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双飞:公民新闻与公民意识的“交互式螺旋模型”建构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2156 次 更新时间:2012-06-22 09:22

进入专题: 公民新闻   公民意识   螺旋  

唐双飞  

摘要:公民新闻的产生与发展之助推力就是公民意识的崛起以及互联网技术的革新,公民作为公民新闻的传播主体,不仅需要外部技术的硬性支持,同时需要公民自身对权利意识的再度认知以及对公民新闻事业的发展做出理性思考。公民新闻与公民意识是相辅相成、共进共退的,本文试图对这两者之关系作出“交互式螺旋”的模型建构。

关键词:公民新闻 公民意识 螺旋

在谈论“公民新闻”开始,有必要对“公共新闻”、“公民新闻”与“参与式新闻”做一个解释性说明。2004年蔡雯教授赴美做题为“美国媒体对公共新闻事件的报道研究”的课题【1】,开始了对“公共新闻”的早期研究,于2005年分别在《国际新闻界》第1期和第2期上发表了题为《美国公共新闻的历史与现状——对美国“公共新闻”的实地观察与分析》的上、下两篇论文,文中首次详尽地向国内新闻界介绍了“公共新闻(Public Journalism)”这一产生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新闻学术语。“公共新闻”逐渐演变成传媒领域的一个“重磅炸弹”,但新闻学界至今也未对“公共新闻”下一个较权威的定义。“公共新闻”的理论先导是纽约大学的杰伊·罗森(Jay Rosen),他认为网络技术为“公共新闻”的发展开辟了一个新天地,因为 “读者和观众现在有更丰富的可供选择的新闻来源渠道,他们越来越自信,也越来越丧失对传统新闻媒介的敬畏”【2】。而互联网技术的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件的意识增强以及公众对传统媒介的不信任,在新闻实践中又出现了“公民新闻(Civic Journalism or Citizen Journalism)”【3】,《维基百科》对“公民新闻”的解释是,“公民新闻”也称为“参与式新闻(Participatory Journalism)”,它是公民在“搜集、报道、分析和散布新闻和信息的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的行为。维基百科把“公民新闻”称作“参与式新闻”,确切来讲是不够准确的,公众作为新闻传播的参与者同时兼受者与传者双重角色,而“公民新闻”强调的新闻传播主体主要是公众本身,“参与式新闻”的主体范围则更广,他既可以是新闻信息的传受者,又可以是新闻信息的接受者。如果按集合概念来看的话,也就是说“参与式新闻”包含“公共新闻”和“公民新闻”。随着web2.0时代的到来,E-mail、BBS、ICQ(IM)、博客(blogs)、维客(wikis)、播客(podcasting)、微博(microbolg)以及公民网等多种网络新媒体为“公民新闻”提供了形式多样的传媒载体,继而引发了学术领域对“公共新闻”与“公民新闻”的理论性论争。“公民新闻”与“公共新闻”的界限目前在一定程度上仍是模糊的,但是它们有着质的区别,那就是传播主体的移位,“公共新闻”的传播视角是自上而下的,以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为信息载体,专业媒体工作者为信息传播主体的新闻传播形式,而 “公民新闻”是建构在公民意识的基础之上,并借助于高新技术所催生的新新媒介作为传输载体而达到信息公开的一种自下而上的新闻传播形式,它们所承载的客体信息大多是公共新闻事件,其中以社会新闻居多。按信息传播过程(包括信息传播的主体、客体、载体以及受体)划分三者关系则如图所示:

1988年发生在美国总统克林顿身上的“拉链门”事件,首先在德拉吉博客网曝光,由此引发了一场关于传媒力量和传媒主体移位的轰轰烈烈的大讨论,这不得不算“公民新闻”的一个国际性大事件,“公民新闻”这一概念提出具体的时间尚待考证,理论界也众说纷纭,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的就是,“公民新闻”现象的出现应该比1988年还早,基于互联网技术来考虑,可以说自从互联网技术运用开来之后(约上个世纪70年代),公民新闻就诞生了,只不过由于早期接触互联网的人并不多,公民新闻也就未能引起传媒界的注意。而我国的公民新闻事业则是自1994年引进互联网之后才产生的。

无论是哪个国家的公民,信仰哪种意识形态,发展公民新闻事业的前提都要求信息传播的主体必须具备一定的公民意识,而公民意识则对公民新闻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本文将重点阐释公民意识与公民新闻的潜在逻辑联系,以及他们之间存在的“生死存亡”之基因【4】,试着建构一个属于这两者之关系的“螺旋式”结构,旨在对公民新闻的未来之发展有着建设性意义。

公民意识:争取话语表达权,占领舆论之一隅

一、参与式图景对公民新闻进程的影响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2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提供的数据,截至2010年12月31日,“中国网民规模达4.57亿人,较2009年底增加7330万人;互联网普及率攀升至34.3%,较2009年提高5.4个百分点,农村网民规模达到1.25亿,占整体网民的27.3%,同比增长16.9%。手机网民规模达3.03亿人,较2009年底增加了6930万人。手机网民在总体网民中的比例进一步提高,从2009年末的60.8%提升至66.2%”【5】。公民参与信息传播逐年呈现出上升的趋势,去中心化传播逐渐带来媒体与受众的融合,新闻传受互动性更加随意,进而出现信息传播的碎片化,片状模式的信息输出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无法影响社会舆论形成最终决策,但是由公民群体性输出的集中化性信息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舆论的进程。例如2006年8月15日,重庆彭水县发生“彭水诗案”之后,李星辰首先在个人博客上记录了这桩公案,消息迅速传开后,全国舆论哗然,此案最终能得到公平解决的最大助推手不得不说是广大的网民群体。而2010年,网络舆论的社会影响力进一步加深,“王家岭矿难救援”、“方舟子打假”、“宜黄强拆自焚”、“李刚之子醉驾撞人”等一系列事件通过网络曝光后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公民对公共事件积极参与随着微博、播客等媒介载体的低成本和易接触性而得到强化。在这些事件之中,大多数公民作为匿名传播信息的主体构成了公民新闻事业的潜在传者,而公民作为公民新闻的主体目前在很大程度上仍停留在社会公共事件的参与上,公民对民主政治的参与积极性尚待提高。

“公民是个体普遍性的政治抽象,这种抽象使个体在社会中具备了普遍的作为“人”的含义。现在政治以公民的参与作为前提,旨在以人为的方式保障个体“人之为人”的条件,现在政治的使命则是要“使人成为人”, “使人成为人”的程度依赖于公民联通个体与政治的程度”【6】,公民联通个体与政治的纽带在于媒介,在于言论的有效表达和反馈。2010年9月8日,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正式推出“直通中南海——中央领导人和中央机构留言板”,此留言板一推出,就迅速引来了大批网民。该留言板强调政府与公民的互动,旨在让公民参与民主政治讨论,直接向中央反映舆情,给中央机构提出意见和建议。公民的公民意识与政府的意愿与大致呈正相关趋势,公民参与政治的形式无外乎有执政、议政、政治选举及政治组织等四种形式,作为远离权力中心(政治核心)的边缘化公民,但是互联网技术提供的媒介平台得到广泛推广,加之公民新闻本身可具备匿名性特征,使议政成为公民参与民主政治具有便捷、快速、低成本等特点,公民参与政治的能力加强,而途径也由点及面变化。公民新闻的发展离不开公民作为主体的参与意识,公民参与意识的加强对公民新闻未来的图景作了一幅美丽的畅想。

二、舆论监督对传统媒介的理性审视

公民新闻的发展跟舆论环境的开放以及公民对舆论权力的再认识紧密相关。按照一般法理,公民与国家机关之间的关系在实质上是一种委托代理关系。公民对公共事务的代理人即国家行使监督权,为了躲避公民的监督,代理人既可以隐蔽自己的行为,也可以隐盖自己的信息,严重之情况下,则可能造成代理人走向专制和腐败。在我国,传统媒介一直处于党的耳目喉舌之地位,加之传统媒介本身视角的自上而下,信息不对称形势则更可能加剧,而公民新闻关注公共事件,关注发生在老百姓身边的利益纠葛,而又能通过新媒体提供技术的平台发布信息,所以它对舆论的占领必将会呈现出“龙卷风”态势(公民素质很高),但是公民毕竟处于弱势地位,而公民传递的信息在很大程度上缺乏媒介公信力,这就需要传统媒体对一部分重要的公民新闻进行“打捞”并公开报道。欧文·M·菲斯教授说到,“在现代社会,有组织的新闻媒体(包括电视)也许是发挥这一切(公民行使民主权利)功能最主要的机构,而且是为了履行这种义务,新闻媒体需要一种特定的独立于国家的自主措施。”【7】事实上也是如此,传统媒体具备优势资源和多年积累起来的公信力,新闻信息报道能力远远大于公民的独立或者水纹式(下文介绍)呐喊。公民新闻的未来或许就一直被笼罩在传统媒介的阴影里了,公民新闻或许就会变成传统媒介后花园里面饲养的小宠物,这样的论断虽然很可疑,但是作为弱势一方,不得不杞人忧天,时刻警惕安逸中的危险。

公民素质越高,就越乐意行使监督权,因为公民参加民主决策和公共事务管理的热情跟公民对监督权的认知是分不开的。在这里,我想就监督权做一个阐释。前面说到公民是国家权力的监督者,公民对国家行使监督权可以通过言论自由去表达,而言论自由最重要的构成部分就是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的主体即享有舆论监督权力,承担舆论监督义务的人和媒体【8】。公民既可以通过行使舆论监督权对政府实行言论上的监督,也可通过能接触到的媒体特别是本文指出的新媒体来对媒体进行舆论监督,在实践中,公民已经有意识对媒体特别是传统媒体进行舆论监督了,这也是促使公民新闻发展的原因之一,因为无可置疑,传统媒介的公信力在下降,从2009年7月17日发生在河南开封杞县的“响水逃城”事件之中,可以看出不仅是政府的公信力在急剧下降,而且受当地政府压制的新闻传媒根本没有在保障信息透明上做出任何哪怕一点义务性贡献。这不得不令民众担忧,公民本可以通过公共媒体来行使监督政府的权利,而连媒体也被政府置于“监督”之下了,公民则只有选择利用手中的平台来实现对政府和传统媒体的双重iaoguo。

三、法律(规则)意识架构公民新闻的理智之路

伴随公民新闻的产生而引发了一系列新闻信息传播中的新问题,比如说虚假新闻,伦理伤害等。发生在2010年12月8日的“金庸被去世”消息就是典型案例,此消息在《中国新闻周刊》的官方微博传出后,就引起了各大微博的广泛转载,“病毒式传播”在网络媒上恣意横行,这就需要公民提高法律意识。公民法律意识越强,越主动遵守公共规则,公民参与新闻信息传播的能力就越高。

一般公民不如专业媒体人具备职业性的新闻敏感和新闻采写技能,而更要紧的是一般公民很可能根本分不清信息和新闻,以及假消息与事实性消息。公民新闻之所以能够存在和发展,是因为一部分公民作为业余记者而具备的专业精神的体现。我国《宪法》第35条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言论自由是宪法赋予的神圣不可侵犯之权利,但是自由也是建立在公共规则之上而以对他人之行动和思想不造成影响的自由,比如说侵犯其他公民的名誉权、隐私权、肖像权以及对他人进行人身攻击和诽谤等都是不合法的。对于缺乏法律意识的公民来说,在新媒体平台上以匿名方式发布信息很容易同时也最易忽略法律规范。如一次不经意的低成本转载,一次随性的发帖,一次不理性的言论攻击,事实上都有可能给自身带来法律上的归责。日本大地震后,我国沿海出现了“抢盐风波”,无疑网络在背后做了无形的推手,网民一方面以通过互联网在微博、博客、BBS上发布消息,一方面通过手机散布谣言,网络传播信息的快捷性以及传统媒介对信息的迟钝反应,致使这起事件逐渐演变成全国性的“盐慌”。尽管散布谣言的人没有受到实质性的处罚,但是像这种起哄式的谣言散布,民众必须提高自我警惕,以免陷入集体无意识的危险之中。

公民新闻想要在中国发展,相关新闻和互联网管理部门须出台保障法则法规,当然一部成文的《新闻法》是新闻界一直在呼吁的,在保障言论自由的情况之下,还网络一个良性发展的环境。作为公民新闻的传播主体,公众须在明确的合法条件下进行信息传播并提高甄别信息的能力,避免起哄式的盲目宣传。

具有法律意识的公众在传播信息特别是利用新媒体进行广泛传播时,他们能更好地规避法律风险,而且能做自我信息传播的“把关人”,公民新闻才不会在谩骂、侮辱、起哄、嘲弄中走向毁灭。

公民新闻:对公民新闻发展之基础的艰难考验

一、草根对精英的反抗与谈判——庶民的胜利

公民新闻开辟了一条新的对话途径,即草根阶层向精英的对话模式逐渐形成,双向传播成为可能。群众性基础是构成公民新闻成螺旋式上升的基本条件之一,因为公民新闻的主体在目前来看还是那些具有草根性的普通平民,他们有着表达的欲望,甚至一些人也想迈入精英行列,以便能成为公共事务的意见领袖。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文化受到西方之影响,逐渐形成多元化文化格局,参与公共事业的实践明显随着各种新媒体平台的出现而增加,话语得到了各式各样的宣泄与表达。德国传播学家伊丽莎白·内尔·纽曼(E·Noelle-Neumann)提出了沉默的螺旋理论,这一模式的基本思想是:人们因为害怕孤独阐述意见,所以在表达的时候就会刻意去观察哪些意见与自己相符,哪些意见与自己不一样,如果不一样的观点被大胆地发表和扩散,而发觉自己的观点无人理睬或者很少有人理会,即使赞同它,也会保持沉默。意见一方的沉默造成另一方意见的增势,如此循环往复,便形成一方的声音越来越强大,另一方越来越沉默下去的螺旋发展过程。但是这个理论在现实生活中正在被逐渐瓦解,大众化传媒时代的到来就预示了沉默的螺旋注定要受到一场大的冲击,由精英们引导的社会舆论这一单一路径正在逐渐走向多渠道多观点交锋的模式,公众可以选择不再沉默。草根微博、草根博客、草根网等明显带着平民色彩的社会性平台给了老百姓说话交流的场所,新浪、网易、腾讯等门户网站开辟名人微博的同时也开辟了草根微博,在这些平台上,草根正在聚集并想用群体的力量影响能够被影响的人以及向社会精英们宣战。

我们知道,传统媒体主要还是精英在把持话语权,而公民新闻则是草根阶层在发布信息。传统媒体具有报道权、采访权等,在制度是和技术都有一定的优势,但是精英毕竟在少数,专业媒体人无论多么神通广大,他们能接受到的信息总量都是极其有本利益焦点,对于突发性社会公共事件的了解往往在地域上和时间上的而占优势,他们就能够第一时间在网络上发出信息,告知公众事情的真相,这时候的精英们却只能通过侧面了解事件原委,这时候的精英们却只能通过侧面了解事件原委,此时草根在接近获取新闻信息的能力上远远大于处于社会高层的精英媒体人。再者,通过传播信息,公民在了解他所熟知事件的时候,无形中锻炼了他自身甄别信息的能力,而且通过别人(包括社会精英)对此事件的评论,他更能够辨别是非真相,从限的,而草根因为分布的不确定性和广泛性,他们能够接触到底层人民生活的根而形成独立的判断意识,而不会再轻易相信精英们的话语。草根对精英的反抗随着公民新闻的发展而发展。

精英媒体人在未来会更多地把信源定位在公众身上,形成社会精英与草根的良性互动。在公共事件的谈判席上,将不再完全是精英们的天下,草根跻身于并占据此席位的机会会越来越多。草根与精英的和谈将会给公民新闻之未来能够处于螺旋式上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言论自由为公民新闻之理想基础

公民新闻传播的信息必须具有真实性。1951年国际新闻学会提出新闻自由有四个层面的含义:一是接近新闻的自由;而是自由传播新闻自由;三是自由发行报刊(包括电台、电视台等);四是自由表达意见的规定。【9】公民新闻一般不存在着发行出版等对自由的要求,主要还是在接近某些重大新闻方面不如传统媒体,而且由于种种规则,对言论的限制还是存在。公民作为草根一族,无证(主要是记者证)一族,重大新闻事件发生时,往往无法接近新闻核心现场,这就为公民获取信息的权利被人为地设置了障碍,特别是关于某些单位内部的一些重大新闻的获取,也就是公民新闻的客体目前仍停留在狭义的社会新闻上。公民的知情权未能得到实质性的保障,自由表达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被削弱了意义,而这不仅阻碍了公民新闻的发展,而且有可能会导致群体性的语言暴力,因为言论越压制越不公开越不透明,民众的愤怒就会越强烈,表达的欲望加之信息量的缺乏,致使公民新闻走向毁灭性崩塌。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言论得到表达提供了物质性平台,假设公民在硬件条件都具备的情况下,同时也能够自主而不受任何限制地把新闻信息发布出去,那么这看上去算得上一个完美的公民新闻的传播过程了吗?事实上,我想说明这个棘手的问题,那就是言论自由受到自身草根性的限制,也就是言论的效度问题。表达自由可以通过制度革新而得到改善,但纵使表达权得到保证,由于各大网站、门户平台还可以有自己的议程设置,势必造成信息流通的范围限制在一个或者几个圈子里,而引不起大众关注,而这种对于言论自由的伤害性在很大程度上会更大,因为公众在行使公民权利时,表面上看没有什么问题,传播信息的主体就不会有正当的理由去埋怨表达自由问题,而仅仅把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归结到自己身上,其实公民作为草根产生这种现象是很普遍的。言论的无效表达也是言论不自由的表现。就好比一堂演讲,一切准备就绪可以上台自由发挥了,突然演讲者发现台下全是空席,演讲就毫无价值可言。

公民作为表达意见的个体力量是很微小的,这种难以克服的自由的内在性是一个比较难以解决的问题。网络平台上已经出现了像同城网、天涯论坛等形式的网站,但是这种网站上的组织性不强或者根本无章可循,上面所说的不自由时时存在。不过,通过行业组织(或阶级组织)的形式即把同行业(同阶级)的大众聚合在一起形成行业社群,公众在这个社群里面各司其职,并采取平民式交流,让每个公民在这个群里不仅是个体,而且群体认同感也得到提高,这就好比工会组织,在这个组织里,话语会得到重视,又因为认同感存在,所以每个公民都是特殊的个人,每个人的表达都会引起社群里的人的关注,产生有效性,而通过行业(阶级)与行业(阶级)的对话,言论自由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保证,从而淡化表达的无效性。

交互式螺旋的形成与螺旋的毁灭性崩塌

本文试着去建构的模型完全是基于互联网技术发展的基础之上的,所谓公民新闻与公民意识模型建构的物质基础就是硬件条件的完备,即两个螺旋之间的链接纽是互联网技术支持下的新媒体平台。

一、螺旋的立体化程式:交互上升

本文交互式螺旋结构的构建来源于DNA分子的双螺旋启示。1953年,剑桥大学的沃森和克里克提出了DNA的双螺旋结构。如果我们这里把公民意识和公民新闻看作构成DNA双螺旋结构的两个分子,互联网技术提供的信息载体即新媒体代替了链接DNA分子结构的氢键作为链接纽,那么公民新闻从发展态势来看正好和DNA双螺旋结构吻合。上文论说的参与意识、监督意识、法律意识等是提高公民意识的主要因素,即影响公民意识这条螺旋上的因素就可以看作是DNA分子上具有遗传效应的片段,而影响另一条螺旋的因素比如说草根精神和自由环境等就可以看作是这条DNA分子上有遗传效应的片段。然而,构成此模型的两个线性螺旋毕竟不能完全等同于生物意义上DNA分子结构。而影响公民新闻的一些因素比如说草根精神、新闻自由环境等在一定程度上是先通过影响公众从而间接影响公民新闻的,也就是说它们是相互缠绕,交互在一起的。因而假设公民意识是逐渐提高的,而构成公民新闻的基础能得到积极改善,那么公民新闻的发展趋势就会呈螺旋式上升。即如图所示:

螺旋的交互式上升

二、螺旋的平面叙述:水纹效应

关于此螺旋的叙述主要基于信息传播的过程,这也是公民新闻传播过程的特点。公民新闻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力,比如说发生在2009年的“邓玉娇案件”,网民的持续性声援或多或少影响了案件的进程。公共事件发生后,受参与意识使然民众把获知的信息迅速通过互联网传播出去,由于公共事件本身具有比较大的新闻价值,从而引起一部分网民对之讨论,舆论发酵在这段时期形成,传统媒体在众多新闻事件中打捞到此信息之后,再进行信息甄别和议题设置,进一步强化公众舆论,由于公民强大的舆论影响力,事件就更快得到解决,从而舆论效应减弱,再进入下一个水纹式传播阶段。在这个传播过程中,公民意识形成巨大的场,把所有关于此事件的舆论都吸入其中。

我们知道,一颗石子掉入水中,引发的波纹是由小极大的,这正好用来形容公民新闻的影响效应。在新媒体平台支持下,公民可以随意就热点事件进行自由评论和转载,事件被知晓的范围能在短时间扩大,从而加快事件的解决进程。而水纹又是由外而内逐渐消失的,也就是说距离事件中心越远(不仅是地理上的也是心理上的),舆论效应就会最先减弱。即如下图所示:

公民意识形成场:水纹效应

三、螺旋的毁灭性崩塌:盲目的公众

卡尔·雅斯贝尔斯在《同时代的人》一书里试图阐释群众的各种特点,他说道“技术化的生活秩序和群众是密切关联的”,而白斯塔夫·拉·本恰当地分析为冲动性、易受惑性、偏执性、易变性。【10】公众作为公民新闻传播的主体,如果缺乏独立判断意识,缺乏理性认知,加之网络信息流通快速的特点,公民新闻事业发展的危险性是无法估量的。那么我们建立起来的理想螺旋模型就会突然遭到毁灭性崩塌。

公众的盲目性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如果只有一小部分公民和公共新闻事件有一定的利益接近,其他大部分公民与此没有任何利益瓜葛,他们在转载评价此事件的时候,就可能会倾向于集体无意识。也就是说集体的无意识行为不仅不能促进事件的公正解决,反而会对公平性产生影响。那么,公民新闻就会演变成群体性吵闹发泄的工具。公民意识也将走向集体性盲目,公民新闻就将不复存在。

小结:本文试着论述公民意识和公民新闻的发展态势以及效果,并在此基础上构建的模型。公民新闻在我国正处于迅猛发展阶段,作为传媒人,我们应该去预测它发展过程中会遭遇的问题,并作出一些问题性分析以及考虑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等。在充分保证公众话语权的前提下,努力发展我国的公民新闻事业。

参考文献与注解:

【1】 蔡雯:《美国公共新闻的历史与现状——对美国“公共新闻”的实地观察与分析(上)》,《国际新闻界》2005年第1期

【2】 蔡雯:《美国公共新闻的历史与现状——对美国“公共新闻”的实地观察与分析(下)》,《国际新闻界》2005年第2期

【3】 Citizen journalism一般译为市民新闻、公民新闻、公众新闻或者国民新闻。public journalism一般译为公共新闻,也有人译为公民新闻,如李青黎。也有人将public journalism和 civic journalism都译成公民新闻或者公共新闻,如蔡雯。本文将public journalism译为公共新闻,将citizen journalism和civic journalism译为公民新闻。

【4】 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分子片段,NDA分子在1953年由生物学家克里克和沃森描述成双螺旋式结构。

【5】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27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http://baike.baidu.com/view/5112707.htm

【6】 [英]德里克·希特 郭忠华译 译文《中译者序——个体· 公民· 政治》,《何谓公民身份》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出版,2007年版,第11页。

【7】 [美] 欧文·M ·菲斯(Owen·M·FISS) 《言论自由的反讽》 新星出版社 2005年版 第51页

【8】 雷润琴《传播法——解决信息不对称及相关问题的法律》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年版 第253页

【9】 雷润琴《传播法——解决信息不对称及相关问题的法律》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年版 第71页

【10】[德]卡尔·雅斯贝尔斯 《同时代的人》科学文献出版社 1992年版 第4页

    进入专题: 公民新闻   公民意识   螺旋  

本文责编:lizhenyu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新闻学 > 传播学理论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54652.html
文章来源:爱思想首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