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红霞:宇宙的始终、中心和边际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578 次 更新时间:2012-03-21 16:20

进入专题: 始终   矛盾   中心   边际   新世界旧世界   大爆炸  

孙红霞  

内容摘要:宇宙的开端和末端是统一在一起的,没有单纯绝对的开端和单纯绝对的末端。如果把开端和末端分解开,单纯寻找矛盾着的宇宙的开始和终结,那是永远也找不到的。而宇宙的中心和边际也是对立统一着的矛盾,如果把它们分开,单纯的寻找宇宙的中心和边际,那也是无法找到的。

关键词:始终 矛盾 中心 边际 新世界旧世界 大爆炸

一 现代具体科学的宇宙始终说

在宇宙起源问题上,《宇宙大爆炸》科普片里有这样的解说:“…… 对于宇宙的起源,人们从没有停止过研究和探索。几千年来,人类观察宇宙的手段从肉眼发展到望远镜和人造卫星,视野从太阳系扩展到银河系和河外星系,而对宇宙的认识则经历了蒙昧时期的神话,古代哲人的猜测,文艺复兴以来的科学革命,直到20世纪现代宇宙学的诞生。”这是人们对研究宇宙起源的发展过程的总结。

现代物理学和宇宙学认为,宇宙是有开端的。宇宙起源于一个“原始原子”,宇宙是从这个“原始原子”开始,不断分裂膨胀而成的。经物理学家们推测,宇宙是在大约140亿年前,由一次大爆炸所产生,并且在不断膨胀之中逐渐成为现在的宇宙的。

与大爆炸理论相反的观点,是剑桥大学的数学家弗里德•霍伊尔所提出的“稳恒态宇宙”理论,他提出了所谓完美宇宙学原理的假设,认为宇宙不仅在空间上均匀,而且面貌不随时间改变。由于新物质的产生,会保持宇宙内稳定的密度,所以宇宙是稳恒态的。但是这个理论遇到一个问题,即它不能解释宇宙间的物质是如何形成的。而大爆炸的理论,就能够解释物质怎样被创造出来,一切都是在火热的大爆炸的时候,被创造出来的。霍伊尔对宇宙有一个起点的说法,提出了一系列质疑,他特别反对宇宙起源于一次大爆炸的观点。霍伊尔认为大爆炸理论很荒谬。他问道:如果说宇宙起源于大爆炸,那么大爆炸之前难道就没有宇宙吗?这从哲学上让人感到困惑。

霍伊尔的另一个质疑是,引起大爆炸的“原始原子”究竟是什么,它是如何形成,又如何崩解为各种元素的?而“稳恒态”恰恰能证明这一点。另外,他提出了一个尖锐的问题:“如果宇宙起始于一次大爆炸,在那种高温高热状态下所产生的辐射,一定会在太空中留下某种痕迹,即使是在大爆炸已经过去了140亿年的今天,也应该能找到哪怕一丁点儿辐射痕迹的残留。可问题是,这个痕迹能找到吗?”

2006年12月3日,瑞典,斯德哥尔摩。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本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约翰•马瑟和乔治•斯穆特,以表彰他们发现了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黑体谱形,及其温度在空间不同方向的微小变化。他们用COBE卫星进行的精确观测,为宇宙起源的大爆炸理论提供了有力支持。大爆炸理论的确立,终于使人们对宇宙的起源,有了接近一致的认识。

从大爆炸理论和稳恒态理论的对立来看,具体科学方面对宇宙的始终问题也一直处在尖锐的矛盾斗争中,持宇宙大爆炸观点的科学家,是只看到了矛盾着的宇宙的产生和发展的一方面,认为,宇宙有开端,宇宙起源于一个“原始原子”,但他们无法解释这个“原始原子”是怎样产生的,它起源于什么,而且无法解释这个“原始原子”是怎样自己盲目的爆炸的,……。而持稳恒态宇宙论的科学家,是只看到了宇宙静止和相对平衡的一方面,认为宇宙不仅在空间上均匀,而且面貌不随时间改变。由于新物质的产生,会保持宇宙内稳定的密度,所以宇宙是稳恒态的。但这种观点也是存在着自身的局限性,因为它不能解释宇宙为何会处于稳恒状态,为何不随时间改变?

两派虽然各自使用不同的研究和发现来对宇宙的始终问题作科学的解释,但都不能完美的自圆其说,都存在着各自的局限和所不能解决的疑难问题。这在哲学上说,就是分解了矛盾的两个方面,那就是分解了膨胀和收缩、爆炸和稳恒、产生和毁灭、运动和静止、有始终和无始终等矛盾。其实,宇宙中的这些矛盾都是不能分解开只看一方面的,如果分解开了这些矛盾,只单纯绝对的看一方面,那是无论如何也不能找到宇宙的始终的。因为,矛盾世界中一方面存在着事物的爆炸、分解,这表现为事物的崩溃和毁灭;一方面也存在着事物的凝聚、组合,这表现为事物的结合和产生。整个矛盾着的宇宙就是这样,在产生和消亡、消亡和产生的矛盾更替中永恒的发展着的,它既不会完全消失,也不会完全存在,只会在新旧、旧新的矛盾更替中发展。

由于,宇宙一方面存在着天体的爆炸和毁灭,所以,宇宙中存在着天体的“微波背景辐射”、“红位移”等变化现象,这也是天体处于运动、变化的正常现象,研究这些现象可以找到天体产生的原因,甚至可以测算天体之间的距离、年龄和运动规律等,但它却不能说明宇宙起源于一个“原始原子”的一次大爆炸。而持“稳恒态宇宙”观点的科学家,也是只看到了矛盾着的宇宙凝结、稳定的一方面,认为,宇宙只会在逐级合成的反映过程中释放出能量,以提供足够的能源使自己处于稳定、变化和发展中。这种观点在哲学上就是唯物主义的观点,因为唯物主义认为,宇宙无始终、无边际,宇宙只会在不停的转化中发展,没有开端也没有末端。不过,“稳恒态宇宙”观点通过对元素在恒星内逐级合成的具体反映过程来说明,庞大的天体是怎样长久的存在而不崩溃的原因,也是对人们认识宇宙、了解宇宙、改造宇宙的一种贡献,但它却不能说明,宇宙只有过程而没有始终。从对立统一的矛盾上说,如果两种对立的学术观点能够统一起来研究,恐怕人们就能更快更清楚的认识宇宙变化、发展的规律性了。

从具体科学的对立和争论上看出,哲学上的唯物和唯心思想的对立在具体科学上的渗透是很广泛的,如果哲学不能正确地解释宇宙的规律性,那具体科学的研究和发展也会走很多弯路的。比如,物理学上把现实世界认为是一个纯物质的世界,并认为这个物质世界是由反物质派生出来的,找到反物质也就找到物质世界形成的终极原因了。这其实反映的正是单一物质绝对化的派生形式的宇宙观,因为,宇宙是个矛盾体,它自身就是一个正反事物的统一体,如果把正物质和反物质分解开,单纯的寻找反物质那是找不到的。为了使具体科学少走弯路,也为了使人们正确认识宇宙的始终、中心和边际,就让我们看看唯物观的始终说和矛盾观的始终说。

二 唯物主义的宇宙始终说

唯物主义认为整个世界是物质的,物质世界是原本固有的,它没有始也没有终,只会永无止境的由一种状态转到另一种状态。唯物主义只所以这样认为,是因为它分解了物质和意识、无限和有限、运动和静止、新世界和旧世界等矛盾,只看到了矛盾的一个方面造成的。因为矛盾世界的这些矛盾都是不能分解开只看一方面的。

不过,恩格斯在批判杜林时,也曾设想世界是有开端的。他甚至想从物质世界自身,来寻找到世界从静到动自然过渡的桥,以便找到物质世界的开端,也有力的驳斥唯心主义的“神臂的第一次推动”观点的荒谬,以此达到摆脱“上帝”支配世界的无限的“法力”。但开端之前是什么呢?是处于自身等同的绝对不变化的原始世界状态还是什么呢?如果世界曾经处于这种自身等同的、绝对不变化的原始状态,那它是怎样从这一状态转到变化状态的呢?绝对没有变化的而且从来就处于这种状态的东西,不能由它自己去摆脱这种状态而转入运动和变化。因此,使世界运动的第一次推动一定是从外部,从世界之外来的。可是大家知道,“第一次推动”是代表上帝的另一种说法。当然这又掉进了唯心主义的“上帝”创世说。

为了找到世界从自身等同的绝对不变化的状态自然过渡到绝对运动和变化的世界状态的桥,恩格斯也像康德那样推测到最古老的原始星云。认为,这种状态应该是自身等同的没有时间也没有运动的绝对静止的原始世界状态。可是这种状态是怎样转到绝对运动的呢?他从时间开始假设。如果:“时间有了开端。可是在这个开端之前是什么呢?是处在自身等同的、不变的状态中的世界。由于在这种状态中没有任何相继发生的变化,所以比较特殊的时间概念也变成了比较一般的存在观念。……因为一切存在的基本形式是空间和时间,时间以外的存在和空间以外的存在,同样是非常荒诞的事情。……只有时间真正被不同的事实所充满这一点才是可以计算的,而空洞的持续性的积累究竟是什么意思,根本不可思议。这种积累究竟是什么意思,在这里完全无关紧要。问题是:处于这里所假定的状态中的世界是否持续下去,是否经历时间的持续?我们早已知道,测度这种毫无内容的持续性,将一无所得,就象毫无目的和目标地测度虚无飘渺的空间,也是一无所得一样。”(1)这说明,宇宙的原始状态,或者更明白的说,没有变化的本身不包含任何时间上的变化积累的物质存在的原始状态,是不可能有时间的,当然,也是不可能从时间开始的。那么,从时间上想找到从静到动的桥也是不可能的。

从时间上找这座桥是不可能的,恩格斯又从机械力来推测:“杜林先生说,物质是一切现实的东西的承担者;因此,在物质以外不可能有任何机械力。此外,机械力是物质的一种状态。在什么都不发生的原始状态中,物质及其状态即机械力,是统一的。以后,当有点什么东西开始发生的时候,这种状态显然就应当和物质有所区别了。……自身等同的状态既不是静态的,也不是动态的,既不处在平衡中,也不处在运动中。可是我们仍然不知道,在那种状态下,机械力在什么地方,我们如果没有外来的推动,就是说没有上帝,怎样才能从绝对的不动转到运动。”“如果把宇宙的运动归结为单纯的机械力,那末,这样做的确是容易的。把运动局限于单纯的机械力,还有一种好处,这就是可以把力设想为静止的、受束缚的,因而是在一瞬间不起作用的。……例如,在把枪装上子弹以后,人们自己可以掌握扣扳机发射的时刻,即由于火药燃烧而发生的运动实现转移的时刻。因此可以设想,在不动的、自身等同的状态时物质是装满了力的,……到底还是存在着困难:第一,世界是怎样装满的呢,因为在今天,枪是不会自动装上子弹的;第二,后来是谁的手指扣扳机呢?我们可以任意的转来转去,而在杜林先生的指导之下,我们总是重又回到——上帝的手指上。”(2)在这里,恩格斯也疑惑,设想的装满在原始的物质世界之中的机械力,是怎样装满的?而机械力又是怎样转移的?就像枪的子弹只能是人装上去的,而装上子弹的枪只能是由人的手指才能扣动扳机。这样转来转去又转到了——上帝的手指上。就是说,想抛开上帝的控制,从世界自身来寻找物质从静到动自然过渡的桥,却又总是转到上帝那里。从这些可以看出,原始世界自身等同的状态和静止的状态并不能从机械力上自动转到运动。这样,恩格斯又失去了从静到动的桥。

那么,换一种方式,从力学寻找如何?因为恩格斯认为:“在通常的力学中,从静到动的桥是外来的推动。如果把五十公斤重的石头举到十米高,悬空而挂,使它处在自身等同的状态和静止的状态中,……每一个过路人都可以毫不费力地使杜林先生明白,石头不是自动升到绳子上去的,任何一本力学手册都可以告诉他,如果他让这块石头重新落下来,那末它在落下时所做的机械功,正和把它举到高十米所必需的一样多。甚至石头悬空而挂这一最简单的事实已经代表一种机械功,因为如果它挂得太久,绳子就会由于化学分解作用,强度不再能承担石头的重量而拉断。”(3)在这里,恩格斯也像杜林那样,把原始的静止的世界,设想为一块可以悬空而挂的石头,当石头落下来的时候,石头就产生了运动。可问题是石头不是自动升到十米的高处悬空而挂的,它必须得有外力即人的作用才能完成从静到动的全过程。这说明,事物的运动只能是外力的推动,而整个世界从静到动的力,也只能是上帝的力量。这又掉进唯心主义的观点里去了。

不过,恩格斯还曾利用热之唯动说来证明自身等同的原始的静止状态自然过渡到运动、变化的世界状态中的桥,但最后的结果仍然是外来的推动。就是说,从静到动的桥总是摆脱不了外来的推动即“上帝的手臂”。因此,恩格斯说:“从静到动的桥在这里也是外来的推动——对处于平衡的对象发生作用的其他物体所引起的冷却和加热。我们愈是深入探究杜林的这种自然哲学,希望说明从不动中产生的运动,或者找到一座桥,使纯粹的静态、静止通过这座桥由自身转入动态,转入运动的一切尝试,就愈显得不可能。”(4)“可见,物质的不动的状态,是最空洞的和最荒唐的观念之一,是纯粹的‘热昏的胡话’。”(5)这是恩格斯下的结论。

那么,世界从静止到运动究竟是怎样开始的呢?恩格斯彻底的从自身等同的绝对不变化的原始世界状态中走出来,他认为:“运动应当从它的反面即从静止中找到它的量度,……从辩证法的观点看来,运动表现于它的反面,即表现在静止中,这根本不是什么困难。对辨证的观点来说,这一切的对立,正如我们已经看到的,都只是相对的;绝对的静止、无条件的平衡是不存在的。个别的运动趋向于平衡,总的运动又破坏平衡。因此,出现静止和平衡,这是有限制的运动结果,不言而喻,这种运动可以用自己的结果来计量,在自己的结果中表现出来,并且通过某种形式从自己的结果中重新得出来。”(6)在这里,恩格斯彻底的否定了绝对静止的无条件的平衡的世界状态,他认为,运动不是从绝对静止中产生的,因为,绝对静止是根本不存在的。但运动可以从它的结果中计量出来,即从静止中表现出来。就是说,世界的静止是有限制的运动的结果。运动本身既创造了静止,又从静止中重新被得出来。在恩格斯看来,运动不是被静止创造的,而是在运动的结果(静止)中计量后得出来的。运动是绝对的,是不能创造的,而静止则是相对的,是运动产生的。这就使恩格斯在批判杜林时,也只能认为:“物质既不能创造又不能消灭,物质的单纯组成部分(正由于物质是由它们构成的)既不能创造又不能消灭,以及运动既不能创造又不能消灭。”(7)正由于这些观点,唯物主义才认为,不能创造又不能消灭的物质世界是没有始终的,也是没有边际的,这个物质世界只能永无止境的从一种形态转化到另一种形态。

物质、运动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这种观点正确吗?当然不正确。因为飞机在天上飞,这本身已经说明了问题。只要唯物主义还承认飞机是物质的话,那么飞机这个物质就能创造出来也能消灭掉。而飞机的运动也是既能创造又能消灭的。恩格斯只所以使用了那么多的方法来证明,也未能找到世界从绝对静止到绝对运动自然过渡的桥,其根本原因就是分解了世界的新与旧、运动与静止、有限与无限等矛盾,因为世界是新与旧的统一体、运动与静止的统一体、始和终的统一体……。就是说,没有绝对单纯新世界的开始和绝对单纯旧世界的终结,也没有绝对单纯的世界的运动状态和静止状态。如果这些矛盾从中间分解开,单纯的寻找新世界运动的开始,那是永远也无法找到的。只有将新世界与旧世界、开始和终结、运动与静止等矛盾统一起来看,才能真正的认识矛盾世界,找到它的开端和末端。

为什么说只有把对立面统一起来看才能找到世界的开端和末端呢?这是因为,矛盾世界时刻都处在开始和终结的统一中,新的开始也是旧的终结,旧的开始也是新的终结。就是说,没有哪一刻世界是处在绝对单纯的新的开始和绝对单纯的旧的终结之中,当然世界的状态也始终是运动和静止的统一体,是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的矛盾存在状态。没有哪一刻是绝对单纯的运动状态或绝对单纯的静止状态,整个世界就是这样永远处在矛盾中。而它只所以存在和发展着“永不消失”,就是因为它的矛盾性,是对立统一的矛盾使它存在并发展着,在新与旧、始与终、运动与静止、有限与无限……的矛盾中以矛盾的形式矛盾的发展着的。就是说,整个宇宙就是一个各方面都对立统一着的矛盾整体。只有真正的认识了它的矛盾性才能真正的看清它的真实面目,不然的话,那就永远也不能认识它。而唯物主义是只看到了宇宙物质的一面,唯心主义是只看到了意识的一面。这当然都是不全面的观点。

康德虽然也发现了二律背反,即不能解决的矛盾,但他却不知道世界正是两个不能解决的矛盾方面的统一体。马克思和黑格尔虽然也都认识到了宇宙的矛盾性,但马克思的矛盾观是唯物质的矛盾观,黑格尔的矛盾观则是唯意识的矛盾观,两种矛盾观都不能将两个对立面同等的看,总认为是先有一个再有一个的派生形式的矛盾。其实,矛盾本身就是两个对立面的一个统一整体。就是说,两个对立面是共处于一个矛盾统一体中的,只有一个对立面是构不成矛盾的。这就说明,单纯的物质构不成矛盾世界,单纯的意识也构不成矛盾世界,只有物质和意识统一起来才构成矛盾世界。所以,我们只有用正确的矛盾观来寻找矛盾世界的开端和末端,这样才能找得到。

三 宇宙的始终

宇宙究竟有没有始终呢?如果有,它的始终在哪里呢?我们知道,宇宙是一个对立统一的矛盾着的宇宙,因而它的方方面面全是对立统一的矛盾形式,离开了矛盾,宇宙就无法存在了。从宇宙的矛盾性上说,宇宙是一个有限和无限的统一体。宇宙的有限性说明了,宇宙是不会永久存在的,它时刻都处在开始和终结的更替中,宇宙中没有永远如此,永恒不变的任何事物和现象的存在,宇宙是有始终的。不过,宇宙的始终是统一在一起的,没有单纯绝对的宇宙的开始,也没有单纯绝对的宇宙的终结,整个宇宙始终都处在开始和终结的更替中。但宇宙的无限性则说明了,宇宙又不会突然终止和灭亡,因为它永远处在新旧更替的矛盾中,在新旧更替的矛盾中永恒的发展着的,宇宙是没有始终的。这些宇宙的矛盾现象说明了,宇宙就是这样一个矛盾宇宙,它既有始终又无始终,既有限又无限,是一个开端和末端无限更替的矛盾体。为了更好地说明宇宙的始终问题,我们看一看唯物主义在有限和无限及始终问题上的解释。

唯物主义认为,宇宙的整体无限,整体无始终,但局部有限,局部是有始终的。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因为,任何事物的局部和整体都是一致的、统一的,没有局部就没有整体,没有整体同样也没有局部。而整个宇宙也是整体和局部的统一,且始终是整体和局部的统一,没有哪一瞬间是绝对单纯的没有局部只有整体的宇宙存在,也没有哪一瞬间是绝对单纯的没有整体只有局部的宇宙存在。如果说,所有的局部都是有限的,发展到一定的时候都灭亡了,那么,那个无限发展的整体也是不会有的。就像一个人他是局部各个“零部件”的统一体,没有胳膊、腿、皮肤、头、心脏、胃等局部,就没有人这个整体,而局部的生死与整体的生死是一致的。就是说,局部的有限的如果都死了,那么整体也绝对无法无限的生存下去。这说明,整个世界始终都是整体和局部的统一体。整体无限,局部就无限,而局部有限,整体则同样有限。应该这样说,矛盾世界的整体和局部都是无限和有限的统一。

其实,在一些问题上,恩格斯也已经触摸到了矛盾世界的“脉搏”,但因为单一物质概念绝对化的局限,使得他最终也没能认识矛盾世界的有限性和无限性的矛盾性。恩格斯说:“无限性是一个矛盾,而且充满种种矛盾。无限纯粹是由有限组成的,这已经是矛盾,可是事情就是这样。物质世界的有限性所引起的矛盾,并不比它的无限性所引起的少。正象我们已经看到的,任何消除这些矛盾的尝试都会引起新的更坏的矛盾。正因为无限性是矛盾,所以它是无限的、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无止境地展开的过程。如果矛盾消失了,那就是无限性的终结。”(《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0卷,第 56页。)在这里,恩格斯将单纯无限性认为是一个矛盾,这是不正确的。因为无限性只是矛盾的一个矛盾方面,它不能独自称为矛盾。而单纯的有限也是矛盾的一个方面,它仍然不能独自称为矛盾。因为,无限是有限的集合体,有限是无限的组成和发展瞬间,所以,只有无限和有限统一起来才能称为一个矛盾。虽然,恩格斯也看出,无限纯粹是由有限组成的,但他不能将无限和有限同等地统一起来看,因而他最终也没能认识有限和无限这样一对矛盾,当然,也没能最终认识矛盾世界。

由于无限是由有限组成的,无限和有限是一个矛盾统一体,因而,宇宙就是一个开端和末端无限更替的矛盾体。即是说,宇宙是一个有始终和无始终的矛盾体。

从宇宙的矛盾性上,我们还知道,宇宙是运动和静止的统一体。因为,宇宙间每一个事物都处在相互作用的矛盾中,是这些不同形式的矛盾作用产生了事物的运动和静止状态。没有事物之间的矛盾作用,运动不能产生、静止同样不能产生。单纯的运动产生不出静止,单纯的静止也产生不出运动。所以,如果将运动和静止分解开,单纯的寻找从绝对静止的原始宇宙状态到绝对运动的宇宙状态的桥,那是永远也找不到的。因为运动和静止是一对矛盾,是同时存在着的事物的两种对立的矛盾状态。像地球就是运动和静止两种状态的统一。一方面,地球在一刻不停的运动着,另一方面,地球也呈现出静止状态。这两种状态的产生都是由于太阳与地球相互作用的结果,而不是说地球的运动状态是原本固有的,地球的静止状态是运动状态派生的,是运动状态的特殊状态。因为,事物在运动的同时也在静止着。就是说,宇宙是运动和静止的统一体,没有绝对单纯的静止的原初宇宙开始状态,也没有绝对单纯的运动的宇宙终结形式,宇宙就是一个运动和静止相统一,新世界和旧世界相统一,开端和末端相统一……的矛盾发展过程。而如果,把运动和静止、新世界和旧世界等矛盾分解开,单纯的寻找绝对静止的原初宇宙的开始,那是永远也找不到的。所以,从宇宙的矛盾性上来看,宇宙一方面有始终,因为它时刻都处在开端和末端的更替中。一方面,也可以说宇宙无始终,因为它不会突然终止于某个发展瞬间,只会永恒的在新旧更替中发展。这说明,宇宙是既有始终又无始终的矛盾统一体。

四 宇宙的中心和边际

一 宇宙的边际

当我们找到了矛盾世界的始终的时候,让我们再来看一看,偌大的宇宙有没有边际呢?如果有,它的边在哪里呢?唯心主义认为,宇宙的边在“绝对精神”和“上帝”的天堂那里,在我的心里。唯物主义则认为,宇宙无始无终、无边无际。宇宙究竟有没有边呢?其实,要知道这些问题也不难,只要正确的认识了宇宙的矛盾性,就能真正认识这些宇宙的矛盾问题。我们知道,矛盾世界不是单纯物质的世界,也不是单纯意识的世界,它是物质和意识相统一的矛盾世界。就是说,矛盾世界是一个各方面都对立统一的矛盾体。既然是个矛盾体,那么就说明问题了。因为任何界限只能存在于两个事物之间,而只有一个事物,它是没有界限的,也就是说只有一个整体的事物,这个事物是没有边际的。因此,从宇宙的统一性上来讲,宇宙是一个统一整体,这个整体是没有边的。但从整个宇宙的对立性上来讲,整个宇宙又是由两个对立面组成的矛盾统一体。而两个对立面之间则存在着一个界限,这个界限就是对立方面之间的边。所以,要找到新世界的边, 只能在旧世界与新世界之间的界线上找,同样,要找到旧世界的边,也只能从新世界与旧世界之间的界线上找。这就说明,从矛盾世界的统一性上来讲,矛盾世界没有边际。而从矛盾世界的对立性上来讲,矛盾世界又有边际。即是说,矛盾世界既有边又无边。

唯物主义只所以找不到单一物质世界的边际,那是因为它将矛盾的两个方面从中间分解开了,它只看到了矛盾世界的物质性的一个方面。这样,站在单纯物质世界里寻找物质世界的边当然是找不到的。由于整个矛盾世界是物质和意识的统一体,所以,物质的边是意识,意识的边是物质。如果排除意识单纯的寻找物质的边那是没有的。从这些可以看出,对立面的事物都可以从它的对方找到自己的边。像矛盾世界是自然界和超自然界的统一,那自然界的边是超自然界,超自然界的边是自然界;还有矛盾世界是抽象和具体的统一,那抽象的边是具体,具体的边是抽象……。总之,矛盾世界的对立方面之间,都可以从对方找到自己的边,但也都可以从两方面的统一中看到永恒的统一。而单纯的只看到矛盾世界的一个方面,那是永远也找不到矛盾世界的边际的。

二 宇宙的中心

偌大的宇宙有没有中心呢?如果有,那么它的中心在哪里呢?这些问题一直都是中外哲学家和科学家们都在探索的问题。

像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地球中心说,这种观点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所有的星球都围绕地球旋转。哥白尼在对天体进行了长期的观察和研究之后,则发现地球在自转,并且又与其它的行星一起围绕太阳旋转,所以,他否定了地球中心说,提出了太阳中心说。意大利的著名思想家和科学家布鲁诺,通过宇宙的无限性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太阳也不是宇宙的中心,因为大自然是无限的。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通过研究制造了天文望远镜,而他通过望远镜仔细的观察辽阔的星空之后,也赞同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

宇宙的中心真的是太阳吗?当然不完全是。因为现在科学家发现在太阳系以外,还有银河系,银河系中像太阳这样的恒星就有二千多亿颗。银河系直径达10万光年。而在银河系以外,还存在有10亿个同银河系类似的天体系统,科学家们把这些星系称为河外星系。至于河外星系以外是什么,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空间探测手段的进步,人们对宇宙的认识还会不断的扩大和深入。

虽然,科学家们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真正的找到宇宙的中心,但在对宇宙中心问题的研究中,却发现了很多正确的事物存在、发展的规律性。像太阳系八大行星的运转规律、地球公转和自转的运转规律等等。这些对事物正确规律性的发现和研究,对人类了解宇宙、认识宇宙都起到了巨大的积极的推动作用。

那么,宇宙究竟有没有中心呢?如果有,它的中心在哪里呢?根据宇宙的矛盾性得知,宇宙是有边和无边的矛盾体。就是说,从宇宙的无限性和统一性来讲,宇宙没有边际,而从宇宙的有限性和对立性来讲,宇宙又存在着边际。因为,宇宙的对立面之间存在着一个界线,这个界线就是两个对立面各自的边,也是宇宙的边和中心线。为什么说宇宙的边也是宇宙的中心线呢?这是因为,宇宙的对立面之间只有一个界线。又因为,宇宙的中心和边际也是对立统一着的一对矛盾,而且,是一对不能分解开只看一方面的矛盾。就是说,宇宙的中心也是相对于边际来讲的。如果宇宙没有边际,那么,宇宙也是没有中心的;而如果宇宙没有中心,那么,宇宙也是不会有边际的。因为有中心才能找到边际,而有了边际才能确定中心。由于,宇宙的对立面之间只有一个界线,所以,它的中心线和边际线是重叠的统一在一起的。

这样来解释宇宙的中心和边际问题,可能有人会不理解,认为这太抽象,不具体。那么,宇宙具体的中心和边际会在哪里呢?我们知道,宇宙间的所有人和事物是对立统一着的一个宇宙矛盾整体,因此,所有人和所有事物,都处在宇宙对立面之间的中心线上。而在这个中心线上的人类和所有事物,都是宇宙的中心点。如果把这个中心线上的一点(人类),作为一个中心点来看的话,那么,人类就是宇宙的中心和边际的统一体。如果把这个中心线上的一点(太阳),也作为一个中心点来看的话,那么,太阳也是宇宙的中心和边际的统一体。这样看来,哥白尼的日心说也是正确的。但他只对了一半,他没有认识到,太阳在是宇宙的中心的同时,还是宇宙的边际,而且,宇宙在无限统一中,也是存在着没有中心和边际的另一方面的。以上可以看出,人类和太阳等事物都可以是宇宙的中心和边际。只要人们认为,人类或太阳及某个事物设为中心,有利于人们认识宇宙和对宇宙发展规律性的研究,就可以把人类或太阳及某个事物设为中心。而如果,人们想通过天体之间的相互绕转规律,来确定宇宙的中心的话,那么,银河系也可以作为宇宙的中心。只要人们认为,把银河系设为宇宙的中心,能更利于人们认识宇宙和对宇宙发展规律性的研究,银河系就可以成为宇宙的中心。

以上可以看出,宇宙是无边、无中心和有边、有中心的矛盾统一体。但如果,把宇宙的无限性和有限性、对立性和统一性从中间分解开,只看矛盾的一个方面属性,那么,我们就会像唯物主义那样认为,宇宙无边际。也会像唯心主义那样认为,宇宙有边际。

由于,宇宙始终都是对立和统一、无限和有限等的矛盾统一体,因而,宇宙也始终是无边、无中心和有边、有中心的矛盾统一体。

五 结语

由于人类发展的局限性,所以人们对宇宙的认识也一直处于不全面和不完整的认识状态,这样,就出现了像唯物主义的宇宙始终说,唯心主义的宇宙始终说。贯穿到具体科学上,就出现了大爆炸宇宙始终说和“稳恒态宇宙”始终说,以前的还有牛顿的宇宙永恒不变观,和爱因斯坦的静态宇宙模型等,这些对宇宙认识的观点,就是分解了矛盾世界矛盾的两个方面造成的。因为,宇宙的始和终、运动和静止、分解和组合、无限和有限、膨胀和收缩、爆炸和稳恒等矛盾方面,都是对立统一着的,也都是不能分解开只看一方面的。如果分解开了矛盾的两个方面,那就不能正确认识宇宙的矛盾规律。

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如果人们想正确认识宇宙产生——发展——灭亡更替的规律性,那么,就必须先正确认识宇宙的矛盾性,只有正确认识宇宙的矛盾性,才能真正认识宇宙变化、发展的规律性。不过,宇宙的矛盾性规律是一个问题两个方面的对立统一的矛盾规律,而不是两个问题一个方面的对立统一的派生的矛盾规律。

[参考文献]、[影视资料]: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

[2]《宇宙大爆炸》中央电视台第十套,探索发现节目的科普片

注释:[1]摘选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91页

[2]摘选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98-99-100页

[3]摘选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100-101页

[4]摘选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104页

[5]摘选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99页

[6]摘选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101-102页

[7]摘选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104页

    进入专题: 始终   矛盾   中心   边际   新世界旧世界   大爆炸  

本文责编:jiangxl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哲学 > 哲学总论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51493.html
文章来源:爱思想首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