鞠晓生:推进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 大力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9207 次 更新时间:2023-09-15 00:22

进入专题: 现代化产业体系  

鞠晓生  

 

党的二十大提出建立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战略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中强调:“要把握人工智能等新科技革命浪潮,适应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要求,保持并增强产业体系完备和配套能力强的优势,高效集聚全球创新要素,推进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建设具有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我们要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论述,深入领会蕴含其中的深刻内涵和深邃思想,推进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一、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是现代化产业发展的内在要求

智能化是把握人工智能等新科技革命浪潮的必然要求。能否实现产业体系的智能化转型,关系到未来发展的质量高低和国际竞争的成败。当前,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为标志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孕育着新的重大突破,前沿技术领域已经成为各国竞相投入的新热点,我国要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需要抓住人工智能等新科技革命浪潮,推进产业智能化,持续拓展信息化、数字化的深度,努力抢占全球产业体系智能化的战略制高点。

绿色化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推进产业绿色化转型、能源绿色低碳化是我国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以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为引领,以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为关键,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空间格局,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绿色转型是我国产业体系转型升级的重要内容,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需要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打造绿色低碳产业体系。

融合化是提升产业体系整体效能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中明确要求:“推动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现代化产业体系是一个完整的有机体,农业、工业和服务业之间以及各部门内部分工协作日益深化,相互协同日益紧密。产业融合是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培育现代化产业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要坚持各产业融合发展,避免割裂对立,推进产业体系的融合化以发挥产业体系整体效能。

二、以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开拓产业现代化新路径

推进产业体系智能化,增强产业发展新动能新活力。推进产业体系智能化,要坚持智能制造主攻方向不动摇,推动产业技术变革和优化升级,以智能化重塑制造业产业模式和企业形态。强化基础性支撑能力。推进产业智能化,离不开基础设施和基础技术能力的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优化基础设施布局、结构、功能和系统集成,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要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战略布局,加快建设高速泛在、天地一体、云网融合、智能敏捷、绿色低碳、安全可控的智能化综合性数字信息基础设施,打通经济社会发展的信息“大动脉”。

加快发展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发展数字经济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世界正进入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数字经济事关国家发展大局,要积极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产业深度融合,加快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要推进重点领域数字产业发展,加速产品和服务迭代。

推进产业体系绿色化,驱动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我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必须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大力度来谋划和推进新征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加快形成绿色低碳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持续推进产业绿色优化升级,加强资源节约集约利用。2023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加快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和用地结构调整,促进能源产业绿色转型,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实施全面节约战略,大力倡导绿色消费,深入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坚持把绿色低碳发展作为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治本之策,加快推动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坚持节约优先的原则,更高水平、更高质量地做好节能工作,用最小成本实现最大收益。着力培育绿色增长新动能,推进能源绿色化。要立足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已进入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的关键时期,完善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调控,逐步转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健全碳排放双控各项配套制度,为建立和实施碳排放双控制度积极创造条件。

推进产业体系融合化,产业创新集群建设纵深推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需要推动产业门类之间、区域之间、大中小企业之间、上下游环节之间高度协同耦合,实现产业深度融合。三次产业融合发展,避免割裂对立。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不高,与制造业融合发展不足。需要大力发展设计、专利、品牌、物流、法律、金融等现代服务业,通过与先进制造业和现代农业融合发展提升产业体系整体质量和效率,形成一二三产业协同发展的良好格局。强化产业链区域化合作。当前,全球产业体系和产业链呈现多元化布局、区域化合作的态势。我国应该顺应产业发展大势,同时要避免同质竞争等问题,深化改革健全区域战略统筹、市场一体化发展等机制,优化生产力布局,推动重点产业在国内外有序转移,促进内外产业深度融合。推动产业协同创新。打造具有战略性和全局性的产业链,支持上下游企业加强产业协同和技术合作攻关,提高产业链协同创新和融通发展水平。大型企业在产业发展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专精特新”的中小企业发挥推动创新、增强产业链韧性的重要作用。

三、多举措推进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

完善新发展阶段产业政策,强化顶层设计。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认真贯彻落实“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目标任务,增强产业政策协同性,优化产业政策实施方式,锻造新的产业竞争优势。在智能化方面,强化战略性领域顶层设计,扎实推进“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打造一批智能工厂;认真贯彻落实《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实施“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研究制定促进数字化发展的政策措施,以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主线,打通数字基础设施大动脉,加快5G、工业互联网等规模化部署和应用;加大创新攻关,加快培育壮大智能产业,推动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在绿色化方面,坚持全国统筹,强化顶层设计,根据各地实际分类施策,制定出台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建立推进产业绿色发展的政策框架体系。完善绿色低碳发展经济政策,强化税收政策支持、金融支持、价格政策支持。在融合化方面,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要求做好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强调要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要贯彻落实《“十四五”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发展规划》,不断健全融合发展政策体系,持续做好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

用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我国具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优势、超大规模市场的需求优势、产业体系配套完整的供给优势、大量高素质劳动者和企业家的人才优势。超大规模市场为充分利用新一代科技革命,加速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推动产业现代化提供了有利条件。2022年发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在强化市场基础制度规则统一、推进市场设施高标准联通、打造统一的要素和资源市场、推进商品和服务市场高水平统一、推进市场监管公平统一等方面做了纲领性规范,必将进一步释放我国超大规模优势。我们要抓住机遇、乘势而上,积极着力构建新的增长引擎,加快发展数字经济、绿色经济、促进数实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大力培育数字产业、人工智能产业、绿色低碳产业等领域的世界一流企业。保护企业家权益,倍加珍惜爱护优秀企业家,释放企业家创新精神。大力培养大国工匠,为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提供主体动力和创新活力,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

科技赋能构筑产业新优势。推进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建设具有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要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作用。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加快传统产业高端化、绿色化、融合化升级改造。通过“数实融合”,推动产业智能化,促进创新资源协同联动;以节能低碳为目标推动产业绿色化,推进绿色低碳科技自立自强;发挥龙头企业引领作用,聚集资源协同创新,持续提升产业链国内配套能力。加快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更多支柱产业。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扩大新兴产业投资,推进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等七大领域实现整体提升,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规模大、效益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推动数字经济与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全面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统筹创新主体、创新能力、创新人才等要素资源,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激发现代服务业发展新动能。

(作者单位:国防科技大学军政基础教育学院)

    进入专题: 现代化产业体系  

本文责编:Super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经济学 > 产业组织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46082.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红旗文稿》2023/17,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