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存刚:G20峰会彰显东道国作用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652 次 更新时间:2016-10-28 12:49

进入专题: G20   全球治理  

王存刚  

王存刚,同济大学中国战略研院副院长、外交学系主任


即将在中国杭州举行的2016年G20峰会对于全世界来说意义重大。之所以这样说,与它召开的背景、确立的主题和意欲实现的目标直接相关。


世界处在动荡之中


动荡,是当下这个世界留给人们最直接、最深刻、最普遍的印象。


在欧洲,祥和与宁静已被彻底打破。首先,分离主义幽灵四处游荡。英国“公投”脱欧举世错愕,一度被人们寄予厚望的“欧洲一体化”进程严重受挫,英国与欧洲大陆的关系增加了更大不确定性。其次,恐怖主义十分猖獗。法国半年之内连续发生三起严重暴恐事件,浪漫国家变成了惊魂之地;一向平静的德国近日也连遭恐袭,当地居民所面临的安全风险加大。再次,排外情绪逐渐加剧。右翼势力在多国乘机抬头,民族矛盾和社会矛盾存在进一步激化的可能性。最后,东西方对抗仍在持续。乌克兰危机引发的硝烟虽已散去,但俄罗斯与北约、乌克兰的博弈并未平息,“黑天鹅事件”还有可能上演。政治和社会动荡与经济下行趋势合流,进一步冲击了脆弱的欧洲经济。欧盟统计局7月29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欧元区19个国家第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环比增长仅为0.3%,重回去年第一季度以来的“谷底”;中东欧国家经济增长放缓风险增加,标准普尔近日已将对克罗地亚、波兰、黑山三国的展望调整为“负面”;乌克兰经济在内外重压下困难重重;俄罗斯经济近期前景也比较黯淡。


在亚洲,从西到东,从北到南,动荡的局面随处可见。在中东,叙利亚战火犹酣,生灵涂炭的惨剧每天都在上演;伊拉克硝烟未息,肃清极端组织和国家重建的双重任务十分繁重;摆脱国际制裁束缚的伊朗艰难前行,正在奋力寻求外部动力;受到油价下跌重创的沙特苦寻出路,前景堪忧。在东南亚,南海惊涛骤起,域内国家间的纷争陡然尖锐;在东北亚,朝鲜置严厉的国际制裁于不顾,执意连续发射导弹;韩国不顾周边国家反对,部署萨德导弹防御系统;日本对内修宪、强军,对外搞所谓的“俯瞰地球仪外交”,加强美日同盟,将东海问题与南海问题挂钩,但其在经济领域却乏善可陈,安倍“三支箭”已告失败,新近推出的巨额强刺激经济计划前景难料;在中亚,三股势力对域内各国经济发展、政治和社会稳定仍然构成严重威胁;在南亚,除地区大国印度外,其他国家的经济发展并无突出成绩。


在美洲,美国经济增速回落态势,与日益白热化的总统选举和此起彼伏的枪击事件形成鲜明对比。加拿大经济呈现新疲态,该国央行近日已经调低了本国的经济预期。众多拉美国家仍未清理干净新自由主义实验失败所带来的断壁残垣,预计,继去年萎缩0.5%之后,今年拉美地区经济将下滑0.8%。世界银行预计,巴西今年GDP增速将为-2.5%。委内瑞拉陷于70年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而无法自拔;受高昂债务拖累的阿根廷经济仍处于负增长区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近期预计,最早到2017年,该国经济才能重回正轨。


在非洲,埃及、利比亚、突尼斯等国仍在品尝所谓“茉莉花革命”结出的苦果,经济和社会发展步履蹒跚。索马里、尼日利亚、阿尔及利亚等国仍在饱受恐怖主义困扰,南苏丹则内战再起。南非仍处于低增长陷阱中,今年经济增长率预计为零。


世界稳定需要高质量全球治理


面对动荡的世界,焦虑与迷茫交织,不满与躁动互现,这个世界太需要稳定了。世界稳定需要加强全球治理。实际上,“全球治理”(global governance)这个词既潜含着人们对世界动荡现实的承认,又表达了对管控世界动荡之源的信心。缺少高质量全球治理的世界也不会稳定,低水平的全球治理往往会激化固有矛盾,扩大以往分歧,从而使这个世界更加混乱不堪。


世界稳定需要经济发展。没有经济发展,特别是缺乏结构合理、动力强劲、包容持续的高水平经济发展,就不可能有高质量的世界稳定。细究当今世界各种动荡之源,或多或少、或直接或间接,都与经济发展失败有关。在高度相互依存的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早已不是哪一国的私事。无论是高质量的全球治理,还是高水平的经济发展,都需要先进理念的引领。国际关系的建构主义理论认为,观念具有塑造作用。举凡个人行为、社会舆论、国家战略和政策,乃至整个世界走向,都是“观念嵌入”的结果。观念还具有镜像效应。个体是行善还是作恶、群体是包容还是排外、治国方略是偏私还是公正,都可以通过对嵌入其中的观念进行剖析而捕捉到并衡量之。全球治理领域从来不缺乏理念,在某种程度甚至有“理念冗余”之感,但好的理念——它的标准是公正、普惠、包容——却往往是稀缺的。由此看来,作为全球治理最重要的机制之一,以促进世界经济发展为基本宗旨的G20重任在肩;聚焦创新(innovation)、活力(invigorated)、联动(interconnected)和包容(inclusive)等议题的杭州G20峰会具有重大的意义。


中国为峰会做了充分准备


作为2016年G20峰会的主办国,中国已做了大量前期工作:既有理念层面的,也有政策层面的,更有具体行动层面的,涵盖国内和国际两大部分。


中国积极开展与国际社会的沟通对话,展现了致力于国际合作的积极姿态。自接任G20轮值主席国以来,中国在各成员国和有关国际组织的支持和参与下,先后举办了贸易、能源、就业、农业领域的部长级会议,分别同工商、青年、妇女、劳工、智库、民间等各界代表进行广泛对话。中国还通过与相关国家密集磋商,举办了3次协调人会议、3次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以及数十场各类工作组会议。7月22日,李克强总理与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贸易组织、国际劳工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以及金融稳定理事会等国际机构负责人举行“1+6”圆桌对话,围绕“全球经济形势和挑战”、“中国经济转型中的增长新动能”两大主题坦诚交流,意在促进中国和全球经济共同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


据中国G20峰会事务协调人、外交部副部长李保东介绍:“今年G20(峰会)在发展领域实现了两个‘第一次’:第一次把发展议题置于全球宏观政策框架的突出位置,第一次围绕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制定行动计划。”


总而言之,中国为了顺利召开杭州G20峰会做出了全方位的积极努力:提出的理念有新意,推行的政策有力度,采取的行动很扎实,取得的效果很显著,体现了一个负责任大国应有的风范。中国在为世界稳定贡献着新智慧,为世界发展贡献着新动能。


参与“1+6”圆桌对话的国际经济金融机构负责人表示,中国是当今世界贸易体系中的重要伙伴、全球化和多边主义的积极倡导者;作为G20轮值主席国,中国发挥了重要领导力。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下调世界经济增长预期的同时,调高了中国经济增长预期。这些都被视为是对中国政府坚持改革开放决心的肯定,是对中国政府实施可持续增长的政策取向和成效的看好。


    进入专题: G20   全球治理  

本文责编:川先生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国际关系 > 大国关系与国际格局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01887.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年8月26日第1038期,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