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保卫:党的新闻工作的历史教训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2719 次 更新时间:2016-04-07 21:32

进入专题: 新闻宣传   共产党新闻事业  

郑保卫 (进入专栏)  

中国共产党建立80周年之际,江泽民同志在一次关于党史研究的谈话中曾意味深长地说,“我们党走过了80年的奋斗历程,带领人民不懈奋斗,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是,也必须承认,由于中国革命的复杂性、艰巨性,由于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也由于我们是在没有现成经验的条件下推进事业发展的,因而我们党不可避免地会有一些失误甚至严重失误,党的领导同志也会因为主观和客观方面的因素犯这样那样的错误。”①同中国共产党的整个发展历程一样,党的新闻事业在长期的斗争实践和发展过程中,同样也是既有成功的经验,也经历了一些挫折和失误,有过许多教训。本文将结合我国新闻工作的历史实践,来认识和总结其历史教训。


1.要注意防止“左”和右两种错误思想倾向的影响。在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的实践过程和发展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多次来自“左”的或右的两种错误思想倾向的干扰,给党和人民的事业带来不良影响和造成严重的损失。

例如人民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土地改革的宣传报道中,一些新闻机构出现了“完全丧失马列主义原则与完全脱离中央路线”的“过左”行为。如有的媒体“孤立地宣传所谓贫雇农打江山,坐江山”,而排斥中农、独立劳动者、自由资产阶级和知识分子等等。后来在纠正了“左”的倾向之后,一些新闻机构又出现了“弦绷得太紧”,宣传又“右”了的情况。

再如新中国成立后,从1957年反右开始至文化大革命长达20年的时间里,由于“左”的思想倾向在我们的整个工作中所占据的地位和所造成的影响,新闻媒介传播了许多“左”的东西,做了许多令人痛心的事情。从50年代初对一些文艺作品的过火批判,到1957年“反右”中的扩大化,再到1958年开始的浮夸宣传,最后发展到文化大革命中的极“左”思潮泛滥。这期间,新闻媒介的宣传报道背离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为“左”的东西推波助澜,使其得以借助媒体四下传播,泛滥成灾,给党和人民的事业带来重大损失。

而在20世纪80年代末的那场政治风波中,一些新闻媒介受“自由化思潮”的影响,又偏离了正确的政治方向,犯了右的错误,留下了深刻的教训。

这些教训告诉我们,新闻宣传中的方向问题极为重要。新闻宣传要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既要注意清除极“左”路线的流毒和影响,防止“左”的干扰;又要注意抵制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想的侵蚀和毒害,防止右的干扰,使新闻宣传工作始终不偏离正确的政治方向。在警惕与反对“左”的和右的两种错误倾向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在反“左”的时候警惕右的东西,在反右的时候防止“左”的倾向。总之,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一切从实际出发,要始终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要有全局观念和大局意识,不能凭感情用事,不能盲目地随潮流、跟风走,要注意防止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

邓小平同志反复告诫全党要特别注意警惕极“左”思潮对我们的影响。他说:“‘左’的和右的干扰,最主要的是‘左’的干扰,建国后,从一九五七年到一九七八年,我们吃亏都在‘左’。”②从历史上看,“左”的思想带给我们的负面影响很大,我们应当很好地总结这方面的教训,在今后的新闻宣传工作中,要注意防止“左”的干扰。

当然,我们“也不能忽视右的干扰”,“右的干扰也帮了习惯势力的忙”③。在我国以往的新闻工作中,“右”的东西也不少。如有人鼓吹“纯客观报道”、“绝对的新闻自由”、“人民性高于党性”,等等,这些都对新闻工作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造成冲击,给新闻事业带来损失。


2.要注意正确处理好宣传与新闻的关系。宣传和新闻是两种不同的社会现象,宣传可以以新闻的形式出现,成为新闻的组成部分。但以新闻的形式出现的宣传必须同时具有新闻价值,能给人们提供具有新意的东西。

而在以往的新闻宣传实践中,我们一些新闻媒体存在着混淆“宣传”与“新闻”的区别,将宣传完全等同于新闻的现象,致使一些纯粹宣传性的,毫无新闻价值的东西挤占了报纸的版面和广播电视新闻的时间,影响了新闻传播的效果。

新闻媒体要发挥好宣传作用,要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要赢得群众的欢迎与信任,就必须正确处理好宣传与新闻的关系,要坚持宣传规律与新闻规律的结合与统一,努力实现宣传与新闻的双重价值。要努力做到既宣传符合党和政府立场倾向的观点主张,又提供满足受众需要的最新新闻信息,要防止出现只重宣传价值,忽视新闻价值和传播效果的情况,当然也要防止只考虑新闻价值,不重视宣传价值的情况。

从以往一些受众调查中可以发现,不少群众对我们的媒体上频频出现的大量没有多少(有的甚至根本没有)新闻价值的会议报道和领导同志活动的报道表示了自己的不满。

一些党政部门、领导机关、负责同志,往往弄不清宣传与新闻的关系,不了解新闻媒体上的宣传必须以提供事实、报道新闻作为前提,他们常常习惯于从自身的宣传需要来选择和确定报道内容。于是,许多没有新闻价值的领导机关和工作部门的例行会议、负责同志的调研活动和会议讲话,等等,便以“新闻”的形式堂而皇之登上了媒体,本来应当以刊发新闻为主的新闻媒体,变成了纯粹的宣传工具。这样一来,不但严重影响了群众的新闻接受兴趣,而且也严重影响了宣传的实际效果。

1992年,邓小平同志在南巡讲话中,从克服形式主义的高度谈到了会议和会议报道问题。他指出:“现在有一个问题,就是形式主义多。电视一打开,尽是会议。会议多,文章长,讲话也太长,而且内容重复,新的语言并不很多。重复的话要讲,但要精简。形式主义也是官僚主义。要腾出时间来多办实事,多做少说。”④

2003年3月中共中央政治局讨论通过了《关于进一步改进会议和领导同志活动新闻报道的意见》,提出要“多报道对工作有指导意义、群众关心的内容”,要“使新闻报道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这是中央为我国媒体新闻报道确定的正确的原则和方向。新闻报道要想让群众能够接受、认同和欢迎,关键在于要报道群众关心的事情,要使报道内容贴近群众的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

有关会议和领导同志活动的新闻报道,如果能够坚持“三贴近”原则,能够做到同群众的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相联系,能够同群众关注的、关系其切身利益的“热点”、疑点和难点问题相联系,那么这样的会议和领导同志活动的新闻报道,肯定会受群众欢迎。反之,如果有关会议和领导同志活动的新闻报道,脱离群众的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远离与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热点”、疑点和难点问题,那么肯定就不会受群众欢迎。我们一些新闻媒体的会议和领导同志活动的新闻报道之所以不被群众接受,不受群众欢迎,其关键也就在这里。


3.要注意坚持对党负责与对人民负责的统一。在我国,新闻事业既是党和政府的耳目喉舌,也是人民的耳目喉舌,因此,它需要处理好对党负责和对人民负责的关系,做到二者的结合与统一。

在以往的新闻实践中,这方面我们也有不少教训。一些宣传报道由于各种原因,有时会出现只顾一头,忘了另一头的情况。比如或是“顾了上头,忘了下头”,或是“顾了下头,忘了上头”。

所谓“顾了上头,忘了下头”,是指在新闻宣传工作中,只是简单地考虑宣传贯彻党和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各种工作计划、工作部署和工作要求,而没有充分考虑人民群众的愿望、要求和意见,结果疏远了群众,致使群众对媒体的宣传报道有意见,不买账,影响了人民群众同党和政府的关系。

所谓“顾了下头,忘了上头”,是指在新闻宣传工作中,只是简单地从一部分群众的愿望、要求和意见出发组织报道,而没有很好地从宏观和大局的角度,去考虑群众的这些愿望、要求和意见,影响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有效贯彻和长远工作目标与计划的实现,同时也会偏离正确的政治方向。

新闻宣传要想取得好的效果,就要十分注意把对党负责与对人民负责很好地结合与统一起来。要做到既积极向下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又热情向上传达人民群众的呼声、愿望和要求;既善于把党的政策变为群众的行动,又善于用群众的实践检验党的政策;既要使传播效果让领导认可,更要让群众对新闻传播感到满意,一句话,要努力把体现党的主张和反映人民的心声很好地统一起来。


4.要注意防止新闻宣传中的片面性现象。总结以往的新闻实践,宣传报道中的片面性现象严重也是重要的历史教训之一。

早在1957年3月,毛泽东在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对片面性问题就提出过严肃的批评,并对其表现形式及危害作了深刻的阐述。他指出:“片面性就是思想上的绝对化,就是形而上学地看问题。”他认为,“不论用肯定一切的观点或者是否定一切的观点来看我们的工作,都是错误的。”⑤

片面性的要害,就是绝对化地看问题,或者肯定一切,或者否定一切,这对于正确认识事物都是十分有害的。

在新闻工作实践中,片面性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如:以偏概全,以点代面;夸大一点,不及其余;感情用事,偏袒一方;跟风赶潮,一哄而上;盲目报喜,不愿报忧;言辞激烈,用语绝对,等等。

事实证明,片面性是新闻宣传工作的大敌,其危害性不容忽视,必须认真对待,严格防止。

1961年,刘少奇在谈到《人民日报》在“大跃进”中的错误和教训时,曾严肃批评报纸在宣传生产建设成就方面的浮夸风,在推广先进经验方面的“瞎指挥风”,在政策宣传和理论宣传方面的“片面性”。他说,当时报纸宣传了很多高指标,放卫星,使得我们党和国家在国际上陷于被动,而宣传“大办万猪场”,结果是“祸国殃民”。他不无感慨地指出:“《人民日报》搞了这样多错误的东西,影响很坏,可以说,有报纸的害处,比没有报纸的坏处还要大。”⑥

刘少奇的讲话对我们认识片面性现象的危害性和严重性很有启示。新闻界一定要从以往的失误中汲取教训,要坚决防止片面性现象,要学会多侧面、多角度、全方位、立体式地反映和报道事物,力求给受众一个完整的、真实的、全方位的现实世界的景象。


5.要注意把握好新闻宣传中的“度”。

根据以往的新闻实践,由于新闻宣传失“度”,导致导向失误,影响传播效果的情况也很突出,教训同样十分深刻。

新闻宣传中的“度”,是情和理的统一,也是质和量的统一,它是保证新闻宣传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条件。对新闻媒体和新闻工作者来说,把握好新闻宣传中的“度”,防止“大轰大嗡”和“大起大落”的现象,保持新闻舆论的常态,争取好的传播效果十分重要。

新闻宣传失“度”,主要表现为对宣传报道的内容、时机和分寸把握不准确、不恰当、不合适。对一家媒体来说,在组织宣传报道时,报什么,不报什么;什么时候报,什么时候不报;这样报,还是那样报,等等,如何把握好其中的“火候”和“分寸”,里面都有个“度”的问题。

积以往的经验,要想取得好的传播和导向效果,必须充分考虑群众的心里承受能力,要在组织和安排报道时把握好“度”。一个时期的宣传报道或对某一事物的宣传报道应当有点有面,点面结合,布局合理,疏密适中,切忌搞大轰大嗡,动不动就连篇累牍,虚张声势,任意炒作。一个时期的宣传报道或对某一事物的宣传报道都需做好统筹计划,要防止大起大落,保持舆论的常态,在量的把握上要注意做到疏密有度。比方该掌握多大的发稿量?每天的版面要安排多少稿件?每篇重点稿件要写多大的篇幅等等,都要缜密研究和妥善部署。一些重点报道,一开始可以适当造点声势,但不宜过于集中,过于强猛,要循序渐进,逐步深入。新闻传播要像春雨般“随风潜入夜”,这样更便于群众接受,收到预期的效果。在宣传报道过程中,要注意有些东西宣传到一定程度就应当见好就收,要随时警惕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防止将好事办成坏事。

另外,新闻媒体及新闻工作者还要注意增强宏观意识和大局观念,特别是在形势急剧变化、发生意外情况,或是社会上形成某种敏感思潮、群众中产生某种异常冲动的时候,尤其要注意沉着冷静,从容应对。凡事要多问几个为什么,要想想它是否符合实际,是否真有道理,不要人云亦云,轻易盲从;更不要大脑膨胀,推波助澜,人家热你也热,一哄而上,争相炒作,忘记了自己的身份和职责。1958年“大跃进”时期和“文化大革命”时期,一些新闻媒体及新闻工作者在“左”的路线影响下,为了政治的需要,无视事实,不讲科学,头脑发热,盲目跟风,大搞浮夸宣传和“假、大、空”报道。诸如“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这样一些完全不讲科学,不顾事实的口号都上了媒体。看起来宣传报道搞得热热闹闹,轰轰烈烈,很有气势,很有影响。但结果,既误导了群众,又贻误了工作,给国家和人民的事业带来重大损失。这些教训我们应当好好记取。


6.要注意反对僵化保守,倡导改革创新,提倡积极、主动和创造性的工作。历史的经验还告诉我们,党的新闻工作与新闻宣传思想要想取得不断进步和发展,就须始终坚持同各种僵化保守的旧观念和旧传统作斗争,要大力倡导改革创新,提倡积极、主动和创造性的工作精神,要不断用符合和适应新形势、新情况需要的新观念、新经验、新创造去改进工作,去丰富自己的理论。

从以往的新闻实践看,许多在社会上和群众中产生巨大影响,对实际工作和社会发展起到推动作用的宣传报道都是靠着新闻机构的领导和记者、编辑们主动工作、积极负责、大胆创新而获得成功的。如果新闻工作者不管实际情况如何,只是“循规蹈矩”,只是想着怎样才能“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怎样才能“四平八稳”,“不犯错误”,倘若带着这样的思想和精神状态去工作,那么很难想象我们的宣传报道会有创新成果,会受到群众欢迎,会达到理想的传播效果!

因此,我们的新闻事业既要和党中央在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保持步调一致、口径一致,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努力把新闻宣传搞得有声有色,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

应当看到,在新闻宣传工作中,僵化保守思想会极大地妨碍我们接受新事物和新观念,而对一些传统的东西则容易不作分析,盲目地服从和固执地坚持,久而久之,便会形成一些概念化和模式化的东西,而且还会导致一些人总是习惯于按照老套路、老规矩和老办法行事,历史上我们这方面的教训和经验都不少。例如当年延安《解放日报》的改版就是从冲破旧传统的束缚,进行版面改革开始的。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转变旧观念,摒弃旧传统,加大改革创新方面,已经尝到了许多甜头。例如,我们把“信息观念”、“传播观念”、“受众观念”、“竞争观念”、“效益观念”、“经营观念”、“市场观念”、“产业观念”等这样一些全新的新闻与传播观念引进我们的新闻工作实践和新闻理论研究中,这就使我们改变了过去主要从政治宣传的角度,从事业管理的角度来认识新闻工作,组织新闻报道,管理新闻事业的旧观念、旧模式、老套路,而能够注意从信息传播、从满足受众需要的角度来选择新闻,组织报道;从市场竞争、经济效益、产业经营的角度来管理和经营新闻业,来考虑新闻业作为一种信息产业的发展问题。这样就会使我们的新闻宣传工作开阔视野,拓展思路,使我们新闻业的经营与管理从此逐步走上规范化、科学化和现代化的道路,为其快速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思想保障。

总结和分析以往的实践可以看出,我们的新闻工作产生上述失误和教训,原因是多方面的,性质也各有不同。有的是由于历史与现实客观条件的局限,有的是由于党的某些组织和领导者个人主观因素的影响;有的是由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出现偏差所致,有的是由于新闻机构自身的决策和行动失误所致,有的又是由于某一个人的思想和行为的偏差所致;有的属于政治立场问题,有的属于思想认识问题,有的又属于工作作风问题;有的是党处在成长过程中客观上难以避免的问题,有的是通过主观努力完全可以避免的问题;有的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偶尔发生和出现的问题,有的是在日常工作中长期存在而一直未能很好解决的问题。

然而,不管是何种原因产生的问题,也不管是属于何种性质的问题,客观的原因也好,主观的原因也好,偶尔发生和出现的问题也好,长期存在的问题也好,我们都要看到,这些问题的存在都损害了党的新闻事业的声誉,贻误了党和政府的工作,影响了党的新闻事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因此,我们都应当予以高度重视,要主动、认真地总结其中的教训,并且努力地加以纠正和克服,以使我们的新闻工作能够在现有的基础上取得更大的发展和进步。

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几十年来,我们的新闻工作正是在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汲取教训,不断反思失误的过程中变得越来越清醒、越来越理智、越来越聪明起来的。在今后的前进道路上,这仍然是其求得不断发展所应取的态度和做法。


注 释:

①《百年潮》2002年第10期

②③④《邓小平论新闻宣传》第14页、14~15页、49页,新华出版社1998年版

⑤《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第196~197页,新华出版社1983年版

⑥《刘少奇关于新闻工作的几次讲话》第26页,北京新闻学会1980年编印


进入 郑保卫 的专栏     进入专题: 新闻宣传   共产党新闻事业  

本文责编:chenpia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新闻学 > 历史新闻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98550.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新闻记者》2006年第11期,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