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晨:除了奥运我们还能看什么?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685 次 更新时间:2012-08-04 09:48

进入专题: 奥运会  

刘晨  

奥运会让中国人的民族主义与自卑情绪再一次受到了满足,而之所以如此般的关注奥运不是说我们要在这样的竞技比赛中去领略奥运精神,而是略含着一种被历史伤害的情绪,站在另外一个起点,重新来数点“谁更强大”。

甚者,也在这样的哄闹场面见识了英伦文化的“幽默感”,感悟到了“什么叫做耍赖”,“什么叫模仿她者而不得”,“什么叫做挂错国旗”,“什么叫做15万个避孕套还不够用”,其实这些本不必去追究什么责任,而是应当以一种宽容的心态和理解失败的情怀去对待类如韩国“哭闹女”,类如“日本队被提前带出场”,类如“叶诗文被质疑”等。但是,有没有发现,当一个传媒机构(电视台等)将这样的镜头和画面传播给观众的时候,你的视线,你的时间又是否被绑架?无疑,说的更为贴切一点就是,当你打开电视,网页,微博的时候,全是这样的画面充斥在你的眼前。按照人类本该的习惯,当一条醒目的标题将你拉入到这样的“世界”中时,你就在鼠标的指引下,不断的深入,被一层层的带入到了“奥运”之中。

作为平面媒体,虽然有传播消息和对新闻进行重点报道的职责,但是,受众并未认定,不是每一个,这就是重点新闻,反而一味置顶于网页的“奥运”,在第一时间就注定将每一个浏览新闻的读者绑架。有很多时候,也不是你想跳过去就能跳过去的。因为,比赛的精彩性往往在媒体的渲染中,变得和“木偶戏”一样绚烂多彩。又把情节,把冲突,把话题制造的风生水起,如此,你怎么逃脱的了这样的狂轰滥炸?私人空间与时间,被这样的信息切合的七零八碎,一无四处,加之微博这样的现代产品所带来的“碎片化,及时性,浅显性”,把每一个人的心理世界都变得“被动性的浮躁”,而少了这样的深入思考,那么所谓的思维独立与判断也就丧失了一定的可能性。故此,在已经养成的观看奥运的生活中,反而少了这样的奥运信息,觉得似乎又少了点什么。如此,一步步的也就被带入到了一个喧嚣而充满民族竞争,却不是体育精神的火药味十足的“战场”之中。

事实上,将这样的一种局面正常化是未来媒体与民族心理发展的一个转变,其危害在于人们被绑架,而自主选择的权力被消失。举例说明,当我们打开电视或者网页的时候,应当是多元化的自主选择,而不是被动性的接受奥运信息。这就决定了,电视台转播比赛的时候,应当也多元化。体育频道固然是有理由来播放体育比赛,但是其他的频道不应该插手其中,让观众又一次“被春节联欢晚会”——“不看也得看”的局面之所以尴尬就在于没有一个多元的选择空间。同样,新媒体与自媒体更应该恪守这一原则,不应该过度的渲染“金牌价值”,或者是宣传“谁赢谁输”,并且还应该有选择性的将这样的比赛安排在一定的栏目中,如果观众需要,就选择,没有需要就可以不选择。而新闻的信息量也应该不随着奥运的进行将其他类型的新闻压缩与简化。

而最为深层次的原因,还是在于不断在意识形态中被渲染起来的民族自卑心理和基于民族主义之上的情绪。如果单单说,奥运是为了更好的普及体育,让人们懂的“运动的价值”,那么也就应当以对竞技体育本身的角度来着手进行,而不是把这样的一个比赛看做是“我是最强大”的显示工具。这从本质上来说,并不能显示一个国家是多么的强大,反而因为错误的思维,将纳税人的钱白白的埋葬在这样的比赛之中,毫无实质性的意义。况且,此种比赛本身也就不是一个“平等性”的比赛。比如美国、英国的参赛选手就不同于中国的选手,他们不是专业性的,而是业余爱好性质的,故此当你天天拿这个去锻炼,而不好好读书,学习文化知识的时候,以“集中精力办一件事”的方式去和他者比赛,赢得的荣耀,在不对等的情况下,本身就没有胜利的意义。何况,这样的比赛也应当是业余性质的选手参赛。因为,参与比赛,也就是为了娱乐,而不是为了所谓的“谁赢谁输”。我们不也经常强调,参与第一,比赛第二吗?为何在这样的时候就不能坚守了呢?还是我们平常就是这样的?

比赛固然重要,赢得比赛也并非不是荣誉的象征,但是对于每一位受众来说,也被同样卷入到这样的战争中,因为“举国办体育“,所以也要“举国关注体育”?那好多乡村中的小学,连一个像样的篮球场都没有,又该怎么去解释?我们难道是真正的热爱体育,还是为了在这样的赛事中驱散我们被欺压的历史所带来的屈辱感与自卑感?应当正视的是,当我们国家真正具备强者的实力的时候,是在尊重每一个参赛选手的成绩,而不是没有获得金牌就落泪,对不起祖国等;是在满足观众的多元需求,而不是媒体与“有关部门”一起玩垄断;是重视每一位纳税人的钱,而不是拿着这样的钱,去玩一些本不该如此玩法的游戏。这样既伤害了国人,又伤害了运动员,更伤害了体育。

2012年8月3日

作于广州

    进入专题: 奥运会  

本文责编:lizhenyu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笔会 > 散文随笔 > 民权理念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56057.html
文章来源:爱思想首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