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春秋》是记载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齐国政治家晏婴言行的中国古代历史典籍。据说晏婴(?—前500年)是齐国继管仲之后最杰出的政治家,他爹叫晏弱,身份也好生了得,是齐国大夫。晏弱这个同志在齐灵公26年(前556年)病亡,作为“红二代”的晏婴顺理成章地接替父位,也成了齐国大夫,开始参与掌管和维护“父辈的抗战”打下来的“父辈的江山”,作为齐灵公、齐庄公、齐景公的幕僚先后从政五十余年,当了很长时间的国家总理,可谓鞠躬尽瘁,为国家和人民操碎了心。史书记载,在著名的“齐国梦”感召下,齐国一度出现了自齐桓公之后难得的中兴景象,“革命歌声嘹亮”,“从此走向繁荣富强”,基本上可以说实现了齐国的伟大复兴。
就像中国历史上总不缺乏高风亮节的国家领导人一样,我们提到的这位叫晏婴的总理亦非常人也,其勤俭有加,“食不重肉”(不在乎饭菜中没有酒肉,就是一些炒豆芽、熬菠菜之类的简单菜肴),“妾不衣锦”(老婆的衣着绝说不上光鲜,很多都是从动物园批发市场论斤买来的),其精神境界较之我们当下那些满嘴“为人民服务”、懂得极为深奥的“八荣八耻”,并且宣称能够对所有人进行“三个代表”,暗里却像虎狼一样对人民食肉寝皮的“公仆”简直有云泥之别。在我印象里,汉代历史学家司马迁先生对历史人物通常总是保持着必要的距离,不予臧否,然而他对晏婴却推崇备至,赞赏有加,在《史记·管晏列传》中,这位一向严谨的大学问家情之所至,跳出行文,由衷地喟叹说:“假令晏子而在,余虽为之执鞭,所忻慕焉。”意思是,假如晏婴先生活在当下,我就是给他当持鞭驾车的奴仆也心甘情愿哪!可见晏婴总理在人民乃至于历史中享有怎样崇高的位置。
《晏子春秋》记载了这么一个故事——
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 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盗。”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引文出自《晏子春秋·内篇杂下》)
我把这段话翻译一遍——
晏子将要出使楚国,对齐国向来很不服气的楚王听到这个消息,向前任外交部长、现任国务委员姬同志询问说:“我听说晏婴是齐国最能言善辩的人,现在他要来了,我想趁机挤兑挤兑狗日的,姬,你有什么好主意没有?”姬国务委员说:“您这样:丫来以后,我们就绑上一个人,故意从主席您和晏婴面前走过,主席这时候您就发问:‘这是什么人哪?’我们就回答说:‘丫是齐国人。’主席您再问:‘丫犯了什么罪呀?’我们就回答说:‘丫偷了我们楚国的财物,犯了盗窃罪。’从来都视国家尊严如性命的晏婴不是得当场羞死?”楚王哈哈大笑,觉得这确实是一个羞辱晏婴的好主意,就同意按此布置了。
晏婴总理如期来到楚国,礼宾司的同志将他从机场接到皇宫东门外广场,接受楚王的接见,先是鸣礼炮二十一响,奏楚、齐两国国歌,然后检阅三军仪仗队,观看分列式,最后,两国元首进入国宴大厅,在热烈友好的气氛中,就两国关系、地区热点问题以及世界局势坦率地交换了意见,用随后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的话说,开创了楚、齐两国关系史上的新篇章。
正当两国领导人吃得高兴的时候,忽然看见有两个兵士押着一个被绑缚着的囚犯从国宴厅前廊匆匆走过。楚王故意大声问身边的姬国务委员:“咦——那不是一个囚犯吗?”
姬国务委员低眉顺眼地说:“是,是一个囚犯,主席。”
“他犯了什么罪呀?”
姬国务委员回答说:“他犯了窃盗罪。”
“哦?”楚王说,“盗窃可不好,俗话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可不能随便拿别人的东西。那……小姬呀!那我想问你,他是哪里人呀?”
姬国务委员看了一眼晏婴总理,说:“不好意思,他是齐国人。”
楚王脸上显现出浅浅的讥诮之色,并不急于说什么,而是慢慢地拿起青铜爵,呷了一口美酒,然后尊贵地放下,这才说:“我听说齐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人民勤劳勇敢,怎么会出这种鸡鸣狗盗之徒呢?”
姬国务委员偷看晏婴总理一眼,装作面有难色,呐呐不语。
楚王笑着转向晏子,朗声曰:“总理先生,我没出访过贵国,不太了解你们那里的情况。我很想知道,难道我们所尊敬的齐国竟然是民风刁顽、盗窃成风的么?这是咋了呢?难道是上梁不正下梁歪不成?”
国宴大厅“哄”的一下响起了笑声,楚国的群臣们都很佩服楚王的智慧与幽默,认为晏子将难于招架,于是齐刷刷将目光转向晏婴总理,眼角眉梢的意思都是:你不是齐国最能言善辩的人吗?我看你丫再说什么?!
晏子笑了笑,面不改色地说:“主席阁下,我就不跟你们说什么普世价值了,因为我知道贵国作为国策是反对这个东西的,说了你们也不懂,或者说,你们不愿意懂。我只跟你们说一件就连庶民百姓都知道的事情吧!”
宴会大厅顿时变得鸦雀无声。
“你们听说过没有?”晏子道,“淮南那个地方非常适宜柑橘生长,并且不用化肥,全部都是有机的,柑橘又大又甜,味道好极了,“舌尖上的中国”曾经专门介绍这种神奇的果品,宣称这里出产的柑橘一般不出售,只用作给中央级官员特供,所以在市面上很难买到,即使有也贵得令人咋舌,我听说一枚可以卖到四五百块人民币,普通老百姓绝对无人敢问津。这世界上的物产,一旦有超高的价值,再加上有人奇货可居,造成货品畸缺,马上就会有人想方设法将其山寨出来,用以欺蒙世人。淮南柑橘有如此盛名,当然会引起不法之徒的觊觎,结果就有人用巨资买通了海关,将秧苗走私到淮北,在那里辟出一块地方种植下去,打算大捞一票。他们用淮南人同样的办法栽种,长出来的枝叶与淮南的柑橘完全相同,他们同样不使用化肥,大自然的日月轮常与淮南大概也没有很大的分别,然而到秋天收获的时候,挂在枝头的所谓柑橘一个个都如拇指肚般大小,酸而且涩,苦不堪言,并且硬得连狗也咬不动。这样的东西难道还好意思称之为‘柑橘’么?结果就出现了一个新的名称,曰‘枳’。主席阁下,姬国务委员,您也许要问了:‘这是他妈咋了呢?在淮南还好好的橘,到了淮北咋就变成了枳呢?’我告诉您其中的道理:物种这个东西,就像世界上任何事物一样,是有历史、有渊源,需要一定现实条件的。又大又甜的柑橘到淮北之所以变成了狗也咬不动的枳,就是因为它被人为地切断了历史,阻截了渊源,丧失了赖以存活的现实条件。同样的道理,齐国人民在齐国都活得好好的,他们安居乐业,用诚实的劳动就足以换取必要的生活用度,没有任何必要成为鸡鸣狗盗之徒,也没有成为穷凶极恶之辈的条件。可是,他们来到楚国,就像来到被那个叫金正恩的小兔崽子统治的朝鲜一样,所有这些使‘人’成之为‘人’的条件都丧失了,于是他们只能成为‘非人’,成为鸡鸣狗盗之徒、穷凶极恶之辈,何止是盗窃,就是更严重的罪行也有可能发生啊!我刚才看到的那位大概也属于这种情形吧?可是把话说回来,相较于权力者借助于国家名义所施行的罪恶,这些小老百姓盗窃、偷情、欺瞒诈骗、缺斤少两、以次充好、毁坏公物、随地大小便之类,即使上纲上线为社会道德沦落,那又算得了什么呢?所以我并不以他是齐国人为耻,相反,我倒在为以勤劳善良著称的齐国老百姓到了楚国马上就变成人所不齿的盗贼感到遗憾……”
楚王怔怔无语,顾左右而言他,只好把话题转移到叙利亚,说:“……当下,也就是9月份前后,关键还是要看俄罗斯的态度,如果俄罗斯继续输送武器给叙利亚政府军,或者直接参战协助巴沙尔·阿萨德,问题就会变得异常复杂,俄美之间非常有可能正面相撞,爆发直接的军事冲突;还有就是伊朗的动向也不可小觑,如果它决定介入叙利亚问题,则将会给地区局势带来难以预测的变数,黎巴嫩、以色列、土耳其乃至于整个中东都将……对此,国际社会必须给予极大关注,防止事态失控。在叙利亚问题上,我们楚国的立场是……”
就在工作人员把这些话翻译成齐语的时候,心绪不宁的楚王眼睛虽然凝视着摊在桌面上的谈话要点,心里却还在惴惴地思忖:“嘿,他妈的,这个晏婴果然不是等闲之辈,我原本想挤兑挤兑丫的,没想到反倒被丫好生奚落了一番……”
这就是中国成语“南橘北枳”的故事。
2015-9-16
注:我将此文归在《中国典故小品新解》之下,以后将陆续发出新作。有兴趣的读者还可参阅已经发表的《焚书坑儒》、《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以及柳宗元《三戒》(含《黔之驴》、《临江之麋》、《永某氏之鼠》)等篇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