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春秋:战争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965 次 更新时间:2012-04-11 20:39

进入专题: 战争  

吴春秋  

战争是原始人类彼此争斗的放大。这一千年,有多少次战争?有几年的和平?有多少因战争而引起的伤亡?和平时期真的只是“两次战争之间的间隙”吗?

战争,这个人类自相残杀的怪物,伴随着原始公社末期私有制和阶级的出现赫然来到人间,成为解决民族和民族、国家和国家、阶级和阶级、政治集团和政治集团之间矛盾的的最高斗争形式。当人类社会进入公元第二个千年之后,战争变得空前惨烈:规模和破坏性越来越大,武器装备更新的周期越来越短,作战方法越来越复杂,战争对人类社会诸方面的影响越来越广泛深刻。

在刚刚结束的这个千年里,我们这个星球上究竟打过多少次战争?由于概念和统计标准的差异,很难有确切的说法。美国学者昆西·赖特在他的《战争研究》一书中引证了一个很不完整的统计,表明从公元1100年到1938年共838年中,单是欧洲发生的“较大战争”即达4452次。这个统计的可靠性尚待考证。但为了获得大概的印象,我们不妨以它为基数,把统计的上下时限延长到整整1000年,再加上中国和世界其他地区的战争,可以想象,总数将会大得多多。

反过来说,这个千年里到底有多少和平岁月同样说不清楚。和平岁月的计算不仅要依据战争爆发的频率,而且要考虑每场战争持续的时间,难度更大。但我们也可以从现有的残缺不全的资料获得局部的、概略的印象。上引同一著作说,16、17两个世纪,主要欧洲国家约有65%的时间正式处于战争状态。这就是说有35%的时间为和平时期。上述国家在18、19、20世纪正式处于战争状态的时间有所减少,但作者指出,这一时期对美洲、非洲和亚洲的“殖民远征和干涉”未列入战争范畴。如果将它们列入,那么“欧洲主要列强即使是20世纪也有大部分时间处于战争状态”,和平时期当然很少了。作者特别指出,“一向标榜爱好和平的”美国,在它的“全部历史”(该书1942年出版)中只有20年时间没有动用其陆海军从事作战行动。

总之,这个千年里,世界作为一个整体可以说战争此伏彼起,连绵不绝,但就某些国家或某些地方而言是有和平时期的。这个时期长则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短则几年。不过,以往的世界战争史表明,长远看,所谓和平时期不过是“两次战争之间的间歇”。这句话虽然出自战争狂人鲁登道夫之口,却被他不幸而言中。

这一千年的战争夺去了多少人的生命?我们无法知道总数,但历史上的许多战争或多或少留下一些可供参考的数据或线索。例如,有材料说,欧洲中世纪会战参加者,有30%至50%伤亡。16世纪时会战失败一方的伤亡约为40%,胜利一方约10%。17、18、19三个世纪和20世纪前期,会战参加者的伤亡率分别为20%、15%、10%和6%。比例缩小了,但绝对数可能更大。以上的统计仅限于军人。实际上,许多战争中平民的伤亡率也很高。欧洲三十年战争(1618—1648)是中世纪末期破坏性最大的战争。有材料说,这次战争的主角之一德国,当时总人口近1800万,阵亡和死于瘟疫的军民总数高达600万左右,约占总人口1/3。这里说的是局部战争。两次世界大战双方的死亡总数更是令人触目惊心:一战死亡约1000万人,二战死亡高达5000万人;单是中国抗日战争军民死亡据迄今不完全的统计即达2000万以上。

军队和作战方法的演变直接取决于军事技术的发展,归根到底依赖于物质生产水平和相应的社会制度的性质。在这个千年的初期,我们的祖先发明的火药逐步用于军事。他们万万想不到,13世纪火药传到阿拉伯和欧洲,加上炼铁技术的发展,引发了一场军事上的革命──从冷兵器到热兵器的新时期,它对欧洲封建制度的瓦解、中央集权国家的建立和城市的兴起,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其结果,军队和战争的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革(欧洲最为典型),主要表现在:由中央集权国家君主统一指挥和统一供给的雇佣军取代了各自为政的封建主亲兵,人数众多的步兵取代了少数贵族骑士组成的重骑兵,滑膛火枪取代长矛等冷兵器成为战场上的主要武器,装备滑膛炮的炮兵应运而生,便于发扬火力和减少伤亡的线式战斗队形取代方阵成为主要的战术,分兵把口式的封锁线战略体系和以威胁敌方补给线为主要目标的“机动战略”逐步形成。同时,由于使用罗盘和火炮,帆船取代划桨小船成为舰队主体,炮击取代冲撞敌船和接舷战而成为舰队主要战术。这一系列变革经历了几百年漫长岁月,比较突出地体现在荷兰独立战争(1566—1609)和上述三十年战争中。迨至18世纪中后期,以广泛使用蒸汽机为标志的产业革命,把社会生产力从铁器时代推进到机器时代,加上资产阶级革命的浪潮,又一次引发军事上的大变革,集中体现在震撼全欧的法国革命战争(1789—1798)和随后的拿破仑战争(1796—1815)中,例如:以广大农民为主体的资产阶级民族军队取代了封建雇佣军,就地征用和仓库体系相结合的后勤保障制度取代了单纯领带补给线的制度,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目标的决战战略取代了过时的机动战略,纵队与密集散兵线相结合的新战术取代了线式战术。同时,长期以来敌对舰队按平行航向进行海战的方法被摒弃,改取海上机动战术。

19世纪中后期,随着炼钢技术、铁路运输和有线通信等的广泛应用,导致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军事上,膛线枪炮取代了滑膛枪炮,机关枪等速射武器主宰着战场,无烟火药代替了黑色火药,疏开的散兵线和野战工事被广泛采用。总参谋部的建立促使对军队的指挥发生了飞跃。同时海军的帆船被蒸汽钢甲战舰所淘汰,宣告海军进入大炮巨舰时代。这一切比较突出地体现在克里木战争(1853—1856)、美国内战(1860—1865)和普法战争(1870—1871)中。

20世纪前半期,世界进入飞速发展的电气化时代,同时帝国主义时代各种基本矛盾白热化。在短短30年间竟爆发两次破天荒的世界大战。一战有33国15亿人口投入战争。二战有80多国20亿人口投入战争。武器家族增加了崭新的成员:坦克、飞机、火箭炮、航母、潜艇、毒气等现代化武器大量运用于战争,并出现相应的军兵种和诸军兵种协同作战的崭新方式。登陆与抗登陆、战略轰炸与反轰炸、空降与反空降、航母编队作战、潜艇战与反潜艇战等等应运而生。首次出现一个国家战时拥有千万大军的现象。前后方的界限被打破,出现了史无前例的全国总动员的局面。

二战末期,美国对日本使用原子弹,宣告世界军事史进入所谓“核时代”。几十年来,一系列国家先后拥有核武器,并进行了打核战争或防核战争的准备。然而出现了一个奇异现象:核武器越多,核战争越打不起来。这期间实际打的仍是常规战争。

当前,我们正面临一场以高技术群的突飞猛进为标志的新技术革命,同时它也引发一场新军事革命。当代战争已成为综合国力的大较量,战场已从地球扩展到外层空间。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加上精确制导武器、隐形武器和小型核武器等等,军队和战争的面貌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许多传统的战争观念正面临挑战。高技术战争正向我们走来。从海湾战争和科索沃战争可以窥见某些端倪。这是全世界都在关注的大事。

尽管千年来战争面貌变化多端,但战争可以划分为正义与非正义两大类型这一原则至今没变。战争性质取决于战争的政治目的。由于人们的立场和利害不同,对战争性质的看法往往分歧很大,但不同时期总是存在公认的客观标准的,需要作具体分析。我们拥护正义战争,反对非正义战争。

千百年来,善良的人们无不渴望永久和平。但在产生战争的社会根源没有消除以前,永久和平是不可能实现的。君不见,正当世人欢庆新的世纪降临之际,不是可以听见世界某些地区传来的隆隆炮声吗?我们希望在下个千年的某个时候把战争送进历史博物馆。但在这之前,我们只能正视战争威胁,加强国防建设,并准备在必要时为正义事业而战争。居安思危、有备无患历来是我们的立国之宝,也是从千年战争史的回顾获得的血的教训。

    进入专题: 战争  

本文责编:lizhenyu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笔会 > 散文随笔 > 读史札记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52156.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相同作者阅读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