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毅夫 陈斌开:发展战略、产业结构与收入分配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2792 次 更新时间:2014-02-16 15:40

进入专题: 发展战略   产业结构   收入分配  

林毅夫 (进入专栏)   陈斌开  

 

摘要:本文从理论上探讨了政府发展战略通过劳动力市场影响收入分配的机制。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将减少劳动力需求,进而降低均衡工资和劳动者收入,导致收入差距扩大。当政府遵循比较优势发展战略时,收入分配将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持续下降。当政府推行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时,经济发展可能停滞,收入分配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 形特征,且稳态收入不平等程度高于比较优势发展战略。在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下,城市化所需时间也更长。

关键词:发展战略,产业结构,收入分配

 

一、引言

近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2000—2009年间年均真实GDP 增长率超过10%。然而,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中国收入分配结构却在持续恶化,自20世纪末以来,我国国民收入分配结构不断向企业和政府倾斜,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由2000年的64.2%快速下降至2007年的57.5%。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快速恶化直接导致中国消费需求萎靡不振(Kuijs ,2005;AzizandLi ,2007;李扬和殷剑峰,2007,徐忠等,2010):这一期间,中国最终消费率(消费/GDP )由62.3%急剧下降到48.6%。

中国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快速转变的原因何在?近年来,大量文献开始对我国国民收入分配结构的决定因素展开研究(如白重恩和钱震杰,2009a ,2009b ;李稻葵等,2009;龚刚和杨光,2010;等等),发现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等因素可能成为中国居民收入占比快速下降的重要原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稳步推进,然而,为何在1999年前后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却出现了结构性的转折呢?可见,城市化、工业化等因素难以逻辑一致地解释中国国民收入分配结构演变的历史过程。本文认为,工业内部产业结构变迁可能是国民收入分配结构演变更为重要的决定因素。

图1描述了1992—2007年间中国轻重工业结构与国民收入分配结构之间的关系。从图1中可以看出,产业结构与国民收入分配结构高度负相关:重工业占工业产值比重越高,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比重越低。1992—1993年,重工业比重上升,居民收入占比下降;1993—1998年,重工业比重缓慢下降,居民收入占比也略有上升;1999—2007年,重工业比重快速上升,居民收入占比则大幅下降。由此可见,轻重工业结构演变很可能是我国国民收入分配结构转变的重要原因,但是,产业结构快速转变的原因是什么?产业结构转变影响收入分配的机制是什么?本文将从理论上对这些问题展开研究。

本文认为,政府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和由此衍生的一整套政府干预政策是中国产业结构和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快速转变背后的一个重要原因。旨在鼓励资本密集型工业部门(特别是重工业部门)发展的各种政府政策导致我国经济部门资本密集度过高,资本收入增长快于劳动收入,国民收入分配结构不断向企业和政府倾斜。

文章证明,若政府遵循比较优势发展战略,低收入国家在其发展过程中将经历四个阶段。在第一阶段,农业人口从农业部门持续向城市工业部门转移,即落后国家的城市化、工业化过程;在第二阶段,企业家选择劳动密集型技术进行生产,资本不断积累,工资水平持续上升;在第三阶段,企业家同时使用劳动密集型技术和资本密集型技术,且资本密集型技术所占比例持续上升,在这个过程中,越来越多的资源被配置到资本密集型部门,表现为产业结构不断升级;在第四阶段,经济中只有资本密集型技术被采用,国家进入发达国家行列。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随着工资水平的不断上升,企业家与工人/农民之间的收入差距将不断缩小,这说明城市化和产业结构转变本身并不会导致收入分配恶化。

相反,如果政府推行重工业优先发展的赶超战略,鼓励和支持违背本国比较优势的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将降低劳动力需求,进而降低均衡工资水平,工资收入下降将导致企业家与工人/农民之间的收入差距扩大;赶超程度越高,收入不平等程度越高。在动态框架下,政府推行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将导致经济发展停滞,城市化进程缓慢,企业家与工人/农民之间的收入差距扩大。由此可见,城市化和产业结构转变本身并不会导致收入分配恶化,而过度工业化和重工业化才是收入分配持续恶化的直接原因,政府发展战略及由此衍生的一整套政府干预政策是收入分配结构不合理的根本原因所在。

本文的理论模型可以解释经济发展过程中许多重要的经验事实:

(1)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导致了更高的收入不平等(林毅夫和刘培林,2003)。

(2)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导致了更高的城乡收入差距(林毅夫和刘明兴,2003)。

(3)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导致了更差的经济绩效(Lin ,2003)。

(4)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导致了更低的城市化水平(LinandChen,2011)。

(5)低收入国家经济发展初期的重要特征是工业化和城市化:农业人口不断地从农村流向城市工业部门。

(6)发展中国家资本稀缺,企业集中于劳动密集型部门。

(7)在欠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产业结构升级表现为越来越多的资源被配置到资本密集型部门。

(8)在经济发展初期,劳动者工资稳定在一个很低的水平,随着经济不断发展,劳动者工资开始持续上升。

本文的理论模型与Banerjee and Newman (1993),Bernhardt and Lloyd -Ellis(2000),Ghatak and Jiang(2002)等文献紧密相关,这类文献强调职业选择对财富分配动态演进的关键性影响。Banerjee and Newman (1993),Ghatak and Jiang(2002)强调资本市场不完备性对个体职业选择的影响:穷人由于受到借贷约束而不能选择具有更高生产率的职业。他们重点讨论了初始财富分配和模型技术参数对长期不平等的影响。本文则证明,政府发展战略才是长期不平等最重要的决定因素,尽管初始财富水平、储蓄率等因素在某些情形下确实会影响到长期不平等程度。Bernhardt and Lloyd -Ellis (2000)

刻画了低收入国家在不同发展阶段不平等程度的演化。他们的文章着重讨论了经济发展过程中财富分配与企业家能力分布相互作用的机制及其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本文则重点考察了欠发达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政府发展战略对收入分配的影响。

本文为分析收入分配的决定因素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我们的文章与现有文献存在三个方面的不同:首先,我们强调发展战略对收入分配的影响,而非初始财富分布的影响(Banerjee and Newman ,1993;Aghion and Bolton ,1997);其次,禀赋结构影响最优技术选择的机制是投入品相对价格,而非市场效应(Acemoglu and Zilibotti,2001);最后,对于政府的角色,现有文献主要强调其在再分配过程中的作用(Banerjee and Newman ,1993;Aghion and Bolton ,1997),而我们认为政府所选择的发展战略对于收入分配有更重要的影响。

本文其余部分安排如下:第二部分给出基准模型;第三部分分析模型的静态均衡,进而刻画了不同发展战略下的技术选择和收入分配;第四部分探讨不同发展战略下财富分配的动态演进过程和稳态分布,并讨论发展战略与收入分配的关系;第五部分基于数值模拟方法定量考察赶超战略对收入分配的影响;第六部分为总结性评述。

…………

六、结论性评述

收入分配持续恶化是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国民收入分配结构不断从居民向企业和政府倾斜不仅直接造成了收入不均,同时也是中国消费需求萎靡不振的重要原因。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是“十二五”期间经济发展最重要的任务之一,然而,有效改善国民收入分配的前提是理解收入分配持续恶化的根本原因,本文基于政府发展战略的视角,从理论上研究了收入分配的根本决定因素。

研究发现,城市化和产业结构升级本身并不会带来收入分配恶化,政府不当的发展战略才是收入分配结构不合理的根本原因。文章证明,若政府遵循比较优势发展战略,低收入国家在其发展过程中将经历四个阶段。在第一阶段,农业人口从农业部门持续向城市工业部门转移,即落后国家的城市化、工业化过程。在第二阶段,企业家选择劳动密集型技术进行生产,资本不断积累,工资水平持续上升。在第三阶段,企业家同时使用劳动密集型技术和资本密集型技术,且资本密集型技术所占比例持续上升;在这个过程中,越来越多的资源被配置到资本密集型部门,表现为产业结构不断升级。在第四阶段,经济中只有资本密集型技术被采用,国家进入发达国家行列。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随着工资水平的不断上升,企业家与工人/农民之间的收入差距将不断缩小,收入不平等程度持续下降。这些结论可以解释为什么日本和东亚“四小龙”等推行比较优势发展战略的国家和地区在其经济发展过程中实现了“公平的增长”(growth with equity)。

如果政府推行重工业优先发展的赶超战略,鼓励和支持违背比较优势的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将降低劳动力需求,进而降低均衡工资水平,而工资收入下降将导致企业家与工人/农民之间的收入差距扩大。由此可见,过度工业化和重工业化才是收入分配持续恶化的直接原因,发展战略及由此衍生的一整套政府干预政策是国民收入分配结构不合理的根本原因。改革开放以来,政府逐步放弃了赶超战略,然而,由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所衍生的一系列制度和政策并没有完全改变,如城乡隔绝的户籍制度、扭曲的资源价格体系和金融抑制政策等(Lin ,2003)。这些制度安排对产业结构和收入分配产生了长期和持续的影响,是近年来我国收入分配结构持续恶化的重要原因(Lin and Chen,2011;Chen and Yao,2011;等等),相关制度、政策与收入分配的关系也是值得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本文最重要的政策含义在于欠发达国家政府对于该国的收入分配和经济绩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正如刘易斯在其经典论述(Lewis ,1955,p.376)中所指出的,“没有哪个国家在没有一个明智政府的积极推动下取得过良好的经济绩效,……然而,政府阻碍国家经济发展的例子却也比比皆是……”。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一个政府要成为一个明智的政府,其最重要的任务就是选择正确的发展战略!

 

*林毅夫,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陈斌开,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通信作者及地址:陈斌开,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100081;E -mail:chenbinkai@gmail.com.作者感谢巫和懋教授、霍德明教授、张鹏飞、徐朝阳、李飞跃、张晓岚、路乾、王伟等对本文提出的宝贵建议。陈斌开感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71273289,71003112)、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批准号:09&ZD020,12&ZD028)、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和重大项目(批准号:12JGB069和11ZDA01)以及中央财经大学“青年科研创新团队”的资助。当然,文责自负。



本文相关附件下载:
阅读全文请下载PDF文档

进入 林毅夫 的专栏     进入专题: 发展战略   产业结构   收入分配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经济学 > 发展经济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72314.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经济学(季刊)》2013年第4期,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