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良:叼玉米芯烟斗的“凯撒”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271 次 更新时间:2012-05-26 22:21

进入专题: 名将   麦克阿瑟  

乔良 (进入专栏)  

身材修长。面容英俊。气宇非凡。口才极佳。

一个男人如能获得这些优点中的任何一点,就可算得上是造物的宠儿了,何况将这些长处集于一身。

而如果在此人的领口处再缀上五颗金光耀眼的将星,那该会让多少男人要么嫉妒的死去,要么惭愧的活着!

名将巴顿,相貌堂堂,几近达标,但依然美中不足:一不够英俊,二没等到缀上第五颗将星,就令人扼腕地在一场神秘车祸后死去。

于是,能完整达标者,仅剩一人:麦克阿瑟。

此公一生漫长,且大半在战火中渡过。从一战,二战,朝鲜战争,除了在菲律宾的巴丹,蒙羞受辱地遭遇惨败,其他时候倒没打过什么败仗。但说实话,也没打过什么惊天动地的胜仗。像朱可夫在诺门罕,列宁格勒,莫斯科,斯大林格勒,库尔斯克,柏林城下那样,仗仗全胜,且仗仗都打得惊天地泣鬼神。即或像山本五十六偷袭珍珠港,尼米兹逆转中途岛这样的仗,他也没打过。蛙跳式作战,算是个不错的发明,但每仗都打得太惨烈。霸王硬上弓,谈不上漂亮;仁川登陆,可谓倒转乾坤,但赌得成份太重。且对手又碰巧是个少不更事的年轻人。

所以,每每端详麦帅的照片,我总怀疑他的成功和声望,一半来自战场,另一半来自他的外形。顶多再加上他颇有天份的演技,一副凯撒大帝的派头。以貌取人是人类的通病,这就让那些有模有样且演技上佳,集造物三千宠爱于一身的人,总是容易事半功倍,干成自己想干的每一件事情。

对这类与生俱来的上帝宠儿,你尽可以不服气,但最后没脾气的肯定还是你。

但假如就用这么简单的结论,把美利坚合众国的一代名将给打发了,未免轻率,也未免不公。

流行歌曲唱到: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

麦克阿瑟也不能。他的赫赫声名,当然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是天上掉馅饼。

每个人都有他成功的秘辛,每个人的成功都值得后人去探究和玩味。因为后来者总是需要路灯和路标的指引,哪怕路标上写的是:此路不通。

古今中外的名将花名册上,颇引人注目的有两类人:一类是英年早逝,如霍去病,如纳尔逊;另一类是老而弥珍,如廉颇,如库图佐夫。麦克阿瑟属于后者。

麦氏的人生跨度太长了,这使他有足够长的时间去经历别人不可能经历的的事情,也使他有足够多的故事去构筑自己的人生传奇。历史上那些成功者或大人物,尽管各各路径不同,但条条大路通罗马,有一个条件却是人人必备,那就是他们无一例外,全都幸运地处在了历史镜头的聚焦点上。

麦氏亦如此。他生于1880年,这使他在投身一战时已是校级军官,而那些日后与他齐名的美国名将们,如艾森豪威尔、巴顿、布莱德雷之辈,此时都还是些名不见经传的尉官。就连马歇尔这位令美国众将敬畏的军界领袖,也曾有在他的麾下供职的经历。这一与众不同之处,是他在太平洋战场上可以倚老卖老,坚持己见,屡屡迫使美军高层对他让步,也使他因此而趾高气扬,刚愎自用,最终栽倒在让自己登峰造极的朝鲜战场上。

他是美军中为数不多的少年得志,晚年扬名且一生多彩多姿又跌宕起伏的将领。有此履历者,在美国史上只此一人,在世界军史上也十分鲜见。他率领由他亲手组建的“彩虹师”远征欧陆,参加一战时,还不足四十岁,但很快就获得了最出色的前线指挥官的声誉,据说,他在战场上从不戴头盔,也不戴防毒面具,更不带武器,时不时就冷不丁地出现在前沿战壕中,而不是呆在自己的指挥部里,这让统帅部对他的好出风头大为光火的同时,也赢来了大片下层官兵的口碑和敬畏。这让他火箭式飞升成了美军历史上最年轻的将领,也让他从此大半生处在历史和他自己营造的炫目光环中。从出任西点军校校长,用锐意进取的前卫意识成功地把西点改造成世界一流军校,到戏剧性地出任菲律宾军队的元帅,又心情暗淡地丢下自己的数万官兵,只身一人撤离巴丹,再到叼着从不点燃的玉米芯烟斗,夸张地站在菲律宾人面前,神气十足地兑现自己的承诺:“我回来了!”最后在“密苏里号”战列舰上主持日本投降仪式,成为主宰战后日本命运的“太上皇”。他可以说猿臂轻舒,就摸到了大多数人类,包括大多数军人一生不可企及的高度。

但,小人物的可悲各自不同,大人物的可悲却十分相似:那就是不知道何时适可而止,见好就收。英雄与悲剧英雄的区别,往往就在这一点上。政治家如此,军人亦如此。随着最光辉顶点的到来,再向前一步,就是不可避免也无可无奈何的下滑。谁都不可能在氧气稀薄的山巅上呆一辈子,登顶的喜悦享过之后,必然就开始下山的落寞。任何贪恋山巅风光的攀登者,都毫无例外地要遭受命运之手的戏弄,让你经受从峰巅直落谷底的沮丧和悲凉,这是人生的不二法则。也是马太效应的反效应:既然上帝让你得到的太多,那么必然也会让你失去的更多。有得有失,无得无失。有大得必有大失。命运之神最终是公平的。

不过,把一切都归之于命运,人生还有什么意思?如是,生命伊始只须找到那把等你洞开命运之门的钥匙不就万事大吉了?这样的结果岂不是太过乏味?人生令人着迷之处,就在于除了看似必然的轨迹之外,还有它的不确定。这是比既定的命数更让人诱惑所在。这种不确定,是唯一能让人不断挣脱命运的圈套,同时又不断让自己掉进新的圈套的过程。其背后推手,不是别的,正是你自己的个性。

麦克阿瑟的一生,大起大落,变化多端,但一辈子没变过的,是他无时不刻的虚荣。人类文明几千年,促进文明进步的因素多多,但有两大因素不可或缺,一是需求,二是虚荣。需求是创造之母,这道理不必多说。而虚荣做为一种动力,极大地推进了人类文明的前行,却未必能获得人们的认同。这里有深奥的道理在,远非这样一篇几千字的短文可以说清,所以我不想就此展开论述,仅将其做为一个悬疑命题放在这里,供读者诸君质疑和探究。我只想就虚荣对麦克阿瑟一生的意义和价值,多说上几句。

虚荣,对麦克阿瑟来说,不仅仅表现在一个陆军将领,偏要穿上漂亮的飞行夹克去晋见美国总统;也不仅仅表现在本文标题所特意点出的那只叼在这位将军嘴上,从不点燃的玉米芯烟斗;还不仅仅表现在为了使自己从登陆艇上下来,踏上菲律宾海岸的镜头显得更英俊,这位将军不厌其烦地一遍一遍回到艇上,再走下来,哪怕让海水把裤管打湿,把脚丫子泡得发白……

不,这些都是一个演技绝佳的将军的表面文章。虚荣对于一个成功者的意义如果仅在于此,那也就太虚了。只要我们愿意深究,就会发现虚荣还有比这个词的表面含意更深邃的价值和作用。虚荣使人勇敢:麦氏不戴钢盔,不带防毒面具,甚至不带手枪,这在战场上有激励士气的作用外,也使他本人看上去更像个英雄,从而成为人人仰慕的英雄;虚荣也使人自尊:把自家两代人经营的菲律宾和数万美军兄弟丢弃在巴丹,一人离去,这让麦克阿瑟脸上无光,所以自尊使他在离去时许下重诺:“我会回来的。”也使他在此后的几年里,念念不忘自己的承诺,并必会通过践诺而找回自己的尊严;自尊还能使人自信甚至不惜抗上,为了重新杀回菲律宾,他当着罗斯福总统的面一人对抗整个海军,力主从菲律宾而不是从台湾开始对日本的反攻;五年后又故伎重演,一人对抗美军参联会,坚决要让联合国军从仁川登陆,把金日成的军队拦腰斩断,彻底扭转了美韩军队的颓势。结果,他一而再,再而三地获得了奇迹般的成功,这些成功使他各种荣誉加身,也使他更加虚荣。

当然,如果说他的每一次成功都是虚荣使然,确有些夸张,因为此公在作战时除好大喜功,喜欢玩大手笔这一点,与虚荣心的驱使有关外,他在真正进行作战部署和指挥时,还是满清醒的。起码他身上具备了两条名将的必备要素,一是对情报的看重,二是对自己的参谋人员信任有加,从谏如流。其实大凡名将,都懂得如何把众人的智慧,变成自己的智慧,在这方面,麦克阿瑟颇谙将道。

古罗马人深知用国家荣誉满足个人虚荣心(说好听点儿是荣誉感)的窍门,他们为得胜归来的统帅搭起凯旋门,以头戴金冠的无上荣耀迎接自己的英雄。但古罗马人也深知虚荣害人,虚荣还会因为虚荣者心灵膨胀而最终危害国家,便每每又安排一个仆人在凯旋者的耳边反复告诫:眼前这一切荣华富贵,都不过是过眼烟云。

罗马人的远见并没有保证罗马成为千秋帝国,步罗马人后尘的人类也都未能抑制住自己虚荣,做出各种各样的蠢事来。因为虚荣之路最后总是通向贪欲,无论是对财富的贪欲还是对荣誉的贪欲。贪欲的结果又极易催生赌徒心理。

麦克阿瑟可以说是这一规律的经典佐证。其一生就像是在轮盘赌中不断滚动的骰子。

他在仁川登陆到达自己的人生顶点后,立刻把自己的虚荣心也放大到了顶点,恣肆张狂、目中无人到了极致,到头来却使自己“晚节不保”,栽在了自我膨胀的狂妄上。在对中国人会不会出兵朝鲜这一重大战略问题上做出误判之后,最终也把在仁川得手的胜利,又拱手交还给了对手。自己却落得个从广播里听到被撤职消息的可悲结局。即使他在自己的漫长人生落幕之际,不无悲凉又不无期许地说出了“老兵永远不会死,他们只是悄悄地隐去”,让西点军校生们闻之动容、热泪盈眶。但这般感人的诗句除了再一次证明他口才的确出色外,已无法提高他在历史横杆上的刻度,这也再一次证明了历史的公平和命运的无情。

比这一证明更意味深长的是:麦克阿瑟曾是美国的神话,可惜,在最后一刻,被中国人戳破了。

(刊于《国防》杂志)

进入 乔良 的专栏     进入专题: 名将   麦克阿瑟  

本文责编:jiangxl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国际关系 > 国际关系专栏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53774.html
文章来源:作者授权爱思想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