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冲:从吉登斯的“第三条道路”看民主社会主义理论的新变化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2307 次 更新时间:2012-11-22 09:07

进入专题: 吉登斯   第三条道路   民主社会主义  

张冲  

摘 要:苏东剧变后西方社会出现的一个重要政治现象就是以吉登斯为代表的“第三条道路”这一新理论和政策主张的提出,其试图走一条超越传统民主社会主义和新自由主义的道路。拟运用文献研究与比较分析研究的方法,以“第三条道路”的提出背景和主要内容为切入点,通过对其与传统民主社会主义进行分析和比较,折射出当代民主社会主义发展的新变化,进而深入剖析其理论的实质,得出吉登斯的“第三条道路”理论仍然是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结论,坚定我们走科学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

关键词:吉登斯;第三条道路;民主社会主义

一、研究背景

20世纪90年代,伴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西方社会曾存在着短暂的狂喜,资产阶级大肆宣扬苏东剧变意味着世界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失败的观点,“社会主义终结理论”盛行一时,这也使得“民主社会主义”理论和信念的欧洲社会党受到严重冲击。为了摆脱因社会主义在欧洲各国轰然倒塌所形成的阴霾,追求自身的存在和发展,西欧各国社会党又纷纷陷入到了核心价值的反思当中,以便在制定政策及社会治理方面有所作为,赢得政治支持。同时,伴随着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西方国家自身的弊端也暴露了出来,新自由主义奉行的市场化观点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为了适应时代变化的新政治过程,西方社会不得不进行新一轮的理论探索。

在这些理论探索中,我们不得不提到方兴未艾的“第三条道路”理论及其主要阐述人吉登斯,这位被视为英国前首相布莱尔精神导师的伦敦政治学院院长,在英国工党理论的完整转型以及布莱尔“第三条道路”政策纲领的确立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的“第三条道路”理论对欧洲各国乃至世界各国的政治进程和政策走向产生了实质性的影响。

二、吉登斯“第三条道路”的主要观点

“新工党在掌握政权以后,就启动了雄心勃勃的政治改革和现代化进程,在维护社会正义与统一价值观的同时,政府开始试图与新的全球秩序的现状进行斗争,它认识到在新时代的挑战下,旧的政治观已显得与现实格格不入”。作为布莱尔的智囊,吉登斯设计了第三条道路的政治大纲,以对国家和政府进行改革作为其基本的指导性原则,不断深化民主,复兴公民社会,关注经济变革,高度重视并积极应对现代化。总的来说,吉登斯的“第三条道路”理论模式包括以下六个维度:

(一)政府改组

吉登斯认为,从历史上看,社会民主党人一直热衷于扩大国家和政府的干预范围,新自由主义者则要求缩小国家和弱化国家的职能,而第三条道路则必须超越“把国家当地人”的右派和“认国家为答案”的左派,重建国家和政府。吉登斯说,问题并不在于是要更大的政府还是更小的政府,而是要认识到目前的治理方式必须要适应全球化的新情况。

第三条道路主张通过结构性改革来改造国家和政府,扩展公共领域的作用,而不是“通过把国家机构变成市场或准市场”。这就意味着:第一,国家必须提高其行政管理效率,改变各级政府繁琐低效、失信于民的形象,政府的结构调整应当遵循“以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大的收益”的准则。第二,国家要进行迈向更大的透明度和开放性的宪法政策制定,并建立防止腐败的新措施。第三,国家要提高他们管理风险的能力,改变旧的风险观念。同时,吉登斯强调,为了重塑国家的权威,还必须实现民主制度的民主化,即第二波的民主化,建立一个新的民主国家,而新民主国家建立的基础首先就是下放权力,不仅是向下而且向上:向下把权力交给地方和地区,向上则交给跨国机构。

(二)公民社会的培养

吉登斯认为,民主制度的民主化应当和公民社会各种组织积极的合作态度相伴随,培育一个积极的公民社会是第三条道路政治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认为“政府能够而且应该在公民社会重建中发挥基础性作用”。

首先,要复兴公民社会,公民社会对制约市场和政府的权力而言带有根本性,民主秩序和有效地市场经济依赖于繁荣的公民社会。其次,公民社会也需要国家和市场权力的制约。一句话“国家既不能吞没公民社会,也不能消解为公民社会”。

(三)经济重组

第三条道路支持一种新的混合经济,它主要不是指在国有企业与私有企业之间达成平衡的关系,而是指实现管制与解除管制、社会生活的经济方面与非经济方面之间的平衡。新的混合经济试图在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之间建立一种协作机制,在最大限度利用市场的动力机制的同时,把公共利益作为一项重要因素加以考虑,以广泛的社会后果作为其经济发展的衡量标准。

(四)福利国家的改革

吉登斯提出了变消极福利为积极福利、改福利国家为社会投资型国家的构想,其核心观念是“关怀社会”,认为旧的福利形式无法减少不平等和消除贫困。

首先,要转变观念,调整人们的社会福利观,强调从社会索取的权利和为社会尽责的义务同时存在。第二,转变方式,其基本原则是: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在人力资本上投资,而最好不要直接提供经济资助。第三,发展一套积极的供方政策以促进经济增长,实现“从福利到工作的转变”。最后,福利供给的重组应当与积极发展的公民社会结合起来。

(五)生态现代化

吉登斯反对保护环境会影响积极发展的观点,在知识经济的时代,我们要更加关注科学技术对环境的影响,环境保护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创造就业机会,并刺激经济的发展。同时,吉登斯认为,应当寻求对科学和技术的民主化,取消专家对专业知识的垄断,应使广泛的人群参与全球生态治理的过程中来。

(六)全球体系改革

作为一种全球性的政治哲学,第三条道路旨在进一步推进全球一体化。吉登斯说,全球性的问题需要地方的主动性来加以回应,但也需要全球性的解决方案。

对于“民族国家”,吉登斯认为,今天的民族认同必须是一种合作的环境下开放性和反思性的建构,跨国联合可能会使民主超越民族国家的界限,而且应该是进一步治理变化莫测的国际经济。对于全球经济治理,吉登斯提出了要发展适当的管制来监控金融交易,对具体的国家或金融市场提供官方的国际流动资金,提供解决债务危机问题有序的渠道等措施。

三、吉登斯“第三条道路”与传统民主社会主义的比较

(一)国家与政府职能的差别

传统民主社会主义寻求扩大国家的作用,强调政府控制,即把国家看成是社会改造的重要手段。吉登斯的“第三条道路”则寻求各个层面上的政府,加大行政的透明度,推动地方民主,实行权力下放,重新唤起民众对政治的信念与兴趣。

(二)经济政策的不同

传统民主社会主义主张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推行全面国有化的政策,改变资本主义的生产资料的所有。

吉登斯的“第三条道路”在经济政策上既不主张国家的全面干预,也不要泛滥的、放任的资本主义,寻求一种国家干预与自由市场之间的平衡。主张一种新的混合经济。

(三)社会福利方面的差异

传统民主社会主义把建成

“从摇篮到坟墓”的完全福利国家作为目标,把社会福利的问题放在突出的位置之上,建立了全方位的福利制度。这在促进社会公平、缓和阶级矛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也导致了公民责任意识的减弱,政府面临财政危机,腐败滋生的问题严重。

吉登斯的“第三条道路”认为必须对传统的福利制度进行改革,其改革的重点放在培养个人对自己负责的精神和独立意识,把福利的重点由公益事业转向人力资本投资,实施鼓励自立而不是依赖性的税收的福利政策,改“授人以鱼”为“授人以渔”,在就业问题上将资金支持的重点转向促使当事人学习新技能上。其确立的“没有责任就没有权利”的原则是其福利政策的核心观念。

(四)国际政策方面的变化

传统的民主社会主义国际政策始终关注国际局势,把自己看成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对所有重大问题都作出反应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吉登斯的“第三条道路”的主张更加强调的是西方的价值观念,其国际政策的立足点是维护国家的利益,主张不经过联合国的授权,以实力为后盾,打击恐怖主义,对主权国家进行武力干涉。为了适应全球化的需要,对一些国际组织比如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机构进行改革,以符合西方国家利益的要求。

总的来说,吉登斯的“第三条道路”的实质仍然是资产阶级的改良主义。首先,维护的是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其提出的全球化主张除了顺应国际经济的形式之外,还有一个目的就是以经济全球化为幌子,放纵资本的扩张。第二,其强调的“公民社会”,建立“新个人主义”都是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工具。第三,“第三条道路”实施的一系列福利措施和民主措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调和矛盾的作用,但是这种在国内政治经济形式的压力下进行的变革,是为了保证资本主义生产的顺利进行,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劳动人民受剥削的地位。第四,“第三条道路”积极参与国际智力并非是为了国际的和平与安宁,而是为了重塑英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反映了其建立由他们主导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企图。不难发现,“第三条道路”在背离科学社会主义的道路上走得越来越远,其一味求新求变,走资产阶级的改良主义、实用主义道路不利于劳动者的稳定与安全。

当然,吉登斯的“第三条道路”中的许多主张和做法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比如在社区管理、教育、扶持企业、重视科学技术等方面的做法都具有参考价值。对于“第三条道路”理论的影响,我们要认清其维护资本主义统治的本质,旗帜鲜明地走科学社会主义道路,同时也要批判地研究与借鉴理论中的合理成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更好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参考文献

[1]张才新.反思与重构—解读吉登斯的“第三条道路”[J].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2003,(1).

[2]陈晨华.吉登斯第三条道路思想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2002.

[3]吉登斯社会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

[4]秦晖“.第三条道路”,还是共同的底线?———读吉登斯<第三条道路>[J].社会科学论坛,2002,(6)

    进入专题: 吉登斯   第三条道路   民主社会主义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社会学 > 社会学理论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59322.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学理论》 2012年21期,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