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朴民:与《史记》结下不解之缘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205 次 更新时间:2018-01-07 22:22

进入专题: 史记  

黄朴民 (进入专栏)  

44年之前,也即公元1973年2月初的一天,我伫立在凛冽的北风里,用无限眷恋的目光,久久凝视着我的母校----绍兴一中那灰色斑驳的校门,似乎是想把这里的一切,铭刻在自己的脑海之中。但是,我终究还是挪动了沉重的步履,向绍兴一中挥手告别,向绚丽的“高中梦”挥手告别。

初中刚毕业的我,从此走向社会,用长满厚茧的双手,为自己的生存开辟道路。可以讲,我的生活中并没有正规意义上的高中学历;但是,今天我可以非常自豪地说:我还是完成了自己的高中学业,是社会这座永恒的大学向我颁发了“高中毕业证”,而拥有《史记》一书,则是我重续“高中梦”的起点!

拮据的家庭经济,黯淡的生活前景,使得当时年仅14岁的我早早开始了整整5年有余的临时工、合同工的生涯。我曾在建筑施工队给泥瓦匠当过下手,曾在内河小火轮上售过船票,曾在啤酒厂干过杂工,曾在油脂香料厂烧过锅炉、炼过菜籽油,拉过大板车,挑过沙石担。用汗水换取每天的“九角三分”的报酬,跻身于浩浩荡荡“鸠山先生”(取九角三分的谐音)的行列。就是这微薄的收入,贴补了家用,舒展了母亲紧锁的愁眉。我为此而感到慰藉,因为我克尽了长子的责任;然而这无法填补我内心的缺憾,因为我渴望上学。要知道,从小学到初中,我的学习成绩在班上一直是名列前茅的。于是我就读书,读一切当时所能搞到的书。我当时并无什么远大的志向,只是觉得读书能带来愉快,使自己因不能读高中而仄斜的心理暂时得到平衡。

一个十分偶然的机会,使我获得了一张当时绍兴鲁迅图书馆的借书证。我持着它,就像一个乞丐骤然间发掘到一宗财宝一样兴奋不已。从此,我时常向工友借用自行车,趁着工余空暇,顶着七月的骄阳或迎着腊月的寒风,去图书馆借阅图书。

在那个岁月里,图书馆可供外借的书籍同样少得可怜。很快地,《艳阳天》、《金光大道》、《红岩》一类的文艺书籍就被我读遍了。一天,我在没有合适书籍可借的情况下,随意借了一册王伯祥先生编写的《史记选注》,到家后漫不经意地翻阅起来。说实在的,我当时并不能读懂《史记》,但是强烈的求知欲、好胜心与无书可读的现实,使我终于可以静下心来,依靠王伯祥老先生的注释,缓慢地,一知半解地坚持着“啃”读下去。

渐渐地,张牙舞爪的古文变得温驯起来,原先十分生疏的《史记选注》也多少显得亲切可近,更重要的是,自己为能够“生吞活剥”古书而有些沾沾自喜,很可笑的滋长了一股“超越”同龄人的骄傲情绪。受这种虚荣心理的驱使,自己“啃”《史记选注》也就更加起劲了。

两个星期很快过去了,鲁迅图书馆规定借阅的期限已到,我不得不将未曾“啃”完的《史记选注》送还图书馆办理续借手续。但是,很不凑巧的是,那位图书馆管理员那一天似乎心情欠佳,不申述任何理由,就拒绝了我的续借要求。不得已,我只好第二天再次专跑一趟图书馆,准备重借此书,更不凑巧的是,我还是没能够借到这本书。在这以后,我又跑了几回图书馆,结果总是失望而归。俗话说,越是得不到的东西越是想要得到,我老是忘不了《史记选注》,我与《史记》的缘分大概就在此时结下了。

终于到了我与《史记》正式缔缘的日子。那天,我正在市内的新华书店转逛,突然,整齐摆放在书架上的煌煌10册《史记》映入了我的眼帘。我驻足向它默默地注视了许久,最后终于鼓起勇气,向营业员询问它的定价。营业员用困惑的目光瞟了我一眼,心里认定稚气未脱、衣衫寒酸的我不会买它,半晌不曾吱声。惶惑中,我又轻轻追问了一句:“同志,《史记》多少钱一部?”她有些不耐烦了,冷冰冰地回答了一句:“十块三角,你要买?”的确,这个价钱对一位每天只挣九角三分的临时工来讲是太不可思议了。我索然无趣地悄悄离开了书店。

回到家中,我同母亲谈起了刚才发生在书店里的事情。母亲听了我的叙述,默然没有作声,良久,她轻声问了我一句:“是十块三角一整套吗?”当我作了肯定的答复后,她又沉默了。又过了一会儿,她问我说:“你觉得那部书有用,是吗?”我见母亲这种认真的神态,心里不免有些紧张起来,真的怕她掏钱替我去买,于是,就忙不迭地回答:“我随便讲讲的,要看,日后借来看看也就行了。”

母亲听了我的话,便没有再说什么。转身去忙她自己的活了。

第二天傍晚我下班回家,进屋后一眼就看到堂前的饭桌上整齐置放着一叠书。走近一看,正是中华书局出版的十册点校本《史记》。我捧起书,匆匆走到正在厨房做饭的母亲身旁,询问这是怎么回事。母亲抬头望了我一眼,用十分平静的语调说:“你愿意读书,这是好事情,我不懂历史和古书,但你既然讲了《史记》是本有用的书,我今天就去新华书店替你买了回来。”说完,她就又忙手头的事情去了。

我望着母亲的背影,许久没有说出话来。我知道,那时候的十元三角钱,对我们这样经济窘迫的家庭来说,是一笔何等巨额的开支。母亲并没有很高的文化程度,在“文革”中又因外婆一家信奉“天主教”的家庭背景而倍受政治上的磨难,心情郁郁寡欢。但是,为了我的读书嗜好,却甘愿节衣缩食,全力扶持。我深深地感动了,在母亲平静的语调深处,是她对孩子炽热的理解和期待!这是伟大母爱的天然流露。我突然觉得,捧在自己手上的这本《史记》是这样沉,这样沉……

从此,我真正地喜欢上了《史记》,我借助各种工具书用心阅读它、认知它。通过它,我了解灿烂绚丽的先秦、秦汉历史;通过它,潜移默化地培养了自己古代汉语的阅读理解能力。我就这样同《史记》结下了不解之缘。我相信,自己的高中学业能够自修完成,完全肇始于这部《史记》的购置。我携带着它走进西子湖畔的杭州大学,走进趵突泉边的山东大学,顺利完成学士、硕士、博士学业;当我进入军事科学院战略研究部研究战例、解读兵书时,是它伴随我开始新的工作,当我进入中国人民大学执掌教鞭、课徒授业时,还是它伴随我揭开新的人生之页。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现在的我,已是满头白发的后中年人了,我也已经拥有了相当数量的个人图书,但是,从没有其他任何一部书,能够在我心目中占有像《史记》一样的地位。因为,在我心灵深处,我永远清晰地记得我与《史记》的恩怨纠葛,永远清晰地记得当年母亲替我购置这部书籍时的全部细节。



进入 黄朴民 的专栏     进入专题: 史记  

本文责编:陈冬冬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历史学 > 历史学读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07702.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黄朴民读史,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