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之骅:历史虚无主义搞乱苏联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452 次 更新时间:2013-09-18 17:23

进入专题: 历史虚无主义   苏联解体  

陈之骅  

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解体至今已经22年了,对于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原因和教训的研究仍在继续。尽管存在诸多不同观点,但在我们看来,苏共领导人戈尔巴乔夫推行的一条背离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民主的人道的社会主义”路线,是苏联解体的直接的和主要的原因。为了推行这条错误路线,戈尔巴乔夫充分利用了历史虚无主义这一思想武器。

历史虚无主义,从字面上解释是否定历史的意思。但是历史虚无主义者并不一般地否定历史,而只是通过否定和歪曲某些历史事件或人物,来宣传他们逆时代潮流而动的政治观点。因此,当前流行的历史虚无主义与其说是一种学术思潮,不如说是一种政治思潮。其主要表现为以“还原历史”或“重新审视历史”为幌子,否定革命,特别是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否定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制度。历史虚无主义者无视客观的历史事实,随意诠释历史现象,恣意歪曲历史的本来面目,颠倒是非黑白,甚至不惜散布谣言、伪造历史。

历史虚无主义在苏联早已有之,至少可以追溯到1956年举行的苏共20大

历史虚无主义在苏联早已有之,至少可以追溯到1956年举行的苏共20大。在这次大会上,苏共领导人赫鲁晓夫作了《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秘密报告”。在这个长篇报告中,赫鲁晓夫不仅完全否定了斯大林的历史功绩,而且给他罗织了大量罪名。当然,其中不乏刻意的夸张和不符合历史事实之处。会后,一些历史虚无主义者紧跟着发表了大量攻击、丑化斯大林的文章和各种体裁的作品。一时间,搞得苏联思想界乌烟瘴气,使人民群众在思想上出现很大的混乱和迷茫。赫鲁晓夫下台以后,由于领导上及时加强了疏导和监管,同时适度调整了一些政策,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没有得到进一步发展,而是时起时落,未能形成明显的政治气候。

到了戈尔巴乔夫时期,历史虚无主义又死灰复燃。这一次,无论在规模上或是在涉及问题的广度上,都大大超过了赫鲁晓夫时期。如果说,在赫鲁晓夫时期批判和否定的主要是斯大林个人及其推行的方针政策的话,那么到戈尔巴乔夫时期,特别是在1988年以后,已经发展到批判和否定斯大林时期形成的苏联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以及苏联共产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并进而否定列宁和十月革命,乃至整个苏联历史了。

苏联解体前夕的历史虚无主义之所以具有如此空前的规模,并造成了极为严重的危害,是因为这场运动是以戈尔巴乔夫为代表的苏共领导集团亲自倡导和发动的,是戈尔巴乔夫在意识形态领域搞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一个重要方面,目的是为推行他的“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路线制造舆论,为“根本改造整个社会大厦,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搞全盘“西化”和改旗易帜鸣锣开道。

1986年2月,戈尔巴乔夫在苏共27大上第一次提出了“民主化”、“公开性”的方针。次年,苏共中央一月全会又进一步号召实行“最大限度的公开性”和“苏联社会不应有不受批评的禁区”。这是在全国推行意识形态领域自由化发出的明确信号。1986年11月,戈尔巴乔夫在全苏社会科学教研室主任会议上,对历史学科的状况进行了严厉的批评,指出在历史教科书中存在公式主义、教条主义、形式主义等问题,因此必须完全重写。 1987年2月,在一次全国宣传工作领导人会议上的讲话中,戈尔巴乔夫更具体地指出,在苏联的“历史和文学中都不应有被忘却的名字和空白点”。 这个讲话,被认为是以戈尔巴乔夫为代表的苏共领导,对苏共和苏联历史“重新审视”的公开号召。据布热津斯基在《大失败》一书中透露,1987年5月,戈尔巴乔夫在与匈牙利社会主义工人党领导人卡达尔的一次谈话中说:苏联自1929年以来的经验全部都是错误的;实际上苏联的经验有四分之三是令人怀疑的,应该予以否定或纠正。

从此,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就一浪高过一浪地迅速发展起来。他们竭力把斯大林妖魔化,把斯大林和希特勒相提并论,恣意扩大“大清洗”运动的错误和运动中的受害人数。他们把斯大林时期建立的社会主义制度说成是沙皇专制制度的某种变种,是“兵营式的社会主义”,或是“封建式的专制独裁制度”,没有民主、自由。在历史虚无主义者看来,斯大林之所以犯了种种错误和“罪行”,主要根源在于制度;而要防止这些现象,必须彻底抛弃这个制度。

1988年6月召开的苏共第19次代表会议上,戈尔巴乔夫鉴于经济改革未见成效,把改革的重点转向政治领域。为此,他提高了“重新审视历史”的调门。1988年6月,苏联官方报纸《消息报》公开发表文章,对苏联中学的历史教材提出了严厉的批评,认为它们充满着“一代代流传下来的谎言”,并要求编写一本“诚实的”教材。在这种情况下,苏联中小学的历史教学已无法进行,以致苏联教育部不得不取消当年历史课程的考试,并要求全国所有学校的苏联历史课本在1989年全部销毁。

历史虚无主义泛滥的恶果是人民的思想被搞乱了,社会主义的形象被玷污了,共产主义的信念被动摇了。而西方资产阶级的“民主”制度被美化为全世界独一无二的理想社会,是世界历史的最终归宿。1988年6月,对莫斯科人的一次调查表明,只有不到8%的人正面评价斯大林的历史作用。

当时,历史虚无主义也受到了不少正直的历史学家的抵制,有的还勇敢地站出来明确表示反对,如列宁格勒工学院的女教师尼娜·安德列耶娃就是其中之一。但是他们手中无权,多数人只能保持沉默。著名历史学家、苏联科学院通讯院士帕·沃洛布耶夫感慨地说:“唤起人们对历史的兴趣的,不是我们专业的历史学家,而是我们的政论家、作家、经济学家,正是他们把历史变成它现在成为的那种社会力量,至于专业历史学家(众所周知,他们在我国有成千上万),积极卷入这个工作的,真是屈指可数。”

历史虚无主义不仅反映在史学领域,而且反映在文学领域

历史虚无主义者深知,为了实现他们的政治诉求,文学作品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在戈尔巴乔夫的“历史和文学中都不应有被忘却的名字和空白点”的鼓动下,一大批过去被禁的作品先后公开发表和放映。这些作品大都通过文学夸张和历史戏说的手法,描写了斯大林时期苏联社会的各种阴暗面,由此来攻击和丑化斯大林,进而攻击苏联的社会主义制度和苏联共产党的领导。一批反社会主义色彩的文学作品和电影纷纷被解除了封印。其中影响比较大的有亚·别克的小说《新任命》,亚·特瓦尔托夫斯基的长诗《回忆的权利》,安·阿赫玛托娃的诗作《安魂曲》,阿·雷巴科夫的长篇小说《阿尔巴特街的儿女们》和格鲁吉亚导演田·阿布拉泽的电影《忏悔》等等。《新任命》描写了高级工业管理人员“官运”的故事,《回忆的权利》写的是诗人的父亲在农业集体化运动中被流放的命运,《安魂曲》写的是诗人的儿子在“大清洗”运动中被捕的遭遇,矛头都直指斯大林。《阿尔巴特街的儿女们》描写了斯大林时期苏共的党内斗争,特别是大清洗运动,其中写到了斯大林与基洛夫和图哈切夫斯基等人的矛盾,并重复早已被否定了的基洛夫遇刺是斯大林一手策划的谎言。书中斯大林被描绘成一个为了强化和巩固个人统治,不惜处死几百万人的残暴的独裁者。最近在谈到这本书时,俄罗斯作家联盟莫斯科市组织理事会主席弗·格·博亚里诺夫回忆说:“在那个时期只要能写几笔的人都在抹黑斯大林。雷巴科夫就推出了《阿尔巴特街的儿女们》。作品引起了轰动,内容既有纪实材料,更有艺术虚构,还引进了爱情故事,但本质上是给斯大林脸上抹黑。在那个时候,谁先冲上去,谁首先反对斯大林,谁就是英雄。” 电影《忏悔》描写了上百万人在斯大林执政时期失踪的悲剧,批判了斯大林时期的“恐怖行为”。这是在时任格鲁吉亚党委书记谢瓦尔德纳泽支持下摄制完成的。雅科夫列夫得意洋洋地说:《忏悔》的公映是苏共“意识形态崩溃的开始”。

戈尔巴乔夫在他的《回忆录》中承认,上述作品的出版与放映都是经过他本人点头的。他还充满感慨地说:“真可惜,在大学时代竟然没能读到这一切!”一些作家、文艺评论家和政论家利用这类作品的问世,长篇累牍地发表文章,大肆攻击斯大林的“集权统治”,诬蔑苏联的社会主义制度是“军事封建式的独裁制度”。

在历史虚无主义泛滥的过程中,新闻媒体和出版界起了十分恶劣的作用

为了配合戈尔巴乔夫推行的历史虚无主义运动,各种报刊、电台和电视台使出了浑身解数。它们有时是无中生有,有时则利用历史上出现的有关问题,加以歪曲和夸大,在读者中散布对革命历史和对社会主义制度的怀疑和反感,使他们失去对党和国家的信任和对共产主义前景的信仰。这些文章由于涉及了过去被认为是“禁区”的敏感问题,而且体裁多样和有较强的可读性,因而吸引了大量的读者。

一些媒体除刊载大量批判斯大林和否定苏共和苏联历史的文章外,还开展各种实际活动,为历史虚无主义逆流推波助澜。例如,被誉为“公开性的喉舌”的《星火》周刊曾在莫斯科搞所谓的“良心周”活动,内容有举办各类讲座、放映歪曲历史的被禁影片、集资建造大清洗运动受害者纪念碑等。一些编辑部还通过与读者的联系,将收集到的大量有关大清洗运动受害者的资料,公开发表。很多杂志由于发表了各类解禁作品而发行量大增。例如,刊载了长诗《回忆的权利》的那一期《新世界》杂志的发行量竟达到了68万份之多。

关于报刊和新闻媒体在历史虚无主义运动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俄罗斯著名作家邦达列夫在苏联解体之后不久所作的一次讲话中有十分生动而又深刻的描述。他说:“在(戈尔巴乔夫执政的)六年当中,报刊实现了欧洲装备最精良的军队在40年代入侵我国时用火和剑未能实现的目标。那支军队虽然有第一流的技术装备,但是缺少一样东西,这就是数千万份带菌的出版物。”

1990年6月12日,戈尔巴乔夫总统批准并颁布了《新闻出版》法,宣布毫无约束的“新闻自由”,“不允许任何人垄断任何新闻工具”,接着于7月15日又颁布了电视和广播“民主化”的总统令,规定国家电视和广播事业“独立于政治和社会组织”,从而放弃了党对舆论宣传工作的领导。这些法令为历史虚无主义者提供了更好的良机,进一步放开了他们的手脚,使他们得以更加合法地进行破坏活动。《新闻出版法》颁布后,反对派和私人办报合法化。很多官方报刊也纷纷宣布“自主办报”,完全摆脱苏共和主管部门的束缚。到苏联解体前夕,苏共掌握的报刊仅占1.5%。

历史虚无主义在苏联酿成的严重后果表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是一项长期的政治任务,任何时候都不能掉以轻心。正如习近平同志所说:“苏联为什么解体?苏共为什么垮台?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十分激烈,全面否定苏联历史、苏共历史,否定列宁,否定斯大林,搞历史虚无主义,思想搞乱了,各级党组织几乎没任何作用了,军队都不在党的领导之下了。最后,苏联共产党偌大一个党就作鸟兽散了,苏联偌大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就分崩离析了。这是前车之鉴啊!”

今天,苏联已经不复存在,但历史虚无主义仍挥之不去。所幸的是以普京总统为代表的俄国领导人,清醒地看到了它的危害。为了治理历史虚无主义造成的乱象,他采取了和正在采取包括改进历史教学在内的各种措施,以弘扬俄国各民族的优秀历史文化传统,恢复对祖国历史上一切美好东西的记忆,增强全体人民,特别是年轻一代的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自豪感。这一工作得到了社会上大多数有识之士和人民群众的广泛认同和支持。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世界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博导)

    进入专题: 历史虚无主义   苏联解体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历史学 > 世界史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67800.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人民论坛9月下(总第417期),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