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幼珉:中国未来的金融改革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509 次 更新时间:2013-11-13 21:27

进入专题: 金融改革  

吴幼珉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经济改革,先声夺人。“383方案”会前张扬,似摆明车马;而那改革的实际绩效更是引人关注。

中国未来改革的一环是减低成立中小银行的门槛,通过新成立民营银行贷款来增加流动性,目的就是产生信贷,加大货币的乘数效应。然而,那可能导致两种结果:新增的流动性既可进入实体经济,也可流向泡沫经济。

应该看到当前中国的实体经济是有活力的,但资产泡沫却很严重。

在上届政府的最后五年里,中国通过发行更多钞票并增加流动性来维持一个较快的经济增长。

央行把新印好的钞票借给商业银行,后者又借钱给企业,企业再通过购买资本商品和劳动进行投资;工人也获得了名义工资的增加,但家庭消费占国民收入比重持续处于较低的水平;产能闲置,呈现出增长衰退的特征。

在这种情况下,新资金注入产能过剩行业的回报往往是不理想的;尽管由于所期望的回报较佳,泡沫经济涉及的资产价格比较高;流动性最终还是会流向泡沫经济,而不是实体经济。

也可以预期中小银行会提高存款利率来吸引存款;贷款会给财务状况欠佳的客户;既倾向按揭(抵押贷款)业务,也乐于发放信用卡和二次按揭等高回报也高风险的借款。

在中国,不少的中小银行与地方政府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那些银行购买地方政府的债券,甚至为了规避限制会通过第三方融资的手段间接购买地方债,从而成为了地方政府吸收融资的平台。

在没有别的配套改革措施的情况下,当流动性流向泡沫经济,最坏的情况就是眼下的泡沫经济酝酿为一场金融危机,那在未来三五年内可见分晓。

有鉴于此,未来的改革的另一个环节就是开放货币市场。由于中国的贸易顺差,人民币国际化会令汇率上升,那将减缓货币供应的增加。与此同时,鉴于泡沫经济的回报高,投资需求大,市场对资金的供求将把利率推高。

但也会出现另一种情况,那就是中小银行存在息差收缩的可能,将增加其营运风险,最终将影响市场和社会的稳定。

中国是一个大经济体,但各省乃至全国能容纳可盈利有经济规模的银行数目却是有限的。因此,有关的规划和监管也是重要的;而在未来,经营不善的中小银行和房产企业的风险会是较高的。

只要不单纯地为刺激增长而增加货币供应,中国利率将趋升;但利率的过度攀升是有损实体经济的。

在平衡增长与通胀的时候,往往需要政府通过金融政策而不财政政策来干预市场,如避免各级政府直接投资基建,而是通过国债发行和回收等手段来进行宏观调控,那又将是改革的另一个环节。

总体而言,上述的金融改革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了一个框架,理论上是比较从前的决策模式合理。但有关的监管与法规显然还需要完善,以及在实际情况下的具体操作也很重要。因此,眼下改革的绩效并未清晰,是需要用时间来考验的。

(作者是香港评论员)


    进入专题: 金融改革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经济学 > 金融经济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69516.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