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绪生:解决好党群关系三大问题:沟通 利益 认同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134 次 更新时间:2014-05-21 10:40

进入专题: 党群关系  

赵绪生  

 

提 要

自觉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提高群众工作科学化水平,以实际行动赢得人民群众对党的信任和支持,关键在于着力解决好党群关系中存在的沟通、利益和认同三大问题。

要赢得人民群众对党执政的认同,不仅要发挥执政党的利益表达和利益整合功能,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且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践中保障人民群众当家作主地位,充分发挥群众民主政治参与的积极性。

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全面提高党员干部做群众工作能力的重大举措,也是巩固党长期执政的群众基础的战略部署。面对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新特点新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必须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夯实党执政的群众基础。自觉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提高群众工作科学化水平,以实际行动赢得人民群众对党的信任和支持,关键在于着力解决好党群关系中存在的沟通、利益和认同三大问题。

 

构建科学的党群沟通机制,实质是政党要顺应现代民主政治沟通的要求而促进政治互动

实现党和人民群众的良好沟通,是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基本前提。如果没有良好的沟通,党的群众路线难以贯彻,群众工作更难取得实效。在长期执政条件下,做好党群沟通工作并实现党与人民群众的良好沟通,是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首要问题。新世纪以来,随着世情、国情、党情发生的深刻变化,中国正经历着一场深刻而复杂的整体性社会变迁。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为既有的党群沟通机制带来许多新问题,迫切要求党群沟通机制要直面变化环境下的党群沟通新挑战。比如,市场经济发展和民主政治发展挑战党群沟通机制下的群众权益维护和实现,以信息网络技术为代表的新兴媒体发展挑战党群沟通机制的传统方式及其模式。

目前,有的党员领导干部切身体会到党群沟通不畅带来的问题,那就是很难听到基层群众的声音,听不到基层干部反映的问题,甚至党群沟通过程中出现信息扭曲和机制异化现象。随着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发展,人民群众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不断增强,迫切希望与党员干部和国家工作人员展开有效的沟通,实现自身的利益表达和政治诉求。但是,我们既有的党群沟通机制不健全,导致人民群众的利益表达和政治诉求难以及时反映,有的利益表达和政治诉求虽然反映出来,但也未能得到及时解决。比如,人民群众反映比较突出的参政议政渠道不畅通、反映民意机制不健全、反馈民意方式不科学等问题,依然是困扰党群沟通的突出问题。在少数党员干部和国家工作人员队伍中,“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等现象仍在不同程度上成为群众反映强烈的作风问题。党群之间的沟通不畅问题,在一些极端情况下会导致部分群众对党执政产生疑惑和逆反心理,对个别领导干部持反感甚至仇视心态。

面对人民群众日益增强的参与意识、表达意识、维权意识,我们必须建立健全科学的党群沟通机制。它至少应该包括以下四方面:一是接待日制。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和人大代表以及政协委员,应该确定并公示一个定期的接待日,作为面对面接近群众或现场解决关乎群众切身利益问题的平台。二是听证会制。通过召开听证会,在重大问题的决策中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不仅要了解大多数群众的看法,而且要了解极少数群众的意愿,增强决策的民主性和科学性。三是发言人制。通过召开新闻发布会,由发言人以公开的、权威的方式及时把一些信息和决策告诉群众,取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努力减少政策措施执行中的阻力。四是协商对话制。搭建党委政府与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社会组织以及人民群众之间定期或不定期对话机制,通过民主对话协商消除隔阂、误解和矛盾,及时掌握各方意见,为党的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提供必要的支持。与此同时,要积极推进党务公开和政务公开,健全重大情况通报、情况反映、重大决策征求群众等意见制度,疏通和拓宽上情下达、下情上达的渠道。完善大众传媒参政机制,在坚持党管媒体的原则下,使大众传媒真正成为反映现实、传达民意的工具,成为吸纳群众参与党和国家事务的正常渠道。

 

始终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的一切工作的根本点和出发点

党章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确定为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无论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还是在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时期,我们党始终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的一切工作的根本点和出发点。

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经济体制改变了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原有利益格局和利益关系,由于利益主体多元化、利益分配多样化、利益保障机制不健全,导致不同阶层的群众间利益关系产生了矛盾。比如,由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不平衡引起贫富差距扩大和社会不公问题,不仅与我们党的一系列根本原则相冲突,而且严重削弱了党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再如,近年来持续不断的地区发展失衡、居高不下的信访总量、各类频发的群体性突发事件背后反映的大多是由利益诉求无法解决而引起的人民内部矛盾长期积累而爆发。由利益问题引发的矛盾参与主体和发生领域逐步扩大,矛盾的对抗行为和公开化程度升级,矛盾的群体性、突发性和组织化程度强化。我们党作为执政党在各类社会群体利益保障和协调工作上的不到位,导致所有的利益矛盾都集中到执政党身上,使利益受损群众对执政党产生不满和对立情绪,严重影响党群关系和谐。

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必须要围绕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利益问题这一核心,努力提高党员干部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能力。一方面,切实转变党员干部做群众工作的观念。在以往党的群众工作理念中,一些党员领导干部片面地把加强对群众的思想道德宣传教育作为群众工作重点,忽视了人民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导致党的群众工作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要按照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发展的要求,妥善协调和整合好党、国家和人民之间的利益关系。另一方面,建立健全人民群众利益实现制度。坚持以人为本,通过建立健全维护群众利益机制,充分反映人民群众利益诉求,推动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发挥政党整合各种利益的功能,既要妥善处理好人民群众的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之间的关系,又要科学整合人民群众的当前利益、局部利益与国家的长远利益、全局利益之间的关系。

 

广大人民群众对党执政地位的认同,是党员干部贯彻群众路线的评价标准

党的群众路线贯彻的实际成效如何,党的群众工作是否取得预期目标,最终的评判者不是党员干部自身,而是广大人民群众。我们党能否始终赢得广大人民群众对党执政的认同,党长期执政的群众基础是否牢固,成为衡量党的群众路线贯彻落实情况的最终考察指标。换言之,广大人民群众对党执政地位的认同,是党员干部贯彻群众路线的评价标准。

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我们党通过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实际行动同广大人民群众结成了“血肉关系”、“水乳关系”、“鱼水关系”。广大人民群众对党提出的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信任和支持,成为我们党领导人民群众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和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的有力保证。我们党的执政地位,是历史的选择、时代的选择,更是人民的选择。我们党通过领导和服务人民,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对党执政的信任和支持。随着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发展,特别是党员干部队伍和人民群众构成发生的代际更替,体现在党群关系上,表现为人民群众对党的认同逐步从改革开放前的情感认同和历史认同转向利益认同和法理认同。比如,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生和成长起来的新兴群体,由于缺乏对党在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参与和体验,加上少数党员干部的不正之风和贪污腐败等方面因素影响,很难从历史和情感上形成对党执政的高度认同。

在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条件下,我们党要赢得包括新兴群体在内的广大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必须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努力提高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我们党要赢得人民群众对党执政的认同,不仅要发挥执政党的利益表达和利益整合功能,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且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践中保障人民群众当家作主地位,充分发挥群众民主政治参与的积极性。比如,建立健全信息公开制度,积极推进党务公开和政务公开,实行阳光施政,健全重大情况通报、情况反映、重大决策征求群众等制度,疏通和拓宽上情下达、下情上达的渠道,保证群众享有充分的知情权和选择权。健全完善人民团体参政机制,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在扩大群众参与、反映群众诉求方面的积极作用。健全完善新社会组织参政机制,扩大深化农村村民自治和城市社区自治等基层民主实践形式,保证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提高群众民主自治水平。加强完善咨询、智囊组织参政机制,大力提倡知识分子积极参政,充分发挥各类专家和研究咨询机构的作用。扩大群众评议在领导干部政绩考核中的比重,真正把群众满意度作为评价领导干部工作实绩的重要指标,解决领导干部“唯上不唯下”、“不怕群众不满意,就怕领导不注意”等问题。通过扩大人民群众的民主参与范围和程度,赢得人民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信任和支持,进而赢得人民群众对党执政的高度认同,从而巩固党长期执政的群众基础。

 

(作者系中共中央党校党建教研部副教授)


    进入专题: 党群关系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政治学 > 中国政治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74926.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深圳特区报,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