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峰:认识和解决南海问题的五个视角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123 次 更新时间:2014-04-09 21:51

进入专题: 南海问题  

邵峰  

 

2014年3月30日,菲律宾正式向国际海洋法法庭提交诉状,要求法庭就所谓“中国侵犯菲律宾领土主权”问题进行仲裁。此前一天,菲方一艘小型补给船强行突破中国海警拦阻,对“搁浅”在中国仁爱礁的登陆舰进行补给。这标志着菲方近年来对中国南海岛礁及海洋权益的侵占行动再进一步。菲律宾的这一做法不利于构建和平的国际环境,容易制造紧张局势,对未来南海争端的解决以及中菲关系的健康发展将造成非常恶劣的影响。

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洪磊指出,中国在南海问题上的立场是明确的、一贯的。中国对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中方已多次表明不接受菲方就中菲南海争端提起的国际仲裁。2006年,中国依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做出声明,已将上述争端排除出仲裁程序。中国拒绝菲方提出的仲裁有充分的国际法依据,中国作为《公约》缔约国的合法权利理应得到尊重。对于岛礁主权争议和海域划界问题,中方始终坚持与有关当事国直接谈判解决争议。这是中国与东盟国家共同签署的《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的明确规定,也是中菲双方在一系列双边文件中达成的共识。菲方有义务履行自己的承诺。

在南海问题上,中国与某些国家的斗争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实际的国家利益层面,主要是领土、领海的获取,以及相应的海洋资源,如渔业、石油等;二是国家的威望和形象问题,说白了就是国家的面子问题,中国作为一个大国更是如此。这两个方面都具有相当强的刚性,当事国都没有太大的回旋空间。下面,仅以我个人的粗浅认识谈几点看法,希望对认识和解决南海问题有所裨益。

第一,从国际法的视角看,国际性的法律条约在处理很多国际冲突和争端中不是万能的,特别是涉及到国家之间的领土主权问题时尤其如此。

关于国际法的争论从近代诞生以来一直存在至今。从最本质的意义上说,国际法只不过是各国在国际舞台上理性地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产物,在国家交往和解决国际矛盾中确实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其作用并不像某些人幻想的那样重要和强大。这是由于国际法并不能令各国罔顾自身利益而遵守之,故其所能实现的目标是有限的。与国内法不同,国际法的强制效力具有不对称性,这是国际社会各行为主体综合力量的反映,只要国际社会存在发展不平衡的现象,国际法就会表现出其执行效力的不对称性。在世界历史和当代的国际关系中,由于国际法常常遭到粗暴的违反和破坏,也不断引起人们对国际法法律性质的怀疑。因此,一些学者认为,国际法只是一种道德体系,而不是法。事实也的确如此,如果国际法能解决所有的国际争端,那么世界早就天下大同、歌舞升平了。

任何国际争端问题的解决,必须照顾到国际法的规定、历史发展和现实的具体情况三者之间的平衡,否则必将无功而返。具体到南海问题,某些国家特别是菲律宾,臆想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作为谋取自己利益的工具,片面强调某些规定,甚至故意曲解一些条文的含义,人为地割断历史,无视当前的现实情况,这种做法当然只能招致相关国家和国际社会有识之士的坚决反对和无情批判。

第二,从国际战略博弈的视角看,菲律宾的“狐假虎威”和“为虎作伥”必将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自2011年起,美国开始调整全球战略布局,突出一点就是战略重心东移至亚太地区,这是美国从全局出发、面向未来、深思熟虑的战略性调整。用前美国国务卿希拉里的话来说,就是随着亚太地区逐渐成为21世纪全球战略与经济重心,随着美国在伊拉克的战争走向终结、在阿富汗开始逐步撤军,亚太地区成为美国今后外交战略的重心。显而易见,美国战略重心东移是冲着中国而来,有人讲是一场精心谋划的针对中国的全方位战略包围,由此不仅使中美走上战略较量的不归路,而且刺激一些国家借机加大蚕食南海岛礁的力度,致使南海问题升温,中国领土主权遭到进一步侵蚀,中国周边安全环境全面恶化。菲律宾近年来不断挑衅中国的神经,就是最突出的例子。

但是,司马迁说得好,“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壤壤,皆为利往。”一方面,如专家所说,刺激中小国家“拉美制华”的冲动,可能使美国的亚太战略被第三方绑架,最终使美国刚从“中东沙漠”抽身又陷入“南海汪洋”;另一方面,有些国家本意是请美国来当保镖的,但是美国一来就要坐到董事长的位子上,今后的事谁也说不清。

第三,从领导人的个人的视角看,当前最需要的是用政治家思维代替政客思维。

西方有这样一句话:“政客是为了下一次的选举,政治家却是为了下一代”。在我看来,政治家与政客的本质区别有两点:其一,政治家有一个长远的伟大理想或核心价值,不会追求一些庸俗的财富或权位,有一条很清楚的道德伦理底线,不会背着自己的信仰和良知去获得政治利益;而政客的最大特点是追逐权势,没有原则,没有立场,没有信仰,为达到目的而不择手段,经常会背离信仰和良知来获得政治利益。其二,政治家的最终追求是最广大人民的幸福和自由,其思想和行为通常从正面建设性地影响着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发展进程;而政客的追求则狭隘得多,就是以政治活动为职业,为了本阶级、本集团或个人某种政治需要和利益而搞政治投机、玩弄政治权术,有时甚至不惜损害国家的长远利益,因此,政客的得势很可能害国害民。

就当下而言,南海争端相关国家的领导人都需要用政治家思维代替政客思维,抛弃短浅的眼光和狭隘的民族利益,摒除利益集团的影响和民粹主义的做法,代之以政治家的博大胸怀和长远宽广的视野,从东亚地区各国友好相处、互利互惠、造福子孙后代的视角看待和处理南海问题。惟如此,南海才能变成和平之海,友谊之海。

第四,从利益的视角看,从东亚地区的整体利益和当事国双方的根本利益出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才是正道。

领土和领海是国家构成的要素之一,是人类维持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性资源,但地球的面积是有限的,因而国与国之间的领土、领海争端一般都具有刚性、不易妥协的特质。做一下换位思考,任何国家对领土、领海的追求都是可以理解的,关键是要合情合理,而且是当事国双方都认可的情况下,不可能一个国家一厢情愿地自作主张。

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南海问题看不到完全解决的前景。但是,我们不能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南海问题的存在是一种客观存在,它是历史造成的,东亚国家不应因南海问题的存在而放弃当前区域合作发展的大局,否则,既捡不到芝麻,更会丢了西瓜。就现有的所有政策选项而言,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主张,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仍然是和平解决领土争端、发展互利合作友好关系的最佳思路。与其在个别的岛礁搞一些蝇营狗苟的小动作,不如在共同开发的思路上做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尝试,把主要精力放在发展相互之间的深入合作上。

第五,从中国的战略需求和战略选择的视角看,中国未来的选择必将是,以切实维护中国的国家利益和东亚的和平稳定大局为目标诉求,以国家实力为坚强的后盾,以和平谈判和政治解决为主要手段,以搁置争议、共同开发为主要政策取向,同时,在面对无理挑衅、忍无可忍的情况下不排除使用武力对侵犯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行为给以适当的打击和必要的惩戒。


    进入专题: 南海问题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国际关系 > 国际关系时评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73787.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