性在时间尺度上形成的累积。


(3)传统计划与市场体系都非全局有效的


正因为传统计划与市场体系的信道容量都有限,都传递单一为主的市场信息。因此导致了传统经济模式中的这两种体系都非全局有效的,或者说都是偏离最优效率的。而正因为如此,由于无法同时保障生产端与消费端的利益诉求。因此,计划体系侧重于保障生产端的利益诉求,只要满足基本的数量生产就可以,但是牺牲了消费端的充分满足和多样性选择;而市场体系侧重于保障消费端的利益诉求,全力保障消费者的满足,但是以生产端的无效率为代价。因此,究其根源在于,传统市场与计划体系都无法解决整个体系内的多维度生产-需求信息的自由流动问题。这用新制度经济学的观点来看,就是都在内部形成了高昂的交易成本,从而形成了整个体系的无效性。


二、网络社会核心属性与网络经济的典型模式


网络技术的出现改变了传统通讯手段在多维度信息方面的传输困境,从而形成了跨越时间地域的充分的全向交流通路。因此,互联网的出现,其属性很快从技术工具演化为社会属性。而依托于互联网形成的网络社会、经济、文化活动改变了原先传统社会活动的根本形态和结构方式。


(一)网络社会的本质属性


要讨论网络经济,就首先搞清网络经济的社会存在基础——网络社会的本质属性与特征。从网络社会而言,网络社会有三个方面的本质属性。


1、网络社会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强的社会连接


整个人类历史的发展,从社会关系的角度,就是一部从弱连接到强连接的历程。在网络社会之前,受制于落后的社会连接方式,人类无法实现个体与个体之间的长期连接,因此只能形成庞大的社会组织来实现整个社会的连接。这些社会组织包括政府、企业和各种非政府组织。其核心的功能就是来实现整个社会的连接、整合、组织和生产交换等。而在传统社会,为了实现庞大的社会组织的运行,因此无论从整个社会还是实现社会连接交换的组织都形成了横向中心型、纵向科层型的组织结构。而网络社会第一次改变了这种社会存在。由于网络强大的连接和传输能力,能够实现任何两个个体长时间的在线直接连接,因此,网络社会创造了有史以来最强的社会连接状态。而这种社会中个体之间直接连接的基础也改变了必须依赖各种社会组织实现居间性连接的状态,从而也形成了非中心型、非科层型的社会结构。


2、网络社会是人类社会新的存在状态


网络社会另一个重要的特质是网络社会超越了现实的物理约束,创造了人类新的存在状态。在传统社会中,人类的一切行为都必须高度依赖物理世界的资源环境条件,因此无论在社会活动的广度还是深度都受到了限制。而网络社会是人类第一次创造出了新的空间域,在新的空间域中,人类可以高度的实现个体的感知存在替代和群体的社会存在替代。这就实现了整体人类社会的新的存在状态。而在新的空间域内,人类也实现了超越现实物理条件的更为广泛的社会交际与社会活动。


3、网络社会是真实与虚拟的混合态社会


在网络社会的早期,有一种观点认为网络社会是虚拟社会。然而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与现实生活越来越紧密,因此,越来越主流的观点认为网络社会不仅是虚拟社会,而是以网络技术为核心连接方式的整个人类社会。正如同工业社会并不仅指工厂和产业链一样,而是指以大机器工业,集中规模式生产方式为核心组织方式的整个人类社会。因此,可以预见,伴随着网络社会越来越与现实生活的融合,未来的网络社会就是指包括虚拟与现实的完整的人类社会存在形式。


(二)塑造网络经济形态的网络社会核心属性与网络经济核心特征


网络社会有很多方面的特征,包括网络技术的特征,如超流动性、超时空性等、网络社会作为复杂系统的特征,包括非中心性、动态性、不确定性等,以及中国网络社会的特殊性,包括政治性与暴力性。而在塑造网络经济形态时网络社会具有以下核心特征:


1、网络社会的强连接性——使得生产者与消费者直接接触


塑造网络经济特征的网络社会的首要性质就是网络的强连接性,也就是网络社会第一次实现了网络中任何个体之间超越第三方的直接连接。这对于网络经济而言,最重要的是实现了网络经济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直接连接,不再需要通过传统经济漫长的中间传输环节,形成了从信息、资源、资金、产品、技术、服务的直接接触和传递(图3)。

2、网络社会的跨时空性——形成完整统一实时跨地域生产体系


网络社会的跨时空性最大的作用是使得网络经济成为了可以在整个全球各个角落实时同步配置生产—服务资源的经济体系。尽管传统时代的经济全球化使得全球范围内越来越趋于形成完整统一的生产体系与市场。然而无论这一市场如何整合如何扩展,其核心的问题在于传统经济体系无法实现整个市场的同步实时跨地域资源匹配与调动。而网络社会的出现使得人类做到了这一点,形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完整、实时、跨越地域的同步经济体系。


3、网络社会的非中心性——分布式经济与不依赖于第三方的动态调控体系


网络社会的非中心性既包括静态结构的非中心性也包括动态运行的非中心性。在静态结构上,网络经济的非中心性改变了工业时代经济体系集中化、规模化、统一化的形态。而在动态运行上,改变了传统经济体系必须通过具体第三方调控机构实施调控的经济模式,从而建构了分散化、个性化、充分竞争与退出的动态经济体系。


4、网络社会的信息丰裕性与超流动性——多维度大容量的经济信息传递

除了以上特征外,另一个典型的特征也体现在网络社会信息的丰裕性与超流动性上。也就是说,网络社会第一次延展了和改变了人类知识与信息围绕中心节点分布的态势而呈现出分散、平均的特点,并且信息可以在网络上实现极为迅捷的大容量传递。这产生了三个经济方面的核心改变:首先,无论生产者还是消费者在其进行经济决策时的信息会极大丰裕,将更有利于做出更理想的决策;其次,无论生产者还是消费者在经济活动中对于第三方调控机构的依赖更少,甚至不再需要第三方经济调控机构就完成实现较优的经济行为。最后,也是至关重要的,网络社会的信息传递第一次改变了传统经济模式由于信息传递有限只能实现单一信息为主(计划体系是数量,市场体系是价格)的传递模式,而第一次实现了从生产方到决策方的多维度信息传递。第一次实现了生产者与消费者(尤其是对于生产者)可以同步掌握价格、需求、品质、特性等信息的状态,将建构出精准、多样、定位明确、无浪费的生产-需求匹配模式(图4)。


(三)网络经济的典型模式


当了解到网络社会和网络经济的整体特征后,进一步再从微观与宏观两个层面分析网络经济的个体与整体行为。


1、网络经济的微观模式


所谓微观经济模式,就是指经济行为中具体的生产者与消费者的经济决策与行为。因此,网络经济的微观经济模式可以从生产者与消费者两个方面界定。


从生产者的角度,在网络经济中,生产者由于面对广阔的网络市场信息,因此可以采用两种方式实现更为精准的定位客户与生产,一是精确的需求调查,通过大数据的分析,实现比以往更为精确的估算市场容量、产品需求和客户偏好,从而在产品设计初就最大程度上实现对客户的满足,而这在传统时代是不可能做到的。而另一种则是通过预购的方式,通过产品展现+网络预购的方式,事先锁定客户,从而在生产之前就完成交易,减少生产者浪费和巨大的市场推广消耗。


而从消费者的角度,一方面,网络社会极大拓展了消费者的选择视野,消费者可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范围在不同生产者之间进行比较,包括产品外观、质量、性能等;另一方面,消费者也可以直接和企业联系下单,表达个性诉求,从而形成针对性的客户化生产,使得产品更加贴近需求。最后,消费者在产品选择和使用时,由于可以看到之前使用者的评价,并将自己的使用体验不断在网络中扩散,从而形成对某种产品的评论体系,通过直接影响后续消费者的进入,也有助于生产者改进产品与服务。图5描述了在微观层面网络经济与传统经济模式的对比。

2、网络经济的宏观模式


从宏观经济模式而言,网络经济最大的特点在于由于信息传输的大容量即时性和低成本,使得生产者与消费者可以直接实现一对一的接触,并形成同步设计、同步生产、同步消费与服务的模式。改变了传统经济要么通过命令调度系统实现生产与消费传递的计划系统,要么通过中间市场竞争匹配实现生产与消费的匹配的模式。而通过这种模式,也改变了传统经济系统不能同步满足价格、偏好、质量、需求数等多种信息的传导。而通过生产者与消费者的直接匹配,同步交换数量、偏好、质量以及其他个性化需求,从而形成了生产者与消费者紧密连接的网络经济宏观模式(图6)。

(四)网络经济与传统经济模式的对比


除了在以上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网络经济与传统经济模式具有的区别外,在主体、中介渠道、信息、产品形态、决策、供需平衡、生产周期与波动方面,都形成了实质性的差异。 在此进一步将其总结如下:


1、主体


就主体而言,传统经济是典型的生产者与消费者分离的经济形态,生产者与消费者形成严密专业化区分的态势,生产者通过庞大的生产体系将产品制造出来后再通过市场或者计划系统分配给消费者。同时,生产者之间也根据专业和环节不同形成严密的分工。而网络经济中无论是生产者与消费者还是消费者之间的界限都逐渐模糊。一方面,生产者在生产初期就与消费者互动,形成共同设计、客户化定制的生产模式;甚至由于新的3D打印技术、柔性生产、共享制造等技术的发展,消费者可以直接购买生产者的电子图纸实现自我生产或者调度远程的生产设备实现自我设计制造。另一方面,工业互联网的形成使得生产者之间的联系也更加密切,基于地域、专业、流程形成的工业时代的生产者间隔也逐渐模糊,形成统一、高效、异地同步的生产网络。


2、中介渠道


从中介渠道而言,无论是传统的计划模式还是市场模式,都是需要一个规模庞大组织严密的中介体系围绕着整个生产消费过程服务的。也就是必须通过庞大的中介系统来实现从生产端到消费端的传递和连接。传统计划体系是用政府出面组织并通过指令的方式来实现这一功能,而市场体系是用利润诱导的方式形成庞大动态的中介渠道来实现这一功能。然而就网络经济而言,则是通过网络直接形成了生产端与消费端的连接,从而绕开或者跨越了传统计划或者市场模式所需的中介体系。


3、信息


在信息方面,网络经济与传统经济有两个方面的区别,一是信息的容量,二是信息的成本。从信息的容量而言,传统的经济模式是典型的单通道为主的信息模式,传统计划体系以传递生产-需求数量信息为主,而传统市场体系则以传递价格信息为主,除了主要信息外,其他辅助信息传递的则很有限,或者需要通过其他手段进行间接分析。而在网络经济中,由于网络连接的直接性与信道的大容量,因此可以就具体的数量、价格、质量以及其他个性化实现在生产与需求的直接传递。而从信息的成本而言,传统经济模式则需要较高的信息成本,而网络经济可以实现几乎为零的信息交流成本。信息在两个层面的改变所产生的影响是极为巨大的,由于信息的原因,直接改变了经济体系的生产组织模式、经济波动性、生产的方式等。可以说,信息传递模式的区别形成网络经济与传统经济模式质的差别的核心要素。


4、产品形态


从产品形态角度,传统无论是计划还是市场模式都是以实物为主形成的生产体系。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又逐渐与服务系统相结合,逐渐形成“产品+服务”的生产服务系统(孙林岩等,2008)。然而,无论怎样改变,由于传统经济模式无法超越漫长的中间环节的传递,因此很难形成有效的生产者与客户长期接触,因此依然没有改变以物质为主的经济模式。而“产品+服务”的模式依然是将服务依附在产品上。而网络经济彻底改变了这一模式。由于网络实现了供需双方的实时远程直接连接,因此服务者可以远程给予消费者以直接的长期在线服务。如设备的远程监控、调度、维护,实时满足消费者的即时需求,形成服务活动的全时间全地域覆盖。彻底改变了传统经济以产品为导向和核心依赖的经济模式。


5、决策


传统时代由于信息成本和连接方式的制约,因此,经济决策时总是存在信息迷雾,只能通过其他辅助性手段来实现信息补充。因此,传统时代的决策总是呈现出巨大的不确定性。从生产一端而言,就计划体系,生产计划的决策者很难对不同生产者的生产过程和成本质量形成准确的控制,并且也很难形成对消费者的全面满足。因此,传统计划体系的经济决策牺牲了消费者的多样性选择和需求满足。而传统市场体系,由于生产者在做经济决策时只能得知较为准确的价格信息却无法得知全局性的需求信息,因此往往出现了大量生产者同时进入退出的现象,引发周期性的生产波动。


6、供需平衡


无论是传统经济还是网络经济,其最终目的都是要有效实现经济体系的供需平衡。然而传统经济由于庞大的中介体系、狭窄的信息通道和高额的信息成本,从而导致无论是计划还是市场,都会产生严重的供需不平衡。对于计划体系而言,为了试图消除生产浪费,从而导致了短缺是一种常态(Kornai,1980)。而对于市场体系而言,则处于生产过剩与生产衰退之间的严重波动中,这都是供需不平衡的表现。然而网络经济从经济循环的一开始,实现了生产者与消费者的直接基础和通畅的信息渠道,从而在生产开始就完成了消费过程,消除了消费与生产在时间上的延迟导致的经济波动。因此,网络经济极大消除了供需之间的差异和波动性,在经济循环一开始就形成了宏观上的供需平衡。


三、网络经济——跨越计划与市场


经过细致的分析比较后,可以发现,无论是传统经济模式中的计划体系还是市场体系,都无法解释和囊括网络经济这一新的经济形态,而反过来,网络经济则是一种跨越传统计划体系与市场体系的新的体系,其充分吸纳了传统经济不同模式的特点,实现了人类经济体系的新的高度与状态。


(一)网络经济是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


毋庸置疑的是,网络经济首先是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所谓市场经济有几个核心的衡量要素,如合法主体的自由进入,合法经济要素流通的自由,合法范围内价格的自由确定,生产决策的自由、购买和销售的自由等等。通过自由的竞争与退出,从而实现理想状态下的最优生产。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衡量,网络经济都是高度的市场经济。首先,网络中合法的主体可以自由的选择进入经济体系;其次,网络经济中,合法的经济要素流动是高度自由的,不存在强制的垄断和管制;第三,网络经济中商品的定价是自由的,不存在一个强制的价格管制者;第四,网络经济中的经济决策是自由的,生产什么,不生产什么是由生产者自由决策的;第五,网络经济中的购买与销售行为也是自由的,销售给哪些消费者或者从哪个生产者购买,都是具有极大的自由的。并且由于网络极大扩展了市场的规模和范围,也更进一步扩展了生产者与消费者的选择自由。所以网络经济首先是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


(二)网络经济也是高度发达的计划经济


然而,从另一方面,网络经济也是高度发达的计划经济。计划经济有几个核心特征:如计划经济是以需求为导向的按需生产体系;计划经济通过试图消除无序竞争性从而减少经济体系内的浪费;计划经济通过指令性与计划实现生产端到消费端的信息传递;所有的物料资源体系都被纳入到计划之内。仔细比较可以发现,如上的计划经济的所有特征也集中体现在网络经济中。


首先,网络经济是典型的按需生产。网络经济由于实现了生产者与消费者的直接沟通。因此,生产什么,生产多少,以什么价格生产,生产什么样的,以及其他具体的产品要求。都可以事先通过网络渠道事先端对端的订单而由生产者所获知。从而实现了精准计划生产。


其次,网络经济通过透明公开的信息传递有效消除了无序竞争从而减少经济浪费。与传统计划经济形成的强制性排他措施以消除无序竞争不同。网络经济是通过信息透明的方式来消除进入者的无序竞争。在网络经济中,产品的信息包括成本,利润,渠道,销量等等都会呈现越来越多的态势。而新的市场进入者有着更为充分的市场状况的把握,因此,新进入者总是试图去挖掘新的细分领域和通过新的技术来实现竞争,而不是简单无序的恶性竞争。


第三,网络经济也存在高度的指令性与计划性。在高度发达的网络经济中,生产者由于网络的连接形成了合作有序的严密生产网络,当消费者下订单后,订单会根据最近、最优、最节省等原则传递到最合适的生产者手中,形成最快速的生产。这就是一种高度的指令性与计划性。而网络经济越发达,这种指令性与计划性就越强。唯一不同的是,这种指令性的形成不是来自于强制性的垄断而是来自于网络经济信息的透明性所自发演化形成的,并且网络中依然存在多个指令中心和互相竞争。


第四,网络经济中所有的物料都被纳入到统一的网络经济计划中。网络经济由于形成了对所有物料资源的全程追踪定位,因此,所有网络经济中的资源,无论其从属于哪个个体还是企业,其都是一目了然和清晰的。虽然所有的经济资源并不如同传统计划体系一样都被计划体系所控制和掌握,但是从整体的网络经济中,其都是被统一纳入到网络的整体供需体系之中并且是有迹可查的。因此,整个网络经济形成了一个大的动态统一完整资源调配体系。


(三) 网络经济--跨越计划与市场


正因为网络社会兼具了传统计划与市场经济体系的众多特征,使得网络社会成为超越了传统经济计划与市场体系的新的经济形态,也将结束长期以来的计划与市场之争。


从本质上来说,网络经济最大的特征即既充分竞争又高度计划。从充分竞争的角度,网络是一个开放、包容、低门槛的平台,由于更加整合资源,为所有新的进入者的进入提供了方便和敞开了大门。因此,网络经济以包容、自由、广域的形态实现了经济活动的充分竞争。然而从另一方面,网络又是高度计划的,一切的供给与需求,一切物料乃至服务资源,都被充分展现在网络之中,在此基础上,网络要么形成充分严密组织的计划体系,由一个核心企业形成严密的生产网络,形成若干核心生产网络的之间的充分竞争;要么没有核心企业,而是基于若干网络平台形成松散的协作联盟,实现供需的匹配和交易。然而无论何种形态,都消除了无序竞争形成的经济浪费。一切生产资源都为有效的需求服务,这就是网络经济最终实现的理想状态。


从内在原因而言,网络经济所形成的跨越传统计划与市场体制的原因有很多,如直接连接性、跨时空地域性、低成本大容量的信息通道。而从抽象意义来讲,其本质原因在于网络经济是人类第一次形成的一个几乎零交易成本的经济体系。交易成本指的是由于围绕交易所形成的一切成本(North,1987),包括信息成本、不确定性等等。新制度经济学或者当代经济学最重要的发现就是发现了交易成本对组织形态与制度规范的塑造作用,也就是说,首先,一切经济社会组织的形成是由于交易成本(Coase,1937);其次,一切组织都致力于降低交易成本为目的;第三,任何有效的制度都致力于降低整体社会交易成本。因此,无论是计划体系的通过命令抑制无序竞争也好,还是通过市场体系以价格传导需求为好,其初衷都是为了降低交易成本的制度安排。而围绕交易成本最重要的科斯定理的另一个表述即是,如果没有交易成本,任何制度安排结果都是相同的,都可以实现最优的经济配置(Coase,1960)。而网络经济正是一个极大程度降低交易成本的经济体系,也正因为此从而超越了传统时代受制于交易成本形成的计划或市场的制度安排。


四、网络经济的前景与展望—从服务型制造、分享经济、工业互联网到物联网

在最后,还需要探讨一下网络经济的前景和未来的发展阶段。随着网络经济不断扩大规模向实体领域延伸,网络经济的发展也会呈现出不同的阶段,这包括非网络时代的服务型制造,网络时代的分享经济,工业互联网最后到物联网(图7)。受篇幅所限,仅是简要的展现这一发展趋势。


(一)服务型制造


所谓服务型制造,是指面向服务的制造与基于制造的服务。其核心思想在于三者:一是生产与服务的融合,形成产品加服务的生产服务系统;二是消费者与生产者的融合,实现传统时代的参与式生产与客户化定制;三是生产者之间的服务,形成生产资源的重新整合。服务型制造具有整合、增值、创新的特点。而国务院新近推出的《中国制造2025》,就指出了要积极发展服务型制造作为制造业发展战略。可以说,服务型制造是典型的网络时代早期将原先链式生产模式转化为网络模式的一次积极尝试。


(二)分享经济


所谓分享经济,是指通过网络技术,将原先受制于技术和模式约束无法再利用参与生产和经济循环的资源重新投入到经济生产和循环的经济模式。具有天然的节约性、环保性、效率性、便利性等特点。也正因为此,2015年中央《五中全会公报》明确指出要发展分享经济。而分享经济则是网络经济进入发展期的初级模式,其核心的思想是通过互联网技术,实现沉睡资源的再次使用,并且主要是将原先的消费品重新变为生产资源,如网络约车实现家用车投入到运输生产中,家用发电实现分享式发电等等。


(三)工业互联网


随着分享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网络经济将不但将消费品重新利用分享的模式投入到经济循环中,进一步的连接是形成工业生产资源之间的互联互通,形成工业互联网。工业互联网具有高度的资源整合功能,通过将异地跨界实现不同属性的工业资源的连接,形成广域分布统筹调度的生产资源网络。通过在全网络的生产资源调度和优化,实现对不同地理位置不同需求的最优生产和满足。而到了工业互联网的基础上,网络的计划属性也将体现的更为明显。


(四)物联网


网络经济进一步的发展就是物联网。拓展了分享经济将分散消费资源的连接和工业互联网将生产资源的连接,实现了所有物质材料在整个物质循环过程中的连接。在完善的物联网时代,所有可以利用的物质资源都被以一一对应的方式实现在网络的映射、追溯和控制。通过物联网,人类网络社会的发展也完成了从网络设备,到使用网络设备的主体人的连接到万事万物的连接的过程,所以物联网不仅是网络经济的完善阶段,也是网络社会发展的一个更高的阶段(图8)。

五、结语


网络经济的出现发展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新阶段,网络经济彻底改变了传统经济模式受制于信息约束所形成的计划与市场割裂的模式,而通过新的技术手段实现了在更高层面上的整合。网络经济的发展也超越计划与市场的同时也深刻重塑整个人类社会的运行和治理结构。本文仅是抛砖引玉,还需要更多的学者对这一领域给予管关注。


参考文献

1.阿里研究院&埃森哲,2015:《全球跨境B2C电商趋势报告》,阿里研究院网站,6月11日。

2.国家统计局,2015:“2014年我国电子商务交易额突破16万亿”,中新网, 8月3日。

3.何哲,2014,“网络社会的基本特性及其公共治理策略”,《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14,3:56-66。

4.何哲、孙林岩、朱春燕,2010:“服务型制造的概念、问题和前瞻”,《科学学研究》,2010,1:53-60。

5.江宇源,2015:“政策轨迹、运营模式与网络经济走向”,《改革》,2015,1:55-65。

6.武志伟、陈莹,2013:“电子商务模式与传统交易模式的比较研究——来自实验经济学的证据”,《软科学》,12:120-125。

7.孙林岩、高杰、朱春燕、李刚、何哲,2008:“服务型制造:新型的产品模式与制造范式”,《中国机械工程》,2008, 21:2600-2604。

8.Castells, M.,1996. “Rise of the network society: the information age: economy, society and culture.” 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 (ITU).

9.Coase, R. H.,1937. “The nature of the firm.” Economica. 4:386–405.

10.Coase, R. H.,1960. “The problem of social cost.” The 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 3: 1–44.

11.Kornai, J.,1980. Economics of Shortage. Amsterdam: Publishing Company.

12.Manyika, J. and Roxburgh, C.,2011. “The great transformer: the impact of the internet on economic growth and prosperity”, McKinsey Global Institute.

13.Mahadevan, B.,2000.“Business models for internet-based e-commerce: an anatomy.” 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 4:55~69.

14.North,D.C.,1987.“Institutions,transaction costs and economic growth.” Economic Inquiry. 3: 419-428.

15.Pistor, K.,2009. “Global network finance: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 in the global financial market place.”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 4: 552-567.

[基金项目]本文为作者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网络社会的基本特性及公共治理策略研究”(14GBL110)阶段成果。


原载《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6年第2期

    进入专题: 网络经济   计划   市场  

本文责编:川先生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经济学 > 宏观经济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98847.html
文章来源:作者授权爱思想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