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尚伟:城市特质与创意产业路线选择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2012 次 更新时间:2009-03-03 14:48

进入专题: 创意产业  

蔡尚伟 (进入专栏)  

21世纪,文化产业发展的浪潮在中国一浪高过一浪。各文化资源大省、各中心城市,纷纷提出自己的文化产业发展方略。而在此背景中,发展“创意产业”的呼声在一些中心城市也越来越高,全国围绕发展创意产业开始了新一轮产业竞争。

一、“创意产业”的兴起

1、上海

上海是我国创意产业发展最为积极的地区。早在1999年,上海最早的创意产业区―――四行创意仓库诞生。2005年4月28日,上海市首批18家“创意产业集聚区”由市经委正式授牌。此后园区不断增加。按规划, 到2007年底,上海要形成70至80个创意产业园区,吸引3000至5000家各种创意类企业在园区内集聚。普陀区莫干山路50号(M50)、卢湾区“8号桥”、泰康路艺术街、张江文化科技创意产业基地等已是著名的创意产业平台……这些对全国创意产业的发展都起到了某种催化作用。

2、北京

北京地区创意产业起步虽晚但进展很快。2005年5月22日,“创意中国产业联盟”的民间组织在北京宣告成立;5月28日,中关村创意产业先导基地揭牌,同时中关村创意产业联盟成立。北京几个创意产业集聚区初步成型:中关村创意产业先导基地、北京数字娱乐示范基地、国家新媒体产业基地、东城区文化产业园、朝阳大山子艺术中心、德胜园工业设计创意产业基地等。

3、深圳

2004年11月18日,由招商局科技集团推出的深圳文化创意产业园正式启动。创意园一期项目――“火炬创业大厦” 总面积9700多平米,2005年6月全面投入使用,聚集了十多家原创型动漫游戏、创意设计企业进驻,使用率达到100%。深圳市龙岗区布吉镇“大芬村”油画产业聚集区,华侨城集团LOFT创意社区,深圳怡景国家动漫画产业基地等都使深圳创意产业具有了坚实的基础。

4、长沙

长沙市市长谭仲池提出要将长沙建设成为文化创意城市,并指出:“创意是长沙的灵魂。”长沙的创意产业基础较好。 “超级女声”是创意产业在中国一个非常成功的案例。除此以外,蓝猫销售着近3000多个品种的衍生产品、长沙卡通艺术节开幕、金鹰卡通频道开播,这一切也说明长沙的创意城市特色有着独特的地位。2006年6月6日,众多设计艺术家齐聚芙蓉区西街创意领地,宣布2006中国(湖南)文化创意周盛装登场。作为湖南省创意经济的首家集聚地,西街创意领地已吸引30多家工作室,50多名设计艺术家入驻。

5、杭州

杭州创意产业的标志是该市最大的设计联盟――LOFT49,它兴起于2002年,是一个由废旧工厂改建的艺术仓库。这里常常举行各种艺术聚会和展览,已成了杭州的时尚符号之一。到2004年,LOFT49就已有从业人员360多人,总产值达到1.6亿元。杭州规划将整个蓝孔雀化纤厂区保留,改造成一个LOFT文化公园,分LOFT创作区、运动展演区、休闲餐饮区三个功能区块。杭州市还将进一步发掘创意产业的潜力:对该市主城区的老厂房摸底调查,确定一批需保存的老厂房、老仓库名单,经专家论证后,列入保护规划,选择合适的老厂房、老仓库留作发展创意产业之用。此外,颇具动漫业基础的杭州也在打造“中国动漫之都”,这也是不可小觑的“创意产业”分旗。

6、南京

南京提出在三至五年内要打造十大创意产业基地。2006年2月,由顺天实业集团投资5000万元的南京世界之窗创意产业园项目启动建设,计划9月正式开园,将终结南京市没有创意产业园的历史。南京浦口区政府与亚洲创新文化产业集团合作“中国?南京亚洲创新创意产业园”项目,计划用5年时间,在浦口区珍珠泉旅游度假区打造一个“复合式”创意产业园。亚洲创新创意产业园由台湾亚洲创新文化集团独资建设,投资总额为12亿美元,占地面积1300亩。产业园主体建设项目包括软件园区、展览展示馆、教育培训中心、创意商品步行街、主题乐园及相关服务配套等。

7、广州

以广州的城市地位而论,发展创意产业的步伐似乎太慢了。民间对此一度颇为着急。事实上,广州市政府也正大力打造创意产业。继北京、上海、成都之后,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建立的第四个国家级网游动漫产业发展基地在广州挂牌。广州天河区是广告、影视、媒体、IT等创意工作集聚区,而广州时尚园是一个集创意设计、品牌展示、信息沟通、文化休闲、体育运动于一体的文化地域,在广州市政府指导、支持下,广州时尚园有全力打造创意产业,把大坦沙建成以时尚创意设计为主的"广佛创意岛"的构想。

8、成都

成都并没有大规模地提出“创意产业”的概念,但是几乎所有关注创意产业的人都会把成都当作中国发展创意产业的最重要城市之一,甚至有人提出:“成都是最适合发展创意产业的地方”。成都网络游戏的发展令全国注目,成都已是全国最有实力的数字娱乐城市之一。2005年5月出台的《成都市数字娱乐产业发展规划文本(2005-2014)》明确,数字娱乐产业产值要占成都市GDP的15%以上。成都市长葛红林一再强调成都是个具有“智慧”精神的城市,在成都发展创意产业有很好的基础和市场作保证,并促成了金山、盛大等把成都做为二次创业的起步点。据报道,世界首席设计大师――科拉尼,拟投资5.6亿元,打造“科拉尼中国工业设计基地”,特考察占地3800亩的“成都市生态产业示范区”(包括创意产业园区),并与之签定协议。科拉尼的到来,或许将为整个西部地区的创意产业、工业设计带来巨大的商机。

9、重庆

2004年2月17日,“创意重庆――城市形象设计国际论坛”开幕。2005年1月5日,中国创意产业高峰论坛在重庆开讲。4月16日,2005中国(重庆)创意经济与城市商业开发高峰论坛又在重庆举办。2006年3月,重庆日报《影响周刊》主办了“创意重庆”论坛活动……重庆发展创意经济的迫切态度可见一斑。南岸区在茶园新城区预留了115亩土地,欲建设“重庆文化创意产业园”。在园内创建包括休闲游戏软件、动漫影视图片、软件等行业“原创车间”,逐步形成长江上游文化创意产业的新高地。南岸区还计划在南滨路建设“巴渝文化创意产业园”,形成具有重庆特色的都市文化创意集群。

10、武汉

武汉民间发展创意产业的呼声很多。并有人发起 “创意人俱乐部”等组织,旨在为武汉地区创意人提供一个激活彼此灵感和创意的宽松环境,设置一些共同谋划的事业项目,以团队的方式进行创意开发和创意经营。武汉光谷文化传媒创意产业园也在酝酿。它以数字媒体、新闻出版业、影视业、网络软件业、会展业、演出娱乐业、音像出版业等相关行业为主,意图有别于一般所认知的“动漫基地”建设,而是融合了数字动漫、影视动漫、影音娱乐、主题乐园、展览展示以及出版教育等方面的一个发展平台。

11、西安

在西安召开了由民建中央主办的两岸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讨会。会议邀请海峡两岸的专家学者集中讨论了文化创意产业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并研究了探索文化创意产业与其他产业结合的新思路。西安高新区举办了唐延路发展论坛,提出了把唐延路建成生态化创意发展带的思路。在北京科博会组委会和21世纪经济报道主办的2006中国经济高峰会上,市委常委、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景俊海郑重宣布:“创意产业是比高科技产业更为宽泛、更能充分发挥人的智慧的产业,也是西安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发展创意产业,我们准备好了。”

12、昆明

昆大丽(昆明、大理、丽江)向来被视为生活方式的典范,有人把这里称为“手工业创意人群的天堂”。还有人建议将滇池设计为创意产业带,可以通过民间艺术家、特色小茶室等赋予滇池丰富的文化内涵,用独特的文化来留住游客,也与其他景点区别开来,让游客走了还想来。昆明市委、市政府计划把世博园、金殿及周边农村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规划,加强规划控制,整治周边环境;支持其创新发展模式,建设“艺术创意产业基地”、“总部研发基地”和“文化艺术基地”。

13、郑州

郑州晚报一篇《创意产业萌芽郑州》的报道曾引起了社会各方的广泛关注。也有人认为:郑州的创意产业面临一盘散沙的局面。没有一个统一的阵地作为创意产业对外一致的形象标志。这样就使这个产业难以形成合力,无法产生聚集效应。由郑州福华置业有限公司投资开发建设的“福华中心――创意产业基地”等的建成,也许将改变这种状况。

……

评价现阶段中国发展创意产业的成效,可以用三种指标:可知、可感、可量。大部分相关城市提出了概念,确定了目标,进行了初步宣传,是为“可知”。 如北京、上海、南京等许多地方政府把创意产业写入各自的“十一五”规划纲要。北京把“文化创意产业”列为支柱产业,目标是打造中国“创意产业之都”。上海的战略目标是和伦敦、纽约、东京站在一起,成为“国际创意产业中心”。深圳则提出打造“创意设计之都”。 长沙市现提出打造“中国最大的原创动漫之都”的目标。苏州、杭州、昆明、三亚、珠海、重庆、成都、厦门、西安等城市也都热情高涨,宣称要打造各自的创意产业基地。一部分城市做出了园区,挂了牌子,做出了业态,是为“可感”。少部分城市建立起了“创意产业”统计体系,对“创意产业”的发展成效予以了数字化表现,是为“可量”。如据统计,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产值已经超过全市GDP的7.5%。2005年,北京创意产业产值超过960亿元,其增加值约占北京生产总值的14%以上。但各城市“创意产业”的内容不一,可比性不强。

二、 为什么是“创意”产业?

在文化产业发展的大背景中,这些城市为什么独辟蹊径,“另起炉灶” ,非要扛起“创意产业”的旗帜呢?

通过调查可以发现,使用“创意产业”的概念,各城市的考虑是不一样的。大体上其理由、动机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创意产业”与“文化产业”提法不矛盾,不冲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UNESCO)认为,创意是人类文化定位的一个重要部分,可被不同形式表现。“文化产业”为那些“包含了无形的文化的内容的创造、生产与商品化的产业,这些内容被版权保护并以产品或服务为形式”(industries that combine the creation, production and commercialisationof contents which are intangible and cultural in nature;these contents are typically protected by copyrightand they can take the form of a good or a service.)。文化产业或可被视为“创意产业”。总体上说,国外对创意产业的分类基本等同于“文化产业”,从英国对“创意产业”的界定可见一斑。从实质上说,可以把“创意产业”看作“文化产业”的另一个说法。或者说,在全球对文化产业的界定均有分歧的背景下,二者的核心意义是相同相近的。只是“创意产业”的说法更加深入地揭示了“文化产业”的本质:创意是文化的灵魂,核心。香港就是强调“创意产业是文化艺术创意和商品生产的结合”,力图弥合“文化产业”与“创意产业”这两个概念。内地城市也有人侧重于从这种角度来解释对“创意产业”概念的使用。

2、“创意产业”是对“文化产业”的细化、具体化。作为国家文化战略的“文化产业” 是基于对整体的国情的判断,相对于“政治”、“经济”、“社会”工作而提出的“文化战略”,局限性在于宏观、模糊。而作为城市发展突破口的“创意产业”有较为明确的指向:“高科技产业、内容产业与文化产业的高端”[1]。“创意产业”的核心为原创与知识产权。霍金斯在《创意经济》(The Creative Economy)一书中,把创意产业界定为其产品都在知识产权法的保护范围内的经济部门。知识产权有四大类:专利、版权、商标和设计。霍金斯认为,知识产权法的每一形式都有庞大的工业与之相应,加在一起“这四种工业就组成了创造性产业和创造性经济”。相比而言,文化产业更为广泛,创意产业则专指通过知识产权开发和运用的那一部分。比如电影院、书店、画店、印刷厂、大剧院、电视台、互联网等都属文化产业,他们经营文化产品,提供文化服务,但不能算文化创意产业,唯有构成知识产权的,如电影制片、出版、作画、文化演出、电视节目制作、动漫制作、互动游戏软件制作等等,能形成知识产权的那部分,才能称为创意产业。文化创意产业正是文化产业的源头与原动力,也是基础与主干。正因为如此,一些城市把创意产业(或“文化创意产业”)作为文化产业的局部在使用,从而使“创意产业”成为“文化产业”发展浪潮中的差异化战略。

3、“创意产业”是对“文化产业”的超越。

“创意产业”对“文化产业”的超越,首先在业态重心的超越上。“文化产业”重心在精神产品的生产与消费上,物质材料是载体。“创意产业”虽然很大一部分也是精神产品的生产与消费,但除此之外,有一个重要的区别就在于“创意”与第二产业的结合上,即“创意产品”首先不是精神产品,而是服务于、附加于物质产品的附加文化价值部分,如工业设计、服装设计等。从理论上说,文化产业、创意产业都有科技与文化融合,与三大产业都密切结合的特点,但是创意产业无疑走得更远,程度更深,体现这些特征的业态更丰富,更具体。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创意产业”有其另立门户存在的必要性。如上海市委宣传部的荣跃明在《超越文化产业:创意产业的本质与特征》中说:“创意产业的内涵超越了文化产业的内涵,这一概念为我们把握世界产业发展演变新动向提供了新的观察视角,同时也启示我们在落实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实现中国经济跨越式发展战略时,首先应当从更新产业观念入手,在全面分析比较的基础上,调整跨越式发展战略的具体实施路径,特别是通过打造中国的创意产业,以整个产业来集聚和整合中国现有的处于分散状态的科技、人才、品牌、管理、设计、自主知识产权等价值链高端要素资源,以中国自己的创意产业来引导整体经济实现两个转变和跨越式发展,力争在较短时间内扭转中国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的不利地位。”[2]如此的“创意产业”无疑在整个产业结构中更具有关联意义,中国发展创意产业首先是一种产业升级的必然选择。发展“创意产业”对中国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尤其具有战略意义。正因为如此,从价值取向上讲,中国的“文化产业”更注重综合价值,特别是政治与文化价值,而中国的“创意产业”则明显更聚焦在经济价值上。英国等发达国家的创意产业是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完成之后发展起来的,所以英国更加注重文化、体育等精神领域的开发与建设,是为英国打造文化帝国服务的产业结构。但是中国,包括上海、北京这样的领头城市,都还未完成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所以中国“创意产业”的重心有所不同。如上海强调:发展创意产业要为上海的“科教兴市”主战略服务,为二、三产服务,为“两个优先”的产业发展方针服务,为产业结构调整和结构升级服务,将创意产业融入城市文化与城市建设之中。北京市也明确提出:“以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为新引擎,推动首都产业升级”。

“创意产业”对“文化产业”还有发展阶段上的超越。

“文化产业”的提法是对“文化工业”批判理论的超越,对“文化工作”理论的超越,是在中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国家地位稳步上升的历史时期的国家文化战略概念,强调改变计划经济时代的文化观念,为文化注入市场理念,将“文化”与“生产”、“消费”结合起来。相比于历史上的传统观念,“文化产业”无疑具有现代性。

“创意产业”是在此基础上的再超越。“创意产业”的发展以一般文化产业的高度发展为基础的。“创意产业”作为“文化产业”的高端,是与高科技、高文化紧密结合的新兴产业,其生产与消费都比一般文化产业具有更高的要求,“创意产业最适合在那些已经完成了现代化活正在进行现代化实践的国家和地区生根开花。事实证明,只有这些国家和地区才具有相对较高的城市化水平。城市化水平是决定创意产业体系新陈代谢、自我造血的关键。”[3]按照这样的理解,作为城市文化战略,“创意产业”是对一般城市“文化产业”的超越,是根据个别城市化、现代化水平较高的城市的具体的市情,在“文化产业”总体原则下的具有一定前瞻性、超越性的文化、科技发展战略,是按照现代化乃至后现代化城市的要求,按照国际城市竞争的要求,凝炼发展重点的一种抉择。

“创意产业”也是对“文化产业”形象上的超越。

“文化产业”之“文化”在人们的语用习惯中对“历史”对“过去”有更多暗示。而“创意产业”偏重于今日之创造,核心价值在“今”,在于“新”。英国是第一个提出“创意产业”的国家。为了改变在世人眼中的老朽没落帝国的旧形象,重塑其在发达市场经济国家中的核心竞争力和时代强者的行动,英国在1997年布莱尔工党上台时,就迫不及待地提出了“新英国”计划,其主题就是发展“创意产业”。为了改变英国在中国年轻一代心目中古老、保守、传统的形象,表达一个充满创造性与革新精神的新英国形,2003年开展了“创意英国”的全球巡展活动。英国驻华使馆和英国文化协会在中国北京、上海、广州及重庆等地也举办了“创意英国”系列活动。这是英国政府在海外组织的最大规模的宣传活动,涉及文化艺术、科技发明、商业贸易、教育、环境等各个方面,而其中文化艺术项目是最为丰富的,它的主题就是从商业、艺术、科技、教育等各方面塑造开放的、包罗万象的、充满创造性和革新精神的现代英国形象。在许多城市,“创意产业”都是城市旧区复苏、城市复兴的“点金术”,具有推陈出“新”的功能。耐人寻味的是,中国发展“创意产业”最为积极的城市中,上海与深圳就是最为典型的“新”派城市,而“老派”的北京,则在“创意”之前加上了“文化”二字。

4、营销的需要。

“创意产业”一词的使用者,包括城市高层领导者、城市各职能部门、理论界、企业界及一般社会文化人士等。一般来说,城市高层领导者更多地考虑一个概念的政治语境,对“创意产业”一词的使用相对谨慎。而在其他层面,则较为宽松和自由。特别是出于城市营销与企业市场营销的需要,一些城市的工作部门与企业比较积极地使用“创意产业”的概念。一般来说,推出新概念,建设园区,对一个城市来说,是比较有效的招商由头。中国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出口加工区”、“大学科技园”、“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文化产业园”等概念之后,需要有新的概念导入,以增加城市营销的题材,刺激城市招商,增加城市经济实力与形象亮点。从某种意义上说,“创意产业”适逢其时,契合了城市营销的需要,因此,被城市推广部门所注意也在情理之中。而从民间来说,概念炒作是企业的普遍需要。一个新的概念,可以提升企业产品与服务的综合价值,对企业来说,恰当地导入新概念是一种惠而不费的营销手段。如前所述,由于“创意产业”良好的、高端的形象指向,对于敏锐前卫的企业来说,“创意产业”是一个较好的候选概念。正因为如此,一些企业举起了“创意产业”的大旗,在市场中赢得了注意力,赢得了形象价值。特别是一些房地产商,从“文化地产”观念进到“创意地产”观念,以阶段性、局部性的让利甚至损失(如前所述长沙市芙蓉区西街“创意领地”,就是开发商将一些商铺以低廉的租金给艺术家们以吸引其集聚),换得了长远的、整体的项目或企业附加“创意价值”提升的可能。

三、什么“创意”?

纠缠概念难免有学究、迂腐之嫌。但概念是判断、推理的基础,对操作者来说,通过辨析概念确定操作对象也至关重要。概念不清晰,不光理论无根,操作也无从谈起。以“创意产业”而论,克服“创意产业”的概念困难是理论与实践不可逾越的第一关。

前面虽已涉及到“创意产业”的概念分析,但更多地是从该语词的操作来谈的。历史与逻辑相结合,对“创意产业”概念进行系统梳理是必要的,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解决“创意产业”概念面临的几重困难。第一重困难是“创意产业”与“文化产业”的关系。概念的基本规则是约定俗成,前文所列的两者关系基本上属于“约定”,本文姑且暂列不论。第二重困难是“创意产业”与“内容产业”、 “版权产业” 、“版权文化产业”、“信息产业”等紧密相关的概念群的关系。这些概念的相互关系错综复杂,聚讼纷纭。它们有语境差异,有重心差异。每一个名词下面都有自己的概念发展史,都有不同阐释者的主张。相互关系之“等同说”、“包含与被包含说”、“交叉说”都有,几乎可能有的逻辑关系都穷尽了。学术界、政府、产业界各有自己的阐释,不同的国家、地区的说法也不尽相同。要细究起来,实在是让人不胜其繁的。大体而论,“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主要还是在于角度的差异。“创意产业”的概念侧重于是对“智力创造” 行为的强调,“内容产业”是相对于渠道等环节而强调“内容”的重要性,“版权产业”的概念是侧重于通过对“智力创造成果”的法律肯定而获取正当的经济利益,而“信息产业”是强调这种产业的时代技术背景。第三重困难就是直接在“创意产业”的旗帜下面,也有“创意产业”、“创意文化产业”、“文化创意产业”、“文化科技创意产业”等分店。这又是一个相互关系更为紧密的概念群体。人们在实际使用中,要么把它们算作“创意产业”的分支,要么将它们与“创意产业”等同。“文化科技创意产业”似乎更全面、直观地体现了“创意产业”的特点,既要“文化”,又要“科技”,还要“创意”,但名词失之于冗长。

面对这些概念的丛林,很容易让人们失去认真研究它们的耐心,而产生迅速抽身,撇开概念不谈的冲动。的确,这种学理性的研究是非常繁琐的,也不是本文的重点。因而,我们可以从另一种角度接近“创意产业”的概念。

“创意产业”概念的第四重困难是所有人都回避不了的,就是“创意产业”到底包括些什么,也就是“创意产业”的外延是什么。换句话说,从更具操作性的角度看,“创意产业”的分类体系是怎么样的。不管从纯理论角度,还是操作者的角度,这都是必须澄清的问题。操作者可以不管“定义”,但“分类”是必须明确的。特别对于操作者来说,分类便于方便地明确对象,进行行业管理的归口。事实上,分类也是使概念明晰的简便有效的办法。

创意人人都有,自古就有,但是不是所有的创意都是“创意产业”所指的“创意”。什么样的“创意”才是“创意产业”概念所指的“创意”?“创意产业”包含哪些创意活动,哪些创意部门?

让人头痛的是,要回答这些问题,我们又不得不面对驳杂的体系。

几乎所有的“创意产业”分类体系都是以英国版本为蓝本的。而从中国人接触到的汉语版本的分类体系来看,英国“创意产业”的13个类别之间的逻辑关系显然混乱。“英国将广告、建筑、艺术和文物交易、工艺品、设计、时装设计、电影、互动休闲软件、音乐、表演艺术、出版、软件、电视广播等行业确认为创意产业”,这种说法在国内广泛流行。但按照这种说法,“设计”与“时装设计”, “互动休闲软件”与“软件”等类型之间分明是属种关系,并置是不妥的,在实际操作中,也会产生统计上的交叉等问题。而回到英文,“设计”(Design)与“时装设计”(Designer Fashion)、“互动休闲软件” (Interactive Leisure Software)与“软件及计算机服务”(Software and Computer Services)等之间的关系就没有汉语那样混乱了,但仍然有逻辑不清的嫌疑。在进一步的细分中,同样有类似的问题。

继起的其他国家与地区的“创意产业”分类体系基本上都是在英国体系的基础上剪裁增补而成的。

例如,中国台湾地区文化创意产业定义是:源自于创意或文化累积,透过智慧财产的形式与运用,具有创造财富与就业机会潜力,并促进整体生活提升之行业。依上述定义,台湾地区文化创意产业涵盖 13项产业,分别是:视觉艺术产业、音乐与表演艺术产业、文化展演设施产业、工艺产业、电影产业、广播电视产业、出版产业、广告产业、设计产业、数字休闲娱乐产业、设计品牌时尚产业、创意生活产业、建筑设计产业。

上海创意产业是指以创新思想、技巧和先进技术等知识和智力密集型要素为核心,通过一系列创造活动,引起生产和消费环节的价值增值,为社会创造财富和提供广泛就业机会的产业,主要包括研发设计、建筑设计、文化艺术、咨询策划和时尚消费等几大类,并涉及诸多行业。从各类型的排位可以看出,上海“创意产业”的重心很明确:就是与高科技结合,与工业结合的设计等生产性服务行业。

而北京“十一五”期间将重点发展的六大文化创意产业分别是文化演出、出版发行和版权贸易、影视节目制作和交易、动漫和网络游戏研发制作、文化会展以及古玩艺术品交易。

深圳的创意产业主要包括:出版、广播影视、广告、设计、动漫画制作、网络游戏、珠宝工艺和艺术品、音乐表演艺术业。

……

非常明显,大家说的不完全是一回事情。按照人们思维的习惯,合理的办法应是按照某种标准如英国的体例统一起来。但是,完全按照英国的分类也不行。英国“创意产业”的面实际上很宽。英国创意产业特别工作组对创意产业界定为“源自个人创意、技巧及才华,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行业”。按照这个定义,“创意产业”的题中应有之义,除了高端的“个人创意、技巧及才华”,也有“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即“创意”少或者几乎没有的环节。如艺术和文物交易(也有人译为“艺术品古玩交易”等),包括:绘画、雕塑、纸制作品、其它艺术(如编织)、家具等的零售。“电影录像”除了“电影剧本创作,制作”外,也包括“分销、展演”。“互动休闲软件”除了“游戏开发、出版”,也有“分销、零售”。“音乐”也包括“管理、翻录及促销”。“电视广播”也包括“传送”[4]。如果以英国概念为标准,中国国内认为“创意产业”是文化产业的高端的说法并不能完全成立,从而“创意产业”提法的必要性会大打折扣。为了突出“创意产业”概念的特征,对英国概念进行“扬弃”是必要的。强调“原创”,是既符合英国原意,也更符合中国文化、科技发展之现实需要的,而根据各个城市特点确立符合自己特质的“创意产业”内涵与分类体系也是符合“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哲学原理的。“各行其是”自有道理。

但不统一带来的麻烦也太多了。没有同一性的概念如何交流?对象不能确定,如何操作?确定而不能统一,如何比较?大家都有关于“创意产业”的若干统计数据,而事实上统计的东西都不一致。这样的数据除了纵比可行,横向的比较几乎很难说明什么问题。这样的局面不能不让人怀疑:“创意产业”到底作为一般的揭示性概念还是作为操作性概念更为合理?

一般的揭示性概念容易变成简单炒作的题材。个别城市把自己的老家底、老做法换个新说法,迅速跟进“创意”概念,先挂号,再贴牌,再观察调整,这样的做法有战略保险之利,也有战略模糊之弊。概念泛滥容易滑向实质消解。将“创意XX”随意地安置在“科技兴市”、“文化立市”等一系列口号之中,也许会让人无所适从。事实上,一个城市帖“创意”之牌容易,真正有“创意”难,真正地“产业”起来更难。一些创意园区,名为创意园区,实为房产开发。回想一些城市市中心老厂房这些年的转变轨迹,从最初的都市工业楼宇到后来的都市工业园区再到如今的创意产业集聚区,如没有以创意为魂的业态支撑,谁能保证过几年不会出现一个新概念,再将创意产业集聚区取而代之?时代呼唤真正的“创意产业”的新业态。“创意产业”浪潮中的城市面临从“概念”到“业态”的转换的任务。城市们需要考虑的问题是否应该是,趁着“创意产业”概念的导入,提醒自己检查资源与思路,有没有可能在旧有的业态之外,可以生长符合自己城市特质的新的产业形态与产业重点?

四、如何“产业”?

从“创意”到“创富”,到形成“产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只要有人,都会有“想法”,都会有“点子”,但低水平的分散的零碎的“想法”、 “点子”绝大部分不会变成财富,更难以变成有规模有系统可持续生长的财富。只有那些有市场接受潜力的“想法”和“点子”经过复杂的思维活动,按照人们的习惯与时尚,形成创意作品,才能够迈出“产业”的第一步。而大量的“创意作品”还要经过创意度、创意密集度、创意体系(集群)的筛选,变成可体系化批量生产的“创意产品”,变成可交易的“创意商品”,还要经过知识产权的保护,还要经过品牌化的过程,才有被市场接纳从而“创富”的可能。产权是赢利的法律保证,而品牌才是赢利的市场基础。“创意产业”从根本上说,也是“品牌经济”、“ 注意力经济”。品牌是人们市场选择的第一依据,是让商品在排他性、竞争性的市场体系中脱颖而出的一种筛选机制。创意好固然是品牌佳的重要基础,但两者之间没有必然的逻辑联系,好的创意没有形成好的品牌的例子是很多的。纵使形成了好的品牌,也必须要有畅通的“渠道”,保证“创意产品”能够畅通地与消费者见面,通过流通、交易,真正使“创意”变成“创富”。大体来说,创意要经过“创意作品――知识产权――品牌――渠道――销售――赢利”的较长的路径。

容易看出,“人”在“创意产业”链条中的重要性是非常突出的。创意作品、产品、商品需要“人”去做,而最终的消费市场也是“人”构成的。什么样的人,构成什么样的创意作品,什么样的人,构成什么样的创意消费市场。

不同的城市有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文化性格,文化传统,消费能力,消费观念。因此,不同的城市发展创意产业的基础是不一样的。那么,对于中国意图发展创意产业的城市来说,可能都需要系统地反思一下:我市是否需要发展“创意产业”?需要在何种程度上发展“创意产业”?我市有什么发展“创意产业”的优势与不足?有没有发展“创意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如果要发展,应当做些什么?产业突破口与产业重点是什么?政府应当具体做些什么?

对于国家来说,特别是象北京、上海这样的中国两大“超级城市”来说,发展“创意产业”是权利,也是责任。在世界产业发展的大格局中,人们已经注视着中国。被誉为“创意产业之父”的英国著名经济学家约翰?霍金斯表示,创意产业将成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英国《金融时报》用一篇《中国下一步棋:创意经济》的文章提出:中国将重点发展创意产业。如果说,发展“创意产业”是国家责任,那么北京、上海是责无旁贷的第一梯队。

事实是,不仅在北京、上海,中国“创意之都”的大旗随处可见,创意已成为各城市最时髦的标签与口号。几乎所有的产业都试图与创意相关联,似乎创意已成为包治百病的良药。也有人称中国的创意产业为“大炼钢铁”。到了这种地步,需要人们理性反思了。应该说,一般性地发展“创意产业”所含的有关产业部门,普遍提倡创意精神,对任何城市来说,都无可厚非。而如果要将其作为城市的根本方略,超越于其它产业其它领域,则需要更多的思考。即使如京、沪这样的超级城市对待“创意产业”都需慎重,都要特别注意对城市特质与“创意产业”门槛的审视,都要考量一下创意产业的全球容量与全国容量、区域容量,何况其它城市。创意产业体系实际上也是竞争体系。从全球范围内看,存在着国际竞争。从国内看,有区域竞争。当然,这两个层次也是紧密相连的。意图发展“创意产业”的城市需要综合考虑城市区位,国际化或全国化的地理通道,城市竞争与合作格局,城市性质,城市文化传统,城市现代化、工业化、信息化、国际化水平,城市总体发展水平,城市地位,城市形象与城市品牌等多样指标。

说“创意产业”,当然不一定要求其都是国际水准的产业,就如农业与工业一样,“创意产业”也允许有不同层次的产业水平与产业市场存在。但不管哪个层次的创意产业中心,都要有符合创意产业发展的基本条件。而最重要的,如前所述,一为消费市场,一为人才。

凡是商品,总要有市场才能实现效益。能够把国际市场作为主要市场的中国城市是不多见的,对于大多数城市来说,能真正有效地开拓国内市场就算很不错了。而从整体上说,我国文化创意经济的市场不够成熟,需求也不稳定。据国外经验,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之后,将触发社会消费的结构升级,2003年,我国人均GDP达到1090美元,国内居民的财富积累已到了消费升级的临界点,在消费结构升级阶段,人们对文化内容的消费需求将日益增长。但是,相对于文化产业、创意产业发展的国际水准,这个消费水平仍然是非常低的。居民消费结构中文化消费、创意消费的比例仍然不容乐观,特别是生活性、精神性的消费比例非常低,以纯粹的创意为首要的消费对象的创意产品,如文学艺术,其市场空间很难得到保证,因为人们对它的需求是柔性需求,不是说它是非消费不可的,这势必影响这部分创意产业的国内容量。相反,与工业紧密相连的生产性创意消费(工业设计、建筑设计等消费)与附属于物质产品的创意消费(如家具设计、服饰设计等消费)都是刚性消费,创意虽然是附着在物质产品上并且创意不是首要消费对象,但是,正因为物质产品的消费是刚性的,是大量的,创意产业附着其上,才能保证广阔的创意消费市场。所以,根据中国的国情,具有相应的生产性创意消费市场的开拓与辐射能力的城市重点发展创意产业可能更有市场保障。

另外,就是创意产业的人才资源。创意人才资源的多少固然与城市的高校有关,高校多了,基础人才多,哪怕出创意人才的比例不高,但绝对数也较多。但是,看一个城市“创意产业”的基础最重要的还是看创意型人才的数量与质量。对人才资源评估要理性,要注意不能盲目地比面上的 “学历人才”数,用宣传性的资料自我安慰。人多,未必“创意”多,文凭高,未必“创意”高,“人”多未必“才”多。不要轻易地把高校与人才划等号。相反,一个城市的创意气质,会影响所在地的大学气质,会影响到创意人才的品质与数量。这种城市气质说起来虚,在生产、生活的各领域又具体可感,特别是在城市之间进行比较时,更能让人觉得它是一种实在的因素,尽管很难量化评估。一个城市一定要把自己放到城市体系中去比较创意气质。真正具有创意气质的城市哪怕不能培养多少人才,也能吸引创意人才。而这才是最重要的。一个城市能吸引到的人才层次,也非常关键。国际化的?全国化的?大区域性的?全省性的?(如果全省性的人才聚集能力都没有,可能发展“创意产业”比较脱离实际),在某种程度上,这是一个城市“创意产业”发展的标尺。具有强大的创意能力、宽广的视野、独到的眼光、掌握了国际标准、拥有广泛的国际人缘的高规格人才,对高水平、国际化的创意产业是必须的。正是在这样的标准之下,连北京、上海都感觉到人才的匮乏。北京海淀园管委会有关人士说:“我们人才是结构性的缺乏,我们在高端、内容等等方面缺乏,在市场推广方面也缺乏,在中介方面也缺乏。”[5]统计资料显示,在纽约,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占所有工作人口总数的12%;伦敦是14%;东京是15%。而目前上海创意产业从业人员占总就业人口的比例还不到千分之一。 据悉,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需要相当多的创意人才,尤其多媒体设计人才缺口高达8万多名,而且在此方面的领军人物更为稀少,这就严重阻碍了创意产业的发展。北京、上海如此,其它城市可想而知。要么真能在本城市发现人才、培养人才,要么本着“不求所有,但求所在”、“不求所在,但求所用”的理念,超越本地,全球化组织人才资源,才有发展创意产业的基础。但应充分估计到具体操作的困难。相对来说,其他创意产业资源就是次要的了。各中心城市应通盘考虑,全面分析,来决定把自己是定位在国际层次还是大区域层次上来阶段性推进“创意产业”。

参与创意产业国际竞争的城市基本上都是“世界城市”,如伦敦、纽约、东京等。在中国,有条件参与创意产业之国际分工与合作的城市不多。北京是中国的心脏,国际化程度是较高的。2008年奥运会更是带来了空前的国际化机遇。这给国际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中欧国际创意产业园联合办公室”已在北京CBD财富中心正式成立。 “中欧国际创意产业园”建成后,将成为英、法、意等国家知名度高、实力强的创意企业在北京投资发展的大本营。上海的情况类似。数十个创意产业基地已聚集了来自美国、日本、比利时、意大利等30多个国家的800多家创意设计企业,几乎涉及创意产业的所有领域。上海市把2010年世博会看作既是上海创意产业发展和繁荣的机遇。上海市提出要抓住世博会所形成的综合性国际化需求,推动上海创意产业的国际化和市场化进程。深圳、广州背靠香港,也有得天独厚的国际化优势。内地一些中心城市的总体国际化优势不明显,但也有各自的国际化空间。如果整理得当,也能聚集起创意产业的国际化通道。国际化通道不仅是一种地理通道,更是文化通道。地理的接近性固然是优势,而文化的接近性也许才是创意产业更重要的国际化基础。

由于中国国土辽阔,国内发展不平衡现象又非常突出,即使没有全国化的辐射能力,一些大区域中心城市的腹地也非常可观。也正因为如此,一些大的中心城市才有发展“创意产业”的“野心”。而中国“创意产业”讨论的焦点也在这里。“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些城市的想法是可以理解的。似乎可以规划一个合理的“创意产业生态链”来安顿大家的“创意”激情。中国可以形成创意梯次。北京、上海、深圳各有所长,创意产业也有基础。以它们为中心形成“东部三极”,能够对全国产生第一级效应。其他与之相邻的城市反而易于被其淹没、吸纳,最好与之协调整合。如果说“东部三极”由北至南,如一张“创意”之弓,则中国需要一支箭,由西向东射向世界。中、西部的大区域中心城市,谁来做箭?在中部,武汉与长沙可以候选。武汉,仅东湖开发区就有以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18所全国知名高等学府构成的中国最大的大学城,为全国第二大智力密集区。长沙的“创意精神”全国闻名,无庸赘言。“西部创意中心”可能是谁?几个城市可以候选。成都:优势在于城市综合实力强,人居环境好,文化气氛浓厚,缺陷在于工业基础不强,国际化水平有待提高。西安:文化资源富矿,高校密集,国际知名度高,综合科技实力,长期以来处在全国的前几位。重庆:老工业基地,“直辖市”的活力四射,有四川美术学院这样颇具实力的“创意人”基地。昆明:与东盟直接接壤,国际通道畅通,而且文化产业基础好,城市创新气氛浓。这些城市都有一定的条件而都没有具备完全充分的条件。正因为如此,很让人犯难。具备一定条件,做,不一有效,不做,心有不甘。更重要的是:不做,一定被动。你不做,而如果别人做了,后来者依赖性必大,从战略上来说有风险。从这些城市的角度说,发展“创意产业”,实际上是在强占战略高点。城市决策人不及时跟进,确有战略失职之嫌。有基本条件者理当审时度势,创造条件,强占先机。先发者优势更大,后来者可能会失去本有的机会。因此,发扬“创意精神”,敢为天下先,建设创意城市,谋求跨越式发展,是这些城市的集体权利。从全国的角度看,似乎又有重复建设的弊端,但所有的竞争都是与适度重复相伴随的。适度重复、适度竞争,从一个阶段来看,有利于“创意产业”的整体推进。这些城市战略争夺的结果使各城市的优劣势自然证明,确感不适合大力发展“创意产业”的城市也会在这样的尝试中收益。当然,这些城市在建立竞争体系的同时,更应该探讨“创意合作体系”的推进,促成创意城市之间的产业衔接,明确各城市的创意分工,争做创意之“单打冠军”,使中国各城市之间的创意产业链更为合理。如成都可否建成“中国文化遗产创意之都”、“中国创意生活产业中心”, 长沙建成“中国传媒创意中心”…… (注:仅是示例,非建议意见),而不必谋求成为全国的综合性创意中心。而一些城市可以更多地承接其他城市的产业转移,做好“文化传播产业城市”,发展文化旅游等产业。“能打工时且打工,当创意处即创意”,至少从阶段发展的角度看,这不失为明智之举。

推进“创意城市”,政府能够有所为不?应该有所为不? “无为而治” 能否?从英国、澳大利亚、韩国等国的经验看,发展创意产业,企业是主体,政府要主导。只有美国这样的超级大国才有资格任由市场自我发展。中国也必须依靠政府的力量来推动创意产业的发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自由顾问波尼?阿斯科鲁德曾说过“中国创造”面临的症结:有的时候,政府并没有意识到创意产业作为整体的存在,因此不能够正确作出政策和投资的决定,就无法切实地得到落实。[6]要推动整个社会创意产业的发展,还是要靠更广泛资本的大力扶持,包括政府的支持力度。中国多方面的体制问题还制约创意产业链的发展,比如在现在的体制环境下,媒体还没有办法进行跨媒体的运作,报纸、电视台、出版社相互分割,不能实现资源整合和资源优化。一些可以市场化的领域被国有单位垄断。在体制外,盗版则是制约创意产业发展的另一重大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都需要政府有所作为。而一个城市要与另一个城市竞争,一般来说,需要优惠性的政策,不要“优惠”更看中“规范”的企业毕竟是少数。政府可以设立“创意产业引导资金”,考虑对创意产业实施贷款贴息等奖励措施。政府要到位,不能缺位,也不能越位,应该探索“非权利管理模式”,建立“创意产业的公共领域”来推进创意产业。如上海创意产业中心是经上海市经济委员会、上海市社团局批准设立,从事推动上海创意产业发展的专门机构。它可以整合上海发展创意产业资源,制定上海创意产业的发展目标及策略,强化导向、构筑平台、推动集聚、形成体系,逐步形成以中心为平台、各个创意产业企业和创意产业集聚区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构架,整体推进上海创意产业发展。在某种意义上,“中心”相当于协会的作用。政府可为之处,就大的方面来说,集中在园区建设与人才环境、创意气氛的营造上面。

建设产业园区有其必要性。园区可以形成规模效应、品牌效应,利于在园区内形成产业链,降低企业成本,增加企业的市场机会。一个城市的创意产业能够分散发展,就应该可以集群发展。一个宣称要发展“创意产业”的城市如果连一个真正的“创意产业园区”都无法形成,其发展“创意产业”的基础是值得怀疑的。建设园区,从短期作用来看,对推广概念,形成氛围,都有直接的效果。当然,也有人对建设园区持反对意见。只要利大于弊,则可为之。“创意产业园区”怎么做?可以不新增用地,依托老厂房,利用工业用地建设园区,或依托高新技术开发区、大学科技园、文化街区、文化产业园等建设创意产业园。在建园初期,对一些有基础的企业、基地授牌、正名是必要的。但仅仅如此则不行。一定要通过园区建设公共技术平台、公共市场体系,打造产业链,推广新业态。

相对来说,园区建设属于短期行为,真正要为一个城市的创意产业打下基础,根本的在于人才环境的营造。工业经济时代,企业区位吸引人,企业办在什么地方,人就往什么地方流动;在创意经济时代,有创造力的人吸引企业和资本,企业和资本更倾向于朝有创造力的人才乐意居住的地方流动和集聚。一个城市有“创意人”才是最大的“创意资源”。往者不可谏,来者尤可追。哪怕过去人才基础不是特别好的城市,要想在“创意”浪潮中有所作为,可能核心的战略问题还是人才战略。特别是立足于开拓国际市场的城市,尤其要高度注意海归创意人才的重要性,要想办法吸引相关海归人才到位。国际眼光与海外人缘非常重要,而一般来说,有海外经历的人才更容易拥有这些条件。海归对本土人才也会产生巨大的带动作用。创意产业要大规模可持续地发展,不可能光靠“海归”,大量基础人才还是要靠本地培养。两者结合方是理想的创意人才结构。而我们必须注意到,中国内地的学校教育与时代需求严重落后。大区域中心城市往往都布局有高水平研究型综合性大学,而中国大学以“求是、创新”为训者亦夥矣。从理论上说,“高水平研究型综合性大学”最适宜最能够培养“人文”与 “科技”,“浪漫”与“规范”、“创意”与“经营”相结合的“创意阶级”。但中国的大学官本位严重,行政色彩太浓,创新动力不足。加之一些学校学科本位主义普遍,属一所大学的不同学院、不同学科,相互鄙薄,老死不相往来,学科生长乏力的现象比较普遍。不少名牌综合性大学观念陈旧,对时代反应往往滞后。从教学体系上对创意产业作为迅速反应的倒是中国传媒大学、上海戏剧学院、四川西华大学、云南文化产业学院等这样一些“非高水平综合大学”。综合性大学要发挥培养创意人才主力军的作用,就必须破除学科本位主义,切实推进学科交融,大力发展创意型人文教育,而不仅是传承型人文教育(当然更不能忽略人文教育),要培养具有强烈的“ 创意冲动”、“创意快感”,“喜新而不厌旧”,能迅速进入“创意状态”的复合型人才。而从城市与大学的关系来说,高水平大学都是直属教育部,与城市不存在隶属关系,两者之间有体制隔膜。城市与高水平大学应密切互动。城市要主动“发招”,要提出问题,让大学明白市场需要,明白时代任务,通过出资“共建”促使高校教育改革,培育名副其实的“高水平大学”。而大学要积极响应,要主动服务地方建设,适应时代的需要,增强自己的创意能力与培养创意人才的能力。

从更基础的层面来说,一个城市的精神环境、创意环境是“创意产业”发展的基本条件。这是创意人才与创意消费市场的基础。首先需要创意的政治文化气氛。中国正在建设“创新性国家”,口头明确反对创新的人不多(当然也有)。但在实际生活中,自觉不自觉地对创新行为进行遏制的行为却不少。因为创新难免挑战陈规,挑战既有的利益格局,包括物质利益格局、精神利益格局。这需要政治包容。人们要包容中心城市的创新改革,要给予其相应的“政治信任”,增强其创新主体的便利性,协调省市、条块等关系。城市内部也要同样如此,要在体制上保障创新,促进创新。当然,一个城市的创新创意氛围与文化传统也有很大关系。一个城市要发展创意产业,就要加强创新型城市与创新型市民文化建设,提倡包容(欧洲创意指数之“3T”指标就包括包容:tolerance)、多元的文化精神,要积极提高市民创意性。中国的文化传统中, “一刀切”思想、群氓跟风思想盛行,缺乏兼容并包的文化弹性,连席间喝酒全国都习惯用一套标准衡量“感情”,中国太需要宽松的文化环境了。此外,中国“致用”的文化传统太过发达,凡事对“可行性”、“可操作性”的设定、要求太多或“可行性”、“可操作性”先行的思想容易占上风,社会缺乏空想、幻想的氛围。在第九届科博会主题报告会上,世界创意产业之父约翰?霍金斯表示:“创意经济的基础是那些使用自己的想像力、梦想和幻想的人。”“我确信,在21世纪,一个国家只有设法将个体作为具有思想和创造力的人融入其经济体系,才能获得成功。”缺乏创意精神的城市怎么可能有创意产业的大发展!有志于“创意产业” 的城市,特别是历史积淀深厚的城市,政府应该肯定纯粹思想、纯粹创意的社会合法性,培养国民对创意的欣赏与需求,在全社会营造“创意”与“空想”的氛围,不要让“文化”、“规范”与“操作”成了负担。很明显,政府掌握着宣传、引导的工具,在这里,政府长期有用武之地。

主要参考文献:

1蔡尚伟、温洪泉等著《文化产业导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7月

2林拓、李惠斌、薛晓源主编:《世界文化产业发展前沿报告(2003-2004)》,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4月

3叶取源等主编《中国文化产业评论》第二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7月

4张晓明、胡惠林、章建刚主编《2005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

5胡惠林主编《文化产业概论》,云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

6李怀亮《当代国际文化贸易与文化竞争》,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4月

7李向民 、王晨等著《文化产业:变革中的文化》,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年6月

8金元浦《当代文化创意产业的勃兴》,见厉无畏、王如忠主编《创意产业――城市发展的新引擎》,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年11月

9《创意产业经济发展中国家面临哪些挑战》http://cci.cuc.edu.cn/Html/Cydz/A5/2006-6/3/20060603000538604.html

10《新经济导刊:创意产业不能庸俗化》http://www.2ndvisual.com/2ndvisual/creative/corp/1164.html

11《京沪创意产业园生存状况堪忧》http://finance.cjn.cn/syfb/200607/t127043.htm

12《中国创意经济分布失衡》http://yhygx.blogchina.com/4862920.html

[1] 王如忠、徐清泉《 创意产业的特质及其在中国的实践》,见厉无畏、王如忠主编《创意产业――城市发展的新引擎》,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年11月,第102页

[2] 叶取源等主编《中国文化产业评论》第二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21页

[3] 王如忠、徐清泉《 创意产业的特质及其在中国的实践》,见厉无畏、王如忠主编《创意产业――城市发展的新引擎》,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年11月,第106页

[4] 《中国城市创意产业发展报告》http://www.photo.sh/Article/Changyi/200605/1542.html

[5] 《创意产业千亿市场待开发 面临人才缺乏瓶颈》http://tech.sina.com.cn/it/2006-03-24/1652877267.shtml)

[6] 《创意产业忧思:中国之路该怎么走》,见《市场报》 2006年2月24日 第12版

进入 蔡尚伟 的专栏     进入专题: 创意产业  

本文责编:jiangxiangling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新闻学 > 新闻传播学专栏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25174.html
文章来源:作者授权爱思想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