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扬:城市如何塑造当代文学?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259 次 更新时间:2014-11-22 23:10

进入专题: 城市生活   当代文学  

杨扬  

今天讲演的关键词是城市和文学。上世纪90年代,我提出城市化进程对于当代文学的影响问题。着眼点是中国社会的历史变迁和文学史的变化。在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城市对社会生活和人的精神生活产生如此强大的影响。

城市经验的早期作品大多与上海有关,乡土视野和城市视角的观察大不相同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剧,人的精神生活也在改变,文学作品很敏锐地捕捉到了这种变化。

从文学史角度看,在20世纪,有两个时期,作家作品比较多地表现城市生活。一个是20、30年代,还有一个时期是90年代延续至今。对照这两个年代,不难发现,文学上最早展示城市经验的作品,都与上海有关。

上海是一个现代城市,表现现代都市生活的作品,其表现手法和捕捉到的细节,与农村乡土生活,形成反差。我们以早期上海的城市小说为例,如韩邦庆《海上花列传》开篇的第一个细节,是写苏州来沪讨生活的赵朴斋,在华洋交界的陆家桥头被撞,他抓住别人要求赔偿,但巡捕过来,反责怪他乱穿马路、不讲规范。这一情节包含着丰富的城市生活信息。在农村,走路很随意,但到了城市,就有讲究,交通规则是城市特有的产物,也是城市生活的特点。韩邦庆敏锐地感觉到城市和乡村生活的不同,在小说细节上有一种独到的处理方法。再如美国学者韩南在《中国近代小说的兴起》中有一章《<风月梦>与烟粉小说》,探讨中国城市小说的起源。

城市小说不一定都是写城市的,有时也可以涉及农村生活。但城市作家与乡土作家表现农村生活的视野和方式是不同的。如张爱玲的《秧歌》写50年代的河南农村,开篇第一句话便是:“一到了这个小镇上,第一先看见长长的一排茅厕。”大概中国现代小说中,还没有一篇是以厕所为意象开场的。张爱玲从一个城市人的经验角度,认为这是区分城市与乡村生活的最大标志。这样的感受非常独特,让你佩服她的观察。

与张爱玲写农村相对照的,就是有深厚乡土经验的作家,描写都市生活时,他们的视野和观察角度,与城里人不一样。如茅盾《子夜》中的吴老太爷第一次到上海,他眼中的上海是高楼大厦、灯红酒绿的花花世界,经不起这种刺激,竟一命呜呼。上海是有很多高楼大厦,但也有很多狭窄的弄堂和平凡的市民生活,但吴老太爷都没看到,他只看到与乡村生活景观全然不同的灯红酒绿。所以,这是一个区别。事实上,我们从文学史上看到,很多土生土长的上海作家,倒是比较倾向于上海的里弄生活和灰色的小市民,甚至像当代的作品如《长恨歌》和《繁花》等,都延续着这种传统。倒是外来上海生活的作家,比较多地侧重于上海的宏大叙事。

不同类型的城市对文学的塑造完全不同,商贸中心的城市作品中含有现代因子

说到城市对文学的影响,很多人会想到唐代长安、宋代汴梁以及明清时期的北京,这些城市对于文学的塑造。但我想强调的是,传统城市与现代都市,在性质上是有根本的区别。

德国学者马克斯•韦伯在《城市类型》中,将城市分为两类:一类是以古希腊城邦为代表,以商贸活动为基础,是生产性城市。另一类是以古代中国的皇城为代表,大多围绕特权建立起来,属于耗费性城市,大量的财力、物力供达官贵人消耗。以韦伯的观点来判断中国的城市,上海是一个典型的现代城市。从文学角度,我们会考虑:现代城市对于文学品格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我觉得现代文学的现代品格与上海这座城市的性格是有内在关联的。我们甚至可以这样来概括,所谓中国文学从传统转向现代,从文学地理分布看,就是文学中心的南移,换言之,是从北京移到上海。我们以前只是注意到表面现象,看到中国现代文学的一些标志性人物鲁迅、茅盾等都长期居住上海,而没有从文学史角度,思考文学的地域移动与文学内在品格之间的关联问题。传统文学和现代文学最好的区别在于:文学中心是在上海之外还是上海之内。凡是以上海为中心进行创作,无论其传统与否,实际上都带有现代特色。如晚清的遗老遗少大多聚合在上海,从文学史的角度看,他们是传统文人,但作品中包含着很多现代因子,体现出一种传统的变异。因为他们是在上海的文化氛围中感受现代生活,这与历史上传统的古典诗词,是有根本的区别。

城市文学不仅需要在小空间中展示人物性格,也呼唤更丰富更深远的精神表达

城市对我们今天的文学生活的影响,才刚刚开始。

至今为止,我们的文学记忆和文学经验,基本上都被乡土文学所笼罩着。20世纪,城市文学有所起步,出现了像“新感觉派”和张爱玲这样的作家作品,但放在20世纪中国文学的长河中考察,占据主流地位的,还是描写乡土经验的作家作品,如鲁迅、茅盾等作家作品,视野和经验,都是以乡村为主,他们的作品,占据20世纪中国文学的经典地位。但今天,随着城市化程度的日益加剧,人们迫切需要在文学领域传递出这种变化的信息。

我们看到,今天的小说家绝大多数是写城市生活的,尤其是像一些当代题材的影视剧,几乎都是都市题材的,作家们对当今的农村生活非常隔膜,对城市反倒是很熟悉。但要将城市生活经验有效地转变成文学作品,却不是一个容易解决的问题。大家普遍感觉到写城市生活的人很多,但写得好的作品很少。原因之一,就是城市文学的经验积累太少。文学史上讲来讲去,就是张爱玲、“新感觉派”,不像乡土文学经验,可以从古到今,源源不断地援引作家作品。城市怎么写?这是一个困扰当下中国作家和批评家的问题。很多人会想到,文学史上,那些著名的作家作品,他们是怎么描写城市的,所以,“新感觉派”和张爱玲会有那么多人关注,关注并不意味着毫无保留地赞同或欣赏,而是从中发现一些值得注意的创作现象和表现方式。

我觉得,在处理方式上,这些作家作品对城市生活的把握上,基本都是在小空间中展示人物和细节。或者是酒吧、车站,或者是卧室、街角,总之,是与乡土小说中的广阔的乡村大地的开阔空间,形成鲜明的对照。这是城市文学作品中,非常值得关注的一个特点。

    进入专题: 城市生活   当代文学  

本文责编:chenhaocheng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文学 > 文学与文化演讲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80392.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文汇报,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