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勇: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效教学的反思与解决路径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3317 次 更新时间:2015-12-27 20:34

进入专题: 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学改革  

赵勇  

【内容提要】 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面临“六个如何”的新课题,即:如何进一步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合理定位教师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如何进一步放宽视野,注重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国际借鉴;如何进一步构建科学评价体系,发挥教学评价对教学改革的导引;如何进一步培养青年教师,注重马克思主义理论原著“根”的滋养;如何进一步整合课程资源,推进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如何进一步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支撑,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有效衔接。这“六个如何”反映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面临的新情况、新特点,是当前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重要着力点。

【关 键 词】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效教学/教学改革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自“05方案”实施以来,各高校在教学科研组织建设、教师队伍建设、教学方法改革和学科建设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实践,推动了思想政治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面临如下“六个如何”的新课题,这是新形势下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重要着力点。

一、如何进一步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合理定位教师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进一步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就要适应大学生主体意识、参与意识日益增强的新形势,在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等方面,给予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提升的人文关怀,强化学生思想视野的拓展、问题意识的培养、理论思维能力的锻炼和正确价值观的确立,把政治认同和德性养成融入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不是简单地告知学生现成的结论,而是以问题为导向,在问题创设与探讨中,注重理论与实际贯通、历史与现实衔接、中国与世界互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历史意识和世界视野,激发学生的内在需求,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从“外在要求”向“内在需要”的转变。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任何一方主体地位的缺失,都会影响教学的实效性。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主体运作存在着不对称性和对称性的辩证统一。教师的使命在于通过对话和交流,不断将学生从一个缺乏对话意识和对话能力的个体提升为一个现实的、平等的对话者,从而实现教学主体之间交往和对话从不对称性走向对称性的过程。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往往是一种“水平性互动”,教师与学生的对话则是一种“垂直性互动”。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垂直性互动”中,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和帮助,发挥教师的价值引导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课堂教学、主题探究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引领者,学生是参与者、亲历者和跟进者,没有学生的作用就没有教学的发生。当然,强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并不意味着可以弱化教师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而是对教师的主体作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学主体之间的对话中,教师的地位、作用和角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不再是外在于教学活动情境的控制者,而是内在于教学活动情境的领导者。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在师生互动中体现理论的深度、情感的力量和人格的魅力,重在对学生进行问题意识的培养和理论思维的锻炼,让学生在感受课堂精彩之后还有深入思考,让教师在教学之后还有反思与提高。

二、如何进一步放宽视野,注重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国际借鉴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网络化叠加背景下带来了新的挑战和问题。特别是多元多变的社会发展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语境,在多元价值并存的社会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能以所谓“尊重学生个性”“尊重学生自由选择”任由学生在多元矛盾和冲突的价值观念中自发沉浮,而应主动作为,引导学生适应开放多元的社会。西方国家在社会转型时期,面对社会价值多元化的局面,提出了“无灌输的道德教育”理论。“无灌输的道德教育”首先是一种开放的教育,即它不是以封闭学生的思想为目的,而是以促进学生的道德思维、发展学生自己的道德观为目的。其次,是一种“发展的教育”,道德教育必须服从学生的道德发展的规律。再次,要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或活动获得道德的成熟。[1]“无灌输的道德教育”倡导的开放性、发展性以及实践性的教育,保证了道德教育的“影响力”。西方国家并没有放弃意识形态的教育和控制,只是研究得更细致,方法更具有针对性。这对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思潮,引导大学生在多元社会思潮中辨别是非、明确方向具有重要启示。

成功应对挑战和问题需要坚持问题导向,在国际化的视域下聚焦相关问题进行专题研究。比如,研究美国高校公民教育课程的教学模式,包括名著讨论模式、服务学习模式、将理论探讨和服务学习相结合的模式,研究美国如何将道德教育与公民教育融入主修课程和专业领域,如何支持道德教育与公民教育教师的专业发展,进而探讨美国高校的公民教育对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等。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的国际借鉴研究,其一,“从异中求同”,研究与探讨其他国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形态、基本内容、特点与规律以及发展趋势,丰富与深化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其二,“从同中求异”,彰显中国特色,在国际化视野下把“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作为根本任务,建构具有国际视野和中国立场的理论和实践资源,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向着科学化、现代化方向发展。

三、如何进一步构建科学评价体系,发挥教学评价对教学改革的导引

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法研究、教学模式探究相比,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评价显得比较薄弱。正是由于教学评价的模糊,其诊断和导向功能未能充分发挥。在当前的教学评价体系中,往往把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过程等同于知识教育过程,进而用知识考核的方法来评价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的学习成绩往往取决于期末闭卷书面考试。这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把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视为一种事实认知、概念学习和规范条文的传授和记忆过程的认识,忽视了价值导向、理论思维和情感陶冶的培养。这种教学评价限制了教师和学生的阐释认知、理解表达、互动交流的时间和空间,学生真实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往往难以体现。在这种为考试而学习的导向机制中,考试成绩只能在一定程度上评价学生的记忆力,难以检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成效,不知不觉地又把大学生引导到应试教育中去,学生实际的思想政治理论素质并没有得到提升,导致知行不一、知行脱节。

事实上,教学评价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选择密切关联。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评价,要注重教学方法与教学评价的整合,从多维的视角来透视和构建教学评价体系。从过程性和结果性相统一的视角,改革学生考核方式,变单一闭卷书面考核为多元复合考核,把教学评价和教学过程紧密结合起来,这就避免了把教学过程窄化为“教教材、学教材、考教材”。从多元性和综合性相统一的视角,改革教师课堂教学评价的方式,实施教学督导、学生评教、教师自我评价、同行评教以及对实践教学环节的单项评估等方式,实现教学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的综合性。从一般性和特殊性、理论性和操作性相统一的视角,围绕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探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的理论依据及原则,总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的特点及指标,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的复合模式。通过教学评价的科学构建,为教学改革的深化和拓展提供导向和空间。

四、如何进一步培养青年教师,注重马克思主义理论原著“根”的滋养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成效取决于教师。在“05方案”全面实施,教材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情况下,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和水平显得尤为迫切,特别是青年教师的成长事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持续发展。目前,不少青年教师来自哲学、历史学、政治学、教育学等不同学科,如何尽快让不同学科的青年教师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融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马克思主义原著的研读和学习是一个重要抓手。针对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教师的多学科背景,如何提高他们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意识、理论素养和教学能力,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此,应把马克思主义原著学习研读作为他们的“通识教育”,围绕“读什么与如何读”这一核心问题,设计马克思主义原著的学习篇目,通过专家引领、专题研究、自主学习、学术沙龙等多种方式的学习研读,为青年教师的成长提供“根”的滋养,在“思想攀登”中提升青年教师的理论素养。以马克思主义原著研读和学习为抓手,其一,要从根本上确立青年教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意识,把马克思主义原著学习研读作为“通识教育”和“必修课”,提升他们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归属和学科自觉意识。其二,要从源头上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建设。面对原著的丰富资源,要树立“返本开新”与“温故知新”的视域与理念。注重“回归马克思”,清晰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源头,在把握马克思研究问题的出场路径基础上正本清源;重视毛泽东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积淀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础性和开创性的成果,这应当成为青年教师理论武装的重要思想材料。原原本本地学习马克思主义原著,有助于青年教师在一脉相承和与时俱进的统一中传承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之脉。其三,要从纵深层面上提高青年教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青年教师要通过马克思主义原著学习,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马克思主义底蕴和底气,在理论贯通实际中成长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五、如何进一步整合课程资源,推进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

当代大学生渴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能够回答社会实践不断涌现的热点、难点问题,然而在教学内容上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些基本范畴和基本内容未及时反映社会生活的新变化,加之缺少与哲学社会科学其他学科的有效沟通,思想政治教育总体上的学理支撑还需加强。这就要求教师通过确立课程资源意识,增强理论教育的时代涵容性,更好地体现以问题意识为基点的内容拓展和立足时代意识的现实反思。教师要树立课程资源意识,主动从“教教材”向“用教材教”转变,通过加强对教材的研究,对教材内容达到读懂、吃透、深化、贯通的程度,在立足教材基础上拓展教材。一切有利于学生认知理解的课程资源都可以作为教学材料使用。有了课程资源的概念以后,学生学习的内容变得丰富多彩,与过去那种仅仅关注知识点、重点、难点的学习过程相比,学生的经验、感受、见解、问题、困惑等都成了重要的课程资源,学生的问题与困惑受到重视,教学由教师控制课堂的预设过程变成了师生共同建设、共同发展的过程。[2]

具体来说,要做到以下几点:其一,立足于学生发展,开发利用素材性和生成性资源。在教学过程中,要把师生的生活和经验、智慧和情感、领悟和困惑、态度和价值等素材性和生成性课程资源,与教材所承载的知识、理论、方法、德性相结合,彰显课程资源的内涵。其二,拓宽视野,沟通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哲学社会科学课程的联系。从学理上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以解决人的思想、立场、观点问题为根本旨趣。在关注人文精神的共同基点上,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哲学社会科学其他学科课程的沟通是必要也是可能的。其三,在纵向衔接与横向贯通中整合教学内容。基于“教学梯度”的视角,要进一步研究大学与中学阶段、研究生阶段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衔接;基于“05方案”课程内容横向贯通的视角,要深入研究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推进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

六、如何进一步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支撑,实现理论研究与教学的有效衔接

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要全面贯穿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要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提供学科支撑,学科建设是关系教师事业发展的重要问题,是稳定教师队伍的重要抓手。要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所属二级学科整体建构的要求,充分认识二级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从学科合力上助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笔者认为,这种全面贯穿要彰显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所属各二级学科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具体课程的重点支撑,如“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侧重支撑“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学科”侧重支撑“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侧重支撑“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侧重支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这样就可通过研究相对应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本范畴、基本原理、理论体系和教材体系,在课程建设的框架下贯穿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问题研究。当然,不能囿于“学科—课程”的这种一一对应,还应该从更广的层面来思考和构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支撑与实践反馈的关系。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善于推动问题解析的学理支撑与理论研究的学科转化。从学科发展的规律来看,学科的发展遵循归纳—演绎—再归纳—再演绎的逻辑递进和螺旋发展的规律。这需要教学与研究的贯通,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高度对基础理论和基本问题进行研究,如对意识形态与课程、政策与理论关系等基础问题的解析,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性质、定位和功能的学理阐释和说明。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要鼓励教师主动把社会发展中的社会热点、教学中遇到的理论难点和学生中的思想疑点进行归纳梳理,把握社会热点、理论难点和思想疑点的交集,进而从学科的高度进行研究,探求解决的路径,并及时把研究成果运用到课程建设和课堂教学中。这是一个教学与研究相长的模式,也是课程建设与学科建设相结合的模式。此外,还要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科研相互促进,注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探讨学科建设和课程建设的内在统一性,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有效衔接。




【参考文献】

[1]李萍.对思想政治教育走出困境的理性审视[J].中国高等教育,2005(11).

[2]赵勇.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课程资源整合[J].思想理论教育,2013(1).



    进入专题: 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学改革  

本文责编:陈冬冬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教育学 > 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95692.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思想理论教育》(沪)2015年4期,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