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白:从独木桥到钢丝绳——写在08高考之后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200 次 更新时间:2010-08-09 16:00

进入专题: 高考   教育  

留白  

  

至今,我还清晰的记得,2003年香港高校在内地招生的火爆场面。许多望子成龙的内地考生家长,选择了把成绩优秀的孩子送到香港深造。也正是从那一年起,两种不同教育模式的对接和碰撞正式拉开帷幕。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几年下来,在港内地学生恶性事件不断,逃学失踪者有之,盗窃者有之,精神失常者有之,自杀及扬言杀人者有之,诸种弊端纷纷暴露,让人不得不凝眉深思。

我首先想到的是《淮南子》里那个典故——“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为什么内地的尖子生、高材生,在香港高校却不能适应呢?这里面有着非常复杂的原因。但社会文化生态的“水土不服”显然是原因之一。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着地域文化差异问题,“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地方的人因为文化习俗、生活方式不同,常常互相歧视,互不买账。更不要说香港和内地隔绝了长达一个世纪,回归以后,仍然是“一国两制”,同中有异,让一个来自内地的各方面都未定型的学生很快融入香港的社会文化中,几乎是不可能的。

在这种情况下,出现一些问题应该说是必然的,也是正常的,上述事件在全国各地均有发生,统计下来,未必香港的情况就最严重,只不过它更具有典型性和讨论的价值而已。

所以,我不赞成有些媒体为了吸引眼球,将此事加以情绪化的报道,我以为这不是严肃的态度,甚至是“避重就轻”。以27岁的香港科大在读博士生葛炜炜上吊自杀一事为例,我们在大陆各高校都能找到例子,可以说是屡见不鲜。2003年9月10日,是世界第一个“预防自杀日”,一个让人发指的数据被披露:我国每年约有28.7万人自杀死亡,除此之外还有约200万自杀未遂者,自杀已成为我国人群中第5位的死因。加缪说过:“真正严肃的哲学问题只有一个:自杀。”面对这么一个触目惊心的数据,我们恐怕更应该追问:是什么导致了这么多人宁愿放弃生命?

话题似乎扯远了。就事论事地说,难道两地在高等教育上的对接一开始就错了吗?

尽管目前尚很难下一个确切的结论,我还是以为,从大方向上来看,两地的学生实现“互通”和“对流”乃是大势所趋,积极意义自不待言。但是,在具体的制度安排上,仍须深入探讨,细致规划,做好各种具体而微的过渡工作。从香港科技大学的几例事件来看,校方显然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比如说,将内地学生和本地生混合住宿的安排可能出发点是好的,但结果证明,这种“削足适履”的安排恰恰容易滋生甚至激发矛盾和对立。因为,尽管同是中国人,但“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两地的政治制度、教育模式、文化生态和生活习惯都存在着明显差别,只有保持一定的“距离”,才能产生互相尊重和理解。窃以为,应将内地生按照“准留学生”的情况看待,生活上可以将内地生安排在一起,便于他们更好的协作和交流,以缓解各种不适和压力。其实,只要有一个相对“亲切”和“熟悉”的小圈子,人们是可以获得心理上的平衡和愉悦的。

受教育方、特别是家长也难辞其咎。我们的家庭教育长期以来严重缺失,面对高考,家庭甚至成了远比学校和社会更大的压力场。许多孩子的生活环境看似优越,甚至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可他们只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父母手里的一张牌,父母们在乎的是输赢、是面子,而缺乏对孩子心灵和人格的起码尊重。在强大的压力下,许多内地学子未上考场便已患上抑郁症和失眠症。我们的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太像是一种“投资”,甚至某种情况下还是一场“赌博”,出国热和进港热正是这种功利教育观的折射。香港科大校长朱经武指出,有的学生家庭背景的并不宽裕,但家长们依旧孤注一掷地将孩子投向“香港”等地。这种“准留学”式的选择,固然用心良苦,可由于事先缺乏充分的准备,最终变成了“华山一条路”。 这些在港内地尖子生本可以在内地高校继续春风得意,呼风唤雨,可是在香港这个听起来诱人、待下去磨人的“国际大都市”里,他们不得不接受更多、更严峻的挑战。内地大学生走过高考的“独木桥”,绷紧的发条放松了,可以很轻松地应付功课,去港的学子则恰恰相反,他们刚过“独木桥”,又要“走钢丝”,香港的高校“严进严出”,巨大的学业求职压力让内地学子几乎喘不过去来。求学、求职一旦成了极为功利的负担,出现种种心理问题也就在所难免。

内地的应试教育催生出的“万人竞过独木桥”的竞争生态同样需要检讨。孔子说:“君子不器。”“君子不争。”可是,我们当前的教育,恰恰是在大批量地生产各种各样的“器”。这种背离传统人文精神的教育竞赛,早已从“诲人不倦”演变成“毁人不倦”。

内地学生的心理问题同样值得关注。就我所知,尖子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可能远不如成绩一般的学生。因为一直没有输过,所以他们大多输不起;因为学习成绩好,他们把人生中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学习上。这种“押宝”式的心理其实已经涉嫌病态,一旦遇到挫折,内地尖子生们往往视为“滑铁卢”,会把失败无限放大而不知转圜。这跟我们的教育体系中激励机制、评价体制和考试机制单一化大有关系。这就迫使我们不得不思考一个问题:我们的应试教育什么时候才能给学生“松绑”?我们的教育制度什么时候才能摆脱功利、浮躁的竞争机制?为什么我们就不能为孩子创造一个更加健康、合理和人性化的教育生态?

这两天,又一轮高考结束了,真是“几家欢乐几家愁”。我们要关心的是,对于那些没有挤过“独木桥”的考生,是否真的“榜上无名,脚下有路”?而那些选择继续“走钢丝”的家长、学生,以及校方,你们真的都准备好了吗?

    进入专题: 高考   教育  

本文责编:xiaolu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笔会 > 散文随笔 > 曾经心动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35375.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特区教育》2008年第7期,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