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党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历经千辛万苦探索形成的伟大创造,不仅畅通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路径,而且为人类走向现代化提供了全新选择。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要实现的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最新文章
- 燕继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现代化:特征、经验和成就2022-05-20
- 黄群慧:深化对现代化进程中经济规律的认识2022-05-20
- 唐爱军:唯物史观视域中的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2022-05-19
- 杨清媚:中国人类学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探索2022-05-17
- 尉建文:基于中国式现代化建构中国社会学知识体系2022-05-17
- 孙正聿:从大历史观看中国式现代化2022-05-11
- 董慧: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文明意蕴2022-05-10
- 公丕祥:习近平法治思想是推进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的理论指南2022-05-03
- 辛向阳:中国式现代化的三大特质2022-04-30
- 裴泽庆: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022-04-22
- 杨志成:中国式现代化的比较特征与价值内蕴2022-04-20
- 张冠梓: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时代特质与世界意义2022-04-14
- 应星:社会学的历史视角与中国式现代化2022-04-12
- 郁建兴 黄飚:国家属性与世界意义:理解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双重视角2022-04-03
- 洪银兴:论中国式现代化的经济学维度2022-04-01
- 黄群慧 杨虎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特质与世界意义2022-03-26
- 张跃国:中国式现代化及其生成条件2022-02-21
- 何爱国: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基本特征2022-02-20
- 龚维斌:坚定不移走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2022-02-14
- 唐爱军:中国式现代化的三重逻辑2022-01-22
- 王露璐: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乡村振兴与伦理重建2022-01-21
- 宋雄伟:立足中国式现代化 构建中国政治学话语体系2022-01-14
- 周树春:中国式现代化的人类文明史意涵2022-01-11
- 洪大用:实践自觉与中国式现代化的社会学研究2022-01-09
- 李培林:中国式现代化和新发展社会学2022-01-09
- 叶兴庆:在开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解决好“三农”问题2021-12-21
- 何爱国: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文明内涵、基本特征与重大意义2021-12-21
- 刘伟: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2021-12-21
- 杨达:全面小康、共同富裕与中国式现代化2021-12-15
- 张文喜:中国式现代化对当代世界的意义2021-12-13
- 王一鸣: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意义2021-12-07
- 王衡: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要义与优势2021-12-02
- 王一鸣: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拓展世界发展格局2021-11-30
- 走共同富裕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2021-11-29
- 段妍:从中西比较视域看中国式现代化的突破与创新2021-11-23
- 钱乘旦:从比较视角看中国特色现代化2021-11-06
- 刘舒杨 王浦劬: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中的国家治理现代化2021-11-02
- 任理轩: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2021-10-29
- 欧阳康:多维探析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2021-10-21
- 胡利奥·里奥斯: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特征2021-10-09
- 鲁明川:共同富裕: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2021-09-27
- 何星亮:中华民族创造“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 的四个保障2021-09-25
- 刘卓红:全面认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之“新”2021-09-07
- 王宇航:中国式现代化文明新形态的世界意义2021-09-07
- 王一鸣:论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2021-09-03
- 陈翔: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与国家形象建构2021-09-02
- 刘守英:中国式现代化的独特路径2021-08-24
- 辛向阳: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性质和鲜明特征2021-08-09
- 郑永年:如何走好“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2021-07-27
- 谢伏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理论与实践2020-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