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镜人:孔德教育思想述评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804 次 更新时间:2015-09-25 17:37

进入专题: 实证主义   道德教育  

朱镜人  

孔德(AugusteComte,1798—1857)是法国著名的实证主义哲学家,社会学创始人和教育思想家。不过,孔德教育思想长期以来未能引起人们的广泛注意。

一、孔德教育思想产生的背景

孔德教育思想产生于19世纪的法国。19世纪的法国和其它一些欧洲国家一样,处于激剧的“变革”时代。

从政治上看,18世纪末到19世纪末,法国经历了从拿破仑第一帝国到波旁王朝和七月王朝、再到法兰西第二帝国、巴黎公社起义等变故,政权数次更迭,社会动荡不安。仅1848年,法国就有三次大的社会动荡,即二月革命、六月起义和路易·波拿巴政变。

从经济上看,这一时期,法国工业革命速度加快,生产力迅速发展。例如,到1847年,法国的棉纺织业共有11.6万台纺纱机和350万个机器纱绽,纺织业仅次于英国占世界第二位:到1848年,工业中使用的蒸汽机达5.212台,总功率达6.5万马力;1831年开始修建铁路,到1870年已有铁路17.924公里①。

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法国的社会结构发生了重要变化。传统的农业社会在萎缩,工业社会大踏步前进,城市化速度加快。1801年至1851年间,法国居民在2万以上的城镇人口在全国人口中的比例从6.75%上升至10.6%,到1891年时,这一比例上升到21.1%②。同时,农业人口大量涌入城市,加入了无产者队伍。仅1876年至1906年的30年内,农业人口就减少了220万人,占当时的农业人口总数的9%③。社会结构的变化带来了许多新的社会问题和矛盾。首先,失业问题严重。从传统农业走出来的劳动力涌入城市之后,增加了城市就业难度,结果无业游民数量激增。1858年,全法国仅乞丐就有300万个④。失业者增多对资本主义社会秩序的稳定构成了一定的威胁。其次,贫富差距拉大,“富者变得越富,穷者变得越穷”⑤。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日益尖锐,无产阶级斗争日渐高涨。再次,社会的转型,导致了人们价值观念的变化。传统价值观念对人的行为的约束力逐渐丧失,新的价值观念的权威性尚未建立,结果,社会就出现了教育思想家们称作的“无规范”现象。最后,在意识形态领域,各种政治的、经济的和哲学的思想相互碰撞、激烈交锋,尤其是自拿破仑时代以来形成的中央集权思想和谋求资本主义发展的自由放任思想的斗争,导致人们的思想混乱,无所适从。

上述的政治、经济以及意识形态领域中的变化和矛盾使法国社会潜伏着深刻的社会和政治危机。目睹这一切,孔德十分忧虑,他希望重组社会,建立一种稳定、和谐、不断进取的理想社会。为此,他开始研究社会,创建社会学,力图通过社会学的研究来找到重组社会的理论依据、思想或精神支柱及实现重组社会的途径。孔德1822年提出了一份《有关重组社会的计划》,强调了重组社会的必要性,并就重建思想重建精神对重组社会的意义作了特别的强调。他说:“人们尤其知道目前社会的政治的和道德的巨大危机,最后分析起来,在于精神的无政府状态。事实上,我们最严重的不幸在于现在所有的人之间对一切基本的准则存在着深刻的分歧,而这种准则的稳定,是保证真正的社会秩序的首要条件。”⑥在孔德看来,这种准则就是一种精神,一种“符合于我们时代的精神”。怎样才能重铸这种精神,怎样才能重组社会?对于这个问题,孔德寄厚望于教育。他希望通过教育来重塑百姓的人格,重建新的道德观念,加强“集体意识”,以实现社会的协调和进步,并通过“道德力量解决社会重大问题”。⑦

二、论人性、道德和道德教育

1.论人性。人性是孔德讨论道德和道德教育的基础。孔德在谈论人性问题时,未探讨性善性恶的问题。而是根据高尔(Gall)等人倡导的“脑能论”(Phrenology)提出了他的人性论主张。他认为,人性由“思想”、“情意”和“行动”三部分组成。孔德根据高尔等人的脑功能理论,将人性的三部分又具体分为18种表现,并将其称作脑部的18种功能。如人性的情感部分包括5种本能,2种志向,3种社会情感。5种本能是营养的、性的、母性的、军事的和工业的本能;2种志向是权力欲和赞许欲;3种社会情感是依附、尊敬和仁慈的情感。

思想部分又可分为具体的、抽象的、归纳的、演绎的和沟通的等5种。

行动部分包括勇气、谨慎和坚毅3种。

2.论道德和道德教育。孔德十分重视道德在解决社会问题方面的力量。晚年曾计划写一本《实证道德·或普遍教育论》著作,但未来得及完成。不过,人们依然可以从《实证主义概观》一书中了解他的道德及德育思想。

他十分不满当时法国社会中蔓延的自私自利行为,认为这是导致道德失范的原因。他力图建立一种实证主义道德来改变这种现象。孔德认为,实证主义道德的目的在于使人的同情心之本能尽可能地重过人的自私自利的本能,使人的“社会情感高出于个人情感”⑧。孔德强调,注重社会同情心、强调爱与自由既是个人及社会福利的第一条件,也是实证道德区别于神学道德和形而上学道德的首要原则。对于形而上学道德与实证道德的差异,孔德未作明确的解释。但他对神学道德的特点作了剖析。他认为,神学道德强调的是利己主义。在神学道德那里,获得自身得救是每个人的最高目的,“而一切人类之爱,皆使成为上帝之爱之附属”⑨。这就是说,孔德认为,在神学那里,爱上帝是最崇高的爱,而爱上帝的目的是什么呢?是为了自身得救、脱离地狱、进入天堂。这种爱显然是利己主义的,与实证主义强调的利他主义的爱有本质的不同。

孔德认为,道德培育过程与人类发展过程相似,亦有三个相互联系的阶段。人类社会的发展经历了神学、形而上学和实证三个阶段。而道德培养过程则要经历个人、家庭、社会三个阶段。同情心原则在三个阶段一步一步,沿着爱的序列,渐次训练,逐渐增其品级。从爱自己出发到爱家庭,最终达到爱人类的目的。在孔德看来,爱己和爱人类是爱的两个极端,其间有一过渡阶段,即人的家庭之依恋。他说:“将爱己之情附属于社会情感之下。此两者乃人类爱情尺度之两极端;於中则有一居间之阶段,斯即家庭之依恋。”孔德非常重视家庭作为人的道德发展过渡性阶段的重要作用。他认为,家庭生活是关系到人能否从自私自利的利己主义过渡到具有社会情感的利他主义的重要问题。家庭生活也是“说明实证道德精神之最佳方式。”他强调,实证道德的基石是建立一种自然秩序。就家庭而言,这就是子女之孝,兄弟之友,夫妇之情,父母之慈。在家庭德育中,他特别重视培养子女对父母的爱,视其为德育之起始。他说:“在儿女之爱父母中,则见有社会情感最初之萌芽,孝者,乃吾人德育之发端。”⑩

孔德认为,实证主义道德教育建立在理性和感情之上,后者的作用往往更大。理性的培养是“将诸道德教条,置之於有力之证明之试验下,且保证之,使无讨论之危险”⑾,让人们了解道德定律以便能够判断是非善恶。而感情的培养只能通过练习。他说:“感情唯有练习而发达,当其感情原有之力量甚微时,练习最为需要。”⑿为此,他告诫其信徒,理性在德育中固然重要,但“实证主义者必注意,勿过张其重要”,道德教育“尤应安立于情感上”⒀。

三、论教育阶段及工人和女子教育

1.论教育阶段。孔德在《实证主义概观》一书中谈到要建立一种实证主义的普遍教育系统。这种教育系统视知识和道德相辅相成同样重要。两者相比,孔德更重视道德。他说:“实证主义者之教育,当其使人心之重要过于知识。”⒁

在他的普遍教育系统中,孔德将人的教育分为两个时期。第一时期从初生到少年,第二时期从少年至成人。

第一时期的教育在家庭中进行。又可分为两段。第一段从初生到换齿时期。这一时期以体育为主。儿童在父母的监视下,尤其在母亲监督下,操练筋骨。孔德认为,儿童这一时期身体活动“更重要之目的,则在练习感觉”⒂。孔德还要求父母在这一时期注意培养儿童的感情及习惯,为儿童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他说:“父母所应注意者,唯在以诸感情及习惯之印象予之,此等印象,日后必成为合理之基础。”⒃第二阶段从换齿期到少年,大约为期7年。以学习系统的艺术为主。采取多少带有系统的练习方式进行学习,而不采用上课讲演的练习方式。孔德强调,这里的艺术是广义的,它包括诗歌。因为诗歌是其它一切艺术之基础。另外还要包括音乐、图画,这是两种特殊的艺术。这一段时间,儿童还必须学习几个主要西欧国家的文字。文字学习包含在诗歌学习的内容中,因为不懂文学就无法欣赏诗歌。孔德认为,西欧文字不仅有美育上的意义,而具有德育的意义,它是打破“国家偏见之工具,且能造成实证主义之标准的西方情操”⒄。因此,各国都负有教授本国儿童学习邻国语言文字的责任。法兰西人尤应学习其它四国语言文字。孔德认为,如果五个先进西欧国家的人民互通文字,既有助于五国亲切关系的形成,又有助于将来一种“公用之西方语言文字”的自然形成,而不必采用“形而上计划”刻意制造一种绝对普遍的西方语言文字。

第二时期的教育是学校教育阶段。他强调这一时期教育“不能於家庭行之”。儿童这一时期应当进学校。孔德列举了学校教育的优点:学生可以“效法其最良之教师”,可以学到世界知识,可以通过与社会的自由交往而获得同情感的满足。

孔德主张,学校教育应拟定计划分步实施。学习内容要考虑百科全书式的分类定律(1awOfclassification)。

孔德根据他的实证主义发展理论(theoryofdevelopment)提出,学生这一时期的学习应分为四类。第一类即无机界的学习内容。包含4科,分为两组,即数学、天文为第一组,物理和化学为第二组。第一组的学习时间为2年。孔德认为,由于第一组课程涉及范围广,且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故每周应安排两次讲座,以后开设的其它学科每周开设一次讲座足矣。孔德强调,这几年的学习不可采取强迫方式,而要给学生提供空余时间,让他们学会用心学习。第二类为生物学。亦称有机物理学,包括生理学、心理学。生物学在第五学年开设,共开40讲。第三类是社会学。孔德主张,生物学之后应开设社会学。社会学分社会静学和社会动学两部分。社会学也开设40讲。介绍人类社会的结构以及人类社会的发生和发展,尤以近代社会发展为主。孔德要求,社会学课程要开至7年学生时代之终期。第四类为语言文学。开设拉丁文和希腊文。孔德认为,这两门语言可以增进学生诗歌的修养,对研究历史和道德问题亦有帮助。孔德强调,希腊文和拉丁文各有千秋。从艺术上的意义来看,希腊文较有用,而从认识社会来看,拉丁文则较重要一些。

2.论工人和女子教育。孔德的实证主义里有三种重要的人物:工人,女人和哲学家。孔德认为,这三种人代表着社会上的道德力量,是实证主义的支柱。

孔德在谈到工人时往往用几个不同的概念来表示,如“工人阶级”、“无产阶级”、“人民”、“庶民”等。孔德不满当时法国社会中贫富不均的现象。在他看来,正是人民贫富不均造成了法国社会各阶级利益不协调,从而引起工人阶级的不满和斗争,最终导致社会的动荡。孔德认为,要消除社会不安定的因素,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重视工人阶级的教育,即他所称的“成年教育”。孔德的所谓工人阶级教育实质是要求向工人宣传实证主义。在他看来,如果工人接受了实证主义,社会秩序的稳定就有了保障,因为“实证主义者既能使贫者满意,又能使富者信任”⒅。为了使工人了解实证主义,孔德要求将各种实证科学编成具有连贯性的系列讲座,依次公开讲演。为了使演讲生动并产生效力,他要求在讨论浅显数学时要伴以哲学思考并且联系社会精神⒆。为了使工人阶级接受实证主义,他还要求哲学家深入到工人中去,促进两者的结合。他认为哲学家和工人的交往对双方都有益,“哲学家没有工人就没有力量,工人没有哲学家就没有方向”。

女人在孔德的实证主义中地位十分重要。他十分崇拜女性,坚信女人是人本主义的化身。他曾将他的母亲、他后来的一位恋人以及晚年服侍他的女仆称作影响他一生的三天使。他的墓碑上刻的碑文就是“奥古斯特·孔德和他的三位天使”。他认为,女人是“感情的阶级”,女人最能发挥作用之处是家庭。在家庭中,女人担任二种角色:为人妻,可以影响丈夫具有普遍的同情心;为人母,承担教育子女的重任。孔德不赞成女权主义者倡导的男女平等,他认为,男女是有区别的,男女各尽所能,才符合进化趋势。不过在女子教育问题上,他主张男女应当是平等的。

在孔德看来,男女教育平等并不意味着男女应当同校接受教育。对此,他作了特别的说明,他说,他的两性教育平等与法国另一位教育家孔多塞(Condorcet)的不同。后者主张两性应在同一处接受教育。孔德则认为,两性可以在教堂,在俱乐部和在展览会上自由集合,同受教育,而在学校“如是往来,为时尚早”。孔德认为,男女同校会阻碍男女特性自然发展。而且两性在相当成熟之前,关系不可太密,否则对道德发展不利。

他强调,男女教育平等主要表现在所学科目应当相同,任课教师应当相同两方面。孔德认为,如果男女所学科目不同,任课教师不同,或任课教师的讲授不同,“定必降低妇女教育之标准”⒇。他还认为,女子教育如果另聘特殊的教师,还会增加教育经费的开支,经济上也不合算。

结语。孔德教育思想是其实证主义思想的一部分,目的在于实现他的实证主义理想社会,明显地刻有时代的烙印。有的观点显然是不科学的甚至是错误的,比如,他主张向工人阶级宣传实证主义,并且把工人接受实证主义作为社会稳定的保障,又如他关于妇女只能在家庭发挥作用的观点,再如他反对男女同校学习的主张等。然而,孔德教育思想中不乏合理的因素,尤其是他关于德育的主张至今仍有着警世的作用。

第一,孔德十分重视道德在稳定社会秩序中的作用。如前文所述,在他看来,19世纪法国社会之所以动荡不安,乃在于社会道德失范。所以,他认为,只有重建道德精神才能重组社会。孔德的这一观点含有正确的因素。很多历史经验证明,社会秩序混乱与道德观念沦丧有着密切相关的联系。

第二,道德教育应从培养子女热爱父母开始。在孔德看来,社会秩序的稳定在于道德精神的支持,而道德精神的培养在于德育,德育的良好开端在于培养子女对父母的爱。“百善孝为先”,一个不孝子孙怎么可能去爱他人、爱人类呢?当然爱父母不是德育的最终目的,德育的最终目的在孔德那里是爱人类,使社会恢复秩序。孔德的这一主张与瑞士的裴斯泰洛齐和前苏联的苏霍姆林斯基是一致的。

第三,孔德注重道德教育中的练习作用。儿童的道德教育应当通过行动、通过练习来培养。道德概念的教育是需要的,但应“勿过张其重要”。孔德的这一观点是十分正确的。这也是国内外许多教育家的共识。只强调道德教育的理论灌输而不注意在生活的每一细节中培养儿童的习惯,并通过练习,使正确的道德观念扎根于儿童的心灵之中,道德教育的效能往往事倍功半。

注:

①④樊亢、宋则行主编:《外国经济史:近代现代》,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26--128页、第137页。

②③⑤(英)克拉潘著,傅梦弼译:{]815—1914年法国和德国的经济发展》,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第185页、第196页、第450页。

⑥王养冲:《西方近代社会学思想的演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34页。

⑦⑧⑨⑩⑾⑿⒀⒁⒂⒃⒄⒆(法)孔德著,萧赣译:《实证主义概观》,商务印书馆1938年版,第182页、第101页、第103页、第104页、第109页、第107页、第110页、第188页、第189页、第190页、第190页、第193页、第200页。

⒅⒇侯鸿勋等编:《西方著名哲学家评传》(第七卷),山东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25页、第225页。

    进入专题: 实证主义   道德教育  

本文责编:chenhaocheng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教育学 > 教育学专栏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92522.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天睿网,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