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才天:物象心理学·第一章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2152 次 更新时间:2012-01-10 13:44

进入专题: 物象心理学  

陈才天  

凡是认识、记忆的事物及其规律,在头脑中是某种物质形态的存在,而不是语言形式的存在。语言翻译就是证明。

摘要:本文提出并探讨了一种认知物象心理模型,一种新的认知心理学说。提出物象是感觉、知觉和智力认知事物的心理样态的理论。针对语义意义论不能诠释言语指令产生操作行为心理结构的弊端,提出语义是语符意指事物物象的观点。探讨语义系统与物象系统同一假设。阐述物象是意识与事物、语言、行为相互间转换的心理中介物。阐明物象是语言理解间接认知事物的心理依据。论证决策、创造都是物象思维与语言思维转换的心理过程。结论:语义系统与物象系统同一。

第一章 导论

一、物象心理认知模型

知识在人的头脑中是如何表征的?这是认知科学中的一个经典的争论。认知心理学认为,知识表征是指知识在头脑中标识有关知识内容与结构的方式。既包括感觉、知觉、表象等形式,又包括概念、命题、图式等形式。但是,它们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矛盾,它们并没有全面而真实地揭晓人类认知心理的真相。比如,由于事物形态、结构、运动、性质、功能、作用、关系、价值的多样性,感官阈值不能完全接收它们(如宇观、微观)的物理信息或意识信息。因此,智力认知是认知心理活动的重要方面。当代认知心理学局限于物理信息的感觉知觉加工方面。本文拟探讨建构物象心理学说,物象心理理论是基于这样一个基本的事实:所有的认知对象归根到底是世界事物,认知活动形成了关于世界事物的认知心理样态。物象心理模型有如下几个基本点:⑴认知事物的活动使大脑产生一种能够受意识支配的心理中介物;这个心理中介物不仅仅是直观事物的知觉形象,而且包括事物性质、功能、作用、关系、价值等智力认知体验,以及对于宇观和微观事物隐喻的智力认知心理样态。它是事物的心理表征。⑵所有的行为方式、技能操作都源于或依据这个心理中介物而产生。⑶语言符号并不能直接代表事物,而是通过这种心理中介物实现的。它就是语义。⑷所有的认知心理样态即事物心理表征,这个心理中介物的任何形式都可以用语言符号表达。⑸语言理解认知事物就是通过这种心理中介物间接实现的。⑹语言指令后发生的操作行也是由这种心理中介物实现的。⑺这个心理中介物是思维活动真实的对象物;⑻所有的想象、联想、猜测、推导、创造或虚构、情绪和信仰等,都是对这个心理中介物的思维操作。我们对这个心理中介物命名为“物象”。因此,围绕物象心理展开的认知心理活动的研究,称之为“物象心理学”。

本章讨论的物象心理学理论背景,就是根据物象心理模型的7个方面考察了现有认知心理学理论存在的种种问题。

二、物象心理学的理论背景

(一) 表象理论的局限

表象作为知识的一种心理表征方式,我国经典工具书《心理学大辞典》中,表象定义是: “表象是基于知觉在头脑内形成的感性形象。”(林崇德,73,文献附后,只注作者和页码,以下同。) 认知心理学家王甦和汪安圣认为“表象(Mental Image)亦称意象,包括通常所说的记忆表象和想象表象”。(王甦,132。)梁宁建认为“表象是感知过的事物在人脑中留下的短暂形象。”(梁宁建,162。)索尔所(Robert L. Solso)等人认为“心理表象定义为对不在眼前的物体或事件的心理表征。这个总体定义不仅包含了视觉表象也包含了通过其他感觉形成的表象。”(索尔所,260。) 斯滕伯格(Robert J•Sternberg.)认为,知识的心理表征分为内部和外部表征两种:所谓知识的外部表征就是用图像即图画或是用符号如字词来描述;所谓知识的内部表征就是心理意象。斯藤伯格说:“意象(imagery)是不能即时被感觉器官所感知的、对事物(如物体、事件、场景)的心理表征(Behrmann,Kosslyn,& Jeannerod,1996)。例如,回忆你到大学校园的初次经历。那时你看到、听到甚至闻到了什么(如刚割过的草地或两旁植树的小路)?尽管这些感觉一时并不能立即想起,你仍然可以想像出来。事实上,心理意象可以表征你的感官从未注意到的事物,例如,想象一下在亚马逊河顺流而下旅游的样子。心理意象甚至可以表征想象者头脑之外根本不存在的东西,例如,想象如果你额头正中长了第三只眼的样子。”(斯藤伯格,169。)

综上,这些表象定义或观点可以得知,表象的本质是感觉获得直观事物信息知觉加工。是认知直观事物的感性形象。由此可见,一方面,表象理论没有涵盖认知直观事物性质、关系、作用、价值的心理样态。比如,我们不仅知道自行车的踩板、齿轮、链条、轮子的结构–“形象”,而且还知道它之间的关系、作用。另一方面,表象也没有涵盖智力推导、猜测对于宇观和微观事物运动、结构、性质、关系、作用、价值的认知心理样态。所以,我们认为,根据物象心理模型的第一个基本点的要求,表象理论有局限性。

(二)图像说的局限

物象心理学认为,物象不同于“情景图片”, 物象具有抽象功能,那种对于大脑的知觉信息储存量的忧虑,可谓是杞人忧天。我们认为,概念是语词意指事物的抽象物象,命题是句子描述事物的物象结构。(资料不全,暂停)

我们认为,根据物象心理模型的第一个基本点的要求,图像说有局限性。

(三)命题符号理论的困境

安德森和鲍尔(Anderson,Bower,1973)的概念命题假说(索尔所,264。)认为,不论是以言语方式还是以视觉方式,我们储存的都是对事件的理解,而不是它们的表象成分。他们反对脑内图像理论,认为人脑储存全部的情景图片的记忆系统,其存储和提取都大大超出了人类所能。安德森和鲍尔认为,句子不能按词序在记忆中保持,词序既已不复保持,而语义却仍保持着。语义不可能没有存在方式,但又不可能以表象或语词为存在方式,按认知心理学的观点就是命题即命题符号(propositional symbol system)。(王明瑞,738。) 这种理论认为认知的构成材料是命题。然后形成命题网络,随着对命题的不同操作或操作次数的增加,命题网络会不断更新,所以它的容量无限,解释力很强。命题符号理论具有功能性概念系统所需的许多重要特性,包括表征类型、特征、产生归类推断、表征命题和抽象概念等。但是命题符号系统理论在发展过程中逐渐暴露出许多至今仍未解决的问题。首先,几乎没有直接的经验性证据证明存在命题符号,许多研究者运用图片和单词加工任务验证概念符号的命题性,但对这些研究的深刻分析却发现概念符号具有知觉特性。命题符号理论还受到神经科学研究的挑战,许多研究证实有关归类的知识位于大脑的感觉运动区,感觉运动区特定部位受损会影响运用该部位知觉客体以及归类过程,这些研究结果强有力地表明归类知识不是命题性的。命题符号系统理论的另一缺点是难以对知觉事物向命题符号转换的过程做出令人满意的描述,如果我们无法解释这些符号是怎样在认知系统中产生的,那么我们又怎能相信它们是存在的?

命题符号理论的困境在于:它既有很强的解释力,却不能证实“命题符号”的存在。物象心理学在理论上将阐明其解释力的来源于语言符号,而不是命题符号。所以,命题符号理论不符合物象心理模型中的第一和第六的要求。

(四)情景(节)记忆与语义记忆的困惑

加拿大心理学家图尔文(Endel Tulving,1972,1983,1986)将记忆区分为语义记忆和情(节)景记忆。图尔文将一个人亲历的特定时间的情景或事件,以及这些事件的时间–空间联系的信息的接收和储存定义为情景记忆。图尔文认为语义记忆是对语词的意义、语法规则、物理定律、数学公式以及各种科学概念等抽象事物的记忆。这种记忆划分有两个问题:⑴认知心理学家们利用PET脑成像技术对情景(节)记忆与语义记忆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虽然,“有关证据提示情节记忆和语义记忆形成了不同的记忆系统”。(艾森克,304。) 但是,任何一个情景(节)记忆都可以用语言描述,就不能将情景(节)记忆排斥在语义记忆之外。换句话说,语义记忆应包括情景(节)记忆。因此,这种划分在方法论上似乎不能成立。因而心理学家通常认为它们是陈述性记忆的两种形式。从认知的角度看,它们是拥有不同认知功能的脑区完成两种不同方式的认知加工活动。即情景(节)记忆是贮存感官直接接收事物信息的记忆,语义记忆是通过语言理解间接认知事物的记忆。⑵语义记忆是否包括语符记忆?认知心理学中,除了失语症实验研究外,大多数有关语义记忆的实验研究,没有区分语符与语义。这就产生如下困惑:⑴如何看待情景(节)记忆的内容与语义的关系,即语义能不能涵盖它们?⑵通过PET确定的语义记忆脑区是语言符号功能区,还是言语内容(语义)功能区呢?⑶语言符号与语言内容在认知心理上是合一的?还是分离的呢?根据现有语义记忆实验(失语症实验除外)看,它们是合一。如果是合一的,那么情景记忆内容为什么可以用语言表达出来呢?如果是合一的,为什么一个人能用双语言表达同一个事物呢?⑷语义心理表征究竟是知觉性的还是语符性的呢?这些困惑呼唤着新的心理学理论及其对语义的定义。

(五)语义意义论的弊端

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甚至语言心理学至今没有给语义一个明确的公认的定义。王甦和汪安圣认为:“言语的意义即语义是语言的重要成分。在心理学中,一个普遍的观点是将语词看作概念的形式,而将概念看作语词的内容或意义,同时将命题看作一个句子的意义的基本单位。”(王甦,225)由此可见,“概念”、“命题”、“意义”或“内容”实际上成了语义的定义或诠释。例如,美国语言心理学家卡罗尔(D • W • Carroll. )是从三个层次对语义理解进行研究:内部词典-概念,句子-命题、意义,语篇-命题、情境、图式等(卡罗尔,99~189。)。语言心理学讨论语言理解通常运用“心理词典”或“内部词典”的观点,采用语义“层次网络模型”、“激活扩散模型”等来解释语言理解的心理过程。正如李伯约和赛丹认为:“当前关于心理词典的组织结构的主流观点是将该词典视为一部由各个概念相互连接而成的语义网络”。(李伯约,97。)这表明语言心理学没有将知觉信息比如表象与语义联系起来。然而,知觉信息用语言表达是普遍的认知心理活动。并且,言语理解转换技术操作行为的心理结构与语义直接相关。但是,意义论的语义理论不能阐明这种相关性。因为概念、命题、意义等语义理论,难以阐明言语转换操作物体的认知心理结构。语义理论应能够有效地阐明语言交流间接认知事物获得知识,和言语转换操作物体行为的认知心理样态及其结构。然而,“概念”、“命题”、“意义”的语义理论,不可能实现这一目标。“概念”不是语义的心理表征。心理学家对概念有多种解构就是证明。比如,定义属性理论、原型理论和样例理论等都是对概念的解构。并且都有一些实验证据的支持。语义的心理表征是不能被解构,虽然它可能有许多种类型。可见,语言心理学需要一种新的心理学理论,才能给出语义的定义。卡罗尔已将“情境”、“图式”纳入语篇记忆,表明它蕴酿着这种新的心理学理论的成分。物象心理学给出语义的定义,将要实现这种期待。

心理学盛行着意义论的语义理论。但是,意义的内涵极其模糊、宽泛。比如维特根斯坦认为“语言意义是使用。”意义论的语义理论,难以阐明言语转换操作物体行为的认知心理结构,也不能能够有效地阐明言语交流和阅读过程中间接认知事物获得知识的心理状态。物象心理学的语义理论将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

(六)语言符号学理论与语言认知心理结构的矛盾

上节提及把语义解释为概念、命题、意义的观点,除了“命题”外,都与语言符号学理论有着密切的关系。语义“概念”论的观点,源于著名瑞典语言学家索绪尔(Saussure)关于“语言符号的能指与所指”的理论。索绪尔提出:“我们把概念和音响形象的结合叫做符号”,“我们建议保留符号这个词表示整体,用所指和能指分别代替概念和音响形象。”(索绪尔,102。)黄华新、陈宗明认为,“索绪尔关于符号二元关系理论,澄清了数千年来对于‘符号’一词的混乱解释,得到学术界的公认。”(黄华新,1。)语义“意义”论的观点,源于英国学者奥格登(Ogden)和理查兹(Richards)在合著《意义的意义》一书中(1923)提出著名的“意义三角”理论。奥格登和理查兹把意义解释为下述三者的关系:1、符号;2、思想或所指;3、被指示对象。

心理学界诠释语义的“内部词典”和诸多语义网络模型,以及双重编码假说中的语义编码系统的观点,都深受索绪尔 “概念和音响形象”两者“不能切开”符号学理论的影响。索绪尔说:“语言还可以比作一张纸:思想是正面,声音是反面。我们不能切开正面而不同时切开反面,同样,我们不能使声音离开思想,也不能使思想离开声音。”(索绪尔,158。)但是,失语症中的“无语义阅读”和“词义失语(命名性失语症)”测试案例证明,“概念(思想)和音响形象”的脑神经心理生理结构是分离的;(高素荣,128,188。) 并不是 “它们永远在不可分离的统一体中。”(黄华新,2。) 这就是说,语言符号与语(词)义即“概念”、“命题”、“思想”或“意义”,在神经心理学的语言心理结构上是分离的。换句话说,内部语言的形与义分别有它们各自不同的心理表征。它们在语言认知心理上存在着一种心理转换。如果“概念和音响形象”两者“不能切开”,就无法解释言语指令发生的操作物体行为的心理依据是什么。事实上,索绪尔语言任意性理论本身就表明,语言符号的能指与所指是分离的。比如,不同语族用不同的语符代表同一个事物。或许,“思想和声音”两者的确“不能切开”,那一定是由于“思想”不是词(语)义的心理表征,语义可能另有它样的心理表征。物象心理学将阐明语义在心理上独立的表征物。

由于言语不仅仅是对直观事物知觉信息的心理样态的描述,而且也是对非直观事物的心理样态的描述。因此,需要一种新的心理学理论。它既包括感觉心理表象或知觉符号,也包涵智力认知非直观事物的心理样态。这就是物象心理理论。

(七)双重编码假设没有分清“言语编码”究竟是“语义”?还是“语符”?

佩维奥( Allan Paivio,1975)从信息编码的角度将长时记忆分为表象编码系统和言语编码系统,又称双重编码假说。(索尔所,263。)但是,对于“言语编码系统”究竟是指语义编码?还是指语符编码呢?中美心理学者有明显的解释差异。斯滕伯格认为,“根据这一理论,我们既使用想像的又使用语词的编码来表征信息。”(斯滕伯格,170。)这里的“语词”似乎指语言符号。索尔所等人也认为,“该假设基于这样一个推断:即记忆中有两种编码系统或信息表征方式:非语言的表象加工和言语的符号加工。”(索尔所,263。)但是,王甦、汪安圣认为,“语义代码是一种抽象的意义表征”。“表象代码是记忆中的事物的形象。”(王甦,113。)梁宁建直接把“言语编码”当成语义编码说“大多数都支持人脑中具有语义编码系统和表象编码系统的观点。”(梁宁建,249。)并认为语义编码的语义代码“主要集中在刺激信息的一般意义或一般观念的编码与组织上。”(梁宁建,159。) 显而易见,中国心理学家将言语编码理解为“语义代码”;美国心理学家讲的是“语词的编码”或“言语的符号加工”。中美心理学家为什么对“言语编码”的解释产生这种差异呢。这是由于上文涉及的索绪尔关于“概念和音响形象”两者“不能切开”符号学理论的影响,造成心理学对言语编码既可从符号方面解释,也可以从语(词)义方面解释。由于心理学界习惯于将概念、命题、意义作为语义的解释,所以,表(物)象与语义不相干。这就是双重编码假设得到大多数心理学者支持的理论背景。但是在事实上,双重编码假说并未指明语义究竟是什么。事实上,我们在中、美、英认知心理学教材中,至今没有见到将语符记忆与语义记忆分开研究的报导与介绍。

事实上,由于一方面任何感觉表象都可以转换成语言表达,另一方面语言理解可以转换成感觉表象的心理感受和体验。这样,知觉信息在表象系统与语义系统中重复,所以双重编码假说是极不经济的。由于内部语言形与义分离的心理结构,已是不争的事实,所以应将语符记忆与语义记忆进行区分。这样,人脑中除了表象编码系统外,还有语符编码系统和语义编码系统等三大编码系统。由此可见,双重编码假设难以成立。物象心理学理论将克服双重编码假说的这种弊端,并主张物象系统与语义系统同一。因为几乎所有的感觉知觉信息和智力认知信息都可以转换成言语表达,言语理解都可以转换为对世界事物的感知与体验。

(八)实验心理学没有阐明感觉知觉的心理样态的性质

心理实验主要采用图片、图形材料、工具、模型的辨认和识别等。此外,实验时环境的各种特点,如温度、是否有观众在场、是否有噪音、白天或夜晚等。那么,被试在这些类型的心理实验中的感觉知觉心理样态的性质是什么呢?心理实验中被试对于刺激的反应是概念性的、命题性的意义性的心理状态,还是刺激物的样式、形态、性质、关系、作用的心理样态呢?实验心理学没有阐明实验中被试的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等心理样态的性质。我们认为,凡是在非语言材料的心理实验中,被试产生的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等心理样态,都具有物象认知心理的特征。

这里需要对“心理样态”做出必要的定义。所谓“心理样态”就是指人们通过感官知觉认知事物在心灵意识中产生的对于事物直观的形状、结构、颜色,大小、气味、味道、硬、软、事件过程的时空状态等心理样式与状态,以及通过智力推断、猜测认知事物非直观的结构和性质等形成的心理状态。人们认知事物的心理样态往往被误认为是事物本身。比如,当人们说到或读到对奶牛的描写时,很容易想到或确定这就是“奶牛”。但实际上我们是在对头脑中关于奶牛物象进行描述或辨认。因为奶牛并不在眼下,也不在头脑中。我们用语言描述的只不过是在我们头脑中形成的奶牛样子或状态。对于非直观事物的推断、猜测产生的心理样态,比如爱因斯坦通过洛伦兹力推导出宇宙空间凹陷;门捷列夫对于元素周期表的发现等。他们都有一个对于非直观事物认知的心理过程,在对非直观物的推导、猜测过程中,他们一定会形成对于对象物的某种心理样态。所以,物象与事物的心理样态是同义的,也是等值的。

(九)新行为主义的中介变量就是物象心理变量

以华生为代表的早期行为主义的心理学,是完全摈弃“意识”的一种极端主义的“没有心理的心理学”。新行为主义代表人物托尔曼(Edward•Chace•Tolman)创立了“中介变量”理论。(张厚粲,208~211。)托尔曼(1932)在《动物与人类的目的性行为》最后一章中对全书总结时开头就说:我们提出的体系,在于把心理视为中介于下述方面之间的机能变量:一方面是刺激(S),有机体的初始生理状态(P),一般遗传(H)和过去的训练(T);再一方面是最后结果的反应(行为)。我们把这些中介变量(IV)确定行为的决定因素。这些决定因素不是客观现实,而是在行为实验的最后分析时发现的中介变量。在托尔曼看来四项中介变量是相互沟通,变化多端的。它们似乎形成一个集团军,在刺激和反应之间发挥作用。例如,那边的椅子,主要来自椅子视觉刺激所产生的意象。操作则相当于格式塔心理学的完形,包括背景图形、形状、大小、硬度、移动性、固定性等,就是这些客体特性的支持,使有机体能对它进行操作。这表明托尔曼的中介变量理论,提供一个在事物与行为之间连接与转换的心理中介-意(物)象的变量。因此,在我们看来托尔曼所谓中介变量,就是操作物体的物象心理变量。它符合物象心理模型⑵所有的行为方式、技能操作都源于或依据这个心理中介物而产生。

但是,行为主义心理学最大的缺陷在于,没有研究言语指令产生操作物体的动作的心理结构。也是认知心理学的缺陷。然而,它却是物象心理学的目标。操作是行为与物体的联系,物象结构是操作行为的心理结构。

(十)“天人合一”的认知心理样态

哲学家张世英认为,“大体说来,中国传统哲学是天人合一的哲学,西方传统哲学是主客二分的哲学。”(张世英,2。)这里的天包括天地万物。然而,人作为认知世界万物的精神主体是以怎样一种认知心理样态与天地万物为一呢?“天人合一”观念产生于人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认知心理感受和体验,它不需要语言的参与。譬如《庄子•齐物论》中“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王阳明说:“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杂说》)。他们都是对于人与宇宙关系的一种物与物联系和融为一体的物象认知心理感受和体验。此外,《庄子•内篇•人间世》中的“心斋”和《庄子•内篇•大宗师》中的“坐忘”等,都是诚挚地使心身与外界处在一种物与物的感受和体验的认知心理样态之中。王凯博士认为:“体道之气,是一种‘浑沌’之气,它是从全身心发出来感应外物的。”(王凯,70。)是一种心灵用非语言方式感受和体验万物认知的物象心理状态。

三、物象心理学目的

当我们看到、读到几种认知神经心理学脑成像图时,一方面赞叹现代科技提供脑在认知过程中的活动情形;另一方面,人们认识到脑功能成像与认知事物的心理样态相去甚远。我们实际上可以不考虑大脑内部的神经生理学过程而直接发展出关于人类认知的心理学理论。因此,我们也可说认知心理学并不需要功能成像研究来贡献什么。Coltheart(2004)就是持这种观点的代表:“有关大脑的真实情况并不能限定心理层面的信息加工系统的各种可能特性……没有一个关于大脑激活的证据能被用于证实或拒绝某一关于认知的信息加工模型。”(艾森克,32。) 现在,信息加工理论渗透到各个认知领域和各个认知环节,但是信息加工、编码的认知理论与认知事物的心理样态似乎仍是风马牛不相及。但是,我们仍不能否认认知神经科学对建构人类认知理论的实际作用。在现代,任何一种认知心理学理论如果得不到认知神经科学适当的支持的话,它就如同空中楼阁。笔者有足够的认知神经学证据认为,认知事物的信息加工在感官的感受器系统已经完成。感觉初级皮层之后的知觉、智力加工不再是信息加工,而是物象加工。物象心理学目的在于:探寻意识与事物、语言、行为的心理连接和心理转换的中介物,但它不是信息。提出这个心理中介物就是物象。区分外部事物与心理物象,有利于克服将心理物象等同于外部事物的倾向。确立物象是事物的心理表征,是知识原始表征,也是语义的心理表征。认为物象是能够受意识支配的心理中介物,可称之为“意识物质”。它是语言理解间接认知事物的心理依据,它是语言虚构的心理依据,它是阅读理解语言虚构改变意识、精神与行为的心理依据,它是语言理解转换技术操作的心理依据。物象心理学可能为构建更符合实际阅读过程实质的文本阅读理解模型有着重要意义,并且纠正认知心理学忽视非语言思维的缺陷。

参考文献:

1、林崇德. 杨治良. 黄希庭(主编):《心理学大辞典》,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

2、王甦、汪安圣:《认知心理学》(重排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3、梁宁建:《当代认知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

4、(美)罗伯特•L.索尔所 . M.金伯利•麦克林 . 奥托•H. 麦克林:《认知心理学》(第七版),邵志芳. 李林. 徐媛. 高旭辰. 何敏萱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

5、(美)J•斯滕伯格:《认知心理学》(第三版), 杨炳钧、陈燕、邹枝玲译,黄希庭校,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年。

6、王明瑞、莫雷、李莹:《知识表征的新观点—知觉符号理论》,《心理科学》,2005,28(3)。

7、(英)M•W•艾森克 . M•T•基恩:《认知心理学》(第五版)•高定国.,何凌南等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

8、(美)D•W•卡罗尔:《语言心理学》,缪小春等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9、李伯约、赛丹:《自然语言理解的心理学》,上海:学林出版社, 2007年。

10、(瑞士)费尔南•德•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高名觊译,商务印书馆,2007年。

11、黄华新、陈宗明 (主编):《符号学导论》,河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

12、高素荣(主编):《失语症》第三版,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6年。

13、张厚粲:《行为主义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年。

14、张世英:《天人之际》—中西哲学的困惑与选择,人民出版社, 2007年,(序)。

15、王凯:《逍遥游》-庄子美学的现代阐释,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3年。

    进入专题: 物象心理学  

本文责编:jiangxl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教育学 > 心理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49063.html
文章来源:爱思想首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