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勇昆 邬志辉:农村教育现代化的解释逻辑和价值定位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996 次 更新时间:2017-08-07 17:05

进入专题: 教育现代化  

凡勇昆   邬志辉  

摘要:让每一位学生都享有受到公平的教育、获得适合自身发展的教育的权利,这是现代社会对教育乃至农村教育提出的基本要求。缺乏公平的农村教育就是逆现代化的教育,公平已经成为影响农村教育改革和发展以及农村社会进步的稳定器。


一、农村教育现代化的解释逻辑

对于教育现代化,不同的学者表达了多元的理解形式,例如,教育现代化是超越传统教育走向现代教育的过程,是教育现代性不断实现的过程;教育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一个组成部分,等等。人们对于教育现代化的理解体现了时间、空间和系统等向度的思考,既有对“传统”落后教育状态的批评和对“未来”教育现代性的想象,体现着系统论中整体与部分的互动机制,同时也反映了落后国家和地区的人们对西方经济发达国家教育发展水平的一种追赶心态。在农村教育的语境里,现代化则意味着在农村地区和面向农村人口的不同教育形态、阶段、形式和方式的教育要以全面理性为最高原则,根据人的全面持续发展和社会全面持续进步的要求,全方位变革不相适应的传统教育,使之向合理性与效率性相统一的现代教育转变的过程。农村教育现代化要求在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全面进步以及现实关切与终极关怀之间保持合理的平衡。这既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也是一个延展性的目标体系。为了更好地理解农村教育现代化的理论内涵,有必要对以下几个问题进行反思。

(一)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是否割裂?

学界对教育现代化的认识体现了一个重要共识:教育现代化是由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转化的过程。在人们看来,传统教育在很大意义上指向一种落后、过时的教育,基本特征主要表现在教育资源投入不足、教育观念落后、缺乏活力、教育失衡、教育质量难以保障、教育效益水平低下等维度。与之相比,现代教育则代表着一种与现代社会相适宜的教育,“教育现代性”是现代教育的集中体现。因此,现代教育是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一种“文明的形式”,这与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的区别有着相通之处。传统社会的特征体现为封闭系统,社会结构是非平衡状态,是“死”结构,缺乏创新和活力,与此相对的现代社会则是开放系统、社会结构高度有序,是动态有序的活结构,具有自我持续进步能力。[1]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之间并非完全割裂,更多的人对于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转化形成了基本共识,即教育的现代化并非是完全抛弃传统教育的一切,而是要对传统教育进行合理的改造、继承、创新,这是一个必须经过长时期认真反思的扬弃过程。

(二)农村教育现代化是过程还是目标?

为了回答农村教育现代化是过程还是目标的问题,我们有必要对现代化抑或教育现代化是过程还是目标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有些研究者认为现代化是一个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其中,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教育、历史等经历了从传统向现代的逐渐转化。有些研究者认为它是为当前社会发展设定一个理想、目标或者标准。我国教育政策中会经常出现诸如“到未来的某个时间,我国义务教育毛入学率要达到百分之几”的目标,在教育现代化过程中,此中的“百分之几”就成了衡量是否实现教育现代化以及完成程度的标准。也有研究者认为现代化是一个目标和过程的统一体。我们认为,教育现代化不仅包括一种“质的转换”,而且也是一个较长时期的“转换过程”。显然,现代化中的“化”是问题的关键,“XX化”有两种解释:一指某种事物的性质或状态所发生的根本性变化,指一种“质的转换”;一指某种事物向某种性质或状态所作的改变或变化,指一种“转换的过程”。[2]由此不难发现,农村教育现代化有着与教育现代化和现代化类似的双重特征,它既可以是一个过程,一个永无止境的追求,也可以把它当作一个预设的目标或标准,在不同的时代背景和语境下彰显出不同的发展主题。

(三)农村教育现代化是反现代化吗?

有一部分人认为农村教育和农村学校应该被消灭掉,县城教育才是教育现代化的未来。一些地区为了完成上级部门布局调整规定的任务,或者为了“提高”教育资源优化配置水平,故意曲解“小学就近入学、初中相对集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的政策原则,置学校布局调整的标准和我国政府的政策规定于不顾,对农村地区的薄弱学校以及教学点大肆地撤销或者合并,给学生和学校带来了许多问题。在城镇化背景下,农村教育现代化是否是一个反现代化的过程?这是一个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我们认为,农村教育现代化仍然是一个现代化的过程,理由有如下三点。

其一,城镇化不否定农村发展。农村建设与城镇化进程是并行不悖的。要严禁出现一种超越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承载能力,而由政府强制推动的村庄撤并的“被城市化”现象。[3]农村在较长一段时期内不会消亡,即使西方发达国家早已实现了城镇化的较高水平,农村和农业发展依然对整个社会的运行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其二,农村教育之于农村社会的功能。学校是村落中唯一的国家机构,它在乡村背景与乡村气氛中显出一种不可替代的身份,与乡村的互动具有深长的意味,在村落中的功能变迁具有独特的文化史意义。[4]农村教育作为农村社会结构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非但不该被遗忘反而应成为地方政府政策规划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无论在数量和规模还是在结构和空间上,当地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在农村教育发展中,都应该充分考虑它对于整个农村社会的政治、文化等方面的意义,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发挥农村教育对于内外环境的各种功能,让农村学校真正成为农村社区的文化中心。

其三,我国的农村在较长一段时期内不会走向终结。尽管2012年我国城镇人口比例为52.57%,但仍然有6.4亿人口居住在农村地区,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现实。即使依照目前的城镇化增长速度计算,在不远的未来我国的城镇化水平将接近或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甚至更高,届时我国农村地区仍然居住着一个人口达数亿的庞大人群。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过去工业必须集聚在城市的生产方式出现向农村聚集的可能,而且新的生态化农业、旅游观光农业以及现代的农村社区服务业的崛起,也会导致人口向农村的重新聚集。[5]随着我国逐渐进入到后工业时期以及农村基础设施的日趋完善,一些城市居民将会主动选择到自然环境优良的农村地区居住和生活,逆城市化的出现也将凸显农村建设的价值。

农村教育现代化要尽量避免那些基于政绩观的对农村普通中小学校肆意撤销、合并的现象,尤其是要警惕由“要想富裕农民,必先消灭农民”观念衍生出的“要想解救农村教育,必先消灭农村教育”的行为倾向。农村教育现代化的未来任重道远。

二、农村教育现代化的价值定位

现代性有着极其丰富的内涵:理性、公平、人类中心主义、世俗化、效益、民主、自由……其中,质量、效率和公平是几个至关重要的因素。

(一)基于理性的效率和质量取向

在农村教育现代化中,需要坚持以包括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在内的全面理性为原则。

工具理性指向效率因素,价值理性指向质量因素。对于任何一种类型的教育,只要它不是为了达到某种“可以预见”的目标,而是为了追求抑或保持真、善、美、信仰、承诺等关乎价值的信念,就可以认为它是一种合乎价值理性的教育。价值理性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一种“绝对价值”,与功利性的目的和手段相比,它更在乎行为本身的价值追求。然而,现代化进程中当人们都在为丰富的物质和财富积累的盛宴狂欢之时,却发现价值、意义却逐渐远离我们而去了,人们没有从这种超越历史的现代生产中感受到轻松和幸福,取而代之的是无休止的失落和紧张。也正是基于现代性危机的背景,韦伯将理性区分为合目的理性与合价值理性才具有重要的学术启示和现实价值。

(二)农村教育现代化的公平取向

公平是现代国家和社会的基本特征,是现代性价值精神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说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经济政策追求的是效率,那么为培育合理的现代社会阶层结构所需要的社会政策就应该以公平为目标,防止出现过于严重的两极分化,缓和各阶层之间的矛盾。[6]

现代化可能是具有整体性的,但不一定是很好的整体,它必然包含着紧张、压力、混乱和骚动。[7]农村教育之于整体教育而言,就体现着失衡所引起的种种消极情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在“城本主义”价值取向下,农村教育一向处于极其尴尬的地位,农村教育改革的推进步履维艰。在这样的背景下,农村教育逐渐出现了城市化的发展趋向。农村教育为了改变落后面貌,顺应现代化发展的潮流,遮蔽农村教育的文化熏陶,以先进的城市文化作为农村教育发展的向导,以先进的城市教育作为农村教育追逐的榜样,在学校管理、课程设置以及教学组织等各方面均以城市教育为标准,从而使得农村教育逐步城市化,以期最终实现农村教育城市化。[8]目前,我国农村教育城市化的倾向愈演愈烈,甚至有些地区明确提出并实施了大幅度撤并农村学校乃至消灭农村学校的政策,致力于将所有农村学校全部迁移到县城中去。人口的这种变化趋势对农村教育布局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其中最为明显地表现在21世纪以来在农村地区出现的大量“麻雀学校”和“空心学校”现象,之前农村地区广泛修建的学校大多数正在遭遇着生源日趋萎缩的困境,甚至其中一部分学校已经处于荒废状态。因此,这种把农村教育直接“抽离”出农村的简单粗暴行为值得进一步反思。在这样的情况下,农村教育对公平和公平的价值诉求逐渐凸显出来,近年来的各项教育政策中都积极反映“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农村教育得到加强”的现实要求。

落后的农村教育将会引起社会发展失衡、社会不稳定直至现代化停滞和崩溃,在人们的期望与现实之间形成一个差距,这种差距将引起社会挫折感和不满足感,导致政治和社会的动荡与不安定。西方发达国家均以教育为国家兴盛之基石,在推进现代化过程中视教育为国家盛衰和决定胜负的关键因素,其中,平等、效率和需求成为现代教育发展观的关键词。[9]现代社会教育的对象是面向全民,不会因种族、阶层、贫富、性别、区域等方面的差异而剥夺任何人的受教育权利。让每一位学生都享有受到公平的教育、获得适合自身发展的教育的权利,这是现代社会对教育乃至农村教育提出的基本要求。缺乏公平的农村教育就是逆现代化的教育,公平已经成为影响农村教育改革和发展以及农村社会进步的稳定器。

参考文献:

[1]毕道村.现代化的本质[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110-126.

[2]邬志辉.中国教育现代化的新视野[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20.

[3]赵培红,孙久文.城市型社会背景下的城镇化:他国的经验与中国的选择[J].城市发展研究,2011,(9).

[4]李书磊.村落中的“国家”——文化变迁中的乡村学校[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5.

[5]邬志辉,秦玉友.中国农村教育发展报告2011[R].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2-3.

[6]邓科.陆学艺:需要以公平为导向的社会政策[N].南方周末,2003-01-01.

[7]塞缪尔•亨廷顿,等.现代化:理论与历史经验的再探讨[M].罗荣渠,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3:334.

[8]凡勇昆,邬志辉.我国农村教育发展方向的困境与出路[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4).

标题注释:本文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制度逻辑研究”(12YJC880016)和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城镇化背景下我国义务教育改革和发展机制研究”(13JZD043)的成果之一。



    进入专题: 教育现代化  

本文责编:川先生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教育学 > 教育理论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95941.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教育科学研究》,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