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峰:现代文明的密码:小共同体

——读张欢《现代文明的密码——破译全球经济危机》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624 次 更新时间:2013-07-14 22:50

进入专题: 小共同体   现代文明的密码   张欢  

邓峰  

读毕张欢兄的处女作《现代文明的密码——破译全球经济危机》后,颇为佩服,不愧为北大政治学硕士出身,二十万行文背后,足见作者对于经典的涉猎之广。全书的立意非常高,所探讨的问题尤其深远,其思想的通达性和逻辑的一贯性,无不折射出一定的学术训练,而这恰恰令我惭愧不安。

本书涉及的对象很多,其中最关键的莫过于小共同体,包括家庭、企业、第三组织、村镇等各种组织在内。在作者看来,小共同体聚在一起,构成政治社会的基础,其多样性、交叉性的程度直接关系文明的演进与社会的稳定。作为人类政治文明重要体现的制度文明,要想建立起来,必须依赖于一定的制度结构,抑或政治社会的基础,即小共同体。

张欢兄在书中曾提到,根据中文期刊网(CNKI)的检索情况,自2001年以来,国内学术界对共同体问题研究的论文有2319篇,其中对小共同体进行专门研究的论文仅仅只有4篇。或许这个数据并不能完全反映国内学术界对于小共同体研究的现状,但至少可以说明一些问题。须知,在诸如基佐、托克维尔、马克思、德鲁克、布坎南等等大师级学者的著作中,往往都十分推崇小共同体,而国内学界的对于小共同体的忽视,不得不说是一个遗憾。

小共同体的数量、多样性、交叉性构成政治社会结构密度,而政治社会结构密度的变化又反映着人类社会政治文明的演进史。传统社会是一个小共同体数量少,类型单一,交叉性低的社会,而现代社会则是一个小共同体数量多,形式多样,相互交叉的社会。恰如作者在书中所比喻的,传统社会好比一个石墨的化学分子结构,由四边形所组成的层状,而现代社会则如一个钻石的化学分子结构,由一个个三角形所组成的立方体状。

在传统社会,特别是中央集权制社会,严重缺乏小共同体,只有家庭还算完整,个体之间都被孤立起来,相互怀疑,互不联系。刘泽华先生在《专制权力与中国社会》中写道:“他们各自之间的经济联系较少,每一家可以在极其悬殊的条件下进行简单再生产,所以一般的情况下各自为事,形不成统一的力量。而掌握政治权力者便可以像马铃薯那样,一个个地对他们施以暴力了。”一边是孤零零的弱小个体,一边是强大的国家机器,后果可想而知。置入这种社会结构下的个体,一盘散沙,既无法在政权遇到危机的情况下出面援助,又容易在社会危机过程中走向另一个极端,集体无意识,全面疯狂地破坏社会秩序。

在现代社会,多样化的小共同体散布于社会各个角落,承担着不同的社会功能,调节其成员的行为和观念,既能维持社会秩序,又能成为个体对抗强大国家机器的一个屏障,还能促进社会的进步。倘若碰到动乱年代,或者处于非正常时期,一旦政府部门丧失管理功能,那么这些组织就可以临时代替政府来维持社会秩序,也许效果不及政府,但至少不会让社会全面失控。还有,对于一个国家的转型来说,倘若大大小小的共同体把多数国民都吸纳进去,以文明、合法、理性的方式来推进改革,那么转型的成本肯定会大大减少。

三角形是公认的超稳定形状,而四角形则易于变形。四角形层状结构的传统社会,既不稳定,易于被一个个瓦解,又因为缺乏政府与家庭之外的小共同体,导致个体别无选择,自由随之丧失,集权和等级制相应增强。而三角形立方体状的现代社会,除了国家外,还有无数大大小小的小共同体,个体拥有很多选择,既可以是这个小共同体的一员,又可以是另一个小共同体的一员,相互制约,独裁难以产生。

现代文明往往与自由、平等、法治、契约、多元主义相联系。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学说或者价值观念,现代文明才可以称其为现代文明。只是有一个疑问,这些学说是如何深入人心的呢?有些人可能会说,这是启蒙思想家长久宣传的结果。然而,对于普通民众来说,他们接受某一种学说,往往不是因为这种学说听起来非常有道理,而是这种学说确实可以带来许多好处。换言之,这些观念早在启蒙思想家宣传之前便已经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产生,而启蒙思想家只不过将这些零散的观念用学说的形式系统表达出来。

美国民主是现代文明的一个典范。在托克维尔看来,美国民主的实现,最重要的是民情,而民情的获得,依赖于乡镇自治。此处的乡镇亦可看作小共同体中的一种。早期欧洲移民来到新英格兰殖民地后,推行乡镇自治,从中学习治理的艺术,并养成自由的习性。新英格兰的乡镇组织,其大小类似于中国的村落,不仅看得见、摸得着、离居民最近,而且规模小,便于控制,非常有利于培养人民的自由精神和民主意识。在托克维尔看来,“乡镇组织的自由,如同小学生的学习”,民众从乡镇自治之中学到很多,甚至“国家可以建立一个自由的政府,在没有乡镇组织的条件下,它就不会有自由精神”。换言之,广泛存在的小共同体自治有助于普通民众切身感受自由民主的好处,逐渐形成一种自由观念和心理认可。一旦观念开始形成,又加上本身便已存在的政治社会基础的小共同体,二者将会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现代文明由此产生。

与此相反的法国长期缺乏政治自由,又没有小共同体自治,使得民众无法从内心里产生对自由的认可,虽然他们深受启蒙运动的影响,乃至发起革命,却终究无法形成独立自由的人格和观念,只不过将自由作为反抗的手段,任由大革命愈演愈烈,肆意破坏。所以大革命后的法国,长期在现代文明的道路上遭遇磕磕绊绊,难以一次性成为一个像美国那样的国家。现代文明的建立依赖于一定的政治社会基础,依赖于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文明观念。可惜的是,曾经的法国严重缺乏这些条件,使得启蒙思想家的学说和法制只能成为无源之水,如同空中楼阁一样,始终难以支撑起来。

可以想象,小共同体的作用无疑是非常关键的,不仅是市民社会得以产生的标志,更是现代文明必不可少的基础。在国内小共同体研究现状下,张欢兄的新书的意义随之显现。只是这项研究并未就此而止,还有待进一步深入探讨。本书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唤起人们对于小共同体的重视,但仍免不了有一点点缺陷。作者将小共同体誉为现代文明的密码,却对小共同体如何具体影响政治社会的方方面面着墨不多。再者,作为政治社会基础的小共同体又是如何形成的呢?小共同体的形成和演变又依赖哪些因素呢?显然,这里还有待继续完善,或者是生产力在发挥支配作用,但似乎又不仅仅是生产力。

本书的副标题是“破译全球经济危机”,却未给出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只是解释了政治社会结构密度对经济危机的承受力。在作者看来,美国政治社会结构密度大于西欧地区大于南欧地区大于东欧地区大于远东地区。因为一个国家政治社会结构密度越大,自然在小共同体的数量、多样性方面更具有优势,其市场更为敏感,对于危机的反映能力更敏捷,承受能力也更强。所以美国先发生金融危机,可是到了欧洲却转化为财政危机,进入北非和中东地区,更是演变为社会危机。这种由于政治社会结构密度导致的“逆文明演化路径”的说法是有一定道理,却只能说是众多因素中的一种,发挥着辅助性影响,无法说成是经济危机的根源。

作为一名二十六七岁的学界小年轻,张欢兄能写出这样一本著作来,无疑是令人赞赏的。很多读书人,终老人生,也难以留下一两篇令人欣赏的文字,而张欢兄却在简直可以称之为少年学者的阶段为学界贡献一本自己的作品,实属罕见。思想的探索是无止境的,相信张欢兄还会在无数个寒冬酷暑之中继续思考下去,仰望星空,守护自己的精神领地。

    进入专题: 小共同体   现代文明的密码   张欢  

本文责编:banxia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爱思想综合 > 书评与书讯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65706.html
文章来源:爱思想首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