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成仿:“国人暴动”今观察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2746 次 更新时间:2012-05-17 19:27

进入专题: 国人暴动  

储成仿  

“国人暴动”是中国历史上典型的有文字记载的一次民变、一次官民冲突,一次民众武装抗击暴政活动或一次暴力性的群体性抗争事件。

据历史记载:公元前841年,因不满周厉王的暴政,居住在镐京的“国人”集结起来,手持棍棒、农具,围攻王宫,要杀周厉王。为此,周厉王下令调兵遣将镇压“国人”。这时,有一个臣下对周厉王实话实说:“我们周朝寓兵于国人,国人就是兵,兵就是国人。国人都暴动了,还能调集谁呢?”在众叛亲离下,周厉王带领亲信逃离镐京,沿渭水河岸,一直逃到彘(今山西省霍州市),并于公元前828年(周共和十四年)病死于该地。这就是中国历史上极其著名的“国人暴动”事件。

“国人暴动”事件离当今中国已经2800多年了。站在当今中国时空方位,观察发生在2800多年前的“国人暴动”事件,我以为,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得到启示或吸取教训:

第一,“天子”与民争利,君王逼民造反。

首先,让我们将历史镜头回放到周朝。在周朝,城邑通常有两层城墙,从内到外,内为城外为郭,由此,城内居民被称为“国人”,而城外居民则被称为“野人”或者“鄙人”。早在西周,自周成王、周康王之后,中国社会矛盾就开始激化。到周昭王、周穆王时,由于贵族内部的分化越来越严重,许多失势的贵族和贫困的士阶层,社会地位不断下降,也在城中与一般平民杂处,成为“国人”的一部分。另外,在“国人”群体中还有百工、商贾等工商业者以及社会的下层群众。  

大家都知道,西周的土地制度主要是“井田制”。所谓“井田制”就是将大块的田地分割成九块,排成“井”字形。中央一块田地由大家合耕,为公田,其收获归君王所有;其余八块为私田,其收获归各家所有。“井田制”下接受田地的人,平时要向授予者交纳贡赋,战时要履行服兵役的义务。在周朝,天子是最高的土地所有者,因此,他有权力向任何一位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贵族和庶民收取贡赋,并且有权力随时向接收土地者收回土地。

在西周,天子取得贡赋的方法有两种,其一,庶民助耕公田;其二,诸侯采邑主朝觐贡献。《尚书·洛诰篇》载周公教成王说:“你得用心考察众诸侯谁纳贡,谁不纳贡。纳贡的如果礼貌不好,即是侮慢王朝,等于不贡。诸侯不贡天子,庶民也不贡诸侯,政治就乱了。”到周夷王时,已有诸侯不朝。同时,随着私田的不断开发,西周的井田制难以为继。国人不断脱离井田,通过从山林湖泽捕鱼、打猎的方式营利谋生,这对西周朝廷的赋税收入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周夷王死后,其子周厉王姬胡继位。为了改变朝廷财税状况,周厉王任用荣夷公为卿士,实行“专利”政策,将山林湖泽改由天子直接控制,不准国人进入谋生。据《史记》记载,大夫芮良夫就此规谏厉王,说:“王室恐怕要衰微了!那个荣公只喜欢独占财利,却不懂得大祸难。财利,是从各种事物中产生出来的,是天地自然拥有的,而有谁想独占它,那危害就大了。天地间的万物谁都应得到一份,哪能让一个人独占呢?独占就会触怒很多人,却又不知防备大祸难。荣公用财利来引诱您,君王您难道能长久吗?做人君的人,应该是开发各种财物分发给上下群臣百姓。使神、人、万物都能得到所应得的一份,即使这样,还要每日小心警惕,恐怕招来怨恨呢。所以《颂诗》说:‘我祖后稷有文德,功高能比天与地。种植五谷养万民,无人不向你看齐。’《大雅》说:‘广施恩泽开周业。’这不正是说要普施财利而且要警惕祸难来临吗?正是因为这样,先王才能建立起周朝的事业一直到现在。而如今,君王您却去学独占财利,这怎么行呢?普通人独占财利,尚且被人称为是强盗;您如果也这样做,那归服您的人就少啦。荣公如果被重用,周朝肯定要败亡了。”

然而,厉王根本不听劝谏,还是任用荣公做了卿士,掌管国事。这样,周厉王实行的“专利”独占政策几乎断绝了国人的谋生之路,在别无选择之下,国人只好起而造反。

第二,严禁言论自由,民众诉诸武力。

由于周厉王实行了“专利”独占政策,周都镐京的国人对之产生了强烈的不满,国都里的人都公开指责厉王,可谓是怨声载道。

此时,召穆公报告厉王说:“百姓不能忍受君王的命令了!”厉王听后,大怒,叫人寻得卫国的巫者,派他监视公开指责自己的人。巫者将这些人报告厉王,厉王就杀掉他们。国都里的人都不敢说话,路上相遇彼此只能用眼睛互相望一望而已。这下厉王高兴了,告诉召公说:“我能止住谤言了,大家终于不敢说话了。”

召公回答说:“这是堵他们的口。堵住百姓的口,比堵住河水更厉害。河水堵塞而冲破堤坝,伤害的人一定很多,百姓也象河水一样。所以治理河水的人,要疏通它,使它畅通,治理百姓的人,要放任他们,让他们讲话。因此天子治理政事,命令公、卿以至列士献诗,乐官献曲,史官献书,少师献箴言,盲者朗诵诗歌,朦者背诵典籍,各类工匠在工作中规谏,百姓请人传话,近臣尽心规劝,亲戚弥补监察,太师、太史进行教诲,元老大臣整理阐明,然后君王考虑实行。所以政事得到推行而不违背事理。百姓有口,好象土地有高山河流一样,财富就从这里出来;好象土地有高原、洼地、平原和灌溉过的田野一样,衣食就从这里产生。口用来发表言论,政事的好坏就建立在这上面。实行好的而防止坏的,这是丰富财富衣食的基础。百姓心里考虑的,口里就公开讲出来,天子要成全他们,将他们的意见付诸实行,怎么能堵住呢?如果堵住百姓的口,将能维持多久?”

厉王不听。于是国都里的人都再不敢讲话了。既然国人不能用言论改变厉王的“专利”独占政策,那么,剩下的唯一选择就只能是拿起武器了。

第三,迷信“手中有兵”,最终反被兵灭。

查考周朝兵制,我们发现,“礼乐征伐自天子出”(《论语□季氏》),军权全都集中于周天子手中。其下有“友邦冢君、御事、司徒、司马、司空、亚旅、师氏、千夫长、百夫长”(《尚书□牧誓》)等官职,仍不分文武。各诸侯国及一些贵族大臣也都有自己的军队,但一般须听从周天子调遣。西周晚期,王室衰微,遇有战事则往往倚重一些诸侯国和贵族大臣的军队。   

西周军队的士卒均由“国人”(都城及其周围的奴隶主和平民)充当,奴隶只能随军服杂役。金文中有“西六师”、“成周八师”、“殷八师”的记载(《禹鼎》、《舀壶》),表明西周军队的最大编制单位是师。但是,《周礼□夏官》称:“凡制军,万有二千五百人为军,王六军,大国三军,次国二军,小国一军,军将皆命卿。二千有五百人为师,师帅皆中大夫。五百人为旅,旅帅皆下大夫。百人为卒,卒长皆上士。二十五人为两,两司马皆中士。五人为伍,伍皆有长。”在金文和其他古籍中则未见有此类记载,据以推断,西周军队中可能不存在军的建制,也难于有这样规整的组织体系。

然而,如前所述的一个臣下对周厉王说的:“我们周朝寓兵于国人,国人就是兵,兵就是国人。国人都暴动了,还能调集谁呢?”由此可见,周厉王自以为只要 “有兵在”,其王位就可保无虞,但他就是不明白“兵即民、民即兵”的这样一个事实和道理,你触怒了民就等于触怒了兵,因而,你最终被兵所灭也就是你极其自然的应得下场。

第四,“天子”没有了,政体也就改变了。

“国人暴动”的一个直接结果,就是周厉王因惧而逃,导致天子缺位,政体变更。

据记载,国人攻进王宫时,没有找到周厉王,便转而寻找太子姬静。召穆公将姬静藏了起来,国人围住召穆公家,要召穆公交出太子,召穆公“乃以其子代王太子”,《竹书纪年》记载:“(国人)执召穆公之子杀之”。   

在大臣周定公、召穆公的劝解下,国人平息了一些怨恨,纷纷离去。此时宗周无主,周公和召公根据贵族们的推举,暂时代理政事,重要政务由六卿合议。这种政体,称为共和(一说由共国国君共伯和代行天子职务)。史称“周召共和”或“共和行政”。

另有据《史记》记载,公元前841年(共和元年)开始记年记事,因此发生“国人暴动”、厉王被逐、“共和行政”的这一年,被视为中国历史有确切纪年的开始。    

在天子缺位的情况下,周公和召公合同六卿合议共同执政,改变了周天子一人独裁的政体,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双头制”。这一政体变更时间在中国历史上是很有意义的,然而,我以为,到目前为,这一政体变更事件一直没有得到政治学者们的足够关注和合理解释,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有待弥补的遗憾。

第五,“国人暴动”虽远去, 历史陷阱未走出。

回顾历史、反思历史、研究历史的目的是以史为镜,为今人提供历史鉴戒。

“国人暴动”这一历史事件已经远离我们2800多年了,但放眼当今中国,令人不安的是,引起“国人暴动”的原因好像一个都没有消失。近年来,中国社会群体性事件高频发生,官民冲突、打压言论、恃兵垄断,触目惊心。

最为令人不安的是,我们世世代代的中国人,好像一直生活在麻木、迷茫之中,而不自觉、自省。此刻,我真的不敢往深里去想:我们今人的生活与2800多年前人的生活,在制度环境上到底有什么本质的不同?!这不得不令人唏嘘感叹:“国人暴动”虽远去, 历史陷阱未走出!我想,我们这代人是该到了彻底跨出这道历史陷阱的时候了!

2012-05-15

    进入专题: 国人暴动  

本文责编:lizhenyu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笔会 > 散文随笔 > 读史札记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53465.html
文章来源:爱思想首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