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小军 高祖贵:中国国际战略:根本是13亿人民的利益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994 次 更新时间:2012-01-29 15:07

进入专题: 国际战略  

马小军   高祖贵  

回顾2011年的世界大势,似乎可以用一个“变”字概括。从年初的所谓“阿拉伯-北非之春”,到“印度之夏”、“华盛顿之秋”,再到所谓“莫斯科之冬”,国际政治格局在变;美国经济挣扎复苏,欧债危机深重,金砖国家未雨绸缪,世界经济格局调整;亚太和东亚国际关系也在酝酿重整;中美关系面临重新定位??那么,应当如何评估世界变局,如何观察在此变局之下的中国国际战略走向呢?

世界经济危机加快推动国际经济秩序变革,中国经济稳定作用凸显

一、世界经济形势严峻的2011年。刚刚过去的2011年,世界经济形势严峻,险象环生。一些世界主要经济体增速下滑,西方国家继续深陷金融经济危机而脱困乏术,许多欧洲国家主权债务问题突出,国际金融市场动荡不已。国际和地区热点此起彼伏,粮食安全、能源安全、气候变化、重大自然灾害等全球性挑战日益突出,世界经济发展面临严峻挑战。

二、国际经济秩序出现重大调整。国际经济秩序出现了一些重大的调整:其一,危机改变了美国主导的全球化进程,西方经济遭受到战后最沉重的打击。其二,此次危机在全球范围内迅速而广泛的传导,反映出战后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的以美元为主导的现行国际货币体系存在严重的缺陷,已经无法适应世界经济发展的新趋势,急需做出重大改革,建设一个更具代表性的国际货币合作框架,以推动国际储备货币朝着币值稳定、供应有序、总量可调的方向完善,从根本上维护世界经济稳定和保护各国经济利益。其三,在过去20年,包括中国在内的一大批新兴经济体国家开始崛起,并在世界经济格局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三、欧债危机引发深刻反思。欧债危机的发展态势致使西方发达国家朝野进一步深入反思。此前经济领域的新自由主义、经济过度金融化和虚拟化,以及社会领域的高福利制度,如今受到越来越多的理论与政治的质疑;某些讨论甚至开始深入到政治领域的西方民主制度乃至整个资本主义制度的缺陷与发展问题,并促使人们再度从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相比较的角度重塑观念与认识。

在这种大的经济颓势环境中,中国对世界经济最大的贡献就是稳住自己。仅在5-10年以前,美国还是世界经济的稳定器。曾几何时,特别从2008年以来,中国经济已凸显其对世界经济的战略稳定效用,2011年尤其如此。尽管欧美经济艰难,只要中国经济稳定住,金砖国家和东亚经济大致是稳定的,世界经济就大乱不了,即所谓西方不亮东方亮。显然,国际社会应更多地关注这一战略节点,比纠结拘泥于人民币汇率、贸易顺差这类枝节问题,更具现实意义。

中东变局开启伊斯兰国家对符合国情新道路的探索,牵动国际格局改变

一、中东北非乱中求变。检索2011年中东北非发生的事,除去叙利亚尚在纠结,应当说基本上已大势清朗,尘埃落定。可以想见的是,中东国家将要走向的民主政治道路,也将不会是西方模式的。而可以预见的是,这一历史进程将会持续一个历史时期,并将可能经历更多的曲折坎坷。在这一进程中,中东国际关系的格局无疑也将发生重大变迁,其将不以区域外的国家,包括西方大国的政治意志为转移。

二、大变局中美国的新角色。美国对中东地区不同国家的不同政策,成为影响这些国家政局走向的重要外部因素。此次,美国注重发挥巧实力,把主要责任外包给第三方力量,用尽可能小的代价把美国利益所受损害降到最低限度,并继续保持美国的领导地位。

三、不确定因素。尽管如此,美国的中东政策能否沿着上述路径继续发展,仍存在两个重要变数。其一,变局之后在中东相继获得主导地位的伊斯兰主义力量,诸如突尼斯的伊斯兰复兴党和埃及的穆斯林兄弟会等,它们与美国能否相互磨合适应。其二,伊朗继续坚定地推进核开发计划,并对叙利亚、黎巴嫩和伊拉克等国局势发展施加影响,以色列是否会对伊朗的核设施实施军事打击进而将美国拖入冲突。

美国战略重心转移态势值得关注,中美在亚太并非零和博弈,中国是南海自由通航的受益者与维护者

一、美国战略重心转向亚洲,中美关系面临新挑战。美国强势推行新的亚太战略,实际上是对中国近10年来在亚太地区影响力持续上升及其地区效应的一种回应。一个不言自明的目的似乎是应对“中国崛起”,防止亚太地区的战略平衡进一步朝有利于中国的方向发展,即美国意欲在中美博弈中实现战略再平衡,避免被边缘化。中美关系中原有的结构性矛盾,诸如经济问题、售台武器问题等老问题尚未解决,而2011年东亚地区新的形势变化使得中国又感受到了新的现实压力。美国在东亚的军事同盟体系与当前及未来中美两国在东亚地区共处并共同承担极为重要的责任之间,存在着内在冲突。所以,两国关系由此进入一个更加复杂、敏感的阶段。

二、中美在亚太并非零和博弈。中美在亚太并非零和博弈,两国也绝不希望导致新冷战局面的出现。中美两国都应当正视并珍视在这一广大地区共存共处的战略格局。中国无意挑战美国在亚太区域的战略角色。中国对美国在亚太暨东亚地区的正当利益予以充分的理解与尊重,欢迎美国在亚太事务中发挥建设性作用;中国也希望美国充分地理解并尊重中国在这一传统的周边与邻近地区的重大利益,以及所发挥的富于建设性的战略影响。双方应彼此尊重各自的战略利益关切,共同致力于塑造和治理和平稳定、长治久安的域内国际政治、经济与安全环境。

中国在坚持睦邻友好政策的同时,也应针对新情况和新问题创新思路,积极应对和主动塑造。特别是应把西亚纳入周边范围,把海陆、东西、南北联系起来谋划,把美国、俄罗斯、日本、印度、澳大利亚等多股力量放到同一个棋盘上运筹,充分发挥主场优势和经济优势,综合运用经济、军事和外交等多种资源和手段,虚实并举,驾驭危机,推动中国、美国和中国的邻国逐步形成积极互动架构,为中国主动塑造有利的国际环境确立坚实有力的地区支撑。

三、中国是南海自由通航的受益者与维护者。以往30多年,南海区域国际航道的自由通航从未受到过威胁,中国在受惠于此的同时,也一直是南海航行自由与安全的重要维护者。对于南海问题的解决,中国从不排斥国际合作,但也绝不允许任何国家以牺牲中国的主权领土完整与安全这一核心国家利益为诉求前提。在今后解决南海领土争议问题的进程中,中国将会成为积极的南海国际行为规则的建设者,南海和平大局的维护者,展现中国负责任大国的风范,使南海成为造福于域内国家和国际社会的和平之海与自由通途。

中国国际形象的塑造,根植于软实力的营造

2011年,中国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继续保持快速提升态势,继续成为牵动国际格局变动的一个重要因素。世界格局变动中的中国因素进一步凸显,中国与世界的互动继续朝着全方位、多层次、高敏感、深触动的方向发展。这使得“塑造中国的国际形象”成为总结2011年、展望2012年中国外交的一个关键词。

中国的国际形象首先来自于国内巨大的民族凝聚力,来自于把中国自己的事情办好这样一个最为坚实的政治基础。打造中国的软实力,根本在于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文化上、制度上、道德上有吸引力的美好国家,不仅对全中国人民有凝聚力,而且对国际社会有吸引力。我们要积极推进市场经济,推进法治国家和法治社会建设,努力推进中国公民的基本政治和社会文化权利,推进中国社会主义的民主化进程。用这些东西来确立中国在国际社会的基本形象,以这些东西确立中国在国际社会中软实力的根本。

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大势并没有改变,中国仍将长期处于总体和平的国际战略环境。中国将坚持这样的基本战略判断。国际社会将会从中国的发展,从中国对世界担负的国际责任中,从中国提供给国际社会越来越多的公共产品中切实感受到,一个强大的中国对人类文明的贡献和自身独特的文化魅力。当代世界

    进入专题: 国际战略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国际关系 > 国际关系时评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49494.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