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辉耀:应理性看待干部年轻化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730 次 更新时间:2012-02-23 22:15

进入专题: 干部年轻化  

王辉耀  

人才是科学发展第一资源,党和政府的领导干部是社会管理人才的核心组成部分。年轻领导干部拥有新一代年轻人蓬勃的朝气,敢闯敢为的勇气,创新的思路,先进的知识技能,这些都能为社会管理和党的建设带来活力和动力。要推动中国社会的前进,引领中华民族的复兴,年轻化的领导干部必不可少。历经90余年风雨历程的中国共产党朝气蓬勃,与其一直保有年轻人般锐意进取的激情和勇于创新精神密不可分。而91年前也正是以“新青年”为先导的中国共产党,由最初建党的十二个平均年龄为28岁的年轻干部组建,毛泽东当时正好也是28岁。可以说,从中国共产党诞生之日起,年轻的领导干部就积极参与推动着当代中国变革与发展。

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首先强调的干部要实现“四化”,其中很主要的一条就是干部年轻化。当年改革开放所大力倡导的干部年轻化给神州大地带来了新的活力。可以说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全方位改革开放发展成功源源不断的推动力之一就是干部的年轻化、知识化和专业化。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强调,源源不断培养造就大批优秀年轻干部,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继往开来、薪火相传的根本大计。因此,推动领导干部结构合理化,把领导干部年轻化放在了党和政府工作的重点,也体现出党对年轻人才的重视,对全球化时代发展趋势的有力把握。

其实古往今来,不拘一格、任人唯贤、破格提拔年轻干部的故事很多。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提到:“老年人常思既往,少年人常思将来。惟思既往也故生留恋心,惟思将来也故生希望心;惟留恋也故保守,惟希望也故进取;惟保守也故永旧,惟进取也故日新。惟思既往也,事事皆其所已经者,故惟知照例;惟思将来也,事事皆其所未经者,故常敢破格。”所以“少年强则中国强”。年轻人以其蓬勃朝气推动着时代的文明发展,以其旺盛的创新精神增添着社会前进的活力,更肩负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乃至人类的希望。

人到中年的人都能体会,一个有志的人对理想的冲动,尤其对成就一番社会理想的冲动在年轻的时候是最旺盛的,因为尚没有失败的经历,没有太多现实的束缚,更不用瞻前顾后。而作为服务社会的领导干部,除了相关的业务素质,这种激情干劲至关重要;其次,如今年轻的70后80后们,正是社会建设的中坚力量,其中有很多年轻干部学历层次较高,专业知识好,头脑灵活、有闯劲也有干劲,更有创造性和创新的潜力;再次,这些70后80后年轻干部成长在改革开放年代,正是中国融入全球化时代的时期,他们往往掌握更多外语和信息化时代的新技术,部分人还有留学经历,更多地接触过国际文化,视野相对国际化,若能及时选拔和任用好这些年轻干部一定能给国家建设事业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有利于党和政府事业在全球化时代的长远发展和高级领导干部的储备、培养。而干部年轻化的反面便是过去盛行的论资排辈,循规蹈矩按年龄提拔的干部任用机制。这种机制保守地遏制了很多年轻干部人才的闯劲和才华,很多年轻人从此一蹶不振,压抑沉闷,对个人是巨大的损失,社会又为此付出极大的成本!

近日,“最年轻厅长”、“最年轻市长”、“最年轻县长”的新闻引来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讨论。舆论争议之中怀疑居多,盛行着“有罪推疑”的思维:每当一名年轻干部出现,社会舆论大多数首先就预先认定年轻干部被提拔必然内藏腐败徇私,背后有“靠山”,是凭借关系和背景被选拔;然后是拿着“放大镜”在家庭背景、工作历程、学历专业、选拔流程中寻找疑点,进而有人质疑干部年轻化本身。这种逻辑是不合理的。年轻而没有完整丰富的各级岗位工作经验,不一定就没有才干。如果我们戴着苛刻的有色眼镜去看待年轻干部选拔,求全责备,将年龄、工作时间、履历完整看成干部选拔的必要标准,难道走向干部选拔论资排辈、领导干部“不死不退休”就合理了?

当然,我们要避免揠苗助长,要避免“为年轻化而年轻化”的形式主义,要避免“不拘一格选人才”反成为权力寻租腐败的空间。同时,世界上没有任何政策可以十全十美,可以直接延用万年。任何新的改革,即使更符合时代、历史、社会的发展规律,执行过程都难免有一定偏差。尤其新政策的出台,是一个需要逐渐完善的过程。世界上没有万年有效、包治百病的“仙丹”政策,我们不能因噎废食,止住干部年轻化的步伐而因袭“论资排辈”的旧办法。选拔优秀的领导干部关键不在于年龄、背景、学历、财富、工作经验等因素。“苟得其人,虽年轻必举;苟非其人,虽年尊不授。”关键在于形成公开、公平、公正并且惟德才是举的干部选拔机制,选拔出能担当重任,能为百姓办实事,能不负人民重托的领导干部。

合理科学、源源不断地培养造就大批优秀的年轻干部,是关系国家未来的根本大计。如果没有宽容、理性的氛围,如果总是习惯性地以“有罪推断”质疑年轻干部,没有“不拘一格选人才”的思维,政府人事制度改革就很难推进,会影响整个干部队伍的活力,影响党和政府的事业的继往开来。

党和政府培养选拔年轻干部,需要更加规范化、制度化,不急功近利也不论资排辈,用“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选拔方式和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标准,让周围的人服气,让年轻干部硬气;年轻干部需要树立正确的政治理念,发挥才能,努力贡献,用实际成绩证明组织的信任和自己的才干;社会舆论则需要形成一个良性、理性的舆论环境,要透过现象看本质、看主流、看长远,给他们创造好的成长环境。只有举国上下同心协力,在全社会营造出良好环境,才有利于我国的百年发展、才能使中国在下一个30年拥有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全球视野的新一代领导者。

(作者:中国人才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与全球化研究中心主任)

    进入专题: 干部年轻化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政治学 > 政治时评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50463.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