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大国如烹小鲜”,说的是治理大的国家就像烹煮小鱼,不能频繁地翻腾,否则的话,小鱼就会被翻烂、翻碎了,国家亦是如此。在笔者看来,这句话也很适用于当前我国的经济治理。
也许由于我国政界和经济界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国家经济管理经验不足,同时,由于经济改革和政治改革的步伐明显加快,因此,技巧性、临时性政策手段频繁使用,使得政策明显缺乏连续性和稳定性,经济发展的速度忽快忽慢、忽左忽右、忽高忽低,使政府的管理者以及处在经济环境中的从业者,不管是企业家、资本家、投资商和经营者,难以适从,对经济的发展趋势难以有较为准确的判断。再加上政界、学界、商界、媒体对待一些问题莫衷一是,不停炒作、讨论、争吵,使得一些问题变得更为复杂、突出。
比如,针对房地产业、房地产市场,国务院、国土部、住建部,频繁发文,通知、条例搞出了好多,只是为了打压房价,“遏止房价过快上涨”,“使房价回归理性”,抑制房地产市场投机,最后,又发出了“限购令”,然后又搞房产税征收试点,紧接着央行作出配合,连续提高准备金率,结果是,为了一个房产市场问题,中央政府、地方政府、银行以及社会忙得焦头烂额,不亦乐乎。准备金率提高以后,政府发现资金紧缩后,企业资金链面临断裂、经济放缓出现迹象,没过多久,又下调准备金率,前后的时间不超过半年。中央政府、央行出台一项政策措施,下面就要采取相应对策,有些政策还没来得及落实,就又发生变化,真有点儿“朝令夕改”的味道,锅里的这条“小鱼”已经被翻得不轻了。
对待民间信贷、融资,一会儿打压、“严厉打击”,一会儿又放松、允许,到最后,允许民间利率高出银行利率的2-3倍,真是到处乱开口子。这样下去,金融系统可有活干,有罪受了。法律系统也积极跟进,现在怎么办?“吴英”的案子还在那里,怎么判?怎么处理?由此,人们可以看到,国家的经济政策搞得人们无所适从,经济怎么能实现稳定?
针对国企垄断问题,从目前来看又要开口子,允许民资进入铁路、金融、市政、石油、电信等行业,有民主党派已经将此作为提案,提交全国人大、政协。这个问题是个很大的问题,牵扯面很广,看来政府的决策者们已经有些心动,不知道接下来会怎样操作。
又如,从积极的财政政策,宽松的货币政策,没过多久,又转成稳健的财政政策,紧缩的货币政策,又没过多长时间,转成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这些政策的频繁转换,对经济的影响,对宏观、中观、微观的影响非常大,结果都变得很难预知。这样下去,经济会长久、稳定、健康发展?如果问笔者,答案只有一个:不知道。
其它问题,笔者在此就不再一一列举。
总之,政府不应频繁使用临时性、技巧性的政策手段,否则,对经济发展的伤害很大,难以保持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政府对每项政策的推出,都要做到充分的论证和评估,不能心血来潮,手忙脚乱,“头疼医头,脚疼医脚”。更为严重的是,有些政策推出与现行法律相冲突,比如土地财政,本身与我国的宪法就相冲突,诸如此类政策,应尽量做回收处理,而不应放任容忍。否则,这么多大的国家怎么管理?地方政府的政策制定和推出,必须限定在宪法框架之内,而不应以创新之名进行乱闯乱试。
比如房地产市场的治理,其实没有那么复杂,想打压房价?首先把土地财政回收,然后,发挥国有房企的主渠道骨干作用,主动降低房价,征收房屋空置税/费,或者征收房产税,很快房价就会下来,动作小,出力不多,效果还好,结果,政府偏偏不用,偏偏喜欢走弯路,喜欢给自己出难题。
民间信贷、融资、国有企业垄断问题,都有相应的办法来解决,也不必大动干戈,就可以使其恢复常态,而一些决策者、学者偏偏在这个问题上兜圈子,绕弯子,专用一些笨拙的办法去解决,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累得头晕脑胀,满头大汗,结果效果却不理想。
所以,政府应立足长远,科学、缜密、小心谨慎地制定和推出每一项政策措施,并对政策的实际效果进行密切的跟踪检验,以便进行及时修正,减少临时性、技巧性政策手段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