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伟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和“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466 次 更新时间:2022-10-31 00:21

进入专题: 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王伟光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指出,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习近平,第13-14页)。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再次指出:“党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文件汇编》,第93页)“人类文明新形态”和“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范畴,也是其重要观点。正确理解其含义,领会其精神,对保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走好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在新时代持续建设人类文明新形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世界历史意义。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人类文明新形态”,不是什么别的“新形态”,而是马克思主义所指明的人类社会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归宿,是科学社会主义所阐明的代替人类最后一个剥削阶级社会的社会主义社会形态和共产主义社会形态。一句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就是社会主义社会文明新形态和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文明新形态,社会主义社会文明新形态是共产主义社会文明新形态的前提准备和第一阶段。

唯物史观告诉我们,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构成社会形态。人类历史就是不断由新的社会形态代替旧的社会形态的发展史,是一个不断由低级文明形态向高级文明形态、由旧文明形态向新文明形态发展的不断进步的历史。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马克思、恩格斯,第27页)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1888年英文版上加了一个注,对此作了更准确的说明:“这是指有文字记载的全部历史。在1847年,社会的史前史、成文史以前的社会组织,几乎还没有人知道。后来,哈克斯特豪森发现了俄国的土地公有制,毛勒证明了这种公有制是一切条顿族的历史起源的社会基础,而且人们逐渐发现,农村公社是或者曾经是从印度到爱尔兰的各地社会的原始状态。最后,摩尔根发现了氏族的真正本质及其对部落的关系,这一卓绝发现把这种原始共产主义社会的内部组织的典型形式揭示出来了。随着这种原始公社的解体,社会开始分裂为各个独特的、终于彼此对立的阶级。”(马克思、恩格斯,第27页)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1888年英文版序言中明确指出:“人类的全部历史(从土地公有的原始氏族社会解体以来)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即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之间、统治阶级和被压迫阶级之间斗争的历史;这个阶级斗争的历史包括有一系列发展阶段,现在已经达到这样一个阶段,即被剥削被压迫的阶级(无产阶级),如果不同时使整个社会一劳永逸地摆脱一切剥削、压迫以及阶级差别和阶级斗争,就不能使自己从进行剥削和统治的那个阶级(资产阶级)的奴役下解放出来。”(同上,第12-13页)根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论述,可以认为,人类历史大体可以分为史前社会和文明社会两大历史进程,其间必然经历一个漫长的过渡阶段。史前社会是指人类处于低级落后的原始生产力状况,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尚未开化、处于蒙昧状态,没有阶级分化、没有剥削的原始共产主义社会形态。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根据科学的考古证明,揭示了人类史前社会进入文明社会的标志。人类社会进入新石器晚期,金属工具开始出现,金石工具并用,生产力提高了,人口显著增加,出现社会分工,有了文字,有了剩余产品,私有制产生,阶级分化,国家开始形成。迄今为止,人类文明已经经历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现在正处于资本主义社会占统治地位,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日益巩固,社会主义正在上升的文明社会历史时代。

唯物史观告诉我们,人类必然经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最后达到共产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是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原始社会为人类史前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乃至未来的社会为人类文明社会。根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论述,人类文明社会形态分旧文明形态和新文明形态,而代替旧文明形态的是消灭阶级对立、阶级剥削的共产主义社会新的文明形态,而社会主义是代替旧的文明形态的过渡性的新的文明形态,也是不同于旧文明形态的文明新形态。对“五种社会形态”规律的概括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形态发展一般规律的理论,又称“五形态说”。唯物史观认为,“五种社会形态”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但这并不排除客观历史中发生的偶然和特例。历史事实是,有的民族和国家不一定都完整地经历所有的人类文明形态,这属于特殊历史现象,而特殊历史现象又隶属于普遍规律之中。无论是普遍现象,还是特殊现象,任何民族和国家最终都要发展到无阶级的未来共产主义社会文明新形态。但这种代替必须通过社会主义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经过一个过渡阶段———社会主义社会这样一个新的文明形态,最后才能进入共产主义人类文明新形态。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历史观、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形态演变规律理论、马克思主义的人类文明历史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科学地论证了共产主义社会文明形态代替资本主义社会文明形态的历史必然性,论述了共产主义社会文明新形态的大体特征,提出了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将首先在欧洲几个比较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发生的“数国胜利论”的具体结论。到了19世纪后期和20世纪初期,自由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堕落为帝国主义。列宁坚持、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针对新的实际,与时俱进,提出了社会主义可以在一国首先取得胜利的“一国胜利论”的具体结论,形成了列宁主义。列宁在1915年所写的《论欧洲联邦口号》一文中首次提出:“经济和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由此就应得出结论: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在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列宁选集》第2卷,第554页)1916年,他在《无产阶级革命的军事纲领》一文中对“一国胜利论”又作了进一步阐述。20世纪初,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帝国主义世界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各国之间经济、军事力量对比发生了深刻变化。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跃进式地发展,赶上或超过老牌的帝国主义国家,必然引起重新瓜分世界的帝国主义战争。战争使帝国主义阵线分裂,力量削弱,从而造成帝国主义链条上的薄弱环节。在帝国主义统治的薄弱环节,如果该国无产阶级力量较强,觉悟程度较高,有坚持正确理论和路线的无产阶级政党的正确领导,那么无产阶级就可能在一国首先发动社会主义革命,并取得胜利。沙皇俄国就是当时的“薄弱环节”,具备了革命的主、客观条件,在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发动了十月革命,取得了胜利,使俄国率先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开创了人类文明历史新纪元。

列宁逝世后,在以斯大林为首的苏联共产党领导下,继承发展了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继承和创新了“一国胜利论”的观点,提出了“一国可以建成社会主义”的观点。苏联人民彻底粉碎了十月革命后资本主义国家的军事封锁和围剿,取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又彻底战胜了德国法西斯,取得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苏联人民经历了两次战争考验,把苏联建设成为世界上第二大工业强国。正如丘吉尔评价斯大林时所说的那样:“斯大林接受的是还在使用木犁的俄罗斯,而他留下的却是装备了原子武器的俄罗斯……”(卡尔波夫,第793页)这虽然是丘吉尔对斯大林的评价,但同样是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的肯定。1925年,斯大林在《俄共(布)第十四次代表会议的工作总结》中阐述了苏联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的问题,并指出:“谁否认社会主义在一个国家内建成的可能性,谁也就一定要否认十月革命的合理性。”(《斯大林选集》上,第341页)“列宁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在一个国家内胜利的基本原理就是这样。”(同上,第339页)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绩证明,社会主义是可以在一国或少数国家建成的,苏联进行了人类文明社会主义新形态的试验。当然,这场试验以苏联解体而失败,但它只是社会主义社会文明新形态苏联模式的失败,也只是一国或数国建设社会主义进程的暂时挫折,并不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文明新形态在世界范围的最终失败和终结。

十月革命在苏俄的成功实践,给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态的苦难的中国人民带来了新的希望。中国人民从辛亥革命的惨痛教训中认识到在中国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必须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思想武器,选择社会主义,“走俄国人的路”,清醒地认识到只有社会主义社会文明新形态才能彻底改变中华民族贫穷落后挨打的悲惨命运。五四运动后的1921年诞生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开始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经过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终于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中华民族实现了民族独立。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找到并实行了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正确的战略和策略,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新中国成立后,在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艰苦卓绝的探索,开始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和前提,作了必要的准备。在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果断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实现党和国家工作中心战略转移,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实现了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我们党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任务,制定了到21世纪中叶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蓝图,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共产党成功地顶住了苏共亡党、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带来的压力,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制度和理论,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功推进到21世纪,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继续向“强起来”迈进,踏上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新征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社会文明新形态在中国的胜利,是十月革命和苏联社会主义文明新形态试验的成功继承,创造了人类历史上令人信服的社会主义文明新形态的中国样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新形态是迈往共产主义文明全新形态的必要阶段和预热准备,当然这也是一个长期而充满曲折的过程。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造“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不是什么别的道路,而是通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向现代化、实现现代化文明新形态的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华民族根据自己国情所创造的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之路。

近代以来,资本主义社会文明创造了比以往任何社会文明都要先进的现代化文明成就,然而,资本主义几百年的发展历史告诉我们,这条现代化文明的实现道路又是极其痛苦的,带来了人类历史上最为严重的两极分化、阶级对立、战争杀戮和流血死亡。自1825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第一次周期性的经济危机以来,资本主义世界每隔十年左右就爆发一次经济危机,从未间断过,持续不断的周期性危机,导致资本主义世界矛盾激化,连续爆发了两次世界大战。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的危机、战争并未停止过,相继爆发了一系列局部战争,仍然充满了分化、对立、杀戮、流血、掠夺、压迫与强权,所有这一切充分说明资本主义道路虽然带来现代化文明,但是对于人类的大多数来说,并非真正的人道、民主、和谐、公平、正义、富裕和幸福的文明形态,并非人类所希望的社会文明成就之路。

怎样实现现代化文明?除了资本主义的痛苦之路外,人类所希望的现代化文明成功之路在哪里?怎么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论形成的基础上创建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指明了经过社会主义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进而实现人类新的文明形态之路。按照科学社会主义创始人的设想,社会主义革命应当首先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发生并取得胜利,可是他们并没有看到这样的情况出现。马克思晚年深入研究东方社会,研究现代化文明的非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提出落后国家可以不经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即落后国家可以不经过资本主义的苦难,走非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通过社会主义实现现代化文明,这就是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实现现代化文明的非资本主义道路的科学设想。

落后国家通过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实现现代化文明,迄今有过两种类型:一是“苏俄类型”。苏俄类型属于已经迈入资本主义社会文明,但在资本主义世界链条上却是相对落后的国家,资本主义发展并不充分。尽管苏俄社会主义革命取得成功,社会主义建设也取得了伟大成就,但归于失败。二是“中国类型”。近代中国属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落后国家。马克思的非资本主义道路的科学设想,适用于这两种类型的落后国家。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前几十年发展比较快,后期由于复杂的主、客观原因,特别是苏联共产党放弃、背离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导致苏联社会主义文明形态建设失败。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新形态的建设获得了巨大成功,使马克思走非资本主义道路建设现代化文明的科学设想成为现实。

方向决定前途,道路决定命运。在毛泽东同志带领全党取得一系列建设社会主义社会文明成就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在国际共运处于低潮时期,保持定力,坚强自信,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以史为鉴,守正创新,不重蹈苏联覆辙,不犯颠覆性错误,从新的实际出发,创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制度和理论体系。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国内外形势复杂严峻,各种灾害、疫情频频发生,加之“台独”分子干扰、香港“占中”“修例”风波冲击,美国等西方资本主义大国加大对我围剿打击的力度。面对种种压力,我们党带领人民无所畏惧,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展开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新的伟大斗争,不断地从胜利走向胜利,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并且与第一名美国的差距逐步缩小,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性跨越,在中华大地上空前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实现了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兑现了中国共产党向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几百年走过的现代化文明历程,我国的综合国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文化软实力、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可以说,20世纪是社会主义救了中国,21世纪是中国救了社会主义,发展了社会主义文明新形态。事实证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就是通往“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中国道路,就是通向未来共产主义文明新形态的正确途径。中国的成功为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文明和赶超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提供了新希望、新思路、新选择和新方案,人们已经看到了经由社会主义社会文明进入共产主义社会文明的曙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雄辩地证明马克思主义跨越“卡夫丁峡谷”实现现代化的非资本主义道路,创建社会主义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可能的,也是现实的。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和“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重要启示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不是照搬照套别国模式,而是中国人民自力更生、独立自主创造的,具有中华民族文明特色的新形态;“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不是模仿复制他国的道路,而是中国人民自己探索的,符合中国自己国情的道路。凡是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凡是世界的,也是民族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体现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和“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既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既是特殊的,也是具有世界普遍意义的。

“人类文明新形态”和“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这两个重要范畴在内容上相互贯通、辩证统一,是一致的。人类的现代化就是人类社会文明的高度发展,是现代化文明。“人类文明新形态”就是指代替资本主义社会文明形态的社会主义和未来共产主义社会文明崭新形态。而“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就是中国人民独立创造的,符合中国国情的,通往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是实现“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正确途径。

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就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内涵作了精辟的阐释:“我们的任务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当然我们建设的现代化必须是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实际的,我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上特别强调了5点,就是我国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4卷,第164页)习近平总书记所讲的5点特色,高屋建瓴,提纲挈领,对通往“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作出了科学阐释,我们既要把握其特殊的中国意义,也要把握其内含的世界普遍意义。

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人类文明新形态”和“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本质特征。

1949年9月,毛泽东同志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庄严宣告:“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转引自《中国共产党简史》,第140-141页)建国70多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向“一穷二白”宣战,以比资本主义快得多的速度使国家面貌日新月异,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国力不断增强。虽然“文化大革命”走了一段弯路,但新中国前三十年为后来的改革开放奠定了基础。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世界瞩目的伟大发展成就。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再次有力驳斥了“马克思主义过时论”“社会主义终结论”,社会主义文明新形态代替资本主义文明旧形态的历史进程出现新曙光。当前世界历史已经发展到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力量对比的天平向社会主义倾斜的转折阶段,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是这一转折的历史性标志。这一切都源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制度、理论和文化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人类文明新形态”和“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本质特征和根本成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新时代世界社会主义社会文明的旗帜。

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统筹发展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系统、全面、协调的人类文明新形态。

从物质文明角度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相统一,是以公有制为主体与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相统一、按劳分配为主与多种分配方式相统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发挥政府作用相统一、部分先富与共同富裕相统一的人类文明在物质生产方面的新形态。

从政治文明角度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是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实行全过程民主的人类文明在政治制度运行方面的新形态。

从精神文明角度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相统一、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相结合、中华文明与外来优秀文明成果相融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注重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根铸魂,吸收借鉴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形成好的党风、政风和民风,同心同德,砥砺前行,推进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人类文明在思想道德文化建设方面的新形态。

从社会文明角度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和人民至上的价值原则,是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导向,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目标,坚持人民共建共治共享,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相结合,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确保社会长治久安、良性发展的人类文明在社会建设方面的新形态。

从生态文明角度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和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是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生态文明发展道路,把发展和保护、利用和修复有机统一起来,扎实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爱护生命一样爱护生态环境,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节约资源与保护环境相结合的人类文明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新形态。

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为全人类谋福祉,追求实现共同富裕的人类文明新形态。

资本主义现代化是以暴力和霸权、掠夺和压迫、殖民和战争为特征的剥削制度文明,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以消灭剥削、消灭压迫、消除两极分化、消除强权、消除战争、实现共同富裕、和平发展为特征的新型制度文明。《共产党宣言》指出:“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马克思、恩格斯,第39页)中国共产党无疑遵循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4卷,第142页)。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建设现代化的初衷,决不是让富者愈富、贫者愈贫,偏离社会主义方向。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与人民休戚与共、生死相依,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从来不代表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集团的利益。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遵循中华文明历史逻辑、现代化发展逻辑和共产主义运动逻辑,按照社会主义方式,以人民为中心,以先进生产力为基础,充分吸收人类现代文明成果,统筹发挥国家、社会、市场作用,协调推进文明发展,努力缩小地区差距、城乡差距、分配差距,防止两极分化,全面推进了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追求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文明新形态,为人类文明的新发展起到示范作用。

第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现代化文明走的是完全有別于资本主义现代化文明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现代化就是文明的现代化,也可以说是现代化的文明。现代化文明有资本主义现代化文明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文明两个根本不同的文明形态,一个是旧的文明形态,一个是新的文明形态。实现现代化文明同样有资本主义道路和社会主义道路两条根本不同的道路。资本主义现代化文明一开始就是在卑鄙的贪欲驱使下,对内用残酷无情、野蛮龌龊的手段,剥削压榨人民大众;对外用战争手段将主权国家变成殖民地,从殖民地掠夺原材料和劳动力,将殖民地变成商品倾销地。对于资本主义现代化文明的血腥发家史,马克思予以严厉批评:“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第871页)

社会主义现代化文明是人类文明的新形态,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现代化文明与资本主义现代化文明的本质区别,社会主义现代化文明实现了对资本主义现代化文明的超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造了人类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形态,走出了一条不同于资本主义实现现代化文明的中国式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社会主义现代化文明的共同富裕之路。

社会主义本质决定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必将走和平发展新路,而决不走帝国主义对外殖民、对内压迫,对外掠夺、对内剥削,对外战争、对内镇压的资本主义老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平发展道路适合中国国情,体现中国特点,是由中国国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决定的。自古以来,中华民族主张“协和万邦”(《尚书·虞书·尧典》),“天下大同”(《礼记·礼运》),“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礼记·中庸》),“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费孝通,第16页)。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决定了中国的现代化文明道路必然选择和平发展。中华民族的血液中没有侵略他人、称王称霸的基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新形态是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促进公正、平等、民主,主张国家不分大小、贫富、强弱,都有平等参与国际事务的权利,主张世界的命运必须由各国人民共同掌握,世界上的事情应该由各国政府和人民共同商量来办,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致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走和平发展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将社会主义文明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活力,并在与其他文明交流中保持合理的相互促进的关系,而不是西方主导下的、陈旧的、排他性的,像西方那样按照自己的尺度裁剪别人的文明形态。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成就,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命力和优越性,破除了“现代化就是西方化”的迷信,用事实证明了社会主义国家可以开拓出实现现代化的更好道路,拓展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打破西方垄断称霸的格局。毫无疑问,中国人民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必将给人类带来光明的未来;中国人民创造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必将给人类建设现代化文明以启示借鉴。

结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如何在新的实践中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走好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时代重任。

第一,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中华民族近代以来180多年的历史、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100多年的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70多年的历史都充分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习近平,第11页)新征程上,我们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断完善党的全面领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牢记“国之大者”,不断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第二,必须坚持科学理论指导。理论是行动的指南,理论错了,路线必然错,实践就会招致失败。一定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推进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坚持用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第三,必须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如同鱼和水的关系,如同大力士安泰和大地母亲的关系。只要我们党不脱离群众,与人民群众心连心,就能永葆青春活力,就有无穷的智慧和力量,就能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创造新辉煌。一定要真正做到一切为了人民群众,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正确引导人民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时刻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第四,必须勇毅前行夺取新的胜利。大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坚持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我们已经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绩,但我们不能止步不前,必须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勿忘昨天的苦难辉煌,无愧今天的使命担当,不负明天的伟大梦想,埋头苦干,开创未来,坚持“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正确探索方向,坚持和不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更高阶段。


参考文献

[1]古籍:《礼记》《论语》《尚书》等。

[2]费孝通,1993年:《人的研究在中国》,天津人民出版社。

[3]卡尔波夫,2005年:《大元帅斯大林》,何宏江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4]《列宁选集》,2012年,人民出版社。

[5]马克思、恩格斯,2014年:《共产党宣言》,人民出版社。

[6]《马克思恩格斯文集》,2009年,人民出版社。

[7]《斯大林选集》,1979年,人民出版社。

[8]习近平,2021年:《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

[9]《习近平谈治国理政》,2022年,外文出版社。

[10]《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文件汇编》,2021年,人民出版社。

[11]《中国共产党简史》,2021年,人民出版社、中共党史出版社。



    进入专题: 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本文责编: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政治学 > 中国政治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37560.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哲学研究,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