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政龙:什么叫科学?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6563 次 更新时间:2012-10-19 22:47

进入专题: 科学  

徐政龙  

“科学”一词,已经成为连文盲都觉得是耳熟能详的词语。在政治领域里,如果某领导人在会议上说道:“这是科学!”、“这是科学决策!”、“这是科学结论!”、“这是科学发展观!”等等,一定让人肃然起敬,是不是领导人发现了一个了不起的真理?人们对“科学”一词的定义形形色色、五花八门。大概是由于科学的惊人成果逼得那些不懂科学的人们也装扮成懂科学的人。然而,围绕着“科学”的争论总是喋喋不休,无休无止。学校中的“科学”教育也是各行其是,把它当做一门知识体系来传授。日常生活中到处是“科学”话语,诸如各种营养品、保健品的推销广告,气功大师们神奇的特异功能,这些常常让人费解。那么,究竟什么是科学呢?

1.对“科学”的界定

科学正如一个人,要从各个维度加以论述。

从维科百度搜索得到:科学的英文词science的意思是“知识”、“学问”。这么说,凡是“知识”、“学问”都是科学啦?比如宗教知识、巫术知识、算卦占卜知识等等也是科学啦!怪不得一些《易经》研究者把《易经》当做科学,而且还是人类科学的最高成就。更怪不得马克思主义者们把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当做科学,而且还作为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反映现实世界现象客观规律的知识很多,例如扑克牌知识、围棋知识、象棋知识、游戏知识、数学知识、军事知识,等等,都是科学吗?如果凡是“知识”、“学问”都是科学,那么诺贝尔科学奖总是授给那些对物理、化学、生物、医学有重大贡献的科学家,连数学家都轮不到,更何况那些“社会科学”研究者。可见,科学并非仅仅是“知识”、“学问”,而是有着严格的界定。比如,“科学家”并不包含社会研究者,而仅仅是那些在物理、化学、生物及其相关学科领域里研究取得重大成就的专业工作者。显然,“科学”一词常常被人们滥用了。在许多场合,“科学”泛指“知识”、“学问”、“正确”、“真实”、“合理”、“先进”、“实事求是”等意思。然而,“科学家”却仅仅包含在自然科学领域里研究取得重大成就的研究者。

1.1“科学”的定义

科学定义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1)广义的科学定义

1)定义:科学是反映现实世界各种现象的客观规律的知识体系。

2)学科范围:按照广义科学的定义,科学分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既属于狭义定义的科学范围,又属于广义定义的科学范围,是真正的科学;社会科学仅仅属于广义定义的科学范围。严格地讲,广义的科学定义并不确切,按照这种定义,除了迷信,凡是学科都是科学。社会科学不能算真正的科学,社会科学应该另取名称,例如称社会学或人文学等名称,包括的学科有哲学、人类学、人口学、宗教文化学、民族学、经济学、(人文)地理学、历史学、军事学、考古学、心理学、语言学、文学、教育学、政治学、法学、犯罪学,等等,这些学科不是科学及其相关学科。社会科学院、军事科学院也该另取别名,但取不好名称,随便一点也无妨。

(2)狭义的科学定义

1)定义:科学是对自然界的探究(探索);科学家是对自然的探索者。

按照狭义的定义,探究是科学的核心或本质,科学是获取知识的过程,而科学知识是探究的结果,科学知识不是科学的核心。因此,在广义定义中,把科学定义为“知识体系”犯了原则性错误。如果学习科学仅仅是学习科学的知识体系,那么,这种学习不是学习科学而是学习社会学或人文学。按照狭义定义,科学教育不应该把知识教育放在核心地位,而应该放在从属地位、边缘地位。

2)学科范围:从狭义上说,科学就是指自然科学,即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及其相关学科。狭义的科学就是日常所称的科学,科学家特指在自然科学领域里研究的专家,社会学领域里研究的专家不是科学家,其它不相关学科都不是科学。相关科学有空间科学、天文学、天体物理学、宇宙学、自然地理学、地质学、生物地理学、海洋学、水文学、气象学、地震学、矿物学、药物学、材料学、环境学、生态学、生理学、解剖学、计算机科学、工程学,等等。

数学既不属于纯粹的自然科学,也不属于纯粹的社会科学。数学应该属于逻辑学、语言学的学科范围,但一定是广义的科学,而不是狭义的科学。医学中有科学的成份,不是纯粹的科学。

现今中国各地初中使用的教材《科学》就是一套名符其实的科学课本,跟世界各国共同使用的教材内容一致。西方多国联合出版一套科学教材,叫做《科学探索者》。

可见,科学不是一门学科,而是一个学科群。以下所述的科学特指狭义的科学,即自然科学。

1.2科学的核心特征

(1)理性客观

从事科学研究一般不以“神”、“鬼”、“上帝”为前提(一些科学家仍会信仰宗教,但是“科学”本身是理性思维的结果),一切以客观事实的观察为基础。通常,科学家会设计实验并控制各种变因来保证实验的准确性,以及解释理论的能力。

科学是重证据的,在证据面前人人平等。

(2)可证伪

这是来自卡尔·波普尔的观点,人类其实无法知道一门学问里的理论是否一定正确,但若这门学问有部份有错误时,人们可以严谨明确的证明这部分的错误,的确是错的,那这门学问就算是合乎科学的学问。正确的理论之间是逻辑自洽的。利用这一点,作为检验一个理论是否正确的判断依据,新的理论是否跟已有理论之间是否存在逻辑冲突,如果存在,那么,要么是新理论是错误的,要么旧理论是错误的,要么新旧理论都是错误的。

(3)存在一个限度

①科学的结论不一定是正确的结论或合理的结论。

由科学的定义知道,科学是寻找信息解决问题的方法,所以科学只能解决有客观现实基础的问题。同时,科学也受到人的能力的限制。任何人会犯错误,科学家也会不例外,同时,由于信息的缺乏或者误解,人们有时也会得出错误的结论。但是科学本身是具有自我纠错能力的,当人们获取了新的知识,就必须改变或者抛弃原本错误的想法。

②任何理论都有适用的范围

任何理论的预测结果都只在一定的精度范围内是正确的,超过这个精度范围,就会不适用。例如:牛顿万有引力定律在一定精度下是正确的,广义相对论和量子理论在极小极端引力情况下失效,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适用精度无限扩大,无法得出有意义结论。不过不少科学家们仍然努力寻找与探索是否有某种理论可以囊括所有自然现象,虽然哥德尔定理否定了公理系统实现这一目标的可能性。

(4)普遍必然性

科学理论来自于实践,也必须回到实践,它必须能够解释其适用范围内的已知的所有事实。

1.3科学方法

经典的科学方法有两大类,即实验方法和理性方法。其中,理性方法主要就是归纳法和演绎法。

①归纳法

将特殊陈述上升为一般陈述(或定律、定理、原理)的方法。经验科学来源于观察和实验,把大量的原始记录归并为很少的定律定理,形成秩序井然的知识体系,这就是经验科学形成的过程。

②演绎法

演绎推理与归纳推理相反,它反映了论据与论点之间由一般到个别的逻辑关系。

应用一般陈述(或公理、定律、定理、原理)导出特殊陈述或从一种陈述导出另一种陈述的方法。在演绎论证中,普遍性结论是依据,而个别性结论是论点。演绎推理的主要形式是三段论,即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大前提是一般事理;小前提是论证的个别事物;结论就是论点。用演绎法进行论证,必须符合演绎推理的形式。

1.4科学态度

在美国科学促进协会颁布的《2061计划》中,提出通过科学教育,儿童应该具有的科学态度是:

(1)好奇心:善于提出问题,并且积极地去寻求答案。

(2)尊重实证:思路开阔,积极主动地去考虑不同的、有冲突的实证。

(3)批判地思考:权衡、观察和对观察到的事实进行评价。

(4)灵活性:积极主动地接受经证实的结论和重新考虑自己的认识。

(5)对变化世界敏感:有尊重生命和环境的觉悟。

1.5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科学理念)

科学精神应包括15个方面的特征:

(1)执着的探索精神

根据已有知识、经验的启示或预见,科学家在自己的活动中总是既有方向和信心,又有锲而不舍的意志。

(2)创新改革精神

坚持创新改革,反对固步自封。这是科学的生命,科学活动的灵魂。

(3)虚心接受科学遗产的精神

科学活动有如阶梯式递进的攀登,科学成就在本质上是积累的结果,科学是继承性最强的文化形态之一。

(4)理性精神

科学活动须从经验认识层次上升到理论认识层次,或者说,有个科学抽象的过程。为此,必须坚持理性原则。

(5)求实精神

科学须正确反映客观现实,实事求是,克服主观臆断。

(6)求真精神

在严格确定的科学事实面前。科学家须勇于维护真理,反对独断、虚伪和谬误。

(7)实证精神

科学的实践活动是检验科学理论真理性的必要途径。

(8)严格精确的分析精神

科学不停留在定性描述层面上,确定性或精确性是科学的显著特征之一。

(9)协作精神

由于现代科学研究项目规模的扩大,须依靠多学科和社会多方面的协作与支持,才能有效地完成任务。

(10)民主精神

科学从不迷信权威,并敢于向权威挑战。

(11)开放精神

科学无国界,科学是开放的体系,它不承认终极真理。

(12)功利精神

科学是生产力,科学的社会功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应当为人类社会谋福利。

(13)可重复和可检验

科学是正确反映客观现实,实事求是,研究规律并用于改造客观的知识。研究客观规律(在一定条件下,就必然出现的事情)就应具备可重复、可检验原则。因此掌握规律就可以预测和改造客观事物。

(14)实践精神

离开实践,科学毫无意义和真实性。

(15)怀疑精神与批评精神

要勇于质疑传统、权威,坚持真理,敢于向其挑战。一个科学家必须首先是一个健康的怀疑论者。他必须分得清事实和主张。一件事是否科学取决于它是否被众多严密的证据支持,而非听起来是否响亮。另外,科学家必须十分关注细节,对诚实有强烈的道德认同感。实事求是是科学工作者的一种道德,或者说科学的态度是实事求是的态度。

2.科学的邻域与外沿问题

2.1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1)科学的邻域——技术

技术是关于改造自然的手段、工艺方法、技能技巧体系的综合。历史上,技术早于科学出现,人们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劳动和生活技能技巧,就是技术。直到19世纪中叶之后,科学理论在技术上的应用,才出现了科学技术。在科学尚未崛起之前,技术和科学几乎处于分离状态,例如被誉为中国四大发明的火药、罗盘、活字印刷术、造纸术,是技术而不是科学。今天,不少人认为科学就是技术,技术就是科学,分不清科学家和发明家、工程师、技术员的关系,这充分体现了技术对于科学的依赖关系。

(2)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科学是对自然的探索,是获取知识的过程,以知识、观念、思想、理论等形态表现出来。

而今,由于科学与技术的紧密结合,技术通常是指科学理论的应用。技术注重于对自然的改造,既以物质形态表现出来,又以人的活动形态表现出来。技术既用于科学研究,也用于生产和生活。

科学和技术是两个不同的研究领域,由于两者的交叉重叠,相互渗透,使两者结合在一起,统称为科学技术。科学大大地推动了技术进步,反之,技术也大大地推动了科学发展,最终使科学技术成为现代社会最活跃的生产力。

2.2科学的外沿问题

(1)科学与迷信

人对事物的一种痴迷信任状态,也是迷惘地信服,盲目地相信,就是迷信。“迷信”的含义更多的倾向于“盲目的相信、不理解的相信”。对神鬼的盲目相信就是古代迷信或说原始迷信,宗教信仰是由原始迷信发展而来,到现代在道德教育领域还是发挥积极作用,但在自然知识领域起消极作用;对个人的过分崇拜就是封建迷信,这种迷信在专制社会里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比如文化大革命时期对毛泽东个人的崇拜就是一例;对科学的过分相信而失去怀疑心理就是科学迷信。因此,理论上,人类对任何事物都可能存在着迷信的观念,即使是在科学领域,同样存在着“科学迷信”。

科学与迷信、信仰或宗教有着重要区别。科学在本质上要求怀疑主义,并在实践中公开倡导怀疑主义。怀疑主义要求分析型思维以及批评型思维,要求怀疑一切,即不相信任何未经证实的事物。对已经证实的事物,也要怀疑其时空的局限性及观察的准确性。

(2)科学与非科学

科学与非科学的根本区别在于假设能否被验证。

比如,我们可以假设“如果西安事变中蒋介石被杀,抗日战争将会更快的取得胜利”。 “如果毛泽东活到今天,中国就不会有腐败”。这些假设无法得到验证,所以历史不是科学。但是,历史、文学、社会学、经济学、哲学也都有其合乎逻辑的核心思想。

同时,科学与非科学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比如心理学曾经是哲学的一个方面,随着科学方式方法的不断渗透,邻近科学比如神经生理学的进展,心理学研究不断改进,逐渐成为一门科学。经济学也使用了大量的科学方法来辅助解释经济现象,经济学逐渐趋向科学化,但总的来说,目前它与科学还相距甚远。

在非科学的范围内,还存在着公然与科学作对的文化现象,诸如早期的基督教文化,属于反科学。

(3)科学与伪科学

伪科学(pseudoscience)不是科学,却用“科学”的外表和“科学”的语言来说服、迷惑和误导人们,认为它是科学可信的,但它们经不起真正的科学的检验。科学理论是可以通过实验来验证的,伪科学拒绝实验验证或经不起实验验证。

例如某些营养品或保健品的广告词,是经过科学词汇的堆积和推论,但没有经过实验验证。某些气功大师、有特异功能的人,从科学上讲也是合理的,因此,连科学家也会被迷惑,但由于经不起实验的检验和验证,因而是不符合科学的。1958年,中国人民公社时期,有“粮食亩产十万斤”之说,也是来自钱学森的科学推理,但是,不可实现。这些都属于伪科学。

(4)科学研究的外围

到目前为止,诸如道德、价值判断、社会取向、个人态度、信仰,等等,这些问题尚未成为科学研究的范围,科学在这些领域里显得无能为力,但是应用一些科学方法比如实验、观察、调查、统计、归纳、演绎等方法,也有助于问题的解决。说不定有朝一日,科学之手会伸向这些领域。

科学不是万能的,但是,科学可以趋向万能,向着以前无能为力研究的领域不断发展,不断延伸和扩张,研究领域将越来越大。即使这些领域里,科学还无能为力,科学的方式、方法、手段、观点、理论不断渗透,也使这些领域的研究趋于科学化。

例如,对“撒谎”的研究,科学曾经无能为力,但近来,由于脑科学、神经科学、仪器学、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等领域的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撒谎”可以用仪器测量出来,因此,测谎就成了科学。

3.科学-技术-社会关系

3.1科学-技术-社会问题

(1)科学—技术—社会问题的哲学思考

谈到哲学的有用性时,一些学者指出:“如果哲学退出历史舞台,可以确定地说,具体科学很快就会把人类都送到马克思他老人家那边去。因为,现今人们已经出现严重的信仰缺失,已经在唯科学思想的支配下变得狂躁和迷失,如果唯科学思想继续下去,人类将被自己的科研成果所毁灭。因为大量的人工合成的东西替代自然的东西,会使人类转变自然本性成为人类再造‘产品’。回归自然应是人类未来发展的方向。而振兴哲学也是当务之急”。 “科学研究的是技术,哲学研究的是思想和观念”。事实真是这样吗?说真的,目前大学和研究生《科学技术哲学》里确实有如此说法。

上述科技哲学里的观点究竟是哲学家得出的还是科技工作者得出?显然是后者。因为科学也承认,科学的结论和科学技术的产品是不可滥用的,滥用科学结论和科学技术的产品,实际上已经违反了科学,走向迷信、反科学、伪科学。举例如下:

①当美国研究第一颗原子弹的时候,科学家们首先想到的是原子弹会不会消灭全人类甚至消灭全球的生命,使地球生命重新进化;如果反法西斯一方不研究原子弹,法西斯一方会研究;如果法西斯一方掌握了原子弹,那地球的命运又如何?

②当科学家们为农作物研究剧毒农药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农药对人体的危害性,同时也想到,农药也会杀死昆虫的天敌,从而带来生态灾难。

③当科学家们发明塑料、制造第一节干电池时的时候,也想到废品怎么消除以避免环境污染。

④当生物学家培养克隆动物的时候,早就想到克隆人,科学界乃至全社会立即掀起了一场有关伦理学的大讨论,许多国家为克隆技术立法。

⑤当基因工程刚刚开始研究的时候,人们首先想到转基因食品是否危害人体健康?

⑥当工厂的烟囱冒烟、汽车开动的时候,人们立刻想到环境污染、人类健康、温室效应、生态破坏。

⑦当人类把航天器送上太空的时候,人们立即想到太空垃圾,然后设想要是航天器的部件掉到地面上砸中城市怎么办?

⑧当发明家发明微波炉的时候,也同时想到微波是否有害人的身体健康?当诸如电视机、电话机、电脑、VCD/DVD等技术产品投入应用的时候,也想到这些装置是否发出有害健康的电磁波?

⑨当各种药品用于治疗疾病的时候,医药学家和医生也会想到这些药物使用范围、适应症及其毒副作用。

凡是上述种种科学技术问题,首先想到的是科学家和掌握了科技知识的大众,而不是哲学家。科技工作者研究科技问题的时候,总是想到了产品的副作用,但是,一旦投放到市场,由于生产者对于利润的贪婪,就顾不得对环境和人体自身的保护。所以,毁灭地球和人类的是人人皆有的贪婪之心而不专指科学技术或科技工作者。

(2)科学技术与文化的关系

绝大多数时候,科学技术在解决人类的理想、信仰、价值观、道德等问题时固然无能为力。现代社会确实出现了一些理想、信仰、价值观、道德等问题,科学技术无法保护人们的理想、信仰、价值观、道德,但这不是科学技术之错,而是信仰自身之错。科学探索的本质或核心是探索真理,而不是制造假象来让人们去迷信。建立在原始时代、封建时代和现代迷信基础之上的宗教信仰,对于高智商的现代人在开放的文化环境里日益显得愚昧落后,再也无法适应而遭到抛弃,是人类的巨大进步,并不是坏事。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人类的道德水平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人类已经不需要建立在迷信基础之上的原始理想、信仰、价值观、道德观。

科学技术研究也讲理想、信仰、价值观、道德,也提倡民主法治,科学还包容艺术、人类情感等因素。科学家首先应该有崇高的理想、理性的信仰、正确的价值观,是遵守社会道德的模范,而不是利用科学技术来肆意杀人、消灭人类、破坏人类生存环境、有害于人类幸福,对人类犯罪。科学技术研究的最终社会目的,就是为人类谋幸福。

因此,科学技术无论怎样发展,都不会给人类带来危害。带来危害的只能是迷信、反科学、伪科学和社会的不良道德。

3.2哲学是科学的向导吗?

(1)问题的提出和对问题的质疑

有人说:“哲学具有理论指导性,具体科学具有实用性,两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则共同发展。如果具体科学没有正确的哲学来指导,会走很多弯路。”还有人说:“哲学是道,科学是术”。 甚至连何祚庥在1987年发表文章《谈谈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自然科学研究的一些问题》里就主张“马克思主义哲学能够指导自然科学研究”。总之,科学要以哲学为指导,离开了哲学,科学研究会迷失方向。

首先要问:科学就是那些公式、定律、定理、实验、仪器、例题、习题、推理和生产中的机器、工具、原料、产品吗?绝对不是这样!

科学是对自然的探索,而不仅仅是那些探索的成果,更不仅仅是科学技术的产品。所以,科学首先是教会人们自由思考、独立人格。科学中有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科学观念)、科学道德。科学也需要民主、自由、平等、博爱。这种观念形态的内容是科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今世界,科学已经成为人类文化中最先进的一部分。因此,科学中有文化,文化中科学。科学和文化融为一体,难分彼此,成为人类文明的最优秀成就之一(另一项最优秀的文明成就是民主)。

哲学担当得起探索自然的重任吗?

(2)“向导”学说的破产

哲学家的自然哲学思想大部分来源于科学,物理学本身就是自然哲学。例如,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就是到当时为止的自然科学总体思想的概括和总结。自然科学为自然辩证法探路,成为自然辩证法思想的来源。然而,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思想并没有指导过科学研究走向成功,只能成为自然科学的一点事后补充知识。

马克思主义哲学误导科学研究的一个实例是中国于1960年代对于中国人自己提出的“层子模型”的研究。这一理论的研究者有四位国内知名的理论物理学家朱洪元、周光召、汪容、何祚庥,他们经过多年研究发表了一篇文章《现代基本粒子理论的新发展以及其中存在的一些哲学问题》一文,这篇文章开头就说,“近年来,在基本粒子理论方面有较大的进展……”,声称要“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正确地评价这些重要的发现。并加以哲学上的总结……进一步探索研究基本粒子。可惜的是,基本粒子理论的发展并没有按照他们声称“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进行分析所主张的主攻方向进行。事情的发展与文献的指导意见相反,就在第二年即1961年1月里,盖尔曼和尼耶曼两人独立地写出了称为“八重法”或者“幺正对称性”的新方案,在他们不以为然的“统一理论”的方向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接着,从粒子内部对称性研究的突破,到1964年初夸克模型的提出,以及规范场论的发展,只用了七八年的时间,就建立了弱电统一模型,取得了基本粒子理论中里程碑式的进展。那么,到底是谁“迷失方向”,就再也清楚不过了。[1]

“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学说破产后,是否该改为“正确的哲学能指导科学研究,不正确的哲学会误导科学研究”?显然,话说得很圆滑,但找不到案例来支持这种圆滑理论。由于哲学总是从已有科学研究的成果中得出结论,在时间上总是落后于科学研究几十年到上百年,再加上哲学方面的学者们不见得都能理解理论物理学里的公式和结论,所以哲学思想也总是落后于科学思想,因而造成后来科学研究者的思维定势,哲学也总是落后于科学的学问,总是成为科学研究的桎梏,阻碍科学研究。

科学就是探索,科学家总是冲在人类思想最前沿的人。科学家就是人类思想的先锋,哲学家总是躲在科学家身后指手画脚,做事后诸葛亮。拥有落后思想、陈旧理论的人们指导冲在人类思想最前沿阵地的人们,岂有此理?

因此,科学研究不能以任何哲学为指导,但哲学可以从科学研究的成果中提取有用成份作为题材,哲学自有其用途,但肯定不是用来指导科学研究的向导。科学是探索,因此,究竟往何处去,除了科学家自己,没有人会指明前进的方向,完全应该根据具体的探索来确定。哲学的思维定势只能贻误科学研究。科学研究的指导思想只能是科学思想,科学思想在探索中形成和发展。先进思想永远属于探索中的人们。

结论

科学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科学定义为:科学是反映现实世界各种现象的客观规律的知识体系。这个定义把科学当做是“知识体系”,因而,严格地说是错误的。科学的狭义定义为:科学是对自然的探索;科学家是对自然的探索者。由于科学总是探索未知世界,因而,科学的结论并非总是正确的、合理的,科学家常常犯错误,科学理论也有一定的适用范围。根据广义定义,科学有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其它科学之分;根据狭义定义,科学只有自然科学。科学并非仅仅是科学知识、科学技术及其产品,科学有四大特征:理性客观、可证伪、存在一个限度、普遍必然性;科学还包含科学方式方法、科学态度、科学精神(包括科学思想、科学观念)、科学理想、科学信仰、科学价值观、科学道德等等诸多文化内涵,也包容艺术和人类情感。迷信、反科学、伪科学是科学的大敌,危害人类的幸福和生存。科学研究的最终目的是为人类谋幸福,任何科学研究和科技发明都必须遵守社会道德。科学总是冲在人类思想的最前沿,科学家是人类思想的先锋。哲学是以往人类思想史的总结,任何哲学都不能作为科学研究的向导,哲学误导科学研究的案例不少,但找不到正确指导科学研究的成功案例。哲学的思维定势只能贻误科学研究,科学研究的指导思想只能是科学思想。

参考资料:

[1]关洪. 层子模型前后——关于声称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物理学研究的案例分析.自然辩证法通讯.2006年4月10日

    进入专题: 科学  

本文责编:lizhenyu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哲学 > 科学哲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58251.html
文章来源:爱思想首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