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洛:谈三峡大坝的裂缝——瞎子摸象

——从“英雄事迹”中看三峡工程的质量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1919 次 更新时间:2005-08-14 01:09

进入专题: 三峡工程  

王维洛  

三峡工程的质量到底如何?一些人说,三峡大坝工程质量好,他们的依据来自国务院三峡建设委员会三峡工程质量检查组的结论。这么说,三峡大坝应该是一座丰碑了。

中国又有许多英雄,他们之所以成为英雄,是因为他们干了“英雄的事迹”。有这么一位英雄,他是国务院三峡建设委员会三峡工程质量检查组的副组长,眼睛看不清,用手却能摸出了三峡工程的质量问题。那么,三峡大坝又应该是什么质量的工程呢?

往往在“英雄的事迹”中,人们看到的却是事物的另一面。从“英雄的事迹”中,提取真实的信息,以期得到一个全面的判断。

一、三峡大坝裂缝之争

2002年3月,“南风窗”发表了记者赵世龙的“为了三峡大坝不留隐患”的文章,第一次在中国媒体上公开了三峡大坝的裂缝问题,引起了人们对三峡大坝工程质量的关心∶

“2月21日,笔者在三峡大坝施工现场看到:大坝挡水面靠近江心段,大坝浇筑已达185米,在大坝中部80米高左右处,从上到下搭起了一共23条民工称之为“补缝槽”的脚手架,外罩绿色防护网罩,像23条竖立爬附在坝体中下部的“绿色蜈蚣”阵。这些“绿色蜈蚣”的正下方,沿坝体基边开挖出一条长数百米、深数十米的施工壕,工人们正在深壕下,坝体基边忙忙碌碌地施工。记者走上补缝槽几层,只见大坝壁上从上到下有条条裂痕,缝宽可以插入成年人手掌。经询问施工工人,这些都是发现后正待处理的裂缝,因为要灌浆加入诸种新材料,所以他们沿裂缝口用手提切割机将缝口旁边表层防水水泥层刮去几公分厚、数十公分宽,再把缝口切开一些,方便施工。在“绿色蜈蚣”的顶端,是巨大的中层泄洪孔,这里搭建了脚手架平台走道,这正处于大坝的中间部位,可以看到大坝从顶端沿坝体向下凿出来的条条补缝。工人说,那些已经经过处理了。一名施工员告诉记者,出现裂缝的原因是,“原来每个(浇筑)工段与工段间的隔板材料出了点问题,可能下面的基础还出了点问题”

“南风窗”的这篇报导引起了世人的注意,因为三峡大坝自开工以来就实现“全面封闭施工”,关于大坝的质量,世人根本无法知道。就是三峡工地发生的重大工程死亡事故,也只有一小部分有报导,大部分则被掩盖过去了。其实三峡大坝1999年就出现裂缝,只是到2002年3月才在媒体中曝光。 三峡总公司副总经理曹广晶说:“这只是表面的浅层裂缝,不会影响大坝安全。”长江三峡开发总公司总工程师张超然认为:大坝裂缝,在国内外所有的水电工程里头,都是难以避免的。张超然总工程师的观点,就成为中国媒介的主要观点∶“大体积混凝土出现裂缝,是大坝浇筑很难完全避免的问题。作为世界上混凝土浇筑量最大的高坝,在连续高强度施工中,三峡大坝出现裂缝也是难以幸免的。”

二、裂缝大小和裂缝的数量成为中国媒介关心的焦点

海外媒体更关注产生裂缝的原因是什么?对三峡大坝安全的影响是什么?特别是长江三峡开发总公司、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隐瞒三峡建设过程当中的各种问题、不允许公众监督所带来的严重后果。而中国媒介则把焦点集中在,有多少条裂缝,裂缝有多宽,有多长,有多深这样的技术问题上。就是这些具体的技术问题,也是各种说法互相矛盾∶

长江三峡开发总公司总经理陆佑楣说,大裂缝根本不存在,2001年底出现的裂缝宽度大都只有0.1至0.2毫米,最宽的一条裂缝不过宽1.25毫米,深1至2.5米。 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三峡工程可行性论证小组技术总负责人潘家铮说∶三峡大坝的裂缝是表面裂缝,发生在大坝表面,很细很浅。潘家铮还说∶“在三峡大坝施工中,我们的管理是非常严格的,检查是非常细致的。因此,任何只要能看的出来的裂缝都不可能漏网。如果你拿显微镜去照可能还有一些小的裂缝,但是没有什么意义。”

三峡工程质量管理报告说∶2001年11月,检查发现大坝泄洪坝段上游坝面混凝土裂缝40条裂缝,每个坝段有1~2条裂缝,裂缝宽度0.1~0.3mm,裂缝长度25~30m,裂缝深度1~2m。另外下游坝面出现38条裂缝,每个坝段至少有一条裂缝,裂缝宽度0.51~0.99mm,裂缝长度合计为695.2m,裂缝深度一般不超过3m。

长江委三峡工程建设监理部,工程师杜泽快在文章中提到,三峡大坝的最大裂缝深度为3.6米,远远超过三峡工程质量管理报告说的2米,或者是陆佑楣说的2.5米。深度为3.6米的裂缝,更不是潘家铮所描述的很细很浅的裂缝。

三峡大坝的裂缝到底是什么样的裂缝?三峡大坝的质量问题,仅仅是几根很细很浅的裂缝 的问题吗?这些至今都还是迷。为了让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长江三峡开发总公司还专门抬出了“中国水利的泰斗”张光斗∶我们(长江三峡开发总公司)专门去北京找了院士张光斗请教,他说大坝不可能不出现裂缝,大体积的混凝土,不像一般薄壁结构,(浇筑)温度问题相当复杂,因为它体积很大、高,混凝土就要发热。三峡工程在温控方面尽管采取了综合措施冷却低温混凝土,但毕竟混凝土的最高温度比较高,大坝最低温在有变的情况下有些低,造成温差后,大体积的混凝土难免出现裂缝。所以我们把水电建设中混凝土裂缝以及其它的修复,作为混凝土施工里面最后一道工序,它只是一道工序。不可能搞完了大坝没有任何缺陷。

张光斗在中国水利界可以说是一言九鼎,就是原政协副主席钱正英还是靠张光斗的推荐才当上工程院士的。

三、瞎子摸象

2005年7月1日“人民日报”海外版刊登了王建柱撰写的“张光斗∶江河作歌写人生”一文。文章中有下面一段文字是描写张光斗如何认真检查三峡大坝,对三峡工程负责的“英雄事迹”。

“三峡工程开工后,张光斗担任国务院三峡建委三峡工程质量检查专家组副组长,他每年至少两次来到三峡工地的施工现场进行检查与咨询。2000年末,耄耄之年的张光斗又一次来到三峡工地,他为考察导流底孔的表面平整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硬是从基坑攀着脚手架爬到56米高的底孔位置,眼睛看不清,就用手去摸孔壁。之后张光斗在质量检验总结会上极力坚持补修导流底孔,以确保工程质量。在场的人们望着脚穿套鞋、头戴安全帽的老人瘦弱的身影,一个个感动得说不出话来。”

读了这段文章,笔者惊讶得说不出话来。张光斗两眼看不清,怎么能担负三峡大坝质量检查的重任?让张光斗负责大坝质量检查,这就和瞎子摸大象一样,得到的结论都是片面的,不正确的。中国人都以为,有张光斗这样的老专家来给三峡大坝质量把关,三峡大坝的质量一定能让人放心。张光斗两眼看不清,只能靠手摸,他连一个导流底孔的表面都摸不过来,怎么能对三峡大坝的质量把关负责?

报导说,张光斗两眼看不清,用手摸出三峡大坝导流底孔的表面平整度不符合要求的问题,而且坚持补修导流底孔。应该说,这只是十分偶然的巧合。他能够摸到的,只是三峡大坝的一个表面的、局部的问题,而不是深层的、全局性的问题。如果说,张光斗用手摸到了三峡大坝导流底孔的表面平整度问题,不是巧合,那么只能说明,三峡大坝的质量很成问题,到处是问题,就连两眼看不清的人也能摸到问题。

三峡大坝的裂缝问题,从1999年起就发生了,在2000年大坝工程质量检查时,张光斗根本没有发现三峡大坝上早已存在的裂缝问题,因为他根本看不清,而且这个裂缝问题用手也摸不到。再说,也没有这样可能,三峡工程质量检查专家组副组长张光斗用手去把三峡大坝都摸个遍。

作为国务院三峡建委三峡工程质量检查专家组副组长的张光斗,在三峡大坝的质量检查报告上签了字,这个签字能保证三峡大坝的质量吗?

四、三峡大坝船闸的质量问题

王建柱在张光斗的“英雄事迹”中还提到,1993年5月张光斗被国务院三峡建委聘为“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初步设计报告”审查核心组的组长,主持三峡工程初步设计的审查。在汇集10个专家组、126位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张光斗慎重研究,反复推敲,逐字逐句地核定最终审查意见。

自从三峡大坝从2003年6月投入使用以来,运营的实践证明三峡大坝船闸设计中存在严重问题。由于设计问题,三峡大坝船闸在坝址流量大于45000立方米/秒的情况下,就必须关闸停止运行。三峡大坝船闸关闸,就意味着长江航运在三峡大坝处的事实中断。三峡大坝坝址处的常年洪水流量为52000立方米/秒,45000立方米/秒低于常年洪水流量,这就意味着,每年三峡大坝船闸都会因此而关闸,造成长江航运中断。长江航运每年中断的时间,短则几天,长则超过一个月甚至更长。2006年,由于三峡大坝船闸要调高门槛,绝大部分货运要在这里中断,而依赖机械翻坝。周恩来总理在生前曾说过,长江建坝,如果造成长江航运中断,就要把大坝炸掉。

作为“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初步设计报告”审查核心组的组长的张光斗为此承担了责任吗?

五、三峡水库的防洪库容问题

2006年三峡大坝船闸要调高门槛。张光斗应该知道这意味着什么。长江三峡工程可行性论证中,防洪组提出,三峡工程要达到预期的防洪目标,防洪库容起码要在250亿立方米以上。全国人大批准的三峡工程提案,防洪库容只有221亿立方米,已经小于防洪组的要求。后来清华大学对三峡工程水利系的师生对防洪库容重新计算,结论是三峡水库防洪库容不到200亿立方米。担任计算的长江水利委员会也承认了计算的错误。为此,张光斗写信给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副主任郭树言,建议将防洪限制水位由海拔145米降到海拔135米,以弥补计算错误而带来的三峡防洪库容的损失,并建议要封锁防洪库容计算错误的消息。三峡大坝船闸要调高门槛的事实,证明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和三峡开发总公司并没有接受张光斗的建议。三峡水库防洪库容不到200亿立方米,比防洪组要求的250亿立方米小整整百分之二十!

当2006年三峡大坝船闸门槛调高,就宣布三峡工程的防洪目标不能达到。考察一个工程是否成功,主要看其工程目标能否达到。防洪效益,是三峡工程最主要的工程目标,这个效益不能实现,就是宣布三峡工程的失败。

王建柱报导中把张光斗誉为“长江三峡工程的主要技术把关人”,这个主要技术把关人对三峡工程的防洪目标不能达到的错误,又该负什么责任?

作者为工程师,现居德国。

    进入专题: 三峡工程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科学 > 科学评论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8184.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