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亚群:让我们的心灵更优雅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564 次 更新时间:2012-11-26 23:11

进入专题: 心灵  

干亚群  

各位天使:

今天坐在这儿,看着你们,让我想起二十年前的自己。那时我跟你们一样结束了实习生活,从学校毕业,正式成为一名医生。我不知道你们心里是怎么想的,我那时想到的是这两件事,从今天开始我开的处方上签的是我的名字,上面再也不用划一条杠,添上老师的名字,意味着你从今往后得自己承担起责任,第二,你身边已经再也不会有带教老师或严厉或温和的目光,来自他们手把手的指教,现在你得自己独立做出诊断,不管你还有没有具备这个处置急救的能力,你也得站在风口浪尖上。我不知道你们当初为什么选择这个职业,我记得自己那时是老师帮我填的志愿,对学医似乎很陌生。进了卫校后才知道学医确实是很苦,光死记硬背的东西就比学别的专业要多,而且根本没有诗情画意。整天背还是记。我在乡镇卫生院呆了五年,后来转岗做了另外的行业。现在如果问我的志愿,可能我还会选择医生。我跟同学聊天说起,做医生真的不错。但他们异口同声的说,这个职业绝不让自己的孩子选择。我却相反,如果我儿子适合做医生,我一定支持他去做。

我觉得你们在座的各位很幸运,也很幸福。幸运的是从学校毕业后不一定能成为医生,现在不像我们以前,一毕业就是政府包分配的,也不要求你有没有这个证那个证,直接行医。而你们是通过层层考试考核才有今天这个岗位。幸福的是世上任何职业主动让你做好事的职业,只有医生这个职业,可是主动上门来的。更幸福的是任何职业年纪越大优越感就越少,而医生正好相反,活得就是一把年纪。

古代有一句话,不为良相只为良医。医生与宰相的地位相提并论。而且那时称医生大夫、郎中,这个称呼都是官名。再说,按照佛教的说法,人的一生有八种苦,生老病死前四种苦跟医院紧密相连。以前可能有的人一辈子都可以不进医院,这主要归于经济条件,我做医生的时候还有这样的现象,尤其上了年经的人加上家里经济拮据,大多是小病挺一挺,大病熬一熬。但现在不同,人们对自己的生命越来越重视,对健康越来越关注、珍惜,而且做官的动不动拿医疗卫生作为改善民生的一个法宝。于是,我们做医生的压力一下子变大了。再加上现在整个社会运转出了一定问题的情况下,医生这个职业越来越成为风口浪尖的一个职业。前几天,我同学告诉我一件事,她的同事去产访,已经是产后十三天。……

我在余姚论坛里看到几个帖子,都是关于医生的,也有我们人民医院的。其实这样的帖子也并非余姚有,现在全国各地都有。帖子上有个人的情绪,也有客观的分析,但有一点,我想医生的人文化素养足一些,有些矛盾是可以避免的。大家的公愤集中点在于医生对病人的态度。医生不是圣人,神仙,也有无回术之力的时候,但如果与病人间的情感交流正常的情况下,我想有些问题真的可以解决。至少不会出现剪拔驽张的现象。

陈书记交给我的任务是医生的人文化素养。题目有些大,我想即使研究人文科学的教授也不太可能一时就能讲明白。我想结合自己的一些感悟,谈点想法。

人文素养现在谈的人很多,跟文化一样似乎是个万精油。人人都知道,但人人却并非都懂。我个人理解为人文化素养是把人当成人,怎么样当成人?就是能想到别人。综观这个社会现象,很多人并不懂这个道理。医生的人文素养是把前来求医的病人看成一个人,而不是出了问题的器官。所以医生的人文化素养三个字,悲悯、敬畏、操守。

首先,我们来谈谈悲悯。我们称医术是仁术。仁是我国传统儒家文化中的一个核心字。“仁义礼知信”是儒家文化的要素。其中把“仁”放在第一位。如果“仁”字不解决,其它都是空话。什么叫仁,孔子说能爱人。怎么爱?繁体字里的爱是有心的。现在的爱字被简化了,缺少一个心。可想,我们现代人有爱无心,是件麻烦的事。孟子说过这么一件事,如果看到一个婴儿掉进了井里,你会怎么做?肯定毫不犹豫地去救他。为什么?是恻隐之心使然。所以他说,恻隐之心是仁之端。这个恻隐之心就是悲悯。我国外科奠基人裘法祖曾说过,德不近佛者不可为医。意思是说没有佛心的人是不可以做医生。佛教讲慈悲喜舍。慈是指有爱心,悲是指悲悯,对任何有生命的,都要有慈悲之心。佛不杀生,何况是人。看到别人遭受痛苦,要有同情之心,要他的痛苦看成是自己的痛苦。如果医生缺少这种情怀,至少他不是一个优秀的医生。

有人也许会说,医生面对的是无常的生命,对死亡的见证司空见惯,多情善感做不好医生。话是有道理的,但医生练就的是冷静,而不是冷血。否则冷血后面的定语很难听。我不说大家也知道。最近广东汕头有一位女医生在微博里写道,“我暖个被窝也不容易,你就等我下班再死”、“在我下班的时刻她开始吐血,估计也就这几个小时的事,反正不关我的事”、“病人宣布死亡,今晚可以睡个好觉”。这几条微博引起网民的轩然大波,结果是这位医生停止处方权并调离临床岗位。这意味着她以后再也不能行医。被终决医生的资格。这些话实在是“淡定”的让人震惊。

生命是最宝贵的,也无贵贱之分。医生之所以受人尊敬,被人称为白衣天使,是因为这个职业以救死扶伤为宗旨,有慈善的成份。医生凭借悬壶济世的精神得到社会的尊重。现代临床医学之父威廉·奥斯勒曾写过一本书《生活之道》,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读过,如果没有,建议大家一定要看。我正在看。也许是自己做医生的缘故,今年以来读过许多关于医生的小说,主要是外国小说。他先在加拿大,后到英国,从事临床,后从事医学教育。他医学性文章有一千一百多篇,还有一百多篇文学作品。他在书中指出,无知、冷漠、堕落是医生的三大敌人。冷漠的人肯定是无知的。他认为,一名医生绝不只是在治疗一种疾病,而是在医治一个独一无二的人,一个活生生、有感情、正为疾病所苦的人。只有认识到这一点,你也才会体会到做医生的快乐。医生的快乐莫过于病人健康地出院。这也是医生的价值所在。

医患关系的紧张,最后闹出事情,很大程度上医生缺少对病人的悲悯素养。我在宁波一家医院进修时,有一位产科医生,那时年纪四十多岁,对产妇的态度很不好。产妇哼几句,她不耐烦。家属多问她几句,她声音咄咄逼人,似乎随时都可以吵起来。有一次,一位产妇分娩后会阴拆线的时候没愈合好,病人的家属新账旧账一起算,最后这位医生被停岗一个月,写检讨,向病人道歉。后来我问她的同事,她是不是更年期的缘故?她同事说她这个人一直这样。我想,这个人家里肯定也不太会幸福。这是不难推断的。一个人脾气影响他一生的命运。所谓性格决定命运。如果你对病人有悲悯情怀,你与周围的人际关系肯定融洽。同样对病人的那种细心与耐心,肯定会影响你的性情,改变你对生命的看法。

第二字是敬畏。医生与病人之间的信息是不对称的。这点大家应该认可。而且两者间的关系也是不对称,一个是受助者,一个是受助者,是伦理关系。如果医生没有敬畏之心则是很可怕的。敬畏就是要让医生对每一个病人谨慎地检查,谨慎地诊断,谨慎地开处方,谨慎地治疗。我们为什么必须经过一年以上的实习,就是这个道理。国外医生前五年相当于是一个训练阶段,是在主治大夫指示下做事情,你的薪水和病人是没有关系的。这也是敬畏的一种表现。作为医生一定要敬畏病人,因为他把自己的生命交给你,只有他们才能让你成为一个优秀的医生。大家知道,医生最重要的是临床。大量的病例,才造就你丰富的临床经验。而且病人在你面前根本没有隐私可言。这等于说一个病人把你当成了自己最信任的人。医生没有理由践踏这种来自于萍水相逢的信任。

传统医术中有“望问叩触听”。医生看一个病人得把这几道程序完成,然再作出诊断。但遗憾的是医生把传统的医术在丢掉。病人来了以后,甚至不听完病人的主诉,就开出一大堆检查单子。等病人把所有的检查都做完了,一看检查单子的诊断,便抓起笔写上病情诊断。本来各种仪器的诊断是辅助诊断,而现在一部分医生当成主要诊断,这实在是不可取。久而久之,你会把自己身上最优秀的元素丢失掉。一方面,你失去了一个临床信息,另一方面,你跟病人间的沟通出了问题。中医“不通则痛”也是这个道理。

跟病人造成距离的是书写。病历上的字特别潦草,根本看不清写了什么。现在好在有电脑,至少处方上的药名看得清楚。门诊病历上面都有一栏基本体检,有些医生是想当然地填写,没检查的当成检查。从另一方面说,这样的天书帮了忙,否则病人拿你是问,根本没检查的,却写着体检的结果。也有人会说,病人多,医生忙,根本来不及书写规范。我想这不是理由。这还是一个人的素养问题。

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周国平先生写的《妞妞日记》。他妻子在怀孕四个月的时候发高热到医院去看病,先找不到医生,后医生推来推去,从内科到产科,最后来让孕妇去拍X光。结果他女儿生下来的几个月后发现眼睛里长瘤。最后妞妞不治而去。这件事对周国平先生的打击非常大。我是三年前看的,看得我泪流满面。当然,周国平先生的文笔特别细腻。这样的例子很多,一个孕妇本是保胎的,却吃了堕胎药。手术动好后遗留纱布。等等。《少年中国说》的作者梁启超本是切左肾的,却切了右肾,结果走着进去,却躺着出来。一代思想家就这样消失了。

希腊医学家希波克拉底有一个著名的誓言,对教育他医学的老师,对病人发过誓言。最后一句是若违背誓言,愿意接受上天的惩罚。我一直相信“举头三尺有神明”,任何人所做的事,神看得一清二楚。医生与老师是社会良知的底线,一个救人命,一个救灵魂,如果这两个职业出问题,这个社会真没救了。大家有没有想过一问题,医院与学校为什么不属于消费协会管的?按理说这两个也是出钱买服务的?病人掏钱买健康,学生出钱买知识,但就是这两个行业不能归属于消费行业,理由是两个职业都需要良知。这是道德的底线。我们家乡先贤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致良知”,要有善心,善念,善行。“吾心自有光明月,千古团圆永无缺”。何等的境界。

第三个字是操守。去年我看到过一则报道,对各种行业容易失去操守的进行排名,很不幸,医生排在第一位。也许言过其辞,但不得不让我们做医生的引起警觉。现在社会上的潜规则已经变得明规则了。不正之风渗透到了本属于神圣的职业当中。

一是送红包。病人似乎不送红包觉得心里不踏实。尤其是动手术的,如果把手里的红包不送出去,这手术没法动。不管有没有这个经济实力,都一定要意思意思。其实时间一长,这样钱真的会污染到自己的身心。如果哪一天没有红包,开不动刀了,最后毁掉的还是自己。我们说什么叫素养,一个人的行为习惯与举止。巴尔扎克说过,一个人拿手杖的姿势,就知道是什么人。一个医生有没有优雅的心灵,病人立马能体察。

二是拿药回扣。医生的工资目前并不高,而且工作量又很大,没有额外的收入好像真的有些亏。这正好给医药代表有了可趁之机。于是一张方子开得满满的,病人的负担一下子重了。前几年医院的行业之风集中抓了这点。这主要原因在上面,现在同一种药却有不同的药名,我们上面的监管部门出问题,导致下面出漏洞。这两个原因都是官场害得。试想谁先想到这个?老百姓肯定不会。

三是医生的医德出问题。十多年前我的一个亲戚做产,在一家人民医院分娩。小孩生出来后皮肤有红点。医生给我这位亲戚做了很多检查。我亲戚的婆婆在电话里哭诉,说是医生怀疑艾滋病。我一听这还了得。我亲戚都是规规矩矩的人,怎么可能得这种病。第二天我去了。一进病房,正好护士进来给我亲戚这个病房打点滴。轮到我亲戚时,那护士竟戴上了手套。这对产妇是多大的刺激。那时她还不知道自己到底得了什么病,只是看到护士这样的做法,感觉自己似乎有什么不治之症。我看后心里很不是滋味。马上转身到了病房,要求看病历。里面有很多化验单,应该做的化验一个不落,什么都是阴性,包括她们说的那个病。那时我真火了,凭什么这样刺激产妇?作为医生不相科学却还恬不知耻地说为了保护自己,所有的证据都在里面,难道医生不信任自己医院的检查?这件事给我的刺激很大。无独有偶,去年我在余姚生活网的论坛上看到一则帖子,说是中医院的名女医生,因为病人看不懂她的诊断,在问她得了什么病,多问了她几句,她不顾自己医生的操守,大声地对病人说,都得这病了,还问什么……造成的原因有医生个人的素养,还有外在的渗透。

举简单的例子,现在看医生似乎一定要找熟人,尤其搞行政管理工作的,他们精通此道,所以一旦某个领导得病看医生,非得享受特权。上次看到一个贴子,一个病人预约好下午一点半去,结果三点才给他看病。他多次问,什么时候轮到自己。那叫号的说到了会叫你。他一时三刻不敢走开,因为他认为既然预约,肯定有个准确的时间。后来得知前面的几个人都是特权人的。不能否认现在是个人情社会,关系无处不在。有关系没关系……但作为医生是知识分子的一个群体,我希望你们在座的以后能坚持操守,哪怕多大的官员来都不要违背自己的操守,该让他们等就让他们等,你们又不想去官场混,没必要成为御医。刚才我说了生命无贵贱,任何人在你眼里是平等的。这是知识分子的操守。我相信在座的肯定会有名医,期待他们以后能坚持这个原则。相反,这种品质让人肃然起敬。我相信,没有人愿意被忽略,孔子说“己所不欲,勿使于人”,自己不愿意的事也就不要发生在别人的身上。

最后我想谈谈怎么样提高自己的素养。

第一要多读书。除了医学书,多读一些无用的书。蔡元培在毕业上讲……我个人认为多读些文学书籍和传统文化书籍。医学是人学,文学也是人的文学。可以丰富人的灵魂,建立起自己的精神家园。一个人不可能经历很多事,明白很多道理,但文化作品可以让你领略这个世间的一切。它靠情节、细节来塑造人物,而这个人物可以说你随时可以找到。小说虽然说是虚构,但来源于生活,你一定会发现这样那样的人。

第二,要有情趣。亲近艺术,让自己的生活更有品质,有品味。艺术的真谛是真善美,让你懂得审美,然后发现生命的美丽,生活的美好。人是一个过程,不在于你的目的地,而在于沿途的风景。有什么的审美眼光,你就收获什么样的美。唯有美才会给自己的人生带来精致与优雅。

第三,要有信仰。信仰是解决一个人的灵魂,帮助自己找到家。一个没有家的灵魂,什么都是漂泊的。不管你信仰什么,你都会让自己安静下来,然后才能专心于你的事业。我说句不好听的话,对医生根本不需要政治思想工作,历史漫漫,好像还没有哪个医生推翻朝代。医生的信仰是做一名良医,其它都是副产品。他们的天职完全可以自己把握,只要你们在自己的岗位上,耐得住清贫,扛得住诱惑,你们一定是这个社会笑得最灿烂的人。谢谢大家。

浙江省 余姚市文联

    进入专题: 心灵  

本文责编:lizhenyu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笔会 > 散文随笔 > 民权理念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59397.html
文章来源:爱思想首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