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晓明:人民币真能成为国际硬通货吗?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488 次 更新时间:2016-01-27 16:56

进入专题: 人民币   国际硬通货  

郭晓明  

2015年11月30日IMF宣布接纳人民币进入SDR,人民币准备成为全球自由使用的货币。人民币进入SDR是凶是吉,众说纭纷。财经评论对人民币的前途也是褒贬不一。在12月16日美联储加息后,唱空人民币的评论更是甚嚣尘上。要评断人民币的未来,就必须认识货币的本质。

货币在市场经济中有三个功能:计价单位,交易媒介,和价值储备手段。放在全球经济中,交易媒介就是国际贸易结算货币,储备手段就是国际外汇储备货币。

先讲讲人民币全球化对中国企业的好处。面向海外的中国企业,如果用人民币计价,则财务管理都用人民币计价,工资、国内外原材料都用人民币计价,销售得来的收入也用人民币计价,这样企业管理就没有汇率风险。否则,企业支出是人民币,收入是美元,一旦汇率变动,企业盈亏可能会倒转,企业决策风险大增。

计价单位统一,对于企业至关重要。当然,这可能是一厢情愿。中国要用人民币计价,美国要用美元计价,欧洲要用欧元计价,人民币计价对中国企业有利,美元计价对美国企业有利,欧元计价对欧洲企业有利。究竟用谁的?

如果要降低全球经济的总体风险,降低汇率风险带来的全球经济的交易成本,那么,最佳的方案就是人民币、美元和欧元计价的比例按照中美欧三大经济体在全球贸易中的比例分配。即尽量增加企业单一计价的比例,降低企业用多种货币计价的比例,这可以降低全球经济中的汇率风险,降低全球经济成本。

中国是全球第一大货物贸易国,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全球第三大服务贸易国。以中国经济在全球经济中的体量,以全球市场中资本降低成本和追逐利润的经济动力,自然有人民币国际化的趋势。这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

过去十多年来,人民币是最稳定的货币,人民币汇率波动最小,那当然是中国人民银行外汇管理的功劳。

2008年金融海啸全球去杠杆,全球流动性一时梗阻,中国对外贸易受到重大冲击,东莞工厂纷纷停产。人民币自那时起就逐步开始了汇率机制改革。国际金融秩序中人民币缺席显然与中国这个贸易大国身份不符。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和人民币国际化的金融改革,既是中国融入全球经济绕不开的一步,也是中美经济合作中中国回应美国指责中国操纵汇率的实际措施。

11月30日人民币入篮后,标志着人民币汇率改革上了一个新台阶。在将来市场化的汇率下,人民币是否还会是最稳定的货币,是否还会是汇率波动最小的货币?答案是肯定的。因为中国是第一大贸易国,中国也是第一大实体经济。在不以贵金属作为货币储备的国际货币体系中,货币的信用就应该建立在实体经济基础之上。如果汇率市场确实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运行,人民币就应该是最稳定的货币。

事实上,12月16日美联储加息引发其后几天国际汇率市场巨大波动,美元对人民币升值4%,欧元对人民币贬值6%,即欧元和美元一起一落像是跷跷板的两端,而人民币恰恰是这个跷跷板的支点。以中国最大货物贸易国地位、最大实体经济地位和第三大服务贸易地位,人民币就应该是国际汇率市场的重心,汇率波动是其它货币围绕人民币币值变动,这才符合市场经济规律。人民币汇率与美元脱钩,与全球经济中一篮子货币挂钩,是最符合全球市场经济的人民币汇率目标。

但是,如果一些国家就是不讲经济规律,就是只讲强权政治呢?如果考虑地缘政治的因素,人民币市场化的机制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非市场因素的金融攻击,非市场因素的投机套利,破坏市场优化资本配置机制的舆论煽动。所以,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机制的建设,首先是建立保障市场机制正常运行,保障人民币汇率市场不受国际全球政治因素的影响,保障人民币汇率市场能够抵御金融套利攻击。破坏国际汇率市场价格机制的恰恰不是国家管制,而是投机套利的金融攻击。

有一种言论认为贸易逆差国的货币才能成为外汇储备货币,贸易顺差国的货币不能够成为国际外汇储备货币,以此否定人民币被纳入SDR后成为全球外汇储备货币的前景。这种言论似是而非。

外汇储备的建立诚然往往以贸易顺差来完成,但贸易差额并不是外汇储备的唯一来源,外资直接投资也是外汇储备的来源。人民币成为它国外汇储备,不一定需要改变中国贸易顺差的局面,只要扩大中国以人民币计价的境外投资即可。中国是外资净债权国,中国的海外资产超过外国在中国的资产,这个超出部分恰恰是人民币作为他国外汇储备的资产保证。考虑到银行系统的货币乘数效应,中国海外投资足以支撑人民币成为国际储蓄货币。

事实上,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美元作为全球储备货币的时候,在1971年之前美国年年都是贸易顺差。因为那时候美国帮助欧洲重建,帮助日本重建,海外投资多。历史事实证明,作为国际储备货币不必改变贸易顺差现象。战后欧洲和日本美元储备的建立并非贸易顺差使然。布雷顿森林体系中美元与黄金挂钩是美元信用的基础,以黄金储备为基础建立了全球货币体系。1949年蒋介石把大陆黄金都卷走到台湾,新中国以实体经济为信用基础建立了人民币货币体系。今天世界货币体系,恰恰没有贵金属储备做为信用抵押,恰恰回到新中国的货币体系形态。由于中国是全球最大实体经济,最大贸易国,人民币的信用基础就最为牢固。如果战后美国贸易顺差的形势下美元也能够成为全球储蓄货币,那么今天人民币成为国际储蓄货币也不必要求中国贸易逆差。

贸易顺差国货币不仅可以成为国际储备货币,而且应该成为国际储备货币。因为货币的储备功能在于保值。自2008年以来,欧美竞相量化宽松,印钞稀释自己的债务,使得以美元和欧元作为外汇储备的购买力下降,严重损害了美元和欧元的价值储备功能。

要防止这种全球经济中的道德风险,就应该使用中国这样的外债净债权国和贸易顺差国的货币作为储备货币。如果中国的净债权以人民币计价,中国就不会滥用铸币权超印人民币,否则就会稀释中国的债权,受损的是中国。中国没有动机滥印人民币,这就保证了人民币作为国际外汇储备货币的保值和增值功能,保障了使用人民币作为外汇储备的国家的利益。以资本自身利益计,以国家利益计,以正常的市场经济计,选取人民币作为外汇储备货币明显优于选取美元或者欧元作为外汇储备,因为欧美都是净债务国,都有印钞转嫁危机的动机。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全球经济秩序是按照地缘政治构造的,不是按照市场经济构造的,因此美国能以其全球军事能力强制小国使用美元而不使用人民币,因此人民币不能成为国际货币。这种观点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但是,市场经济的天生规律是利润激励,而地缘政治错综复杂,并非冷战时期那样两大阵营壁垒分明。如英国是美国占领伊拉克的坚定盟友,却率先加入亚投行,这就是经济规律的力量。一带一路确实是全球经济增长点,也确实遭遇地缘政治重重阻挠。以地缘政治论断小国不敢用人民币只能用美元,不能证明人民币就不能国际化,因为有大国敢用人民币。英国伦敦就率先要作人民币离岸结算中心。

对于小国而言,美国确实有能力向胆敢使用人民币结算的国家发动战争,确实可以逼迫小国放弃使用人民币。中国有足够的战略耐心,有姜太公愿者上钩的心态,因为全球经济中人民币结算贸易和储备外汇最符合市场经济规律。人民币国际化降低了全球经济的交易成本,那些以地缘政治和意识形态的冷战思维来破坏全球经济市场机制的国家,可谓“逆历史潮流而动”,多行不义必自毙。

人民币国际化,降低全球经济交易成本,促进全球经济市场完善;美元贯彻冷战思维的地缘政治,扭曲全球经济的市场汇率价格机制。人民币是顺应历史潮流而动;美元是逆历史潮流而动。人民币是全球经济中的和平力量;美元是全球经济中的战争力量。世界爱好和平的人,希望全球经济尽快复苏的人,致力于全球经济发展的人,终将会不畏强暴,支持人民币国际化。中国人要对人民币国际化有信心。人民币必将成为国际硬通货。



    进入专题: 人民币   国际硬通货  

本文责编:陈冬冬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经济学 > 金融经济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96696.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观察者,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