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立宪:九二共识廿周年回顾与反思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664 次 更新时间:2012-07-31 23:18

进入专题: 九二共识  

杨立宪  

今年恰逢两岸两会达成“92共识”整20周年。1月14日,台湾举行“二合一”选举,在野的民进党抛出所谓的“台湾共识”,试图以此击败坚持“92共识”的执政的国民党,结果功亏一篑。选后民进党开始检讨败选原因,尽管对是否因为不承认“92共识”导致败选看法不一,但多数人同意是其两岸政策导致登顶的最后一里路失败,因而都同意要“在互动中加强瞭解”,“用对话代替对抗,用互动追求互利互惠”。(注1)

3月22日,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在北京与胡锦涛会晤时表示:“两岸同属一个中国”,台湾现行法律(指“中华民国宪法增修条文”与“两岸人民关系条例”),“是以‘一国两区’概念做为法理基础,足以说明两岸并非国与国关系而是特殊关系。”(注2)前国民党副秘书长兼大陆事务主任张荣恭就此强调,吴伯雄明确指出“两岸同属一个中国”,以及“台湾人也是中国人”,“具有极高的政治意义”,“对海峡两岸的互信基础形成向下稳扎、向上开展的作用,足以确保马英九下一个4年任期内,海峡两岸的和平共荣。”(注3)

由上述两件大事可见,台湾主流民意在决定台湾前途与两岸关系何去何从的关键时刻力挺“92共识”;选后民进党不得不反省其两岸政策,朝着接触对话瞭解互动的正确方向迈出步伐;吴伯雄荣誉主席代表国民党明确表示“两岸同属一个中国”;表明“92共识”在两岸互动中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与影响力,已日益深入人心,这不啻是对“92共识”达成廿周年最好的纪念。

值此之际,笔者想从20年来两岸围绕“92共识”的互动切入,在此基础上对围绕“92共识”的一些争议作些思考和分析,从中探寻一些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有意义的启示。

回顾

可以这么说,从1992至2012的20年,是海峡两岸对“92共识”的真谛及其重要性,在认识上不断调整、不断深化、不断清晰、不断凝聚的过程,这从以下三个阶段的发展演变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第一个阶段:1992.12-2000.5,两岸都对“92共识”的意义认识不足。

众所周知,两岸自1949年之后的30年里,虽然“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台湾当局奉行“反共复国”的“基本国策”,大陆则奉行“解放台湾”的指导方针,但彼此都坚持两岸是一个国家、中国的领土主权涵盖两岸,应属无疑,这应是两岸在30年里大致可以和平对峙的重要原因,也是1990—1991年两岸两会能够相继成立并进行互动的重要背景。

翻开1992年11—12月间大陆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的往来文件可知,虽然彼时两会在民间事务性议题商谈中,对于究竟应否涉及及如何表述“一个中国原则”(以下简称“一中原则”),有不同的意见,但“两岸都坚持一中原则,都努力谋求国家统一,都同意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毫无疑问的,这实即“92共识”。(注4)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共识,两岸两会才能够在政治军事对立长达40余年的大背景下展开接触,先后举行了包括2次“汪辜会晤”在内的各种层级的协商会谈20多次,签署了4项协定,建立了两会制度性协商机制,务实解决了两岸同胞交往中一些事务性功能性的问题,促进了两岸民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和人员往来,使两岸关系朝着结束对立、平等协商、和平发展、创造双赢的方向迈出重要步伐。

但可惜的是,当时国共两个执政党都没有从内战和冷战的窠臼中走出来,加之相互不瞭解,彼此敌意重、心防深、成见大,习惯于用“阴谋论”来检视对方,用放大镜来检视问题和争议,以致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两会纠缠于“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坚持一中原则”究竟是“一中各表”还是“一中不表”等,龃龉摩擦不断,而忽视了最重要的“两岸同属一中”的共识,以致影响了两岸两会的良性互动。1994年“千岛湖事件”(注5)的发生给两岸关系造成极其负面的影响,随后李登辉发表与司马辽太郎的谈话(注6)引起大陆对其搞分裂的警惕,1995年李登辉美国之行加剧了大陆对李的不信任,1999年李登辉发表“两国论”导致两岸的缓和气氛被彻底打破,两会联系机制因而中断。

第二个阶段:2000.5-2008.5,国民党、共产党和民进党围绕有无“92共识”及应否坚持“92共识”进行博弈,陈水扁一度摇摆最终否认,国共两党则在“92共识”的基础上,重新达成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新共识。

2000年5月民进党首次登上执政舞台,两岸之间围绕“92共识”的争论由此进入新阶段。执政之初,陈水扁为了稳定政局和两岸关系,曾在“就职演说”中作出“四不一没有”(注7)的承诺,表示愿意在“92共识”或“92精神”的基础上发展两岸关系,(注8)并授意成立了“跨党派两岸小组”来协助整合内部共识,2004年还提出要建立“两岸和平稳定的互动架构”(注9)等。但由于民进党坚持“两岸一边一国”的定位,故其作出的所有缓和两岸关系的姿态,充其量是策略运用而已,根本经不起时间的检验。2002年陈水扁兼任党主席后,不仅全盘否认“92共识”,还积极推动“正名、制宪、去中国”等。2004年,陈水扁发动了任内首次“公投绑大选”,连任之后更加紧推动“公投制宪”和“以台湾名义加入联合国”,致使两岸关系紧张局势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与此同时,以国民党为代表的泛蓝阵营下野后经过总结反省沉淀,对1992年两会达成的“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坚持一中原则”的重要性有了新的认识,体会到“92共识是搁置争议,共创双赢最好的办法,如果不承认它,两岸关系会陷入不确定的状态,甚至于会倒退”,(注10)转而要求民进党当局承认“92共识”,在此基础上确保两岸关系平稳发展不要倒退;对于陈水扁在“92共识”问题上先恭后拒的态度,泛蓝阵营的国、亲、新三党都给予了坚决的批判;对于陈水扁当局推翻“四不一没有”承诺,公然推动“法理独立”的行径,泛蓝政党则进行了坚决的抵制和斗争,以实际行动捍卫了“92共识”。

台湾政局的发展演变,特别是主张“台独”的民进党上台执政,也使大陆对台湾政局和两岸关系的复杂性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对台政策因应新形势作了必要的调整,开始将“反独”作为首要任务,对“92共识”的内涵则作了更加明晰的界定。2000年5月20日,大陆中台办国台办针对陈水扁正式就职发表声明,要求民进党当局“审时度势,顺应历史潮流,摒弃分裂主张,走和平统一的光明大道”,特别指出:“当前,只要台湾当局明确承诺不搞‘两国论’,明确承诺坚持海协与台湾海基会1992年达成的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我们愿意授权海协与台湾方面授权的团体或人士接触对话。”

上述所引声明中有两个要点值得注意:一是明确将1992年两会共识界定为“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而未再提两会往来文件中都认可的“两岸都坚持一中原则,都努力谋求国家统一”这两层意思,显然有对国共争论作个瞭解之意。换言之,此后这句话成为“92共识”的正式表述文字,如果国民党将此简化成“一中各表”,也未尝不可;二是考虑到民进党执政的新情况和台湾社情民意的变化,以民进党当局是否“明确承诺不搞‘两国论’”和“明确承诺坚持‘92共识’”,作为检验其是否“真想谋求两岸关系的和平、稳定、改善和发展”(注11)的标志。换言之,大陆以此作为与民进党当局接触对话与互动的底线。其后的实践表明,大陆对台政策的这一务实调整,最大限度地争取了泛蓝政党以及台湾的多数民意,打击了民进党及“台独”分裂势力。

由于陈水扁当局拒不承认“92共识”并极力推动“法理独立”,两岸关系陷入空前紧张的状况,大陆全国人大于2005年3月制订了“反分裂国家法”以为因应。与此同时,中共中央先后邀请泛蓝三党主席率团访问大陆,并分别发表了“胡连会”、“胡宋会”等新闻公报,达成了坚持“92共识”、反对“台独”、促进和平发展的“五项共同愿景”。在红蓝政党的共同努力下,陈水扁当局推动的“法理独立”图谋受到挫败,和平发展路线受到台主流民意的支持。

第三个阶段:2008年5月至今,国民党重新上台执政并获得连任,国共两党在坚持“92共识”、反对“台独”的基础上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不仅使“92共识”更加巩固,而且使之深入人心、经受考验。

2008年,国民党候选人马英九以领先221万多张选票的优势及58.45%高得票率,战胜了民进党候选人,实现了第二次政党轮替,两岸关系由此进入良性互动的拐点,展现出全新的风貌。

如果说李登辉时期两岸曾围绕“一中原则”如何表述问题争论不休,陈水扁时期两岸围绕“92共识”有无问题斗争不已,那么,马英九主政后,两岸在“92共识”上曾有过的争议被以“建立互信、搁置争议、求同存异、共创双赢”(注12)所取代,“胡连会”达成的“和平发展五项共同愿景”,成为两岸携手共同追求的目标。

在政治互信和新思维的指导下,4年多来,两岸不仅恢复了停滞9年之久的两会制度性协商,先后举行了7次“陈江会”,签署了16项协议,实现了两岸民众渴望已久的直接通航通商通邮和双向交流,以及在经济、金融、打击犯罪与司法互助、食品安全、渔船船员劳务、农产品检疫检验、标准计量检验认证、知识产权保护、医药卫生、核电安全等领域的合作,而且通过平等协商,初步解决了一些困扰台湾多年的扩大国际交往和参与国际活动的问题,使两岸关系出现了空前的大缓和大交流大突破大发展,使两岸人民得以分享和平发展带来的红利。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台湾经济发展出现困难、农渔产品和水果等出现滞销状况时,大陆想方设法为台排忧解难,释放“让利”措施,大手笔进行采购,积极推动陆客赴台旅游消费;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的签署和早期收获清单的实施,不仅使两岸经济交流步入正常化、制度化、机制化运作的轨道,有利于两岸经济取长补短、互利互惠、共同应对全球化的挑战,而且使台湾经济得以更好地利用大陆广袤的市场和丰沛的劳动力资源,搭上大陆经济快速发展的顺风车,有效抵御了国际金融风暴的侵袭,创下20年来的最高增长速度,为台湾经济的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动能。

令人遗憾的是,下台后的民进党没有认清时代潮流和两岸关系发展大势,依然坚持“台独”思维,拒不承认“92共识”,而且“逢中必反”。新任党主席蔡英文虽然花了大量人力、精力和时间研究“十年政纲”,并提出“两岸和而不同、和而求同”、“从世界走向中国、与中国战略互利”、“强化台湾、凝聚共识”等新口号,(注13)但她始终无法说清楚下列问题:1、不转变“台独”立场,不承认“92共识”,如何与大陆打交道、“与中国战略互利”?2、在中国大陆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两岸经济谁也离不开谁的情况下,台如何“绕开中国走向世界,再从世界走向中国”?3、不承认“中华民国宪政体制”,不承认“92共识”,如何凝聚“台湾共识”?4、处理不好蓝绿关系和两岸关系,如何“强化台湾”?

正因为蔡英文说不清上述的问题,导致在“二合一”选举的关键时刻,台一批重量级的企业家挺身而出,直指“空心蔡”之不可靠,以实际行动力挺“92共识”,力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最终导致一直自我感觉良好的民进党及其“蔡苏配”在最后关头败下阵来。台湾主流民意用选票教训了拒不承认“92共识”的民进党,这与其说是“92共识”的胜利,不如说是两岸人民共同维护了和平发展局面。

反思

回顾20年来两岸互动的经历,有一个现象颇值得玩味,那就是:同一个“92共识”,在李登辉时代两岸曾围绕其内涵争论不已,在陈水扁时代又因是否承认并接受它而关系紧绷,但到了马英九时代却成为促成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基石,这个过程说明了什么问题?以及可以给我们以怎样的启迪?值得我们去思考。

(一)两岸对“92共识”和两岸关系性质的认识都经历了一个反复的过程,这是符合认识发展规律的。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们对事物本质的认识不可避免地要受到主客观多种因素的限制和制约,即使是对于具体事物或个别事物的认识,往往也需要经历在实践的基础上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到实践,即由实践到认识、再由认识到实践这样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20年来两岸互动的经验证明了这一点。两岸在长期疏离敌对隔膜的情况下进行接触,本身就需要一个相互认识、相互瞭解、不断沟通、反复实践、反复修正想法与做法的过程,这期间互不适应在所难免,尤其在两岸社会制度、意识形态不同、发展程度不同的情况下,更是如此。

以大陆方面来说,1979年后对台政策由“和平解放”转变为“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寄望通过国共两党对等谈判完成统一大业,已经是重大的调整,自认为很有善意和诚意了,因此,将“完成祖国统一大业”作为80年代三大任务之一,(注14)成为上下一致努力奋斗的目标。没有想到或估计不足而一时难以适应的是,1980—1990是台湾政治剧烈变动的年代,台湾推行政治革新,蒋经国去世,李登辉主政,民进党登上政治舞台,政治本土化成为趋势,台湾当局视“一国两制”为“矮化、香港化、吞并”的代名词,处处小心防范。

台湾方面成立海基会的主要目的,是因应两岸民间交流中衍生出的许多事务性功能性问题,与两岸政治议题无关;而大陆成立海协会,除了与海基会对口处理民间事务性问题外,也希望以此促进民间交流,促进官方早日进行政治谈判,早日实现两岸统一。这是两岸两会成立之初,一直围绕事务性商谈应否涉及政治议题,以及究竟是“一中各表”还是“各表一中”或“一中不表”等,争论不休的重要背景,反映了大陆对台湾情况认识的局限性,以及两岸彼此在想法上的落差。

(二)“92共识”兼顾了两岸的立场,是当时背景下两岸最大的交集点。

还原历史可知,两岸两会是在两岸政治僵局尚未打破、民间交流衍生出许多事务性问题需要两岸配合解决的背景下,由两岸官方授权成立的民间性或半官方性的仲介服务机构。海协会被授权机构明确要求“以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作为两会交往和事务性商谈的基础”。(注15)海基会也以“中国的、善意的、服务的”为宗旨,(注16)其组织章程明定:“以协调处理台湾地区与大陆地区人民往来有关事务,并谋保障两地区人民权益为宗旨”。(注17)海基会成立后台当局颁布的《国家统一纲领》中指出:“大陆与台湾均是中国的领土,促成国家的统一,乃是中国人共同的责任”。(注18)

由此可见,在当时背景下要求两会互动在一个中国的框架下进行,并不违反双方的既定政策,分歧主要在于如何界定“一个中国”的政治涵义。在大陆对外宣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代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的情况下,台湾方面害怕在两会互动中确立一中原则会掉入大陆的“统战陷阱”,因而要求事务性谈判不要涉及政治议题。但在台湾政局剧烈变动的情况下,大陆也怀疑走本土化道路的台湾当局有将两岸分裂永久化的企图,因而完全无法接受台的想法。在这种背景下,两会经过长达数月的沟通磋商摩擦,最终在往来函件中形成了“用各自口头声明的方式表述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

显然,这一“共识”的形成似乎不那么规范。因为在程式上,“九二共识”是由两岸两会在函电往返的过程中形成的,没有统一的正式文本,也没有经过两会高层正式会议的确认和签字盖章;从内容上看,双方同意“各自以口头声明方式表述坚持一中原则”,“不涉及‘一中’的政治涵义”,但实际上这种过于宽泛的约定无疑给各自的操作留下很大的解释空间,也因此埋下争议的种子,导致日后两会围绕究竟是“一中各表”还是“一中不表”争论不休,也给反对势力留下了藉口。

但不可否认的是,“各自以口头声明方式表述坚持一中原则”,是当时背景下两岸之间所能达成的最大共识,体现了务实灵活、求同存异的鲜明特点。现海协会会长陈云林曾撰文指出:“‘92共识’既确认了双方的共同立场,又搁置了双方的政治分歧,是发挥政治智慧、照顾各方利益的结果。”“共识的核心和灵魂是‘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在此基础上,“可以搁置争议,也可以保留不同意见”,“体现共识可以采取灵活方便的形式”。(注19)

后来的实践表明,承认并恪守“92共识”,两岸两会的互动就会较为顺畅,两岸关系的发展就会较为正常;反之,两岸关系就会磕磕绊绊、欲进还退,甚至会陷入危险之中。时间越久,两岸之间经历的风雨越多,就越会觉得“92共识”的形成弥足珍贵。

(三)民进党试图否定“92共识”、推行“法理独立”的做法根本行不通。

如果说1990年代两岸围绕“一中各表”的争论,尚与国共之间的历史恩怨、法统之争和国民党对“中华民国”的情结分不开,那么,民进党执政时期两岸之间的争论,则已超过了“92共识”本身,超过了一个中国内部对立的范畴,实际是两岸究竟要统一还是要彻底分离、以及台湾主权究竟属不属于中国的斗争。

民进党的做法之所以行不通,从根本上说,是由两岸关系的性质决定的。从历史上看,两岸不仅存在着血缘、地缘、文缘、法缘、商缘的天然联系,而且利害相关,命运与共,和则两利,分裂则两败。虽然两岸关系有过不愉快的历史,过去的大陆政府曾经做过对不起台湾同胞的事情,但最重要的应是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使过去的错误不再重犯,而不是一味记仇将古人的帐算到今人的头上,或者幻想以小抗大、“联外抗中”;尤其应该看到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大陆所取得的巨大进步,看到大陆的发展进步对于台湾经济发展、长治久安的重大意义,毕竟一个走向富裕民主文明强大的祖国,是台湾同胞生存发展与安全福祉的最大保障,更何况祖国大陆视领土主权完整为国家的核心利益,决不可能允许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

其次,两岸同属于中国,不仅得到国际法的确认,得到国际社会绝大多数国家和国际组织的承认,也得到两岸各自法律的确认。大陆相关法律规定:“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注20)台湾的相关法律规定:大陆属于“中华民国”的固有领土,两岸现状为“一国两区”。(注21)显然,从法理上看,两岸在领土主权的界定上都涵盖对方,只不过实际管辖范围与“法定疆域”(Leagal Territory)有所不同而已,这正是两岸关系特殊之处,也是“92共识”能够成立的法理依据。因此,虽然台湾内部在“国家认同”上存在着尖锐的对立,虽然民进党竭力推动“法理独立”,但在没有成功之前,即使是执政也不得不“依法行事”。

(四)绿营人士以“92共识”是“国共共识”、两岸对“一中各表”没有共识、2000年才有“92共识”的提法等为由,试图否认它的存在及其正当性,并提出要以“05共识”、“96共识”乃至“台湾共识”等取代“92共识”,这均是不能成立的。

首先,“92共识”是由两岸官方正式授权团体达成的,而非国共党对党谈判达成的,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不应把两岸两会达成的共识与政党共识混为一谈。2005年“胡连会”达成的“五项共同愿景”,可以说是政党共识(因政治体制原因,中共可以代表政府),因为彼时国民党是在野党,并不代表台湾的公权力;但2008年国民党以大比例获胜重新成为执政党,两党的共识就有了两岸共识的意义,因为获得选民的授权,完全执政完全负责本来就是西方式政党政治的常态。

其次,两岸确实在1990年代曾为“一中各表”争论过,但如前所述,这与时空的局限性和认识的局限性有关,随着实践的深入和形势的变化,可以说国共两党在此问题上早就有新的认识和感悟,2000年起即已停止争论,2005年进一步达成“坚持92共识、反对台独、促进和平发展”的新共识,(注22)2008年后两岸共识进一步扩大,如今更在“两岸一中”上产生新交集;在此背景下,民进党仍拿过去的事情说事,实在没有意义。至于2000年才有“92共识”的提法,并不能说明“92共识”不存在,只能说概括成这个名词的时间稍微长了一些而已,在历史上这种情况并不罕见。

再次,“05共识”、“96共识”和“台湾共识”均为民进党一厢情愿。2008年谢长廷等,提出可以2005年两岸推动节日包机直航的模式作为“05共识”,在此基础上展开两岸互动,此说随即被大陆台办发言人所驳斥(注23);2010年吕秀莲提出应以1996年台湾首次直选领导人来凝聚“96共识”,以此对抗“92共识”,(注24)但迄今为止言者谆谆、听者藐藐、响应者寥寥;至于蔡英文在参加2012年大选过程中提出的“台湾共识”,因未能通过选战的检验而不值再提了。凡此均表明,民进党为了要摆脱“92共识”的羁绊,已到了挖空心思的地步,但却忽视了最重要的一点,即任何涉及两岸关系的共识若没有大陆的背书是无法成立的。

(五)“92共识”的实质是“两岸一中”,随着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深入,两岸应从“各表一中”向“共表一中”靠近,从而为两岸关系良性互动注入更大的动力。

如前所述,“92共识”的达成有其特殊背景,是在两岸都认同“一中”原则,都有接触交流互动需求,但又心怀芥蒂、互信不足的情况下达成的,故属于低度共识,不能满足两岸开展更高层级政治互动的需要,反而容易产生争议和摩擦。2005年连战访问大陆,展现了“坚持‘92共识’,反对‘台独’,谋求台海和平稳定”(注25)的坚定决心、诚意和魄力,因而才有了“胡连会”达成的“五项共同愿景”。首届“胡连会”表明,国共互信程度提升,共识增多。正是在此背景下,国民党重新执政后,两岸当局才会进一步达成了“先经后政、先易后难、先急后缓、循序渐进”的共识,推动两岸关系进入全新的发展局面,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

但随着和平发展的深入,两岸关系逐渐进入深水区,纯经济性、容易协商的议题越来越少,新议题的性质越来越复杂,越来越难以和政治完全分开,协商的难度也越来越高。例如:ECFA后续协商,文化交流协定,台湾参与国际组织问题,台湾与外国签署协议问题,两岸军事互信问题,和平制度化问题等。在这种情况下,仅凭“一中各表”或“各表一中”,不足以建立更高程度的互信,也不足以承担更高难度的议题协商,形势的发展要求两岸应该提升“92共识”的版本,即在“一中原则”上做出更为清晰一致的表述。

令人欣慰的是,今年3月吴伯雄荣誉主席与胡锦涛总书记会晤时,适时作出了“两岸同属一中”、两岸“并非国与国关系而是特殊关系”的明确表示,并强调“台湾人也是中国人”,此举显然具有巩固政治互信的现实意义,传递出国民党当局希望两岸关系在现有基础上继续向前推进的重要信息,为马英九第二任内深化两岸各项合作、争取更大突破开了好头。相信这样的举措是大陆所欢迎的,已朝着两岸“共表一中”迈出了重要步伐。

需要指出的是,“两岸属于一国两区”虽然是国民党当局的最新表述,却并没有什么新意,而是“92共识”的应有之义,也符合两岸各自的法律对领土主权的界定,只不过过去为了与大陆较劲,台湾刻意忽略了“92共识”中“两岸同属一中”的本质,突出了“各自口头表述”的非重点,如今只是还原事物的本来面目而已。但民进党和独派势力积非成是,对吴荣誉主席的言论大加挞伐,乱扣帽子,真不知让人说什么才好。笔者倒是替民进党担心,如果败选检讨的结果仍是延续“一边一国”和蓝绿对抗、两岸对抗的思维,恐怕会离两岸关系的现实、离台湾的主流民意越来越远。

小结

1992年以来的20年,对于两岸关系来说,是艰难坎坷的20年,也是在黑暗中苦苦摸索的20年。有关各方都试图为数十年的两岸敌对纠结关系找到一个一揽子彻底解决的办法,但在经历了挫折教训之后,人们最终发现两岸关系错综复杂,暂时没有任何一方有能力一劳永逸地解决所有的问题。国共两党最先从犹如乱麻般的两岸关系中找到了一个可以理顺它的线头,这就是“92共识”。

“92共识”虽不尽如人意,却是在相当一段时间里符合两岸关系现况、能为两岸所共同接受的最大公约数,唯有从“92共识”入手,两岸关系才有可以和衷共济、良性互动的支点,才有逐步乃至最终解决问题的希望。认清这一点并小心呵护之,对于把握两岸关系发展的正确方向,不断克难前行至关重要。

回顾20年来的历程可知,两岸关系在这个阶段走过了一个不规则的驼形路线,即两头高中间低。但开头的高是不稳定的、时好时坏的,显示两岸互动正处于探索的过程中;中间的低是岛内政治变迁和两岸发展落差的必然反应,也是两岸互动必须面对的现实;后面的高则显示两岸经过摸索和经验教训的积累,已初步找到一条符合两岸关系特点的和平发展双赢之路,表明国共两党对两岸关系发展规律的认识逐步深化。这是20年历程留给两岸最弥足宝贵的资产。

国共两党对两岸关系发展规律的认识深化,主要表现在都认识到:两岸应“站在全民族发展的高度,审视世界发展潮流,看清两岸关系发展趋势,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以坚持“92共识”作为重要基础,以为两岸同胞谋福祉作为根本归宿,以深化互利双赢的交流合作作为有效途径,以开展平等协商作为必由之路;秉持正视现实,建立互信,搁置争议,求同存异,共创双赢,共创未来的宗旨,以先易后难、先经后政、先急后缓、循序渐进的顺序,累积诚意、善意和互信,逐步构建和平发展的框架。(注26)这些与其说是对“92共识”的弘扬光大,毋宁说是对其进一步的补充和完善。

20年来两岸关系发展的历程表明,能否积极对待“92共识”,归根结底取决于是否真心希望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发展。前民进党主席谢长廷曾经说过,“两岸关系最大的问题不在政策,而在态度”,“有没有92共识不重要,重要的是态度心态,没有92共识也可以协商”。(注27)笔者深以此言为是。换言之,如果真正认识到两岸关系对台湾十分重要,真心想发展两岸关系,即使没有“92共识”,也会努力尝试推动建立一个共识,至少应从不挑战大陆最坚持的“一中原则”做起;反之,如果认为两岸和平的价值低于“台独”的价值,即使有共识也会视若无睹,甚至将其推翻。民进党对待“92共识”的态度就是其对待两岸关系态度的缩影。

令两岸同胞都感到振奋的是,经过几年来的努力,和平发展路线已经结出可喜的果实,“92共识”已经深入人心,并且在年初岛内大选中经受了严格检验。选后,民进党不再说没有“92共识”了,并且开始反省其无法取信于民的两岸政策,这无论如何都是值得肯定的。“1.14”选举的结果维护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成果,为确保今后4年沿着和平发展的道路继续前进,争取到了宝贵的时机。两岸应抓住机遇,力争在“92共识”升级版的基础上取得更大的突破,如此才有可能使和平发展的成果更多惠及普罗大众,使和平发展的路线不再因岛内政党竞争而有改变之虞,进而达成两岸双赢的目标。

但另一方面必须看到,国民党在“1.14”选举的胜利不代表“92共识”已坚不可撼,也不代表未来4年两岸关系会一帆风顺;民进党的路线政策调整没那么容易,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仍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对此,人们应有充分的思想准备。

杨立宪,全国台湾研究会副秘书长;来源:《中国评论》月刊7月号

--------------------

(注1)蔡英文吁在互动中瞭解大陆,www.fjsen.com,东南网2012年2月23日讯;苏贞昌提两岸新论述,东南网2012年4月12日讯;陈菊谈两岸交流,《联合报》2012年4月17日。

(注2)“‘吴胡会’的三大重要意义”,http://www.cdnews.com.tw,《中央网路报》2012-03-24。

(注3)“张荣恭:国共首度共同确认两岸同属一中”,中评社台北2012年3月24日电。

(注4)刘墨、肖之光:《1992年两会达成共识始末》,大陆《两岸关系》杂志1999年第9期。

(注5)指1994年3月31日在浙江省千岛湖发生的一起特大抢劫杀人纵火案,24名台湾同胞,8名大陆同胞在事件中遇害。

(注6)指1994年4月台《自立晚报》刊登的李登辉与日本作家司马辽太郎对话录《孤岛的痛苦--生为台湾人的悲哀》一文,谈话内容涉及台的地位、前途以及两岸关系等。

(注7)原话是:“只要中共无意对台动武,本人保证在任期之内不会宣布‘独立’,不会更改‘国号’,不会推动‘两国论’路线,不会推动改变现状的统独公投,也没有废除‘国统’纲领与国统会的问题。”

(注8)“总统府:陈水扁曾承认九二共识”,台湾中央社2011-09-08。

(注9)“陈水扁炮制两岸‘和平稳定互动架构协定’”,www.chinataiwan.org,中国台湾网2004-02-03。

(注10)马英九谈“九二共识”,见“陈文茜:陈水扁欲承认九二共识遭蔡英文否决”,凤凰卫视2011年12月21日。

(注11)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受权声明,新华社北京2000年5月20日电。

(注12)《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会谈新闻公报》,news.china.com/zh_cn/domestic/photo/1102...2012-04-11。

(注13)蔡英文:《强化台湾凝聚共识》,《自立晚报》2011年8月23日。

(注14)李忠杰:《从邓小平到江泽民关于三大任务的战略思想》,大陆《新视野》2001年第2期。

(注15)“海峡两岸均应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新华社北京2000年11月29日电。

(注16)“新闻资料:海协会与海基会”,news.cctv.com/china,新华网北京2009年4月24日电。

(注17)《台湾财团法人海峡交流基金会组织章程》,www.people.com.cn,人民网2001年11月21日。

(注18)《国家统一纲领》,引自zh.wikipedia.org/wiki2012-02-16。

(注19)陈云林纪念汪辜会谈十周年专文,《人民日报》2003年4月26日。

(注20)《反分裂国家法》,新华社2005年3月15日电。

(注21)《“中华民国宪法”增修条例》、《台湾地区与大陆地区人民关系条例》,见《“中华民国”六法全书》。

(注22)《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会谈新闻公报》,news.china.com/zh_cn/domestic/photo/1102...2012-04-11。

(注23)“国台办:台湾当局所谓‘2005年共识’肆意歪曲事实”,www.china.com.cn/news/2008-02/27/content。

(注24)“国台办回应吕秀莲推动‘96共识’取代‘九二共识’”,www.china.com.cn,中国网2010-03-3110:30。

(注25)胡锦涛与连战会谈新闻公报,news.xinhuanet.com/tw,新华网北京2005年4月29日电。

(注26)见2005年以来胡锦涛、贾庆林、连战、吴伯雄、马英九等国共领导人就两岸关系发表的谈话。

(注27)“谢长廷宣称:大陆‘无有’两岸才能入‘无间’”,www.taihainet.com/news/twnews,台海网2007年6月12日;“谢长廷:2008若当选将努力推动两岸协商对话”,凤凰卫视2007年6月12日。

    进入专题: 九二共识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政治学 > 台湾研究专题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55975.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